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

張居正沉默片刻,忽然一笑:“以中玄公之能,哪怕不增補閣臣,想必也能理陰陽、順四時、親百姓、撫諸夷。”

馮保冷笑一聲:“他有沒有這麼大的能耐咱家不知道,咱家只是爲太嶽相公你擔心吶。”

“爲我擔心?”張居正面色平靜:“我一個末學後進,半點也威脅不到中玄公,更何況他但凡有所定策,我也都是傾力支持,難道這樣中玄公還不能容我?”

馮保呵呵一笑,慢條斯理地道:“太嶽相公是不是以爲,高鬍子會將你視爲他的左膀右臂,甚至是在他之後的下一任首輔?”

張居正搖頭道:“居正德薄才淺,不敢克當。”

“如果太嶽相公真這麼想……”馮保就當沒聽見張居正的自謙,收起笑容,沉聲道:“那恐怕就要應了一句老話: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張居正面色不變,只是雙眼微微眯起:“哦?這倒要請馮公指點一二了。”

“原先咱家倒也沒有察覺,只是近來有個人提醒了咱家。”馮保看着張居正,道:“高鬍子起復回京那一日,帶了他的一位侄兒同來,並且還帶進了宮……太嶽相公可還記得?”

張居正點了點頭,道:“記得,那孩子叫高務實,是中玄公幼弟高揀長子,頗爲年少老成,若肯用心讀書,想必將來定有一番出息。”

“問題就出在這個高務實身上。”馮保目視張居正,撇了撇嘴:“太嶽相公可知爲何?”

“出在他身上?”張居正不由皺眉,他雖然對高務實的少年老成有些印象,但兩人只是打了個照面,自然不會有多麼深刻的瞭解,聞言詫異道:“馮公總不會說中玄公希望日後接任首輔的會是他這個小侄兒吧?呵呵,他們雖是伯侄,可年紀卻差了五十多歲,怎麼也不可能接得上。”

“咱家自然不是這個意思。”馮保顯然覺得張居正這個回答完全是看扁了自己,皺眉道:“高鬍子是那高務實的伯伯,可高務實的舅舅是誰,太嶽相公可知道?是張鳳磐。這一層關係,以前京裡幾乎沒有人注意到,可是眼下卻由不得人不注意了……太嶽相公就不想想看,爲什麼高鬍子這次起復回京時,連自家夫人都是隨後纔來,卻先把這個侄兒一同帶來了?再有就是,他起復之後,以閣老身份掌銓,不到一月,便立刻把張鳳磐從翰林院直接拔擢到吏部爲侍郎。”

張居正沉吟不語。

馮保笑了笑:“張四維的家世大夥兒都清楚,他們蒲州張家幾乎獨霸了滄州長蘆鹽場,不說富甲天下,至少也是富甲一方,對吧?可是,他們張家的姻親關係,太嶽相公清楚麼?”

張居正皺着眉,微微搖頭。

“咱家好歹也提督着東廠,這些事兒還是知道一些的。”馮保露出一絲得意地笑容,語氣卻很是冰冷:“宣大總督王鑑川是張四維的嫡親舅舅;少傅楊虞坡(楊博,號虞坡)和張四維既是同鄉,也有聯姻,二人還是忘年之交;另外太子洗馬馬乾庵(馬自強,號乾庵)和張四維也是親家……”

張居正面色稍稍有些難看了起來,沉聲道:“馬乾庵我不甚熟悉,但楊虞坡和王鑑川二公……皆是中玄公多年舊友。”

馮保卻露出了笑容:“現在太嶽相公應該知道,如果趙大洲、李石麓和陳鬆谷皆去,內閣一旦廷推增補閣臣,將會補進誰去了吧?”

張居正想了想,卻道:“可是中玄公與我歷來相熟相知,眼下內閣之中,我和他於公於私都沒有任何衝突,而張鳳磐與我也還算得上親近。況且,馮公莫要忘了,中玄公是嘉靖二十年辛丑科二甲第十二名,我是嘉靖二十六年丁未科二甲第九名,而張鳳磐是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二甲第八十六名……我與中玄公差了兩科,張鳳磐又與我差了兩科。”

張居正的言下之意是,高拱是他的前輩,排名在他之上很正常;但他又是張四維的前輩,張四維就算入閣,也是後生晚輩,排名必然在他之下。況且張居正還有一點沒說,嘉靖三十二年癸丑科時,張居正就是同考官之一,只不過張四維的卷子不是他點選的罷了。

有明一朝,文官論資歷,首看你是哪一年的進士,早一科的進士即是前輩,如果同科進士則看名次。倘若將來進了內閣,則還要再看入閣先後,先入閣者自然資歷更老。

因此張居正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都是張四維的前輩,所以他並不擔心張四維能取代他的地位。

誰知馮保卻冷笑一聲:“太嶽相公可真是正人君子,李石麓、陳鬆谷、趙大洲,這裡可是三個閣臣名額,如果高鬍子有意,他手頭有的是人補進來。前次跟他差不多同時致仕的郭樸,那是高鬍子的多年好友;楊博前次因京察之事被劾,之後請辭未被陛下準允,現在陛下雖然把吏部尚書給了高鬍子自己兼任,但楊博卻仍以‘多病’之身掛着太傅之銜留在京中未曾致仕;禮部尚書高儀,那是高鬍子的同年,曾與高鬍子一南一北分掌兩京翰林院,亦是多年的老交情了,更何況他這個禮部尚書還是高鬍子以禮部尚書入閣時推薦接任的;另外還有資歷更老的葛守禮,此公在前次滿朝倒拱中力保高鬍子,高鬍子下臺之後他也憤而請辭,可見其與高鬍子關係之密切,此公眼下也在老家,看似悠遊林下,可想必高鬍子也一定不會忘了他。”

“哼哼,高鬍子能用的人可多着呢。”馮保陰陰一笑:“其他不算,就光這幾位,哪位不是太嶽相公的‘前輩’?現在太嶽相公還以爲自己穩如泰山麼?”

張居正的臉色這次變得難看起來了。

他被馮保這麼一說,也發現自己地位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穩固,尤其是還有一點,雖然馮保沒有明說,但他自己知道……當年他可是從翰林學士被老師徐階推薦,直接入閣的!也就是說,理論上來講他並沒有實際的執政經驗,是由翰林清貴一步登天爲內閣輔臣。若是尋常時候,這也不算多大的事,但關鍵時刻……就不好說了。

這種一步登天,一方面固然是徐階當年在朝廷實力的強悍體現,但同時也是張居正的一大隱憂:徐階提拔學生提拔得如此之快,外間豈能沒有閒言碎語?若是徐階仍在當政,這點閒話當然無關大局,可問題是徐階現在已經退了!

不僅退了,而且現在被那個海瑞搞得一腦門子官司!

馮保能以李貴妃跟前紅人身份在隆慶朝混到內廷二把手,察言觀色的本事那是何等高明,眼見得張居正這般神情,立刻再補一刀:“再說,太嶽相公乃是華亭公之高足,此事天下人所共知,而如今華亭公的處境可不甚妙……”

第208章 剿殺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188章 人事安排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39章 恰臺吉的底線第277章 逆轉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124章 公主的決絕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134章 戰爭理由到手(4更1W2)第083章 宮外反應(上)第088章 安南人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95章 徐爵背鍋第098章 曙光第102章 一擲千金(下)第042章 料人如神(下)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07章 編制與第一任司令第005章 務實獻策(上)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179章 不完美的大勝(二合一)第056章 漠南之戰(六)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121章 劉馨的建議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221章 抵京第105章 京師大局第204章 京華集團的定位第060章 張馮靠攏(上)第034章 高黨大隱憂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009章 原料來源(上)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101章 殺意已決第206章 弒嶽(上)第128章 好消息第251章 取勃固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049章 三寸之舌(下)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096章 馮保倒臺(七)第068章 隆慶託孤(三)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206章 弒嶽(上)第237章 閱卷與黃孟宇的拜訪第132章 皇帝主導的閣議第112章 內閣的對賭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11章 大閱很難啊第059章 絕代雙嬌(中)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153章 利用之法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113章 高戚之會(一)第094章 無間道第287章 抵定南疆第120章 己卯鄉試(下)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062章 猶豫難決(下)第080章 務實之請(下)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038章 不是爲了忽悠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58章 實者虛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209章 陰謀家開動頭腦第067章 小姑娘,好忽悠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152章 一小步,一大步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178章 此乃詐降也第014章 輕重有別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102章 皇上,機會難得第149章 不急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033章 宅心仁厚(上)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048章 收個蒙古學生(3更破萬)第269章 愚兄也持此意第160章 會試發榜第100章 胡鬧!第060章 速把亥之死(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011章 奉駕祭陵(第4更)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052章 各有算計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137章 以直報怨疏第096章 馮保倒臺(三)第067章 倒高風波(完)第059章 惟利不破(下)第262章 錦衣都督的焦慮第065章 派系之爭(上)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