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棘手

這內侍的聲音不算很小,遠處的官員們可能聽不太清,但內閣和六部堂上官這一批人卻是完全聽得一清二楚的,當下就是人人色變。

皇長子“有恙”其實不是新鮮事,這位小爺可謂是經常“有恙”,主要是這次“有恙”的程度只怕有些嚴重,否則何至於兩宮太后連同皇上皇后都趕過去了?

這其中又尤其以皇帝爲最——他可是扔了常朝不顧而去的,可見情況緊急。

申時行等人都震於這句話,一時全都有些驚呆,沒有立刻說話。

誰料高務實突然喝問道:“眼下皇長子並非太子,皇上豈可因此置百官於不顧,卻去了鍾粹宮!還有,本部堂方纔叫你至少請得皇上口諭,你可請到?”

高務實不僅在朝中很少疾言厲色,在宮中多年更是從來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此刻忽然喝問,驚得那內侍慌忙下跪,口中道:“有,有皇爺口諭!”

申時行這下也反應過來了,立刻跟着喝問道:“那還不說!”

那內侍忙不迭就要開口,誰知道高務實卻一擺手:“既是皇上口諭,站起來說。”

申時行聽得一驚,背後忽然冒了一陣冷汗。好在那內侍被他們倆個嚇傻了,也沒多想,連忙站起來道:“是,是……皇爺口諭:外廷讓申先生看着辦,你把高宮保請來。”

這話有點意思,內閣幾位閣老面色各不相同,但都不肯先說話。高務實微微蹙了蹙眉,也沒答話。

王家屏這時卻忽然道:“既然皇上有了諭旨,且按皇上的意思辦就是。元輔,你看這常朝還要繼續麼?”

申時行看了一眼站在遠處喝風的百官,心知繼續是肯定不能繼續的。本來常朝之上一般也不會說什麼要事,現在皇上又不知道還能不能趕過來,繼續讓百官呆在這裡的話,只怕真要凍死幾個,那到時候就成了他申時行的處置不當了。

“司禮監派人宣告一聲,就說皇長子臨時有恙,皇上愛子心切,已囑內閣取消今日常朝,命百官依制退朝。”申時行終於做了決斷。

依制退朝,那就是該磕頭的還得磕個頭,高務實也就先回列了。

不過禮儀告畢之後,高務實還沒隨那內侍而去,申時行卻主動走了過來,招呼了高務實一聲,然後道:“求真,你方纔所言……是不是有些欠思量?”

“學生不知元輔所指爲何,還請元輔見告。”當着外人的面,高務實就不叫申時行“師相”了,以免讓人真把申時行跟他當成師生看。

申時行可不信高務實不知道他言下之意,因此他只是淡淡地道:“皇長子雖未正式冊封,但如今皇后無嫡子,皇長子豈不就如太子一般?你怎可說皇上因此放棄今日常朝是‘棄百官於不顧’呢?”

高務實平靜地道:“家有家規,國有國法。皇長子固然身份特殊,但一日未獲冊封,便一日不是儲君。既不是儲君,則只是陛下一子而已,其有恙只是家事而並非國事,學生以國事責陛下,不知有何不妥,請元輔指點。”

申時行微微眯起眼睛,似乎並無不悅,只是仔細看了看高務實,然後輕聲道:“求真此言,果責陛下乎?”

不等高務實回答,他卻輕輕一甩袍袖,施施然走了。

許國跟着上前,看了高務實一眼,微微一笑:“去看看到底怎麼回事,莫要衝動。”

高務實剛點了點頭,張學顏和吳兌也上前了。

張學顏衝他輕輕點頭,道:“以國事責陛下,於理自然相符,不過眼下皇上未必聽得進去,不如等事情稍緩,再諫不遲。”

吳兌也道:“這事可能出得有些急,皇上或許也是沒來得及多想,你也莫要太過苛責了,且先弄明白髮生什麼事再說。”

高務實笑了笑,謝過兩位閣老的提醒,王家屏也正好經過,朝他點頭道:“從前只見高龍文之才,今日方識高龍文之節,不錯,不錯。”

王家屏臉上並無笑容,但眼神裡似乎流露出一抹難得的激賞。

高務實微微欠身,王家屏沒有多說,直接走了。

閣老們都走了,接下去便是大小九卿等,高務實和樑夢龍等人拱手示意了一下,便跟着那內侍往後宮而去。

在路上,高務實本打算問一問那內侍後宮中的情況,誰知內侍剛纔被高務實催着去請旨,其他事根本沒心思多管,幾乎一問三不知。高務實無法,只好決定見招拆招。

等到了鍾粹宮外,他便發現兩宮太后和皇帝、皇后的儀仗果然都在,心裡不禁暗暗嘀咕:原歷史中朱常洛雖然幼時多病,不過至少肯定是沒死的,怎麼這次鬧出這麼大的事來,可別是要死了吧?

朱常洛要是死了,那將來繼位的豈不是就成了福王?哦,不對,只要能說動皇后接受李時珍的治療,到時候產下一子養大成人,就還是沒福王什麼事……

“務實,來這裡!”

高務實正走神間,忽然聽得朱翊鈞的聲音在一邊響起。他轉頭一看,才發現自己已經不知不覺間進了鍾粹宮,朱翊鈞正在興龍殿前左側的那棵大樹下站着,臉色看起來並不太好。

“皇上怎麼在這?”高務實說着朝後殿努了努嘴:“兩宮和皇后娘娘都在聖哲殿?”

這鐘粹宮是朱翊鈞當太子時的住所,高務實對這裡再熟悉不過了。此宮前殿叫做興龍殿,後殿叫做聖哲殿。前殿興龍殿是朱翊鈞當年讀書的地方,後殿聖哲殿則是他的居住之所。

皇長子朱常洛本來不住這兒,而是和他母妃王恭妃一起住,但前次出現第一次國本之爭的跡象,事情雖然被壓下去了,但後來申時行還是說動了朱翊鈞,讓他把朱常洛的住處換來了鍾粹宮。

當時申時行的理由很有他的個人風範。他告訴朱翊鈞說,現在百官很重視這件事,但皇上不想這麼早冊封太子的理由我也理解了,如今不如雙方各退一步:皇上這邊可以用皇后還年輕的理由堅持不冊封,但爲了安百官之心,不如請皇長子暫居鍾粹宮。

申時行表示,如此一來,既不必擔心皇后將來誕下嫡子之後需要廢立儲君,又可以確立皇長子的特殊地位,讓百官不必爲了國本不定而憂心忡忡,庶幾兩全其美。

其實說起來,申時行的這個主意的確挺聰明,他實際上是鑽了制度和習慣之間的漏洞,因此朱翊鈞聽了也覺得頗有道理,當下便同意了。

但事後才得知消息的高務實很清楚,朱翊鈞這是上當了。

本來,朱翊鈞的本意的確是要等皇后生下嫡子,但他還有衍申意義,就是外廷不要插手我確立誰爲儲君這件事。

結果被申時行這麼一搞,實際上他的立場就顯得沒有那麼堅決了——讓朱常洛住進鍾粹宮難道不是一種對百官的退讓嗎?

鍾粹宮是他自己的“潛邸”,現在給了朱常洛,正常人都知道要怎麼理解。

高務實唯一不能確定的,只是申時行這麼做究竟只是他個人作風的習慣性展現,還是本身就包藏禍心,讓皇帝悄然退讓,讓百官覺得只要繼續努力,就能逼得皇帝最終完全依照他們的意見行事。

這個懷疑,高務實直到現在都還沒有確定。

此時朱翊鈞聽了高務實的話,沒好氣地道:“我去聖哲殿做什麼,我又不會看病,湊在那兒也是礙事。”

咦?

高務實聽出他的語氣不對勁,試探着道:“兩宮和皇后……”

“兩宮自然是急得不得了,皇后歷來孝順,就跟着去了唄。”朱翊鈞輕哼一聲:“外廷怎麼樣了,散朝沒有?”

高務實答道:“散了,申先生說奉口諭命百官按制散朝。”

“那還好。”朱翊鈞鬆了口氣:“我在這兒都覺得冷,來朝的臣工只怕還有些連東西都沒吃,吹了這麼久的風,可別凍倒幾個,到時候又說我這做皇帝的不體恤下情。”

我還以爲您老真關心臣工呢,原來只是擔心自己捱罵?

“你冷不冷?”朱翊鈞順口一問,又自己搖頭道:“哦,你應該不冷,我記得你一直不怎麼怕冷。”

高務實忍不住一笑:“臣年輕,吃飽了就不冷,再說也穿得多。”

朱翊鈞點了點頭,又道:“外面有什麼議論嗎?”

高務實忽然正色起來,肅然道:“旁人倒似乎沒有太多議論,不過臣議論了。”

朱翊鈞果然一怔,詫異道:“你議論?和誰議論?議論什麼了?”

高務實退後兩步,拱手道:“臣有諫。”

朱翊鈞忽然伸手做了個制止的手勢:“且慢,先讓朕猜上一猜……你是不是要說,朕不該放着常朝不顧,先來鍾粹宮?”既然高務實說要進諫,朱翊鈞就不再自稱“我”,而正式用了“朕”。

高務實道:“皇上既然知道……”

“你再等等,朕也有一問,要先問你。”朱翊鈞微微眯起眼睛,朝聖哲殿努了努嘴:“太后忽有懿旨,召朕侍奉在側,此時朕是該先侍奉太后,還是該先去常朝?高宮保可有道理教朕?”

高務實一怔,心說原來你是被太后叫來的,不是自己急着來的?

不過既然是這樣,那情況就不同了,他輕嘆一聲:“倘是如此,皇上的確是該先來侍奉太后左右。”

朱翊鈞露出笑容,卻還不依不饒地問道:“是什麼道理?”

“皇上先是身爲人子,而後纔是皇上。正如我朝官員,若父母有召,哪怕官居一品,也得辭官歸裡,親奉雙親於堂上。再者,即便身爲皇上,須知太后亦是先帝敵體,敬太后即敬先帝,皇上仍該先太后而後百官。”

朱翊鈞頓時笑了起來,然後一攤手:“那麼現在你還要諫言麼?”

誰知高務實仍然點頭,道:“是,臣還有諫。”

朱翊鈞一怔,詫異道:“這又是何故?”

高務實道:“皇上先太后而後百官,於情於理都沒有過錯,不過皇上在來侍奉太后之前,仍該派人知會百官,亦或者至少知會內閣知曉其中緣故,同時命申先生酌情處置,方是萬全之舉。”

朱翊鈞沉吟了一下,點頭道:“好吧,你說得有道理。”他看了一眼周圍,見內侍和宮女們都離得比較遠,這才接着道:“求真,不瞞你說,我當時頗不高興,因此做得不太周全,倒不是故意把百官晾在一邊。”

高務實只點了點頭表示瞭解,卻並未說話。

朱翊鈞嘆了口氣,搖頭道:“常洛是我之子,我也不是不關心他,但他……既非嫡子,身子骨看來也不甚強健,豈是儲君之相?我實在不願因爲他這點事耽誤了常朝。

但太后總以爲眼下只有一位皇孫,必須看得要緊些,以至於今日原本不過一點小事,卻鬧出這麼大的動靜來。唉,我總擔心再這樣下去,外廷只怕會要借太后之勢來要挾我……你有沒有什麼主意?”

高務實皺了皺眉,思索了片刻,道:“說一千道一萬,也不如皇后誕下龍子。”

朱翊鈞一聽這個就有些泄氣,有些煩惱地道:“皇后千好萬好,就是太在乎旁人的看法,我去坤寧宮稍勤一些,她就恨不得往外趕人才好,你說我有什麼法子?”

這尼瑪……你們夫妻間的閨房事,難道還要我一個外人來出主意?我是不是也管得太寬了啊?

高務實腦子裡冒出這個想法之後,忽然想到:咦,朱翊鈞這個說法有點問題啊,難道皇后真的只是出於“在乎旁人看法”所以“趕人”?

他忽然想到一種實在不便談及的可能:該不會是朱翊鈞和皇后第一次圓房的時候過於急躁,皇后那邊只感受到了痛苦,根本沒有什麼閨房之樂吧?

這個情況雖然說起來有些難以啓齒,但也的確是很有可能的,畢竟皇后大婚的年紀按照後世來算,根本就還是個未成年的小蘿莉。當時朱翊鈞雖然理論上應該不是初哥了,可顯然也還談不上經驗豐富,況且他的身份擺在那兒,估摸着也不太可能考慮對方的感受,於是……

高務實雖然一貫以多智著稱,但面對這種情況,一時也覺得甚是棘手。

----------

感謝書友“單騎照碧心”的打賞支持,謝謝!

感謝書友“無憂無慮k書”、“老山國”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221章 抵京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197章 老奴兄弟第124章 道統之爭(下)第182章 勢不由人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050章 四方會談(中)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017章 體察民情第099章 借刀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一)第055章 缺朝第001章 封賞爭議第039章 郭樸之意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30章 立威(上)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040章 紓驛路疏(上)第032章 京師潛流(中)第113章 高戚之會(六)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104章 廣西發展大計(上)4更破萬第028章 都給哀家跪着去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111章 王恭妃的肚子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68章 蒲元毅的投名狀(二合一)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136章 三員大將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187章 此地:金港第014章 輕重有別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169章 十萬大軍圍清化(4更破萬)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096章 興趣培養(下)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147章 皇帝妙策第115章 務實回京(上)第006章 留宿安肅(上)第068章 隆慶託孤(一)第238章 暗流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84章 西暖閣中(補)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136章 兵來將擋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042章 料人如神(上)第099章 夜入皇宮第106章 春遊踏青(上)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034章 劉顯述冤(上)第107章 與衆不同(4更破萬)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181章 圖既已窮,魚腸何在?(4更破萬)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247章 變色龍也有堅持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128章 恩憲?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015章 新鄭鐵廠(下)第184章 變色龍第117章 總能找到茬第051章 君臣父子第004章 京營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253章 賊首可曾備好?第056章 漠南之戰(九)第094章 經濟控制(下)第145章 主考何人第021章 天下爲棋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一)第061章 利益同盟第037章 別院隱富(上)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094章 無間道第053章 最後一課(上)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128章 戰前準備(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五)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176章 集中兵力,先打弱敵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265章 私會白玉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