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

曾省吾恍然,點了點頭:“師相言之有理,是學生糊塗了。”頓了一頓,又道:“那此事便沒法分析了,只能認爲是陛下心疼太子,纔有了這一出。”

張居正略微沉吟一下,道:“欲知何人爲之,不如看此事最後由誰得利。眼下來看,武臣勳貴們自是佔了優勢,但我此前之所以料定此事並非他們推動,也是有原因的。”

“其一,眼下內閣裡頭有高中玄在,此公除閣務在身,還兼掌銓,他是個量才施用之人,對武臣一貫看不上眼,尤其是那幫勳貴,在他眼裡多是混吃等死之流,此事若是勳貴推動,極易遭其反感,而陛下不可能不重視高中玄的意見……成國公朱希忠乃是個持重之人,今又年邁,更不會做這等遭文官忌恨之事。”

“其二,將勳貴子弟送到太子身邊,乃是個長遠之計,如今陛下春秋正盛,以他們的眼光,哪會想得那麼遠?再說,勳貴武臣攏共也就那麼些人,即便將來太子繼位,那時能用的勳貴武臣也自然已經換成了他們的子弟輩,又何必多此一舉?”

曾省吾想了想,道:“會不會是趙大洲此番上疏改革京營一事刺激到他們了,因此想要在將來逐漸扳回局面?”

張居正聽到這話,倒也不由得不重視起來,沉吟片刻,才道:“國朝自有典制,這些勳貴早已不復祖宗之勇,心性多是隨波逐流……況且京營改制非此一回,何以此前皆無異動,此番便忍耐不住了?”

“這也正是門生想不明白的地方。”曾省吾皺眉道:“可按照誰得利、誰主謀的思路來看,文臣無人有此動機……”

張居正心中一動,道:“那麼宦官呢?”

“宦官?”曾省吾一怔:“宦官爲何要這麼做?”

張居正伸手阻止了曾省吾的話,細細想了一會兒,才道:“方纔說過,馮保眼下地位並不太穩,若此事本就是他交結勳貴、從中推動,是不是也有可能?”

曾省吾思索着道:“可是他這麼做,對他又能起到什麼幫助?”

師生二人忽然異口同聲說了一句:“太子!”

張居正說完,就沒多說,曾省吾卻是忙道:“馮保可能是覺得,只要太子高興,陛下便會高興,陛下若是高興了,對他自然另眼相看!”

張居正點了點頭:“除此之外,那些勳貴武臣受此事之惠,自然也會心生感激,雖然對馮保而言,這份感激未必有多大助益,但終究也是好處。”

“不錯,多一個朋友,總比多一個敵人強。”曾省吾點了點頭:“師相,若是如此,咱們今天花的錢,可就算是打了水漂了。”

“那卻不然。”張居正哼了一聲,半眯上眼睛,道:“自從華亭公去位,宮中老人大多去職賦閒,本閣部在宮裡,猶如睜眼瞎一般,而高中玄則連續舉薦兩任司禮監掌印,內廷無人敢與高中玄相爭者。如今,但凡高中玄有所票擬,只要聖上未曾出言阻止,司禮監無不照準批紅,連一個字都不敢改。長此以往,恐非天下之幸。”

曾省吾心道:是不是天下之不幸現在不好說,但肯定是師相之不幸,亦是我之不幸。

於是點頭道:“師相所憂甚是在理,然則眼下高閣老聖眷無雙,司禮監掌印孟衝雖是無能之輩,卻也沒有太多惡名,想要拿掉他卻不容易。”

張居正冷哼一聲:“宮裡那些個印着‘大明隆慶年造’的春宮瓷器,不就是這位孟公公大肆進獻的麼?前次太子突然想起一事欲請教陛下,不意正撞見陛下用膳,陛下偏又忘了這茬,結果被太子問了一句‘這瓷器爲何畫着男女赤身互博’,鬧得陛下大爲尷尬,吩咐日後太子不得在其用膳之時找他……你瞧瞧這都成什麼事了!”

旁邊的曹大埜聽得實在忍不住,噗嗤一笑,接着自己又嚇了一大跳,忙道:“閣老,下官……下官一時鼻癢……”

曾省吾剛要訓斥,張居正擺手道:“無妨,但本閣部方纔所言之事,你切記不得聲張,只能爛在心裡,明白嗎?”

“是,是,下官明白,下官明白。”

曾省吾瞪了他一眼,又對張居正道:“師相所言,確是有理。孟衝此人毫無才具,乃一庖廚輩出身,爲司禮監掌印太監之前,不過執掌尚膳監而已。其驟而出掌司禮監印,全賴高閣老舉薦。但難也難在這一點上,若說那進獻春宮瓷器,自可計成一罪,但卻不足以由此將之攆下掌印之位。”

張居正點了點頭:“但有高中玄爲其說話,此罪確實不足以將之懲處,且此事涉及陛下,若是過於計較,反而壞事。不過,那馮保自認儒宦,必然因此看不起孟衝,同時對自己未能順利掌印司禮監更覺不滿……”

曾省吾聞絃歌而知雅意,眨了眨眼道:“師相的意思是,我等既然暫時拿孟衝無甚辦法,不如先從馮保着手?”

張居正道:“善燒冷竈,也是一門學問。”

曾省吾當然聽得懂這句話,但卻還是湊趣道:“請師相指點。”

張居正笑了笑,道:“方纔你說今晚這銀子打了水漂,我便以爲不然。無論這‘太子玩伴’一事是不是馮保推動,這銀子都不算打了水漂。三省,你想想看,如果你大把大把銀子送給孟衝,這就是燒的熱竈,他那裡有高中玄相助,本來就火焰熊熊,還差你這把火麼?你趕着去投柴禾,人家也並不領情。倒是那些冷竈,如果靠你這一把火,撲騰撲騰燒出熱氣兒來了,人家纔會記得你。”

“理自然是這個理兒。”曾省吾苦笑一下,緩緩說道:“只是人家熱竈辦得成事,若是個冷竈,可未必討得來便宜。”

“三省此言差矣。”張居正冷冷一笑,道:“既作了官,就是一生的事業,哪能在乎一時的成敗得失。你燒了三年冷竈,看似吃虧,到了第四個年頭兒,說不定時來運轉,又或者時機成熟,冷竈被燒成了熱竈,此時你豈不也跟着鯉魚躍龍門,落進了金窟窿?當年嚴嵩門下何等門庭若市,我卻始終追隨華亭公這冷竈,結果如何?”

曾省吾忽然醒悟過來,自己這位師相,豈不正是燒冷竈的高手?

第132章 遇刺!第123章 俺答封貢(九)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51章 賊酋叩首(上)第028章 永定河患(下)第143章 致謝?第096章 馮保倒臺(二)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123章 俺答封貢(四)第053章 最後一課(中)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75章 追擊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115章 別院如堡第099章 歸途考察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241章 閩浙謠言起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124章 拜訪薊遼總督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009章 戚繼光的接任者第023章 華亭舊事(上)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58章 互爲倚仗(下)第158章 去遼南搶他孃的!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016章 圖窮匕見第103章 紈絝之王(上)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004章 京營第042章 護衛定製(上)第225章 三策(中)第128章 恩憲?第123章 俺答封貢(八)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126章 所爲何來(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第070章 逐保倒張(五)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二)第018章 產業現狀(下)第145章 《取用疏》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067章 決戰沙城(七)第035章 添花送炭(上)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氣派(4更1W1)第087章 翰林清貴(上)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97章 高孟男第013章 五伯高才(上)第018章 香皂廠址(下)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126章 你困了,睡吧第108章 所爲何事(下)第140章 九邊有兵幾何第095章 國色天香(下)第123章 俺答封貢(三)第078章 吾早晚必擒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075章 每臨大事有靜氣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55章 缺朝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154章 糾結第054章 桂西王,桂南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074章 文華召對(上)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二)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090章 降服第079章 無品閒官(上)第028章 朕倒要聽聽你的高論第110章 財帛動人(上)第150章 部堂拜訪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206章 弒嶽(上)第002章 翰林清貴(下)第073章 團結纔有力量(4更1萬)第107章 科學巨匠(下)第140章 威勢漸成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009章 安陽之行(七)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086章 凱旋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