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復寧夏(完)

“得黃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諾。”——《史記·季布欒佈列傳》。

古往今來,一諾千金者何止季布一人?高務實的承諾同樣有口皆碑。這一點,早在他童年時期在衛輝的壯舉過後便已傳遍天下。空口白話借了三十萬兩,一文不少地歸還,這可遠遠不止“黃金百斤”,按照正常的換算,那是三萬兩黃金。

更叫人無法說出半句質疑之言的,則是他當時借那三十萬兩還是爲了用於賑濟災民,而不是用於謀取私利。即便後來人們發現高務實這三十萬兩花得根本沒有吃虧,但也只能說那是他經營有道了。

對於這樣一位素有美名又身爲堂堂七鎮經略之朝廷大員的表態,即便是早已認爲自己犯下大逆不道之罪的叛軍將領,也不由得怦然心動。

說不定這真是一線生機呢?

寧夏當前的局面大家都看在眼裡,哱拜雖然一直吹噓寧夏城防堅不可摧,但大家都是武將出身,誰還不知道圍城這種事,只要對方有能力長久圍困,呆在城裡遲早都是死路一條。

官軍有沒有能力長久圍城?答案彷彿是不言而喻的,偌大的大明當然有這樣的能力。

就算大夥兒都知道朝廷缺錢,但大夥也都知道朝廷的缺錢是由開藩禁引起的。開藩禁和平叛誰更重要?顯然所有人都認爲肯定是平叛更要緊,所以朝廷如果實在被逼無奈,其實只要暫停開藩禁,或者把預定的完成時間從三年大幅延長,絕對可以擠出錢來用於長期圍城。

既然朝廷有能力長期圍城,那麼也就意味着寧夏早晚要完蛋,哱拜父子早晚都得成爲輸家。至於他們所謂的“以待天下有變”,諸將現在絕大部分都不看好了。

這個道理其實是明擺着的,原本哱拜用以說服他們的理由之所以顯得很充分,關鍵在於布日哈圖特意勾勒出來的大好前景:察哈爾收拾土默特;鄂爾多斯幫助寧夏穩定局面,雙方伺機瓜分陝西;火落赤兄弟吞併甘肅,將青海、甘肅、松山連成一片。

按照布日哈圖的這個宏偉藍圖,四家將來可以合力將大明的西、北兩面包圍起來,基本上就形成了蒙古帝國崛起時的態勢,只要大家齊心協力,將來覆滅大明也是指日可待。一旦完成這樣的偉業,不僅圖們大汗的功績直追成吉思汗,即便是博碩克圖、哱拜、火落赤等人,哪個又不是一方大汗?重建新的“四大汗國”也不是不可以啊……

不得不說,布日哈圖的鼓動能力的確很強,哱拜就認爲這個前景是完全可期的,一直對此堅信不疑。

然而事實呢?寧夏諸將一開始倒也真的報以了一番希望,可惜現實過於殘酷,原先的計劃隨着一場短短的呼日呼樑之戰便宣告了破滅。在布日哈圖藍圖中處於樞紐位置的鄂爾多斯部汗帳主力竟然被明軍——當然確切的說是明蒙聯軍——給一擊即潰,甚至連博碩克圖濟農本人都當場被俘了。

緊接着,鄂爾多斯部搖身一變,就徹底成了明軍的幫兇,調轉槍頭開始對土文秀髮動攻擊,另一部主力伊勒都齊部也和脫脫一道去遠征火落赤去了。

這還有個屁的指望?就算再如何樂觀的估算,似乎也只有一種可能扭轉頹勢,那就是圖們大汗趁着脫脫出徵在外之際,迅速發起一場大規模的西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敗土默特,將整個右翼蒙古的局面徹底扭轉過來。否則的話,一切宏圖霸業都不過只是鏡花水月罷了,毫無實現的可能。

當然,也許還可以指望一下火落赤、著力兔兄弟二人,希望他們二人能夠依靠以逸待勞的優勢擊敗脫脫和伊勒都齊,若能如此,寧夏的局勢大概也還能稍稍穩定一段時間。

或許是對圖們與火落赤兄弟還沒有完全死心,寧夏諸將雖然都收到了檄文——其實還不如說是勸降書——但並沒有誰立刻行動起來,只是互相之間悄悄聯繫了一下,而具體說了什麼,外人就根本不知道了。

然而諸將的舉動卻驚動了哱拜父子,讓他們開始爲自己的安危擔憂起來。

高務實的表態其實意思很簡單,就是典型的“只懲首惡,餘者不究”,可惜對哱拜父子而言,這個態度等於催命符,因爲他們父子二人就是高務實劃定的“首惡”。諸將都有了退路,惟獨他們父子二人退無可退,背後就是萬丈深淵,只能一條道走到黑。

然而父子二人一合計才發現,他們的看法居然還正好相反。

哱拜認爲諸將雖然有了退路,但自己對他們的拉攏是很到位的,只要圖們大汗和火落赤兄弟方面還沒有傳來太糟糕的消息——就像博碩克圖被俘那種——那麼一時之間,他們就還不會聽信高務實的欺騙,轉而投靠官軍。

因此,就算對諸將的立場有所動搖,也還不到“清理門戶”的時候。畢竟此時高務實數萬大軍在外,內部如果出現這樣的動盪,將會是十分危險的事,這種內亂完全有可能被高務實利用。

而哱承恩的態度則正好相反,他認爲自從高務實出兵以來,官軍實在太過順利了。尤其是離寧夏最近且最強的援兵博碩克圖汗帳主力被官軍擊敗,反而成了明廷走狗之後,諸將對他們父子的信心一定會出現巨大的動搖,此時此刻根本無法斷定諸將會不會被高務實的勸降書所誘惑,鋌而走險幹出“大事”來。

因此哱承恩一力主張先發制人,就算考慮到大敵當前,內部不應出現太大的動盪,那最起碼也要來個殺雞儆猴,用某個將領的人頭來警示一下其餘諸將,讓他們知道背叛哱家的後果有多嚴重。

聽完兒子的意見,哱拜陷入了兩難之地。哱承恩的說法並非沒有道理,尤其是對於一個軍事集團而言,如果在有反叛的苗頭時沒有及時遏制,後果有時候就會變得不堪設想。

但哱拜自認爲自己很瞭解高務實此舉的意圖,他一定是想讓寧夏城內出現內亂,然後趁機猛烈攻城,一舉奪取寧夏。

自己如果像兒子希望的那樣來個殺雞儆猴,順利的話倒還罷了,萬一其中稍微出現點意外,城外的高務實一定會煽風點火,讓內亂爆發起來,再也不受控制。到那時候,他甚至不必攻城就能直接坐收漁翁之利。

殺雞儆猴雖好,可是在此時此刻,卻實在很難控制火候,一個搞不好就會變成點炮仗。

思前想後,哱拜還是拒絕了兒子的提議,不過他還是給了個表示,說先等等看,看火落赤兄弟和脫脫、伊勒都齊之間的戰鬥結果,同時也看看圖們大汗到底會不會出兵。

哱承恩並不滿意,又追問了一陣,哱拜只好更明確一點告訴他,說圖們大汗離得遠,我等獲知消息可能延遲,那麼就看火落赤兄弟的表現好了。如果火落赤兄弟戰敗,咱們就立刻殺雞儆猴,以免高務實利用這一勝利繼續對諸將威逼利誘。

哱承恩勉爲其難地接受了這個說法,沉着臉回到自己的住處。

一回自己府上,哱承恩才知道來了客人。這客人哱承恩並未見過,偏偏卻聽說過他的大名——不是別人,正是那個曾經在寧夏中衛抵禦叛軍的周哲。

哱承恩原本一聽就怒了,當場便要將周哲斬殺,不料周哲卻大笑道:“我來救你,你卻要殺我,當真是天下奇聞。”

哱承恩聽得心中一動,讓蒼頭軍家丁且慢動手,冷冷地道:“我哱家擁大軍十餘萬衆,便是鐵嶺李引城也遠遠不及,何須爾曹相救!”

周哲哈哈笑道:“李引城戰功封爵,乃是本朝邊帥之首,身份地位何等尊貴,豈是爾輩叛逆可堪比擬?爾輩自言擁兵衆多,且不說這所謂十餘萬大軍有幾成是真,我便問你一句:這大軍之中,你哱家佔了多少,諸將佔了多少?”

哱承恩心中一凜,面色卻越發冷峻,輕哼一聲:“我哱家廣施恩惠於衆將,衆將之兵,便是我哱家之兵。”

周哲長嘆一聲:“既如此,明日爾等首級便該高懸於寧夏城頭之上了……可惜啊,可惜啊!可惜高樞臺本念你父子也是因爲軍餉被扣、軍心不穩,纔不得不做出這等事來,如此被殺,浪費了一身本事……”

哱承恩心中發寒,腦子裡晃過諸將的模樣,問道:“高樞臺……你此言何意?”

“也不怕實話對你說了。”周哲一攤手:“高樞臺派出多路說客前來寧夏城中游說,學生不過其中之一,而且因爲年老體弱,來得最慢……對了,不知其餘諸將可有人將此時告知於你?”

哱承恩面色大變,連忙追問道:“你說其他人那裡早有說客前去?”

周哲不答,反而笑了起來:“看來是沒人告訴你了……唉,你這顆大好人頭,看來是保不住啦。”

哱承恩本就是個涼薄之輩,聽了這話簡直急怒攻心,恨恨地道:“老子早知道這羣混蛋靠不住!收了檄文沒一個上繳,還能說是鎮之以靜,可府上去了說客,竟然也沒人稟報,這是真以爲老子不敢殺人了!”

周哲撇撇嘴,道:“隨意殺人有什麼用呢?你就算殺了劉東暘,或是殺了許朝,其餘人難道就會被嚇住嗎?你也不想想,現在脫脫、伊勒都齊、太虎罕同三路精騎七八萬人去圍堵火落赤、著力兔二獠,他們還來得了麼?至於圖們,他不拿下大寧怎麼敢出兵西征,察罕浩特不要了嗎?

而我官軍的情況如何呢?除了陝西三邊六七萬大軍之外,山西援軍亦有數萬,川軍援軍還有兩萬,合計至少兩倍於寧夏,且都是各鎮精銳,不是寧夏城中這些臨時找來的烏合之衆。

如此情形之下,誰能來救寧夏孤城?既然無人能救,城中諸將誰不會爲自己打算,聯合起來賣了你哱家父子,換個朝廷的既往不咎,甚至一世富貴,難道不好?”

哱承恩臉色連連大變,呼吸粗重,片刻之後問道:“高務……高樞臺打算如何對待我?”

周哲聽得一愣,忽然發現了一個關鍵點:哱承恩居然沒提哱拜,只是問了他自己。

“高樞臺說……”周哲緩緩地道:“誰最先開城請降,便視爲首功,若有殺敵以平城內爭分之舉,則功加一等。皇上那邊,高樞臺可以保證能爲其將功折罪,不僅不會有所加害,還能論功行賞。”

哱承恩眼珠一轉,問道:“怎麼賞?”他提醒道:“我哱家父子手中雖然沒有十餘萬大軍,但也有六萬之衆。”

周哲淡淡地道:“世襲寧夏總兵。”

哱承恩先是大喜,接着又有些不信,懷疑道:“我可沒聽說總兵也能世襲的。”

周哲搖頭道:“怎麼沒有,黔國公不是世襲雲南總兵嗎?”

哱承恩睜大眼睛,不可置信地道:“高樞臺能讓我哱家父子和黔國公一樣?我且不問他能是不能……”

“你是想知道他爲何這樣做,是麼?”周哲笑了笑,搖頭道:“這有何懷疑,大明眼下的敵人只有一個,那就是圖們,只要能除掉圖們,大明就再無後顧之憂。與此相比,區區一個世鎮寧夏又算得了什麼,你以爲皇上會在意麼?再說,寧夏總兵給你父子世襲,只是照雲南舊制,又不關文官的事,高樞臺何須小氣?”

哱承恩大喜過望,連忙拍着胸脯答應了下來,順便還表了個忠心,道:“倘使如此,將來若高樞臺出征察哈爾,我哱家必請爲先鋒,還高樞臺此恩!”

周哲笑了笑,大大方方應了下來,又提醒道:“此事已是箭在弦上,若讓‘那些人’搶了先,剛纔這些話我可沒有說過……”

哱承恩鷹鷲一般的眼眸中閃過一抹殺機,緩緩點頭:“既然他們不仁,也就休怪老子不義,周先生可在我府上稍坐,我這便去把事情趕緊辦了。”

周哲搖頭道:“坐就不坐了,我還得趕緊把這邊的消息告知樞臺,要不然樞臺還不知道究竟誰纔是忠臣良將呢。”

哱承恩一聽這話,忙道:“不錯不錯,這事的確不能耽擱,那就有勞周先生了。”

PS:控制一下篇幅,哱承恩怎麼殺寧夏非嫡系諸將的事基本留白,明天的章節裡只簡單交待一下,咱們馬上進入後續的餘波。

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96章 地雷陣第020章 暢論鹽鐵(上)第158章 庚辰春闈(三)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四)第008章 在宮中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117章 暹羅反了第012章 朕的皇莊那麼壞?第128章 好消息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016章 是敵是友第122章 蒙疆風雲(八)第131章 急,不急第113章 李如鬆式的勝利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214章 提前規劃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033章 京營生產建設兵團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061章 挑唆居正(下)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114章 定功風波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042章 護衛定製(下)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088章 戊辰羣星(下)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185章 女真人的乾爹第037章 高忽悠再次上線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73章 厚道人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第124章 死得明明白白第133章 毒毒毒毒毒第118章 差別競爭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萬)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143章 新鄭新政(上)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087章 岑凌到訪第122章 蒙疆風雲(二)第055章 碧湘樓閣(上)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047章 夜會劉顯(下)第112章 錦衣雙……犬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25章 涉水強攻!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095章 破虜(下)第255章 公主召見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209章 加銜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271章 步步緊扣第192章 還劍湖會晤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290章 蒲州急報第00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第100章 蒙古局勢(下)第152章 認賊作父第124章 奉旨觀政(九)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003章 徽州異相(上)第100章 胡鬧!第194章 高務實最重視的對手第222章 麻煩大了啊第053章 布日哈圖之策(2更破萬)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107章 努爾哈赤出兵第002章 王者歸來(上)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080章 務實之請(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293章 臣高務實領旨謝恩第114章 新的時代第123章 千鈞一髮(4更破萬)第089章 與帝同席第142章 何以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