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

馮保在東廠做出的指示,按理說應該是非常機密的,但事實是,只過了不到半個時辰,親自坐鎮兄長府中的錦衣衛都督朱希孝就收到了詳細彙報。

不要誤會,朱希孝並不是要作死,派錦衣衛密探反過來監視東廠,而是……東廠之中自然有人來向他通風報信。

東廠本職之中就有一項是監視錦衣衛,爲何反而會有東廠重要人物把消息往錦衣衛都督這裡傳?

因爲廠衛在此時,已經是打斷骨頭連着筋的關係了。

此事如要詳細分析,未免說來話長,簡略的講一下就是既有歷史淵源,又有人員互爲流動的原因。

廠衛並行之初,錦衣衛的權勢更盛於東廠,廠權的發展,初起於汪直之設西廠,再起於劉瑾復設西廠並置內行廠。劉瑾敗後,西廠、內行廠俱革,而東廠由太監張銳掌領,與錦衣衛指揮使錢寧爭相偵緝,這成爲廠衛制度發展的關鍵。特務制度與所有制度一樣,也就這樣慢慢成熟起來。

到了後來,廠衛雖然是兩個不同的特務機構,但其關鍵卻是密不可分。因爲東廠除去太監外,掌刑千戶、理刑百戶、檔頭、番子,均由錦衣衛選充。因此史書中才說:“廠衛未有不相結者,獄情輕重,廠能得於內。而外廷有杆格者,衛則東西兩司房訪緝之,北司拷問之,鍛鍊周內,始送法司。即東廠所獲,亦必移鎮撫再鞫,而後刑部得擬其罪。”(無風注:出自《明史·刑法志》)。

但密切歸密切,卻不等於東廠之人就“應該”有這麼大的膽子,把廠公的指示這麼幹淨利落地賣了——所以這裡頭又有這個時期的特殊原因。

衆所周知,有明一朝,大多數時候東廠是壓着錦衣衛的,但也有個別時期並非如此,譬如鼎鼎大名的嘉靖帝奶兄弟陸炳執掌錦衣衛時,錦衣衛的權勢就完全不虛東廠。陸大都督的事蹟知之者衆,倒是不必細說,要說的是陸炳這人的做派。

陸炳好財,而且斂財有道,曾籠絡兇豪惡吏爲爪牙,偵知民間富人有小過,即收捕並沒收其家財,積資數百萬,營造豪華別院十餘所,莊田遍佈四方。但更關鍵的卻是,陸炳也極會“散財”,史稱“結權要,周旋善類,亦無所吝”,這纔是他的聰明之處。

陸炳深得權謀之道,除了忠心服務於皇帝,還與當時的內閣重臣關係密切,特別是與嚴嵩勾結最深。但是,陸炳禍害政敵起來雖然從不手軟,可在嘉靖帝數次興起大獄,欲置許多朝臣於死地時,他又會竭盡全力加以保全,而且從未“構陷一人”,因此雖然害了很多無權無勢的民間富人,卻頗受朝中士大夫的好評。

正因爲他左右逢源,做人做得簡直太成功,因此官運也格外亨通。他是有明一朝唯一一個三公兼三孤(太師、太傅、太保合稱三公,少師、少傅、少保合稱三孤)的得主,人臣能得到的榮譽,幾乎全部集於他一身。

嘉靖帝對陸炳的寵愛,還有一個事例可以證明:按照當年的規制,每逢上朝時,錦衣衛只有資格站立於大殿的西邊。但嘉靖帝卻單獨爲陸炳破了例,“特命上坐,班二品之末”。

陸炳之後,錦衣衛的權勢雖然有所下降,但由於朱希孝是成國公朱希忠的親弟弟,而朱希忠正是當年和陸炳一起救出嘉靖帝的人,因此錦衣衛在此刻仍然可以與東廠分庭抗禮。而朱希孝也因爲陸炳當年的成功,在很多方面刻意模仿,又加上他兄長朱希忠也是個深結文臣的勳臣領袖,因此能保錦衣衛權威不落。

如此,再算上廠衛之間原本的淵源,東廠之中願意跟他保持“非同尋常”關係的人,自然也就少不了了。

朱希孝面如重棗,身材高大,身上穿的當然並非普通飛魚服,而是大紅蟒袍——這是嘉靖時期就獲賜的特權。此刻,他正拿着一張寫滿蠅頭小字的信紙,面色如常的看着。

看完之後,也未見他有什麼驚詫、憤怒之類的表情,只是微微擡頭,露出一絲人畜無害地笑容,對送信的番子道:“請轉告你家大璫,他的好意,朱某這廂拜謝了。”

他沒有說收到消息之後要怎麼辦,那番子也根本不問,只是客氣中帶着親熱地躬身一拜:“都督言重了,我家璫頭說,廠衛還是要一體同心爲皇上辦差纔是正理……都督,卑職還要趕回去覆命,就不多打擾了。”

朱希孝站起身來:“我送你吧。”

“豈敢豈敢!都督留步,留步!”那番子纔是個什麼身份,哪裡敢當朱希孝一送?當然,他也知道朱希孝只是做個態度,但不論怎麼說,心裡頭還是格外舒坦,想想東廠那位,再對比眼前這位,真是恨不能回到先帝那時……

番子走後,朱希孝臉上的笑容就消失了,他沉着臉朝內堂花廳走去,花廳前的家丁自然不敢阻攔二老爺,不過朱希孝卻自己止步了,朝領頭的管事問道:“國公爺他們談了這麼久了,還沒好麼?”

那管事揮手把身邊其餘家丁趕開,才附耳過來,小聲道:“二爺,您知道的,那入股的份額有限,大傢伙先是仔細見識了一番香皂的神妙,然後就因爲份額問題僵持不下,幸好老爺威信卓著,左右開解之下,剛纔好像已經有些眉目了。”

朱希孝點了點頭,道:“那我再等等吧。”

但是話音剛落,花廳的門便被推開了,裡頭談笑宴宴地魚貫而出一羣蟒袍勳貴。

朱希孝根本不用看就知道是哪些人:自家兄長、成國公朱希忠,英國公張溶,定國公徐文璧,臨淮侯嫡子李言恭,鎮遠侯顧寰,陽武侯薛幹,豐城侯李儒,襄城伯李成功以及應城伯孫文棟——剛纔的形容有點問題:這裡面李言恭因爲不是臨淮侯本人,沒穿蟒袍,但他因爲早就掛名在錦衣衛,所以也穿了一身飛魚服,倒也與蟒袍看着相似。

這一來,內院之中可真是羣蟒雲集,公侯滿堂。

第027章 皇上,您的事兒發了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二)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89章 吾家寶駒(上)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166章 艦隊大勝!第127章 風起之前第295章 成婚嘍!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207章 女真頭號忠臣第110章 何時可以回京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082章 上任之前(下)第129章 回鄉之前(上)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126章 俺答求封(八)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068章 現在知道要乖了?第019章 伯侄論財(下)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091章 惟高樞臺一人而已第139章 怕什麼來什麼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76章 七鎮經略第112章 錦衣雙……犬第119章 下馬威(4更破萬)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第119章 務必重視(下)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64章 圖們的決斷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02章 歙縣逃犯(下)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098章 權如內相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108章 隱情(中)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113章 高戚之會(八)第216章 天賜之寶也第018章 誰是王法?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148章 謗君案(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246章 前鋒之戰(中)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111章 其實這樣更好(4更破萬)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010章 內閣局勢將變(4更破萬)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27章 鉅富之家(上)第206章 安南大清洗第047章 地方也有黨爭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190章 京華十六條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063章 處置【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86章 意外之喜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