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章 務實讀書(上)

指望三言兩語隨意幾句話就讓貴妃娘娘覺得高務實跟自己親得彷彿母子一般,那只有傻子纔會做這種美夢。事實上李貴妃與高務實的交談頗爲乏味,基本處於一問一答的簡單模式,不過似乎也正因爲如此,倒是更像“召對”了一些。

李貴妃並沒有再額外考校高務實的學識,讓高務實失去了裝逼的機會。原本他還覺得如果李貴妃像某些野史、演義之類小說裡的貴人那樣出幾個對聯,自己再對幾個高逼格的下聯出來,然後找機會把故事渲染一番傳揚出去,那在士林的名聲勢必更好聽一些。再怎麼說,那《笠翁對韻》自己可是背得滾瓜爛熟的。

奈何現實總不如裝逼流小說那麼豐滿,李貴妃自己雖然這幾年也儘量讀了點書,但那主要是出於用知識武裝頭腦來應對可能碰到的宮廷鬥爭考慮,真要論學識,畢竟底子擺在那裡,再強能強到哪去?

這個年頭的人對於進士出身的文官們,在知識上有一種天然的自卑心理,無論是之前的曹淦,還是她李貴妃都概莫能外。他們下意識覺得像高務實這種出身,在數代家學淵源、長輩言傳身教之下的高務實哪怕年紀小點,學識是怎麼也差不了的。

更何況李貴妃剛纔還見過“高務實的大作”,那《龍文鞭影》雖然暫時只看見第一篇,卻已經讓申時行這位當年的狀元公和其他六位經過閣老們精挑細選出來的太子講官讚不絕口,考校他這些東西,豈不是魯班門前耍斧,關公面前舞刀?倒不如藏拙來得穩妥。

所以李貴妃只是問了些關於高務實個人的私事,其細緻之處,甚至讓高務實覺得自己是不是受史書影響過甚,而史書對現在的李貴妃、將來的李太后過於拔高了一些。因爲李貴妃今天問他的一些問題,怎麼看似乎都太過瑣碎——

高愛卿學識過人,不知是幾歲開蒙?

高愛卿寫得倒是一筆好字,好巧還正與太子同工趙體,你可還會別家筆法?

聽說令堂一直留在新鄭教養孩兒,真是難得,高愛卿想必也獲益良多?

雖說太子讀書之事有高先生、申先生和諸位講師定論,但高愛卿你既然假侍讀學士,若太子有什麼不用功的地方,可也要及時規勸纔是,高愛卿你可明白?

……

如此種種,問倒是問了不少,但怎麼看都似乎近乎廢話,半點油鹽也沒有。

高務實一邊應對,一邊在心裡琢磨,這貴妃娘娘問的話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去,她究竟只是隨口瞎問,還是意有所指?

最後還是隆慶給他解了圍,笑說了李貴妃一句:“愛妃,你再這般問下去,就要問到高愛卿幾歲斷奶了。”

要不是擔心“君前失儀”,高務實聽得就只差笑噴了出來,朱翊鈞在一邊也是明顯一副強行憋笑的模樣。

李貴妃略有些羞惱,她倒也不怎麼怕隆慶,白了自己男人一眼,有些賭氣地道:“皇帝又要我來看看,又嫌我問得瑣碎,得,我不問了。”

隆慶笑道:“愛妃勿惱,朕說笑而已。愛妃若想問,今後高愛卿來宮裡的時間多着呢,你隨時召他去問便是。”說罷又轉頭對馮保道:“馮保,你待會傳朕的話下去,高愛卿乃是太子伴讀,當常伴太子身側,故特准其後廷行走。”

馮保呆了一呆,心道:準後廷行走可就是自由出入宮禁了,這是不是有點過了?高家小子年紀是小,可畢竟也是外臣,這隨便出入宮禁……

隆慶見他呆立不答,皺眉道:“怎麼,你有異議?”

“奴婢豈敢。”馮保連忙低下頭,彎腰躬身道:“奴婢是怕外廷議論。”

“那就加個期限,太子大婚之前,準高務實內廷行走。”隆慶擺手道:“這下沒什麼可說的了吧?哼,天下事他們要說,朕家裡什麼規矩,也要他們指手畫腳了不成?”

理當然是這麼個理,畢竟皇帝再怎麼說,也不會有給自己戴綠帽的愛好,高務實要不是年紀小,他怎麼可能給這樣一個特權?限制一個期限,定在太子大婚之前就很妥當了,畢竟太子通常大婚都比較早,那時候高務實的年紀也還不大,能出什麼事?

再退一步說,高務實就算有出入宮禁的權力,難道他還會在內廷瞎竄不成?內廷的中官難道都是擺設,不會派人跟着?

這時太子朱翊鈞找到了機會跟高務實說說話,笑眯眯地問道:“小高先生,若論你那假侍讀學士的身份,你差不多也該算孤半個老師,但你又是和孤一道聽經筵讀書的,這又更像是同窗,你自己覺得哪一個身份纔是正角?”

高務實面對朱翊鈞可以稍稍不用那麼正式,於是面露微笑道:“太子說笑了,假侍讀學士只是陛下隆恩,讓臣在外間的身份看起來清貴一些,其實當不得真。若蒙太子不棄,臣與殿下自然是同窗。”

隆慶和李貴妃在一邊聽得暗暗點頭,心裡都覺得高務實這個小傢伙別的不說,至少不是那種給三分顏色就敢開染坊的輕浮小兒,有他在太子身邊,可的確比那幫子武臣勳貴子弟讓人放心多了。

朱翊鈞也很高興——他高興的地方跟自家爹孃有所不同,他高興的是自己作爲太子,居然能有一個同窗,這可真是太難得了。當下便滿面笑容地連連點頭:“好好好,同窗就太好了。孤以後是沒有機會參加科舉的,到時候究竟學問如何,說起來也不好判斷,但有你在就不同了,咱倆一定要好好讀書,最好將來學問相差彷彿,然後你去參加科考,這樣孤對照一下你的成績,就知道自己學得如何了!”

其實他這話沒說完,但高務實心裡知道,朱翊鈞之所以這麼開心,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新體驗”。畢竟身爲太子,原本讀書只能是孤孤單單一個人,現在卻能多個伴,這是意想不到的新感受——太子也是人吶,哪家小孩子樂意一個人玩?

反倒是朱翊鈞說出來的這點,高務實有些意外。

看起來,朱翊鈞至少在目前這個階段,是很有樂意讀書向上的心志的嘛。

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186章 捷報背後第034章 劉顯述冤(上)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002章 歙縣逃犯(下)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096章 黃芷汀的信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18章 真是世事難料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004章 初見太子(上)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57章 支持(4更)第037章 高珗獻策第155章 青春叛逆[第4更]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061章 戚繼光車營第040章 荊州張府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238章 暗流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85章 黃承祖(4更破萬)第030章 立威(中)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205章 政策第107章 科學巨匠(上)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294章 婚禮籌備中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027章 鉅富之家(下)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109章 要麼請降,要麼等死!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41章 沒轍了第008章 翰林面面觀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049章 殷去郭來(上)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005章 無關道理(上)第041章 議編衛隊(下)第276章 奔襲東籲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135章 蟻穴第002章 張四維丁憂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056章 棘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五)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198章 二位“貝勒”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145章 《取用疏》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099章 借刀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110章 背後的刀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