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

說上任就上任,面對高務實的問題,劉馨馬上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天下人皆言,高龍文觀天知地、點石成金,迄今爲止,所涉產業均獲暴利,實乃天下一等一的經商奇才。”與高務實一同來到大書案前,劉馨鋪開一幅大大的東亞地圖,說出了這樣一段開場白。

高務實一邊打量自己面前這幅明顯是劉馨親自手繪的東亞地圖,一邊順口謙虛道:“過譽了。”

誰知道劉馨恍如未聞,直接道:“經商奇才或許不假,尤其是你還特別會搞官商勾結。不過依我看來,若捨棄商業單看工業,那麼你這些年的工業體系打造可謂問題頗多。如果非要說有勉強看得過去的地方,恐怕也就一個開平。

除了開平之外,你的工業規劃完全就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星火點點卻遠遠不成體系。我這麼說你或許不同意,畢竟迄今爲止,京華在工業上完全可以說是拔劍四顧心茫然,根本找不到對手,但你要知道,這並不能代表京華很強,而是這個時代的對手太弱。”

高務實當初到底只是做過幾年基層幹部,並不至於一聽“逆耳忠言”就惱火,聞言便道:“有道理,那麼你覺得京華在工業上現在存在什麼問題?”

劉馨道:“我這幾年閒着沒事的時候想過一下,你現在搞的這些工業——或者說手工業——實在過於分散。就像我剛纔說的那樣,除了開平之外,其他地方的產業都太過單一,不僅效率低下,資源浪費嚴重,甚至還非常浪費運力。”

高務實微微蹙眉,點頭道:“這一點的確存在,不過我也並非完全沒有考慮到,尤其是關於運力問題,我都儘量挑選了靠河或靠海的地區建立工場、作坊。”

“但是它們無法形成我們習慣意義上的生產鏈,也就不可能做成產業基地。比如說你在新鄭附近的煤礦和瓷廠,我就看不到這兩者之間的任何關聯,根本沒有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應。

另外衛輝附近的水泥廠也很詭異,雖然那裡也有另一個煤礦供應燃料,但這單獨一個水泥廠建在那兒究竟有何用意呢?以黃河水道爲運輸線路固然可以,但本身河南當地對水泥的需求自黃河中下游水泛得到控制以來,事實上已經大大降低了,而從衛輝輸送到別的省份,這成本則徒然增高……對此你有何解釋?”

高務實笑道:“一針見血啊。你說的這些都有道理,至於說解釋……當初建設這些廠礦的時候,我真正規劃的‘一箇中心’就是開平,現在也只有開平可以說是擁有一個比較完整的工業生產鏈,其餘的地方大多數因地制宜,有什麼資源就做什麼開發,並沒有太過詳細深入的遠景規劃,不過這是有原因的。”

“什麼原因?”劉馨問道。

高務實道:“你剛纔不是還說過嗎,我善於‘官商勾結’——事實上在大明這樣的體制下,想要在商業上有所發展,真正可以依靠的力量永遠來自於官場,這是不會以個人意志或者理念爲轉移的。

就像你剛纔也說,劉家的藥鋪和藥材運輸之所以能在川滇兩省做得風風光光,那是因爲‘背後有人’。同樣的道理,京華的買賣能做到現在這個層次,歸根結底靠的也是背後有人。我可以這樣說,把我打造京華的手段讓另一個人拿去用,他們幾乎都不可能複製另一個京華,因爲他們都沒有我這麼好的政治背景。

我之所以早在十幾年前就進京,並想方設法讓自己與大明政壇的核心人士密切接觸,正是因爲我知道在大明不論做什麼,都離不開朝廷的支持,而朝廷真正有力量的部分其實就兩個:皇帝和文官集團。”

劉馨恍然道:“難怪我當初希望做點生意就根本不能成事,而你卻可以一路順風順水,原來背後還有這樣的故事。”

高務實苦笑道:“中國之所以總與西方國家不同,這恐怕也是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如今西方那些國家已經開始大航海,但他們的宮廷依然動不動就破產。比如說現在的西班牙葡萄牙殖民帝國,按理說他們看起來很強大,當今國王腓力二世的老爸查理五世曾說過:在我的領土上太陽永不落下。

可是,西班牙帝國這個世界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卻經常性財政破產,然後賴賬——這種情況在大明就根本不可能產生。雖然大明的財政體系說起來比西班牙現在更爛,但雙方的做法是有根本差別的。

這些差別最主要的就是大明沒有任何財團可以給它貸款,也不會有人這麼做。而在西班牙,神聖羅馬帝國境內的財團也好,以及包括熱那亞財團在內的意大利財團也罷,都很樂意給西班牙國王貸款,因爲從理論上來說,西班牙國王在美洲擁有無盡的金銀礦,他不應該出現償還危機。”

劉馨皺了皺眉:“我對歐洲歷史沒什麼研究,所以這些方面的事情我也不是很瞭解,我只想知道你和我說這個的原因是什麼?”

高務實道:“原因就是,我想告訴你政治是從中心向外輻射的,我的政治根基在北方,尤其是在京師,所以我唯一可以考慮打造成全面工業基地的地方就只有開平,因爲其他地方都太遠,我無法保證那些地方能夠始終平穩的掌握在我或者說實學派的手中。

我可以因爲政治因素而建設起這些廠礦,但萬一要是政治上出現了問題,這些廠礦也都有可能頃刻之間被人查封、破壞等等。”

“是嗎?不會這麼嚴重吧?”劉馨有些意外,問道:“你們新鄭高氏這樣的名門,就算政治上出了些差錯,但到底還是文官世家,人家不看僧面看佛面,不至於連你家的產業也非要查封纔對。”

“本來是這麼回事,但因爲我的出現,高家現在推進改革比原先歷史上更甚。在這種情況之下,一旦我們的改革最終也搞得和王安石變法那樣,王安石還能全身而退,至少禍不及家人,但那是因爲宋朝的特殊國情,大明雖然也是文官當權,但卻沒有宋朝的政治鬥爭那麼溫情脈脈,那麼堅守底線。”

高務實嘆了口氣:“大明的政爭是會死人的,可不是一句貶官去天涯海角就能收得住。”

劉馨想了想,皺眉道:“那照你的意思,大明境內的工業產業體系,你是不打算全面鋪開了?”

“暫時不打算。”高務實強調道:“除非我能確保已經在政治上取得絕對的控制權,並且至少二十年之內不太可能出現大的變化,否則大明境內比較完善的工業基地就將始終保持只有一個開平。”

劉馨微微偏了偏螓首,道:“好吧,你是老闆,你說了算。那麼,大明以外呢?”

“你是說南疆?”高務實稍稍沉吟,問道:“你怎麼看?”

“我怎麼看?這個問題首先你要告訴我:你心中的南疆到底是誰的?”劉馨聳了聳肩:“我早前以爲你是要爲大明開疆拓土,後來瞧着似乎不太像,總覺得你可能是把南疆當做殖民地。但再過了一段時間,尤其是當我親自去了南疆以後才發現,好像也不是殖民地……你能不能信任我?如果能的話,我想知道你是不是打算在南疆另立一國?”

高務實遲疑了一下,道:“我可以信任你,但是我沒法告訴你最後這個問題的答案。”

“爲什麼?”劉馨有些不解。

高務實道:“因爲最終的決定要看我在大明的改革最終能不能獲得完全的成功。如果我心目中的改革可以取得徹底成功,其實我更偏向於讓南疆成爲大明的一部分。但如果我的改革不能徹底成功,那……那表示我就不得不退一步,或許會讓南疆以另一種方式存在。”

劉馨沉默了一會兒,點頭道:“好吧,雖然我不知道你所謂的改革究竟要到什麼程度纔算是徹底成功,不過我覺得‘徹底’是天底下最難的事,我還是先把南疆看做‘另一種方式存在’的好了。”

高務實苦笑道:“你隨意。”

劉馨點了點頭,道:“那好,既然如此,我是不是可以認爲,南疆至少迄今爲止是你可以完全‘輻射’的?”

高務實沉吟了一下,點頭道:“可以。”

“好,既然南疆現在盡在你的掌控,那麼南疆的工業規劃,是不是就不需要受到大明內部這樣的限制?”

“是。”

劉馨微微笑了起來,道:“而你爲南疆選定的核心則在定南,對嗎?”

“是。”

“這樣的話,不論你的工業規劃想要怎麼做,我都必須先給你一個軍事上的建議了。”劉馨指了指地圖上的馬來半島,問道:“你什麼時候派兵南下,奪取整個馬來半島?”

高務實皺眉道:“你認爲這件事很急?”

“很急,非常急。”劉馨正色道:“現在你的南洋艦隊對葡萄牙人佔據優勢,但據我所知,葡萄牙好像已經被西班牙吞併了,現在的西班牙國王也同時是葡萄牙國王,如果他也認識到馬六甲城以及馬六甲海峽的巨大價值,未見得不會未雨綢繆,大力加強該城的防禦力量,同時也加強他們在南洋的海軍力量。一旦到了那一步,你再想輕鬆拿下馬六甲可就難多了。

而對於現在的京華南疆來說,不僅領土,連南洋艦隊也被馬來半島分割成了東西兩個部分,不論是從軍事上還是從商業上來說,這都是非常不利的局面。我從南疆來,我深知南疆方面很多人都認爲應該加快對馬來半島的攻略,當然這些消息有沒有傳到你耳朵裡,我就不知道了。”

“我確實收到過很多這樣的報告,不過現在的局面比較複雜,加上我前段時間也很忙,所以就沒有下定這個決心。”高務實皺眉道:“京華現在的力量幾乎已經處在透支的邊緣,這一點你應該是知道的吧?”

“我知道。”劉馨掠了掠鬢角的幾根秀髮,道:“但是恕我直言,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你對定南城的建設有些着急。我甚至感覺……你是不是怕黃都統在南疆住得不好,纔想着趕緊給她建一座嶄新的都城?那你這手筆也未免太大了一些。”

高務實幹笑道:“都城什麼的,你還是不要隨口亂說的好。”

劉馨白了他一眼:“是你自己說這裡沒有第三雙耳朵,我才這麼隨意說話的。不過好吧,你既然不準,我就不說好了。”

高務實便把話題轉了回去,思索着道:“西班牙和葡萄牙聯合起來加強馬六甲這件事……我認爲基本上不會發生。”

“爲什麼?”劉馨問道:“和歐洲的局勢有關嗎?”

“對。”高務實答道:“西葡帝國只是個共君政治實體,它們兩者之間的利益……至少在殖民地方面,是完全衝突的。西班牙人倒是肯定想進入印度洋活動,但葡萄牙人一定不肯,甚至可能跟防賊一樣防着西班牙人。不過葡萄牙人也樂意借西班牙的勢,他們有可能用西葡聯盟的名義威嚇我,但這不會影響到我的決策。”

劉馨皺眉道:“我說過我不是很瞭解歐洲的局勢,我更想知道的是一些更加直接的情況,比如說如果京華出兵南下馬來半島,西班牙人有沒有可能爲葡萄牙人出頭?”

高務實略微思索,搖頭道:“我認爲不會,尤其是陸軍方面,我認爲肯定不會。”

“爲什麼?”劉馨問道。

“西班牙人自己在歐洲還有一屁股的仗要打,哪有功夫派兵到東亞來?我京華可不是美洲原住民,他要來多少人和我在陸上作戰?不是我說,他就算來個兩三萬人也沒用。”

劉馨皺眉道:“兩三萬不多啊,你這語氣怎麼……”

高務實嗤笑道:“兩三萬對我們來說是不對,可你讓西班牙抽調兩三萬人,那可不容易。何況腓力二世有沒有財力調動兩三萬人來亞洲,我看都不好說。”

“既然這樣,我再次建議:儘早拿下馬來半島。”劉馨正色道:“其他事情都可以延後,包括工業規劃。”

----------

感謝書友“萌新萌新萌~”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塵*埃”、“告白28”、“書友161126121717311”、“東莞光頭王”、“御劍飛蓬重樓”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116章 內閣中的爭論(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三)第043章 步丁耗費第020章 大閱之討價還價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207章 京華田莊(4更破萬)第014章 輕重有別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124章 雨寺二姝(下)第101章 蕭如薰到了第272章 孝陵衛司香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73章 厚道人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91章 粗中有細(上)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243章 大炮,艦隊,棱堡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086章 提督西北軍務第041章 這可如何是好(4更破萬)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214章 你即吾鄉(4更破萬)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71章 晴天霹靂啊第074章 真絕色,妙仙音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154章 皆大歡喜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273章 倒臺第104章 復寧夏(完)第095章 破虜(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002章 王者歸來(上)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036章 臨行前的準備第100章 預則立,不預則廢(4更過萬)第122章 蒙疆風雲(三)第051章 夜會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150章 宮牆內外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085章 馮保遇襲第048章 病起蠱毒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137章 我即高黨第085章 官場百態(上)第149章 建設遼南(上)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33章 宅心仁厚(下)第022章 輕取案首(上)第201章 吹,盡情的吹!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065章 多管齊下高務實第012章 誰有這樣的面子第288章 緬甸跌倒,大明吃飽第022章 天壽山第123章 俺答封貢(六)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268章 揭謎(上)第267章 你喜歡嗎?第034章 劉顯述冤(下)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260章 引蛇出洞第146章 朕來救你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007章 朕有內幕消息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035章 陛見,廣西巡按第047章 夜會劉顯(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六)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16章 還是勳貴最弱(第5更!)第067章 決戰沙城第100章 胡鬧!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105章 竟然是遼東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006章 清污除弊(下)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148章 謗君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