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國士香皂(上)

抹皁,搓手,泡沫四溢,香氣瀰漫。

浸水,起手,拈巾擦拭,潔淨無暇。

高務實迎着衆人的目光,微微笑道:“諸位兄臺想必近來也聽說過香皂此物,不錯,那傳聞中的香皂,便是方纔我以之淨手之物,諸位請看。”

他說着,接過侍女遞來的紫檀木盒,那木盒仍是打開狀態,高務實將之微微一傾,拿低了一些,讓他們看個明白。

見衆人都是一副“哦……這東西原來長這個模樣”之後,才又莞爾一笑:“有道是光說不練假把式,效用如何,諸位一試便知。”

於是衆人嘴上客套着“高侍讀的大作,必然神效萬分”,手上卻絲毫不慢半分,紛紛拿起香皂,學着剛纔高務實的樣子沾水在手上抹了又抹,有人甚至湊近鼻尖仔細聞了聞味。

更有甚者,如陽武侯薛乾的嫡長子薛鋹,歷來就是個調皮搗蛋的貨,今年又正好八歲,正是所謂“七歲八歲狗也嫌”的時候,竟然故意伸手在一盤油水頗足的炙蛤蜊上摸了一把,滿手油淋淋的去抹香皂。

他身邊鎮遠侯家的顧大禮用手肘頂了頂他,示意他不要這般不知好歹,薛鋹這夯貨也不在意,撇了撇嘴繼續他的清洗大業。

這裡要插一句嘴,鎮遠侯一系的祖先顧成在洪武年間便是朝廷大將,但他的鎮遠侯卻是在永樂年間受封,因此一般還是被看做靖難一系。當今鎮遠侯顧寰年老無子,顧大禮之父顧承光只是目前看起來最有希望襲爵的人選,但朝廷最終如何決斷,現在誰也不敢保證,所以顧大禮在今天這批勳貴子弟之中算是最爲溫和謙遜的一個——畢竟其他人全是嫡出,天生名分已定,只要不做出過於出格的事,襲爵基本板上釘釘,而他的情況相對來說變數就比較大了。

不過薛鋹這個陽武侯薛幹嫡子的身份,其實也不是特別硬扎,其中也有一些子可以說道的地方。

陽武侯一系的祖先是薛祿,此人出身軍旅,在兄弟七人之中排行老六,故軍中呼爲薛六,後更名爲祿。建文元年,朱棣以“誅齊、黃,清君側”爲名,舉兵“靖難”,反抗朝廷,建文帝爲對付叛軍,派老將耿炳文爲徵虜大將軍,以李堅及都尉寧忠爲副,率諸路軍三十萬,分道北伐。

八月間,已有三十萬兵陸續到達河北正定,在滹沱河沿岸與燕兵發生激戰,由於耿炳文只注意戒備西北,被燕兵從東南攻人,迫近子城。李堅親出拒敵,阻住燕兵,被朝廷封爲灤城候。

但局勢急轉直下,南軍很快在被燕兵擊破,李堅爲燕將薛祿所迫,中槊落馬,薛祿揮刀欲砍,李堅大呼:“我是李駙馬,不要殺!”於是被擒見燕王。燕王說:你是至親,今至此,奈何!遂將李堅械送北平,但此人因傷重,死於中途。而薛祿俘獲李堅的地方,正是在陽武縣、武陟縣一帶,故後來被封爲陽武侯。

薛祿後代中,承襲“陽武侯”者,從薛勳開始,此人是薛祿長子,但早卒,以子詵追封陽武侯。薛誠,薛勳長子,又早卒。薛詵,薛勳次子,宣宗宣德七年八月襲陽武侯,十年五月領前軍都督(正一品),英宗正統四年卒。薛琮,薛詵長子,代宗景春四年二月襲陽武侯,憲宗成化四年四月卒。薛?,薛贊之長子,追封陽武侯。薛倫,薛琮之長子,憲宗成化十二年七月襲陽武侯,孝宗弘治三年主神機營右哨,武宗正德十六年坐鼓勇營卒。薛信,?之長子,追封陽武侯。薛翰,薛倫之長子,世宗嘉靖九年三月襲陽武侯,十九年管紅盔將軍上直(《明史》載,永樂時設明甲、紅盔二軍),二十三年卒,無子。

而薛幹本是薛信長子、薛翰之堂弟,由於薛翰是無子而亡,所以他作爲堂弟,此時代掌陽武侯印。但實際上,由於薛翰的堂弟不止薛幹一人,於是家族內部一直處於“爭嫡”狀態,朝廷也出於某些目的不肯正式冊封。因此正經的說,薛鋹的父親薛幹其實不能說是正式的陽武侯,了不起也就是個代陽武侯。

也不知道是不是薛幹在家族內部經常需要故意張揚跋扈,以此來宣示權威的緣故,才把薛鋹養成了這樣一個天不怕地不怕的夯貨。

顧大禮見他不聽,也不好多說,只是在心裡暗暗鄙夷:眼前這位高侍讀的伯父,那可是身兼天官的閣老,你要是能哄得高侍讀開心,你父親那陽武侯的冊封回頭朝廷就能拿出決議來,真不知道薛叔叔怎麼跟你說的!似你這般表現,惹惱了高侍讀,在高閣老面前說你幾句壞話,高閣老一封疏文上去,沒準陛下明天就是一道明旨下來,把陽武侯封給別人家去了!真是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小混蛋。

但出乎意外的是,高侍讀明明看見薛鋹的行爲,面上卻是笑容依舊,甚至眼神裡隱約還有些鼓勵的意味,這倒是讓顧大禮有些疑惑不定了,暗道:莫非這小子是高侍讀安排的托兒,這麼做乃是高侍讀提前示意的?可高侍讀爲什麼要這麼做呢?

顧大禮因爲身份原因,疑心比其他人要重一些,做事更願意三思而後行,因此心頭暗忖道:傳聞這香皂乃是高侍讀親自手造,剛纔大傢伙客套之時也這麼恭維他,而他也沒有表示反對,那麼他當然不會看到此物效用不佳……那他還聽任薛鋹如此作爲,就只有一種可能:他對這香皂的功效十分肯定,因此根本不怕薛鋹的做法會讓自己失了面子,不僅如此,他還特別希望以此來證明這香皂的確神效驚人。

顧大禮想明白了這點,心裡便有了計較,不過他雖然有心效仿薛鋹所爲,但朕那樣做卻不行——動機太明顯了。但他既然有了這份心思,下意識裡自然就先打好了待會兒說辭的底稿。

畢竟只是洗下手,要不了多少時間,諸位勳貴子弟很快搞定了。

看着自己乾淨的雙手,鼻中聞着清人心脾的芳香。諸家子弟都有些發愣,唯有顧大禮抓住機會,大聲讚道:“好一個香皂,好一個‘國士’!”

第032章 少年劉綎(上)第133章 官居一品!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010章 新鄭高氏(上)第125章 可戰方和(一)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22章 輕取案首(中)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77章 手握大軍八十五萬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217章 臺灣島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098章 曙光第081章 高宮保的信第115章 驚天大發現!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113章 京華銀行第125章 重陽大會(下)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100章 忽悠第036章 麻錦慌得一批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085章 成交第052章 辛愛議事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005章 禁衛軍!第146章 閣老相商(下)第264章 出宮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119章 務必重視(上)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162章 二段擊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004章 京營第110章 高夫人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121章 死有餘辜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217章 “皇爺急召”第246章 前鋒之戰(下)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148章 一個好機會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059章 絕代雙嬌(下)【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105章 各有所求(下)第010章 朕這主意絕了啊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099章 高拱秉國(上)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076章 豪華配置(下)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027章 把汝裁爲三截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022章 天壽山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026章 國事私事第153章 太順利了!(4更破萬)第114章 暗流再起第196章 高陌彙報第129章 複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