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

整整一天,俺答的中軍毫無動靜,既沒有怒而興師猛攻德勝堡,也沒有因爲左翼大敗而順勢撤圍,倒彷彿一個顢頇醉漢般反應遲鈍。

但德勝堡中之人,上到半拉子欽差高務實和大同鎮守黃孟宇,下到以馬巍爲首的大同諸將,沒有一人敢放鬆警惕。畢竟在他們看來,俺答的反應實在極不正常,這種打又不打,退又不退的表現,完全不符合這數十年來俺答所展現出的風格。

俺答應該是一個果決而又固執、精明而又大氣的領袖。

由於鎮守太監在此,馬芳的戰報也已經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德勝堡,戰報裡說馬芳此役“是日忽雨,遂決議出兵,虜等弓弦既軟,又遭突襲,故大潰。芳等分進合擊,追敵百里乃回,得虜首五百二十七級,戰馬百二十匹,傷敵及繳獲無算。實數十年來出漠第一功也。”

前文曾有述,明軍對戰蒙古,擊退乃至擊敗敵軍並不算少見,但斬首卻十分困難。此役馬芳一戰斬首五百多級,說是“數十年來出漠第一功”也許略有誇張,但的確也是極其少見的大勝。

按理說,俺答先是中軍被襲,意外傷了得力干將恰臺吉,接着又接到長子辛愛所部大潰的消息,其心情應該要麼驚怒,要麼驚懼。

若驚怒,則應該出兵報復;若驚懼,則應該順勢退兵。

可是,偏偏俺答全無反應。

這下子,反而輪到德勝堡中的明軍驚疑不定了,大家幾乎都認爲俺答是在策劃一場大陰謀,唯有因爲自家家丁受損嚴重而一整天悶悶不樂的半拉子小欽差高務實對此持反對意見。

高侍讀言之鑿鑿地表示:俺答雖不退兵,卻一定會請和,且不僅請和,還會請求朝廷冊封。

高侍讀的理由倒也不算很複雜:俺答原先擔憂孫子會被明廷斬殺而出兵威脅,但現在朝廷冊封把漢那吉的消息已經傳出關外,俺答出兵的理由已經不成立。

同時,由於明軍一方面守備得宜,一方面出擊獲勝,俺答應該清楚這次出兵討不了什麼好處,而他自家原本就遭災嚴重,今年前兩次出兵劫掠也都被馬芳、戚繼光等打了回去,再算上這一次,已經是一年出兵三次而又徒勞無功,這實際上已經嚴重超出了蒙古自身的承受能力,他再繼續打下去,大明方面根本無所謂,他自己卻要生生把自己拖垮。

但道理說到這一步,大家認爲還不夠,因爲僅僅如此的話,了不起俺答退兵也就是了,畢竟大明其實也沒有能力奔襲數百里去打他土默川本部,何至於請和請封?

本來高侍讀是沒有什麼興趣給這羣邊關戰將們上政治課的,但考慮到他在這邊的分析一定會上達天聽甚至通過朝廷邸報而公告天下,因此出於“養望”考慮,高侍讀還是勉爲其難地給他們簡略分析了一番。

按照高侍讀的說法,俺答請求與大明和好通貢不是一次兩次、一年兩年了,這麼多年來他其實一直在朝這個目標努力。原先是大明方面一直不答應,也不肯跟蒙古進行什麼談判,所以俺答總想着靠武力威脅和掠奪邊地來逼迫大明同意,以達成通貢的目的,順便維持蒙民生計。

然而近幾年,尤其是今上繼位以來,大明邊防愈加鞏固,使俺答多次南下不僅徒勞無功,反而損失不小,同時俺答的土默川本部卻連年遭災。此消彼長之下,俺答的實力相對於大明來說,反而下降了。實力既然下降,以武力入侵爲威脅的法子當然就更不靈光——今日之敗就是明證。

俺答作爲右翼蒙古大汗,必須爲自己的子民謀一條生路,既然來硬的不行,那就只好來軟的,只能把目光轉回請和求封上來。正巧此時他那孫子一時糊塗,玩了一出請降,結果意外發生了:他不僅沒被殺,反而被冊封了!

俺答驚詫之餘,此時的心中也肯定會想:我孫子老老實實請降就能被冊封,我要是老老實實請降,明廷會不會也同意呢?此前那些年明廷總是拒絕,或許只是因爲嘉靖皇帝的緣故,現在的隆慶皇帝聽說和他爹的爲政大相徑庭——我要不就再試一試?

高侍讀的見解,大家覺得還是有些道理的,只是腦子裡總還是有些慣性作祟,不太敢相信俺答這老匹夫真能這麼老老實實。

高侍讀倒也不介意他們這種將信將疑的態度,而是說完這番話之後便去視察自己的騎丁去了——他一方面是心疼損失,一方面也是想親眼看一看、問一問這次的作戰情況,纔好分析對策和安排接下來的補充和訓練。

在前世,他上一代的幹部受太祖影響較深,而他這一代的紅朝幹部則受太宗的影響較深,所以他對於“交學費”這件事看得比較開,不過看得開歸看得開,交了學費之後必須要學到真本事,這也是他的底線。

這次高家騎丁隨麻貴出關偷襲俺答大營,麻貴的麻家達兵纔是主力中堅,這是之前就商議好了的事,而根據高珗的彙報,麻貴也的確沒有把高家騎丁放在最容易遭受損失的前鋒位置上,可即便如此,高家騎丁的傷亡居然還達到了麻家達兵的兩倍,這就難免讓高務實有些鬱悶了。

此前高家騎丁在漠南的確也打敗過一些剪徑蟊賊,甚至還一舉蕩平過一個見錢眼開的小部落,當時高務實還挺高興,覺得自己的投資見效挺快。可是今天這一戰打完他才發現,高家騎丁跟真正的精銳比起來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雖然說高家騎丁此前也沒怎麼接觸過三眼銃,甚至沒有配備過罩甲,但其實高家騎丁是有配備上好柘木弓和皮甲的,就算臨時換裝有一些不習慣,但應該也不會嚴重影響戰鬥力,打出這樣的損失,只能說還是水平不到位。

可是問題在於,對於騎兵,高務實的確不是很懂,搜腸刮肚也只能想起一些似乎並不適合東方的騎兵戰術,譬如在某些小說中被高度神話的牆式衝鋒——那個戰術並不說不好,但它是有前置條件的,高務實認爲很多條件現在都不具備,比如最基礎的一點:馬匹就不對。高務實現在不可能弄來一批歐洲的高頭大馬來玩這個戰法。

任何戰術的產生,都必然跟其具備的條件和需要達成的目標相關聯,所以高務實思來想去,至少目前還是隻能在配備矮小但耐力十足的蒙古馬這個基礎上來想辦法。

第066章 務實回京(下)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295章 成婚嘍!第103章 全面攻勢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054章 明修棧道(上)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067章 倒高風波(九)第215章 明緬開戰了!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116章 工作安排(下)第040章 荊州張府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082章 寧夏之變(下)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055章 霧裡觀花(上)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095章 國色天香(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091章 居正之嘆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87章 “生意”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196章 我會等你的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17章 利益捆綁第254章 將軍神威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064章 投鼠忌器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139章 應王莫敦讓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001章 輕車簡從(下)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056章 水中望月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054章 明修棧道(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030章 立威(上)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76章 “驕傲的孔雀”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225章 三策(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