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1章 影帝隆慶(上)

大雪稍歇的皇宮之中,一名身着飛魚服的小老頭站在大殿的臺階下,凍得臉色烏青卻又不敢多說,只是略微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身邊的一位宦官。

那宦官不是別人,正是司禮監秉筆、提督東廠的馮保馮廠公。馮保臉色也不是很健康,略有些發白,但還是露出儘量和善的笑容,對這小老頭道:“國丈勿急,萬歲爺爺這段時間因爲那幾個勳貴子弟的事,被吵得腦仁兒發脹,好容易想出個主意打發外廷那些呱噪之輩,眼下正在和貴妃娘娘交待接下來的安排,怕是還要再說一會兒,咱們就多等等吧。”

原來這小老頭不是別人,正是李貴妃的生父李偉。

李偉無可奈何地嘆了一聲,道:“既然如此,那也是沒法子的事,左右我老頭子是個勞碌命,這大冷天的,被派去給景皇帝祭掃不說,回來還得繼續吹風捱餓……我說馮公公,我那女兒和外孫近來可好?”

馮保一臉笑容:“國丈說笑了,能給列祖列宗祭掃,那是何等榮耀?便是李石麓這當朝首輔,也撈不到這樣的差事不是?也就國丈爺您,纔有這樣的資格呀!至於貴妃和太子,您老大可以放心,萬歲爺爺子息不茂,二子皆出貴妃,貴妃娘娘在宮中哪能不好?至於太子殿下那就更不用說了,萬歲爺爺爲了讓他開心,那真是絞盡腦汁了!這不,前腳剛把那羣勳貴家的孩子打發走,又要從另一批文臣家的孩子裡挑選一個出來,陪太子殿下讀書。您說,天底下還有比陛下更疼孩子的麼?”

李偉聽得一張老臉都笑出了花兒,連連點頭:“不錯不錯,你有見識,你有見識,難怪我女……呃,難怪貴妃賞識你,我瞧你這個能耐,做個司禮監掌印也是夠的。”

馮保聽得面色一黑,強笑道:“承您老謬讚,不過孟掌印畢竟是高先生推薦的……”

李偉一聽高拱,頓時面色一肅,點頭道:“哦,那倒是,那倒是,高閣老弘文博識,廟謨高遠,當然有他的考慮。”

馮保臉色更黑,心中暗暗鄙夷:真是個廢物點心,爺們就提了一句高鬍子,瞧把你個老小子嚇得,要是高鬍子在你面前瞪個眼,只怕你能當場尿一褲子!就衝你這副德性,要不是生了個好女兒,給爺們提鞋都不配。”

正所謂自己沒有的東西,才越發引人嚮往,同理也可以是“已經失去的東西,才倍加追憶”。有明一朝的宦官,相互之間喜歡自稱“爺們”,只是通常不會在正常人面前這般自稱,以免遭人恥笑,但心裡一定堅持認爲自己仍然是個“爺們”,馮保當然也不例外。

不過即便馮保如何看不上李偉,畢竟他是貴妃娘娘的生父,所謂疏不間親,馮保還是隻能附和一二,說了幾句高先生既然如此做,必然是自己還缺鍛鍊之類的屁話。

兩人正說着,大殿門口出來一名宦官,大聲道:“宣——錦衣衛都指揮僉事李偉——覲見。”

馮保早就不耐煩和李偉寒暄,聽到這一聲,如蒙大赦,忙道:“國丈,請吧。”

李偉也不敢怠慢,連忙上前進殿。

之所以李偉等了這麼久,是有一點原因的。

把時間倒退一會兒,當時的殿中,剛剛聽皇帝說完明天的各項安排以及自己應該做的事情之後,李貴妃略微有些抱怨地跟皇帝道:“皇上,臣妾老父年邁,去年十一月才代您祭掃了一次景帝陵,這才過了不到四個月,又去祭掃,臣妾總覺得……”

隆慶倒不生氣,笑道:“怎麼,你心中不忍?還是覺得祭掃景皇帝不光彩?”

李貴妃略微撅着嘴,不說話。

隆慶擺擺手道:“不懂了吧,朕得以繼承大寶,雖然並無爭議,但畢竟不是是以太子身份繼位,因此有些名聲必須要維持。景帝當年之事,你知道多少?”

李貴妃一時不明白皇帝的意思,但還是回答道:“事情的過程臣妾都知道,只是不曾細思。”

隆慶便笑着道:“我早年時,原本也不曾細思,後來還是聽高先生分析過之後,才仔細把那段時間的事情翻來覆去想過——你知道,反正我當時也沒什麼別的事好做。”

李貴妃心中一疼,就要出聲安慰,道:“皇上……”

“朕沒事。”這次他把自稱從“我”換成了“朕”,微微眯起眼睛,道:“當時土木慘敗,英宗被俘的惡訊傳到北京,京師震恐,人心惶惶。當時瓦刺刀鋒勢不可擋,挾英宗爲奇貨頻頻扣邊,邊關接連報警,而北京守備空虛,各營精銳,盡遣隨徵,軍資器械十不存一,疲卒羸馬,戶部府庫不足十萬,兩相對比,力量殊懸。”

隆慶的目光變得有些幽遠:“如果按照皇明祖訓的規定,此時理當冊封英宗長子朱見深,但他時值年僅三歲,土木之變後才被冊立爲皇太子,如當國泰民安的太平盛世自無不可,但在國難當頭的危急時刻,百官首先考慮的是擁立一位能消弭戰亂、既賢且長的有爲之君,因此,英宗之弟朱祁鈺成爲最有資格的人選。”

這些情況李貴妃也知道,但她同時也知道,皇帝的話還沒說完,重要的事情肯定還在後頭,所以只是老老實實聽着,並不打岔。

果然,皇帝繼續道:“首先,論年齡名份,他是宣宗的次子,年齡比英宗相差僅一歲,長兄不在,長弟繼位,可謂兄終弟及——我的兄長也都不在了。其次,論能力,他在英宗御到親征時,便被任命留守京師,積累了一些治國經驗。土木戰敗,朝中無人,皇太后又命他監國,詔英宗長子爲皇太子後,命其輔佐。因此,八月末,羣臣疏請皇太后,說國有長君,社稷之福,宜立其爲皇帝。太后允之,命具儀僕日。”

“然而此事能成,有賴者二人。一則是太后,二則是于謙。”皇帝幽幽的道:“當時英宗已經失陷敵手,太后懿旨即爲正統、大義,而於謙所代表的則是臣民的擁戴……朕自來身體不好,將來若是有個萬一……”

李貴妃大吃一驚,忙道:“皇上!”

“你聽朕說完。”隆慶平靜地道:“朕知道你要說什麼皇上春秋正盛之類的話,但朕自己的身子自己知道,所以有些話要早點說。朕爲何不派別人去祭掃景帝,偏派你父親?因爲他是太子的外公,而你,是太子的生母。”

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295章 成婚嘍!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077章 說方陣第002章 誰說服誰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112章 錦衣雙……犬第032章 連降三級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211章 大駕北返無·番外·慎重訂閱第027章 鉅富之家(下)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206章 弒嶽(下)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161章 殿試金榜(上)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064章 聯名信無·番外·慎重訂閱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289章 封賞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117章 銷售火爆(上)第037章 誰說服誰(3更破萬)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206章 弒嶽(下)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169章 巡撫與鎮守第131章 御前閣議(下)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094章 經濟控制(上)第049章 殷去郭來(中)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046章 商政相連(上)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19章 殺我還是殺你第114章 獨家代理(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111章 開平之行(上)第087章 金殿發小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046章 思播田楊,兩廣岑黃第149章 兵臨城下(4更破萬)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147章 不與聞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090章 宣府馬芳(下)第089章 吾家寶駒(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043章 高陌薦才(上)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041章 議編衛隊(上)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251章 取勃固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下)第四更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217章 臺灣島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下)第037章 你又是誰(4更破萬,大爆料)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126章 封爵換升官?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063章 布日哈圖說圖們(上)第034章 軍制改革的第一步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119章 遠慮,近憂第128章 好消息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102章 八千大軍第063章 誰讓我是男人呢第145章 《取用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