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取用疏》

當天下人尤其是京師官員以各種心態等着高務實的三板斧時,高務實並沒有讓他們失望。

兩日之後,高務實剛剛完成對戶部各項工作的交接,並審視了萬曆元年以來歷年的戶部度支冊薄,緊接着便有一道名爲《稅者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疏》上呈皇帝。

當然,奏疏都是先經通政司而到內閣,是以頭一個看到正文的,乃是諸位閣老。

《取用疏》開篇頗有意思,幾乎是原封不動地照搬了高拱當年關於“義利之辨”的說法。

“臣戶部尚書高務實謹奏:《大學》何以言主財?曰:此正聖賢有用之學。夫《洪範》八政,首諸食貨。《禹謨》三事,終於厚生。理財,王政之要務也。

後世迂腐好名者流,不識義利,不辯公私,徒以不言利爲高,乃至使人不可以爲國。殊不知聚人曰財,理財曰義,又曰義者利之和,則義固嘗不利也。義利之分,惟在公私之判。苟出乎義,則利皆義也;苟出乎利,則義亦利也。”

高務實是高拱的衣鉢傳人,以高拱昔日的觀點作爲此疏的開篇,政治用意十分明顯。不過,他也不只是出於政治目的,一直以來他也都贊同這一觀點。

高拱提出的以公利辯私利,確實是一種高見。其中“聚人曰財,理財曰義”是批駁宋儒“以名爲利”的觀點。

與之相反的,則是高拱賦予了“義”和“利”全新的解釋,也就是上文中所提到的:所謂“義”,就是理財,是管理國家的財貨;所謂“利”,當然就是聚財,聚集人才去創造財貨。

由此而來,“義”和“利”就不再是抽象、虛空的概念,而是社會大衆爲國家創造的利益的總和。

如若一心只爲國家謀利而不計較個人利益的得失,則義即利;反之則義非利。因此,“義”和“利”是一種辯證的關係,兩者相互依存在一定條件下又可以互相轉化,轉化的條件就是“公私之判”。

高拱對於公利和私利有着嚴格的劃分,在他的著作《問辯錄·孟子》中曾經這樣寫道:“孟子之學,最嚴於義利之辯,故於篇首發之,不奪不饜,是利而不利也。不遺親,不後君,是不利而無不利也。此謂國不以利爲利,以義爲利也”。

所以高務實一直很清楚,高拱所追求的“利”,不是私利而是公利,也就是“不以利爲利,以義爲利也”。

高拱的思想是當前朝臣們都很清楚的,高務實以此開篇先聲奪人,即是提醒他人,他高務實是高拱政治理念的繼承人,任何改革必以高拱當初的理念爲基礎。

同時,這也是團結實學派力量的一種手段,畢竟從“高黨”到“實學派”,本身就是從以社會關係爲紐帶的政治集團,到以施政理念爲紐帶的政治集團的一種轉變和昇華。

接下來,高務實奏疏中繼續寫道:“蓋謂有國家者,不當私其利於已,而以利爲利;只當公其利於人,而以義爲利也。蓋以利爲利,則失卻人心而國家不可保,亦未嘗利也;以義爲利,則得之人心而又有土有財,其利爲無窮矣。是則義利之辯如此,爲人君者,可不深省於斯?”

這一段則是像皇帝說明“義利之辨”爲何重要。事實上,這一段不僅是強調“義利之辨”的重要性,也是爲他的下文打下說理的基礎。

“我國家以農爲本,逐商爲末,祖宗成法,句句在訓。農者天下之本,亦爲財貨之本,故古人皆以爲農之爲盛,則國必盛焉。然則天下皆農,果可行耶?臣不以爲然。

臣以爲農之爲本,如樹之有根,根深則蒂固,如此木即盛也。然木之爲木,其勢在幹,其榮在葉。雖不可不察其根,亦不可輕其幹、葉者也。

今臣有一言:無士則國不明,無農則國不穩,無工則國不強,無商則國不富。士農工商,雖有先後,獨不可偏廢,望陛下思之察之。

其如人也,士爲其首,農爲其身,工爲其手,商爲其足。倘只餘士農,則其人不可行動,不可作爲,乃與人彘何異?

我太祖高皇帝仁恩浩蕩,澤被天下,惜農憫農,制誥以訓。天下社稷,歷二祖列宗至陛下,凡二百一十九年矣,終以重農憫農爲要,誠推歷代之冠。

然本朝既以重農爲祖宗法度,卻獨不以興修水利爲常,不亦怪哉?臣察究其源,問及各衙,其必曰:太倉不足用矣,固不得大興。

又問:太倉何以不足用也?其必曰:民力不可濫用,民財不可盡取,故不可足也。

果不可足邪?臣以爲大謬不然!”

奏疏寫到這裡,高務實該鋪墊的東西已經鋪墊完成,接下來就要開始“上乾貨”了。

“臣察前宋蘇轍《收支敘》中,乃有元祐初年其戶部收入數目,其言:‘今者一歲之入,金以兩計者四千三百,而其出之不盡者二千七百;銀以兩計者五萬七千,而其出之多者六萬;錢以千計者四千八百四十八萬(除米鹽錢後得此數),而其出之多者一百八十二萬(並言未破應在及泛支給賜得此數);綢絹以匹計者一百五十一萬,而其出之多者十七萬;谷以石計者二千四百四十五萬,而其出之不盡者七十四萬;草以束計者七百九十九萬,而其出之多者八百一十一萬。’

經臣及同僚折算,當時金一兩約值十貫錢,四千三百兩即值四萬三千貫錢;銀一兩約值一貫錢,五萬七千兩兩即值五萬七千貫錢;綢絹每匹約值一貫半錢,一百五十一萬匹即值二百二十六萬五千貫錢;米穀一石約值一貫錢,二千四百四十五萬石即值二千二百四十五萬貫錢(注:此處折算標準參見程民生《宋代物價研究》),合計約兩千六百八十萬貫。再加上加上按緡錢徵收之稅收入四千八百四十八萬貫,總數約爲七千五百萬貫。

七千五百萬貫本以堪稱鉅額,然此即爲元祐初年前宋之歲入否?非也。

臣察知,前宋之財務一分爲二,一爲戶部左曹(元豐改制前爲三司)所統率,由轉運司、州縣主官、市鎮稅官而構成之財政收納各衙門,其掌田賦、商稅、酒稅、常貢、徵榷之利;

一爲戶部右曹(元豐改制前爲司農寺)所統率,由提舉常平司、州通判、縣丞而構成之財政收納各衙門,掌常平、免役、坊場、坑冶、河渡、山澤、地利、榷貨、戶絕沒納之財。

而前宋左曹隸戶部尚書,右曹不隸戶部尚書,因此天下之財分而爲二。而蘇轍《元祐會計錄敘》中則又言:‘若夫內藏右曹之積,與天下封樁之實,非昔三司所領,則不入會計,將著之他書,以備觀覽焉。’

由是可知,臣等折算而出之七千五百萬貫錢,不過戶部可以會計之正賦歲入,而戶部右曹掌管之收入,甚至未計其內。如此觀之,前宋疆域不及我朝,而歲入不啻十倍!以陛下之聖明,獨不以爲異哉?”

說上乾貨就上乾貨,高務實在這裡比較了一下宋明兩代的財政收入——他雖然只說了宋朝,但皇帝當然知道本朝歲入,是以不必多說。

至於結果,當然是觸目驚心,以至於高務實用了“不啻十倍”來形容。接下來還沒完,高務實又繼續例證宋明兩代財政收入差距之大,然後再從各項生產指標如鐵器、糧食(大致估算的產量)、布帛、絲綢等產量來證明實際上大明的“生產力”實際上反而超過前宋。

不過這一切都是爲了引出另一個要素,他疏言:“故前宋歲入約一億,而其田賦折錢僅約三千萬貫上下(其中實物徵收的米穀2445萬石,折錢徵收部分未知,但數目不會很大),比重不過三成而已;非農之稅款多達七成。故臣言:兩宋之富不在農而在商矣。

然或曰:我朝寬民愛厚,所以行此歷代未有之仁政,此正聖人之所倡,汝何以兩宋苛政比之?

臣亦受聖人教化,自也倡導仁政,然則稅之一事,非獨減免既以爲仁政者也!

其爲稅者,既非朝廷所有,亦非陛下所有,此財取之於民而用之於民。

君上代天牧民,臣等襄佐君上。稅用於君者,只爲使君上切實牧民,不受用度掣肘;稅用於臣等,只爲使臣等切實佐君,不受吃穿所迫。粒米半黍,一針一線,皆爲牧民養民之所用,言何苛政?

或曰:古有湯昌,亦有桀紂。我皇上固神文聖武,焉知後世子孫皆盡賢德?倘有一二不肖,薄賦尚有可限,重稅豈非虐民?

又曰:官員任免雖有所制,然貌忠實奸、表裡不一者自古未可盡察,若朝廷重稅以徵,其作奸犯科、貪婪自取者所獲十倍於今則如何?

臣以爲,此正早定規制之所急要也。凡稅之所徵,賬目須清,一兩一錢,來去明晰。此非獨稅法之所當變,戶部等衙計度舊制亦當有所更易。入賬出賬,非一人可爲;入庫出庫,非一人可掌。層層查漏,級級追缺。

凡賬目不對,須逐級而對照;事出必究,窮十代而未盡!臣請效兵部四侍郎舊制,亦於戶部另設二侍郎,分掌兩新曹。此二新曹者,一曰審計署;二曰關稅署。

前者專司審計,下轄六司。曰農業審計司,曰工礦審計司,曰商業審計司,曰關稅審計司,曰度支審計司。

後者專司邊貿海貿,下轄五司。曰邊市司,曰海港司,曰陸緝司,曰海緝司,曰政研保障司。

其上兩署十一司詳情,臣已隨疏具奏……”

內閣收到的這道奏疏後面,果然還附帶了一封厚厚的條陳,詳細說明他所提出的“審計署”、“關稅署”連個“新曹”的作用、功能,以及所管轄的範圍、要達成的目標。

此外,又對兩署的十一個司做了具體說明,包括每個司成立的意義、功能、目標等等,全都詳細說明了一番。

即便是申時行,對高務實的這道奏疏和“隨疏具奏”的條陳也不得不心下讚歎。

尤其是附上的那封條陳,洋洋灑灑寫了數萬言之多,其關注的具體事務之詳細,所作安排之周全,完全超乎申時行的想象。

申時行心中讚歎之後,又不覺深深警醒:高務實履新戶部尚書不過三日,戶部那麼多官員能不能全部認得都不好說,怎麼可能就搞出如此詳細的新設兩署計劃來?任他高務實如何天縱英才,那也絕無可能。

因此只能說明一件事:這計劃必是早已有之!

天知道高務實從什麼時候起,就開始琢磨這些東西了!

但申時行左思右想,又覺得高務實此前應該也沒有料到過自己會被調任戶部尚書。畢竟以他六首狀元的身份,哪怕曾經外放地方爲官,回京之後應該也不會考慮從戶部而入閣,而是走禮部入閣,或者乾脆效仿他三伯高拱,再開一次大明的先例,由吏部尚書入閣!

反正高務實肯定是想着要入閣的,這一點申時行用腳指頭都能想到。

既然如此,高務實到底是從什麼時候起居然就琢磨起了戶部這些事呢?他琢磨這些事的理由又是什麼呢?

申時行以己度人,當然不會認爲高務實這麼做真的只是爲了挽救大明朝。他的思路不由自主地開始跑偏:難道高務實認爲他憑藉“天下文膽”、“天下第一文帥”等身份還不足以固寵,還要把自己打造成爲另一個蔡京?

(注:宋時蔡京所以受寵,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其理財能力在徽宗看來基本無可替代,不過明代文臣則一般認爲他的財政手段不過是苛政罷了。這裡申時行以蔡京來比高務實,也是出自這一考量。)

一想到蔡京,自詡爲正人君子的申時行不由得驚出一身汗來,昔日嚴嵩當政,便有很多人將之比爲蔡京,可見蔡京極盛之時的權勢和對皇帝的影響。

如今高務實對皇帝的影響恐怕已經不弱蔡京、嚴嵩當年,他現在又管着戶部,甚至要把戶部也搞成兵部那樣的“四侍郎制”,先前申時行還只是覺得他的計劃至少看起來頗爲周詳,如今回頭一想……

糟糕,他這是在培植勢力啊!

爲什麼這麼想?且不說戶部多了兩侍郎之後,戶部尚書的權威肯定更盛,就單說他那個“審計署”裡頭就有很大的貓膩!

被高務實擺在審計署六司最後一個的,叫做“度支審計司”,這個司雖然級別不高,只是個“司”,主官不過是正五品的郎中,但它權限極大!

有多大?中樞各衙門的財政用度,全都要經過它的審計!年初入賬的時候要審查一番,年末出賬還要歸它覈查,看你這衙門今年的開支是不是對得上,有沒有瞞報,有沒有濫用!

申時行倒抽一口涼氣,額頭上連汗都下來了:好你個高務實,你是要掐住整個中樞各部衙的脖子啊!

----------

感謝書友“曹面子”、“乘月隨風”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初次登陸”的月票支持,謝謝!

PS:今天這章用古文寫的地方有點太多了,我從晚上六點多寫到十一點一刻。以本書的訂閱情況來看,我這個“費效比”是真的太差太差了,如果換了高務實的話,我猜他一定會罷工。

第176章 佈置南下決戰第032章 全權欽使第087章 回京嘍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193章 要打得先問錢(4更破萬)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131章 戰爭窗口期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056章 漠南之戰(一)第067章 決戰沙城(三)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143章 新鄭新政(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270章 你的時間不多了第113章 高戚之會(二)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下)第274章 大戰拉開帷幕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116章 推辭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122章 蒙疆風雲(一)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44章 心焦創收第113章 高戚之會(七)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121章 河南解元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八)第122章 鹿鳴之宴(下)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068章 幕後第060章 變生肘腋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099章 莫與爲敵第164章 手長的優勢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177章 海軍就是砸錢(4更破萬)第123章 準備回京(上)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50章 皇帝暈倒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127章 風起之前第034章 劉顯述冤(上)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029章 何爲高門貴第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202章 婚事的背後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291章 內閣調整計劃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七)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18章 產業現狀(上)第229章 指點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038章 園內收支(上)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183章 你來,還是我去?第289章 封賞第093章 口蜜腹劍(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六)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40章 本欽差等他來參見(3更破萬)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上)第109章 皇帝不擔心第095章 破虜(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