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

曹淦笑道:“高團副對蒙古地形看來不是太熟……其實按照俺答的這個佈置,豐州附近是他老巢,其餘兵力分佈東、南、西、北四面,其中北面人數最少,只有五百人,而東南西三面均有數千之衆。如果從距離上看,原本大板升城距離豐州就很近了,俺答如果願意,其本部人馬幾乎一日可至。即便俺答不來,西、南兩面的蒙古大軍要回大板升城也就兩天可達……他也不必擔心大板升城與我們大明有什麼勾結,因爲一方面我大明對這些白蓮教的匪類奸黨一貫痛恨,此中仇怨,誓不可泯;另一方面,在大板升城以南駐紮的恰臺吉,統帶着九千大軍,大板升城如果有變,恰臺吉轉身就能平定。”

高珗恍然大悟,對曹淦的態度從原先略微有些瞧不上眼糾正了不少,拱手道:“多謝曹掌櫃指點。”

曹淦知道他是大公子親信,也不敢拿捏什麼架勢,連說“客氣,客氣。”

高珗卻又有些疑問,道:“這個恰臺吉又是什麼人,爲何他帶領的部衆甚至比俺答自己還多?”

“此人乃是俺答之義子,自來以兩件事著稱於蒙古。”曹淦露出一絲佩服的神色,道:“其一,他忠信過人,曾數次冒死保護義父俺答;其二,他武藝高強,號稱蒙古第一勇士已有十年以上,期間遭到過無數次挑戰,至今未嘗一敗。”

高陌與高珗都有些詫異,對視一眼之後,高珗點了點頭,讚道:“聽來倒是個韃子裡的好漢。”

高陌則思索着問道:“曹掌櫃,你說他是蒙古第一勇士……這是傳聞,還是你曾親眼所見?”

曹淦認真地道:“他被挑戰無數次,這個我只是聽很多人說起,未曾親見他出手。不過,這個人我是見過的,他當時在打獵,據我觀察,如果他對我出手,我……最多扛不過十合——這還是按照我拼着兩敗俱傷的心態來算的,因爲反正也不可能是他的對手,甚至……我自問馬術還算精湛,卻怎麼也不可能和他相提並論。”

高陌的臉色頓時嚴肅起來,問道:“那他與劉綎少將軍相比,誰強誰弱?”

看來在高陌眼裡,劉綎大概就是他見過的大明最強悍將了。

這一問倒似乎把曹淦給問住了,他深深皺起眉頭,仔細思索了一會兒,才遲疑着道:“按理說他們二人都是當世頂尖的豪雄悍將,我的本事差着他們着實有點遠,要判斷這個……挺難的。不過高團座如果非要問我怎麼看,我只能說:論步戰,劉綎少將軍定然佔優;論馬戰,則恐怕還是恰臺吉更爲了得。”

高陌倒抽一口冷氣:“俺答麾下有如此忠臣勇將,難怪能橫行漠南數十載,可惜天不收他。”

高珗卻道:“大少爺曾說,武藝當然重要,但今後的火器只會越來越強,任你千般能耐,我自一槍撂倒……所以團座也不必太過憂心。況且,他俺答有恰臺吉,我大明難道就沒有戚南塘、馬蘭溪?”

“倒也是這個道理。”高陌笑了起來,他也不打算長別人志氣,滅自己威風,當下話題一轉:“咱們言歸正傳,按照曹掌櫃的意思,這個大板升城因爲處於蒙古大軍四面包圍之境,反正也翻不了天,所以並沒有什麼護衛兵馬?”

“蒙古兵馬的確不曾正式駐紮,不過……”曹淦聳了聳肩,道:“自從四年前此城建成以來,如今已經幾乎聚集了近十萬人,乃是漠南甚至整個蒙古的第一大城,城中頗有些咱們大明一般的繁華景象。因此,也有不少蒙古貴人喜歡跑來大板升城小住,這些人一般都是帶着少量兵馬來的,加在一塊兒的話……我估計沒有一千也有八百吧。另外,大板升城內,那些白蓮匪類從城中北逃漢人中挑選了一百名左右的青壯,用以維持城中秩序,其身份大抵相當於咱們大明各府、縣的衙役。”

高珗嘆了口氣,不知真假的說了一句:“那真是可惜了,本來我還琢磨,要是這大板升城沒有什麼兵馬守衛的話,咱們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一把火給他燒了!想來以蒙古人的財力,要想再建一座大板升城,只怕不那麼容易。”

曹淦大吃一驚,正要說話,高陌已經瞪了高珗一眼,道:“不要胡說八道,大少爺的主張你又不是沒聽他說起過,他恨不得蒙古人全都聚集起來修城而居,這樣咱們大明跟他們打的時候,纔不至於大軍一到,連根馬尾巴毛都找不着。”

高珗哈哈一笑,擺手道:“開個玩笑,開個玩笑嘛。”

俗話說得好,“望山跑死馬”,這三人說話間,時間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大半個時辰,前方的豐州前哨——大板升城,才終於已經近在眼前。

不過,當這座大板升城真正出現在三人眼前的時候,高陌倒是望着那不遜於大明下府、上縣的城池發出了一聲感慨:“這些白蓮匪徒雖然無恥,但也不是沒有能人吶。”

而高珗卻是在仔細打量了一番之後,頗爲不屑地撇撇嘴道:“團座,這座城池雖然不小,可是若論防禦,卻是一團糟,若與我三千戚家軍至此,一日之內,我必取之!”

高陌與高珗是早就認識的,而且深知他的才幹和爲人,知道他不是個隨便誇口之輩,聞言不禁有些驚訝,問道:“何以這般肯定?”

高珗指着前方的大板升城道:“團座你看,這城池雖然不小,可是城外連護城河也沒有一條,只是單純挨着這條大黑河毗鄰而建。從建制上來說,這只是爲了城中水源考慮,而並未慮及城防之用。”

他略微一頓,又道:“更別說這城池的城牆原本就不高大,甚至連厚度也很一般,遠不能與我大明邊關各地城池相提並論。我敢斷定,這羣人修建這座大板升城的時候,恐怕根本就沒有考慮過城防問題!”

高陌聞言,纔有些恍然,而一邊的曹淦乾脆撫掌讚道:“高團副果然不愧是在戚總戎麾下潛修過的大才,你剛纔這些話,可真是說到點子上了——眼前這座大板升城其實本就是重建的,最早的大板升城建立在嘉靖三十六年,但在嘉靖三十九年時,曾經被時任大同總兵劉漢焚燬。後來,大概是嘉靖四十四年時,白蓮餘孽趙全、李自馨等人才在俺答的命令下主持重建,此年乃成此新大板升城。”

他微微笑道:“而這新的大板升城,仍然沒有太多城防……因爲俺答麾下有人不答應。”

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071章 馮保掌印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完)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95章 破虜(下)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013章 五伯高才(上)第128章 好消息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130章 勝利的大會(4更破萬)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76章 “驕傲的孔雀”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229章 指點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85章 官場百態(下)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139章 兩位侍郎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198章 三鎮總領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133章 蓋州上任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087章 回京嘍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048章 叛軍舊事(上)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84章 新任廠督[第4更!]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013章 籠絡陳矩(下)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197章 高孟男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067章 倒高風波(三)第076章 豪華配置(上)第148章 謗君案(上)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190章 去遼陽第083章 馮保心思第057章 隆慶教子(下)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263章 密議第017章 張四維被劾(4更破萬)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188章 巡撫遼東(二合一)第226章 朱翊鈞的花樣賜婚第128章 戰前準備(上)第127章 風起之前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051章 夜會第121章 死有餘辜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17章 振興北瓷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284章 設計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65章 父子不同範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30章 萬曆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