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

鳴鏑,即響箭也。因司馬遷在《史記·匈奴列傳》中記載冒頓單于“鳴鏑弒父”的故事而著名。

說是秦末漢初之時,冒頓做了匈奴太子後,其父頭曼單于又和新的閼氏給冒頓生了一個弟弟,於是冒頓失寵。

失寵還不算完,頭曼還想廢掉他,只是匈奴立太子也有“立長”的習俗,於是頭曼單于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便把冒頓送到月氏國做人質。冒頓剛到月氏國,頭曼單于立刻就向月氏國發動了戰爭。

這顯然是父親這是要置他於死地。不過冒頓也不是蓋的,他偷了匹月氏國王的千里馬僥倖逃回。回來後頭曼無奈,又不便攤牌,只好讓給了他“萬騎”。

於是冒頓乃作鳴鏑,鳴爲響聲,鏑爲箭頭,鳴鏑也就是響箭,它射出時箭頭能發出尖銳的響聲。冒頓給自己的騎兵下令,鳴鏑所射而不悉射者,斬之。

於是冒頓先射自己愛駒,有人不敢射,斬之;又射自己愛妻,有人不敢射,再斬之;從此左右皆聞鳴鏑而射,不敢稍有延誤。

最後,冒頓配父親頭曼打獵,乃突然毫無徵兆的朝頭曼射出鳴鏑,左右隨從毫不思索地隨鳴鏑出箭,於是頭曼單于被當場射成篩子。冒頓毫不遲疑“遂盡誅其後母與弟及大臣不聽從者”,自立爲單于。

不過,鳴鏑雖是冒頓首制,因司馬遷而著名,但後來的人們也並未因爲其與“弒父”有關便將鳴鏑束之高閣,而是將其作爲一種特殊用途的箭矢被傳承了下來,尤其是草原遊牧民族,從來都是將它當做一種簡單有效的“信號彈”來使用。

眼下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又處在戰場之上,混亂嘈雜不堪,而恰臺吉帶了九百騎,倘若只是大喊一聲便射出普普通通的一箭,恐怕只有他身邊的十幾騎最多數十騎能看清他射擊的方向,如此便達不到恰臺吉所需的效果。

恰臺吉要的,是一輪齊射,是對着明軍騎兵前鋒部分發起一輪齊射。

這是極其高明的一手:弓箭既可以直射,也可以拋射,只要恰臺吉身後這九百騎都知道要射擊的方向和位置,他們便會根據自己眼前是否有障礙來決定自己是直射還是拋射,總之一定能把自己手上的箭矢射擊到“鳴鏑所向”。

而明軍的三眼銃則不同,它只能直射。這就意味着只有正當面的一列可以射擊,而在其後的明軍則會因爲身前有自家戰友而難以射擊。

其結果如果用後世的術語來說,就是“單輪有效彈丸投射量”遠低於宿衛親軍!

恰臺吉的豐富戰陣經驗,在這一刻發揮得淋漓盡致。

但麻貴也不是白混這七八年,雖然鳴鏑本身因爲要在箭頭上挖孔來通過氣動佈局產生聲音而導致威力大減,即便恰臺吉是右翼蒙古第一高手,麻貴也不必害怕被一箭追魂,但鳴鏑之後的千矢齊發卻絕不能等閒視之。

於是就在恰臺吉大喝過後,麻貴也高喊一聲:“全部伏馬!”同時自己做得更絕,直接一個鐙裡藏身,整個身體全傾於馬身的另一側。

“砰砰砰——”這是明軍當面一排打出的三眼銃。

“咻咻咻咻咻——”這是宿衛親軍在恰臺吉指揮下立刻還以顏色的大波羽箭。

繼而,慘叫落馬聲、戰馬嘶鳴聲便即響成一片。

雖然在這種漆黑的戰場之上,只靠周圍點燃的個別氈帳、草料堆的火光,在影影綽綽之中雙方都不能輕易斷定戰果,也無從判斷己方損失,但僥倖無恙的麻貴仍然心頭一凜,暗道不妙。

對面領兵蒙將經驗之豐富、處置之果斷、箭術之精湛都有些超乎想象,尤其是他那一記鳴鏑,射出的速度竟然比尋常箭矢也沒慢上幾分!自己明明也反應極快的使出了鐙裡藏身這種近乎雜耍難度的動作來規避,可那支鳴鏑依然幾乎擦着左臉面皮而過,若是自己剛纔的速度再慢上哪怕一絲一毫,現在就要被射個對穿了。

麻貴雖然年輕,但卻是戰陣“老將”,他早已經發現對面來敵全是頭盔上攢着潔白旄旌的騎兵,這支騎兵在右翼蒙古沒有第二支,只有俺答的宿衛親軍纔有資格做此裝扮,而既然宿衛親軍出現在此,領兵之人的身份也就呼之欲出:右翼蒙古第一高手、俺答麾下頭號名將恰臺吉!

麻貴的腦子裡一瞬間冒出兩個大相徑庭的想法:一是直接陣斬恰臺吉,二是掉頭就走。

陣斬恰臺吉的吸引力當然巨大無比,麻貴戰陣經驗雖然豐富,平時爲人也足稱穩重,但畢竟是個二十來歲的熱血青年,如果能夠陣斬蒙古第一高手、頭號名將,這個功勞,就算今日殺敵一千也萬萬及不上!

但麻貴的理智卻告訴他,完成這個目標的難度可能大於登天!倘若自己帶的這一千餘騎全是經驗豐富殺人如麻的“達兵”,倘若恰臺吉帶來的不是宿衛親軍而是普通蒙古騎兵,倘若自己這邊方纔沒有因爲要擴大偷營效果造成蒙古軍恐慌而陣型有些分散……

總之,現在的局面對己方明顯更不利一些,至於恰臺吉本人的戰鬥力,從剛纔那一箭的威力就已經可見一斑,但那都反而是小麻煩了。

至於掉頭就走……麻貴微微有些皺眉。他雖然不是顧頭不顧腚的莽撞初哥,也知道該撤的時候不能猶豫。可是,眼下自己偷營還只剛剛殺入俺答營中不久,只在連營東北角點了幾把火,殺退了此處的蒙古軍,連給敵人造成的實際傷亡都不大,而俺答的反應又極其鎮定,沒有派大軍一舉擁上,使自己一方也就失去了渾水摸魚的機會。

這……怕是不夠啊!如果只有這點戰果,回去之後算不了多少功勞都是小事,關鍵是俺答並沒有遭到太多損失,誰敢斷定他就會一怒之下發令攻打德勝堡呢?如果他沒有怒而興兵,那自己這一趟不是就白來了?

不行,就算陣斬恰臺吉難度再大,可事到如今,也必須要試上一試了!

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126章 二位老帥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268章 揭謎(上)第266章 長公主攥緊香囊第066章 務實回京(上)第116章 推辭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69章 戰略與降溫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013章 籠絡陳矩(上)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087章 回京嘍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050章 招降納叛(下)第120章 初戰告捷(下)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094章 貴妃相召(上)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090章 降服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162章 二段擊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055章 碧湘樓閣(下)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208章 曹淦急報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042章 宗室大難題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八)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88章 戊辰羣星(上)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053章 善後安排(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148章 娛樂活動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謀主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027章 朱翊鈞的“足疾”第130章 故事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063章 誰讓我是男人呢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105章 各有所求(上)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116章 戚繼光進京第210章 自廢武功還是自殘啊?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040章 必有隱情(上)第190章 去遼陽第155章 馬家父子到蓋州第252章 兄妹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五)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003章 安排好的大功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