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準備

【之前發成草稿了,請訂早了的各位刷新一下。】

高務實把自己的想法跟黃芷汀說了一說,黃芷汀的臉色逐漸變得凝重起來,想了想道:“你把這些事交給我,看來是希望我在這次大戰期間替你坐鎮安南?”

高務實點了點頭,道:“是。”

黃芷汀便問:“我除了防備安南生變之外,是不是還要協調安南方面支援雲南戰事的各項事務?”

高務實依然道:“是。”

黃芷汀繼續問道:“安南是否也要出兵?”

“安南出兵的問題,需要我先與朝廷報備題請,尤其是說服皇上相信安南有此餘力。”高務實輕輕一嘆:“其實這件事我早在兩年前就有所規劃的,只是當時條件不允許……”說着便又把之前的情況說了一說。

黃芷汀靜靜聽完,若有所思地道:“原來當時在還劍湖見刀家姐弟的時候你就在考慮這些事了……先不說皇上是否同意安南出兵的問題,我想知道如果安南要出兵,你打算出兵多少,由誰領兵?還有,既然要走海路,這條海路現在安全了嗎?軍糧是從安南調撥還是?”

高務實道:“我現在的想法是,從升龍警備軍將抽調一萬南下到金港協助防守,而金港警備軍抽調一萬準備出征,由海路到暹羅。除了金港警備軍的這一萬人之外,阮倦、莫玉麟、阮潢三人各抽調三四千,湊足一萬從徵。移鎮至安南的原廣西諸土司,也是按照一萬的總額抽調狼兵,大致是你們黃家和岑家各出三千,其餘諸土司湊個四千。”

黃芷汀皺眉道:“我知道你抽調阮倦、莫玉麟和阮潢三人的部曲是何用意,不過從你平定安南之時直到現在,咱們從來沒有正兒八經地把他們的兵馬跟自己捏合在一塊指揮過,都是讓他們自己統領着,是真正的‘從徵’,可這一次……你還是打算這樣?”

高務實微微挑眉,問道:“你是怕兵太雜,反而指揮不便,不能如臂使指?”

黃芷汀毫不客氣地道:“如臂使指?那得你親自去統領,換了別人我看都不行,不論是我還是岑凌都做不到這一點。”

高務實道:“我打算讓高珗領兵爲主將,岑凌爲副。”

“你調高軍長去暹羅?”黃芷汀詫異道:“他若走了,剩下的四萬升龍警備軍怎麼辦?”

“自然是你去坐鎮。”高務實道:“芷汀,升龍警備軍坐鎮升龍,五萬還是四萬,其實差別不大,關鍵就是控制好莫家的都統使司那些人,你身份特殊,只要我有命令傳達至升龍,升龍警備軍不會不聽調遣的,說不定高珗走後,警備軍的其他中高層在你面前只會格外聽話,而不會故意刁難,這一點你可以放心。”

黃芷汀先是有些不信,想了想卻又理解過來,只是面色有些發紅,啐了一口:“我現在可還不是高夫人呢。”

不得不說,她說話的風格放在大明的大家閨秀裡來說,算是夠開放的了。

高務實則笑道:“遲早而已,提前體驗一下也挺好。”

黃芷汀臉色越紅,下意識岔開話題,道:“我什麼時候走?”

“不急着這幾天。”高務實道:“朝廷的反應沒那麼快,針對雲南的局勢,他們都可能要商議好幾天纔有結果,再加上我向朝廷提議,朝廷是否同意也要再看……這其中都要費些時日,你這幾天先抓緊時間把遼東與安南的兩地的經濟情況做一個瞭解,我再想法子給你平衡一下貨運船隻的問題,不能總是滿船而來,半載而歸,太浪費運力了。”

黃芷汀道:“其實我倒有兩個想法,你要不要聽一聽?”

“哦?你且說來。”高務實有些詫異,心道:這姑娘倒是進步了,以前只知道她會打仗,想不到現在倒有些往內政方面發展?

其實高務實想岔了,以前黃芷汀也是會打理內政的,畢竟當年他們家就是她掌舵,不懂內政的話早就出大事了,現在其實也只能說她跟高務實交往久了,對於這些事情的認識又有了提高。

黃芷汀道:“短期內,安南可以買馬;長遠一些的話,將來還可以買柞蠶絲及各類柞蠶製品。”

馬在這個年代真是好東西,哪裡都要。安南那邊缺馬,這是肯定的,那邊自己所產的馬匹幾乎都是各種矮腳馬,包括其臨近的廣西也是一樣。

這種矮腳馬在山路運輸上倒是可以一用,或者作爲安樂馬給女子、小孩騎乘也不錯,但以之作戰就比較扯淡了。

不過就高務實所知,安南那邊的地形,甚至包括中南半島除了幾塊平原之外的地方,北方戰馬似乎都不大適用,所以黃芷汀說“短期內買馬”大概也是從這裡考慮。

即安南的確需要一批戰馬,只是要的量有限。當然,有限歸有限,運輸馬匹佔的運輸量挺高,這個交易的確可以避免空船南歸。

至於說將來買柞蠶製品,那倒是好事,因爲遼南的養蠶業是高務實在遼南的一個關鍵性安排,將來的發展肯定挺快——養蠶這事兒其實沒那麼難,而且柞蠶本身也相對好養,他又是搞的“集中培訓”,一看就是爲了大規模爆產量做的準備。

兩個人於是便就這件事又商議了一會兒,大體上給定了下來,安南買馬的量的確談不上多大,但也不算很小,大致一次船隊可以買馬五百匹左右,一年可能在兩千匹的水平。

其實這些馬到了安南並不一定全都會進軍隊,很多社會地位較高的人都會去買,特別是武將,不過那都不是高務實現在有興趣詳細琢磨的事了。

說起來遼東的經濟本來就很畸形,要把遼東和安南撮合上還真不容易。

比方說農業方面,遼東和全國各地都不太相同。明初,全國屯田包括軍屯、民屯爲九十萬三千三百一十三頃,約佔當時耕地總面積八百五十萬七千六百二十三頃的百分之十點六二。那麼明初遼東的情況如何呢?遼東是“屯田之外,別無地土”。

《全遼志》記載是“率田歸屯種,收其籽粒,而各軍餘丁又每歲出據以給公上之用。即間有科田起稅,如河濟之例,然總全鎮會之,屯種之田,十而八九矣。”可見在明初,遼東土地的經營形態主要是軍屯,這是明代遼東經濟的重要特徵。

當然這個情況到了後來還是有變化,一是遼東經濟的軍事性質日漸削弱;二爲遼東經濟的總趨勢是日漸殘破。

遼東經濟軍事性質日漸削弱,主要表現在自永樂初年至嘉靖末年,遼東屯田的日益衰落及軍屯向民田的轉化。這個時期遼東的屯田雖衰落了,但從整體上來說,遼東經濟還在發展。

根據高務實升任巡撫以來查閱卷宗來看,遼東軍屯在洪武末年永樂初年最發展,屯田達兩萬五千三百七十八頃,軍屯佔全部耕地的十之八九。永樂十七年年,遼東屯田只有兩萬一千一百七十一頃,較永樂初年減少了四千二百零七頃,減少了百分之十六點五八。

自此以後,屯田數量日漸減少。正德三年,屯田爲一萬七千九百三十一頃,較永樂十七年又減少了三千二百四十頃。

不過民田爲兩萬一千五百九十三頃,與永樂初年相比增加了一萬五千頃以上。此時屯田只佔耕地面積的百分之四十五點三七。

嘉靖四十四年年,屯田額爲一萬零九百二十四頃,較正德三年又減少了七千頃。民田爲兩萬七千四百九十一頃,較正德三年增加了近六千頃。屯田佔耕地面積的百分之二十八點四四,明顯下降。

嘉靖以後,遼東經濟的第二個變化就是日漸殘破。嘉靖年間以前,遼東軍屯雖日漸衰落,但民田卻在不斷增加。然而嘉靖年間以後,軍屯、民田均在日益減少。

比方說去年,也就是萬曆十年,遼東有軍屯八千九百零三頃,民田兩萬四千一百八十八頃,總耕地面積爲三萬三千零九十一頃。

這和嘉靖末年相比,軍屯減少了一千多頃,民田減少了三千多頃,總的耕地面積減少了四千多頃。如果高務實的記憶沒錯的話,這種發展趨勢,在原歷史到了萬曆末年至崇禎年間時期,還會更加嚴重,原因多樣,暫時倒沒必要提。

遼東經濟的殘破還表現在大量遼民逃亡。弘治元年,遼民“逃亡日多”。萬曆七年,整個遼鎮“軍民逃亡者半”。

有的“竄伏山東海島漁海以居,率皆避重就輕,往而不返”。有的逃至女真居地,爲女真貴族耕種、役使。

歷史上到了最後期,遼東“少壯強勇之夫,亡入建州什四五。”開原道兵備金事潘宗顏寫道“職前往還鐵嶺,一路居民百十爲羣,或三五十爲夥,無論五六十起,紛紛遮告,泣稱草豆尋買不出,地方所產已盡,兼稱春種俱絕。見今各民餬口無粒”,只好逃亡。

現在的情況還沒有那麼嚴重,但也開始有這種趨勢了,尤其是在李成樑執行的作戰思路之下,不怎麼“守土”,而是傾向於去攻擊對方的兵馬,這樣就造成一些地區總是受到兵災,經濟方面當然就一日不如一日了。

經濟殘破造成遼民逃亡,遼民逃亡又加速和加重了遼東經濟的殘破。這已經是一個死結,只有改變李成樑的這種作戰思路才行。

遼東的經濟狀況,大體上可劃爲三個地區。一是遼河以西地區,這裡經常遭到蒙佔諸部的侵擾。自山海關以東,寧遠、錦州、義州一帶是“地多沃而反荒”,“村田巳盡”,“三百餘里不見村落,近廣寧稍有村落,而三兩落落如晨星。

自廣寧東至三岔河一百八十里,黃沙白草,一望悽然。”“地荒蕪,而耕種無丁,糧拖欠,而項納無人。其荒涼程度,“雖有沿邊各堡,堡中軍民多者不過四五十家,少者纔有二十家”。

對蒙古諸部而言,“寧前無村落可搶”。對明朝邊將而言,“每一將官所守不過三四堡子,無村屯可護。”高務實來遼東上任時也經過了遼西,對此是有體會的。

二是遼河以東,遼陽以北地區。蒲河、汛河、開原、鐵嶺一帶,“三面環夷”,這個地區在王杲、阿臺時期是“有田而軍不敢種”,當然民就更不敢種了,土地只好任其荒蕪。

三是遼河以東,遼陽以南地區。這裡三面臨海,較少受到蒙古的直接威脅和騷擾,在士述兩個地區經濟殘破之時,這個地區就成爲“全遼根本之地”。儘管這裡“地無遺利,然多山坡、沙碳,所收較薄”,也挽救不了全遼經濟殘破的總趨勢,而月蒙佔與女真諸部也都早有“垂涎之意”。

現在高務實打算把這三塊地方捏合在一塊,但分不同的重點來發展。

遼南屬於“內線”,那邊不容易遭到兵災破壞,所以之前的遼南計劃照常執行。除了遼南之外,遼南稍微往北,也就是遼陽片區則是重點的工業區,主要就是依靠正要開工的鞍山鐵礦和遼陽鐵廠來帶動,這片區域被高務實劃歸到遼南計劃。

而遼西地區,他的想法就是一定要改變李成樑現在的打法,不能總讓蒙古人動不動就殺進關內搶掠。

因爲對於蒙古人而言,搶掠的收穫其實有限,但偏偏對於大明而言,搶掠造成的破壞卻很大,這局面一年兩年可能不打緊,八年十年那就壞事了。李成樑的打法雖然給他自己撈到了許多軍功,也造就了一個軍功集團,但對遼西經濟的損害卻是極大。

至於遼北地區,這的主要對手更復雜,西北有蒙古,正北、東北、東面都是女真。女真目前還不算特別不老實,但趨勢已經有些不好,高務實正在想法子改變。

但是不管怎麼改變,都跟遼東的戰守之策逃不開關係,一句話:天天捱打是發展不起來的,遊牧民族總捱打還能跑,大明這種農耕民族那真是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人就算可以跑,田地跑不了啊。

所以遼東就算有遼南種植了玉米,甚至在幾年內發展起來,但光靠一個遼南就想挽救整個遼東的經濟還是很難的,遼西遼北的局面不改變,遼東總要從外面輸入糧食才行。

安南方面的糧食“出口”看來還能持續一段時間,至少可以維持到高務實改變整個遼東的戰守策略之後。

----------

感謝書友“20190223180428135”的打賞,謝謝!

感謝書友“歡愛影響”、“溫柔的天狼星”、“王孫疾”、“ASolaF”、“書友160712203124218”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019章 伯侄論財(上)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092章 流彈兇猛(上)第067章 倒高風波(三)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021章 照高愛卿說的辦(5更,祝七夕快樂)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一)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142章 代號:捕蛇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92章 翻臉無情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第256章 賢妻良母學堂?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132章 萬夫莫當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147章 斷然不信第003章 徽州異相(下)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090章 宣府馬芳(上)第074章 如日中天的威望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047章 未雨綢繆(下)第015章 伴讀之邀(上)第009章 原料來源(下)第178章 宰賽臺吉(二合一)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36章 散財童子第020章 老祖宗的威嚴(第4更)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023章 真“萬曆時代”來臨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二)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125章 可戰方和(二)第130章 跋扈尚書(上)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213章 交心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108章 且慢動手!第009章 安陽之行(三)第077章 龍文鞭影(下)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145章 原來如此(四更1W1)第284章 設計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221章 抵京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三)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030章 河南民變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067章 倒高風波(七)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120章 指點還是暗示第189章 督撫相會(二合一)第048章 魔之誘惑(上)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081章 內廷行走(上)第173章 將計就計(中)第040章 紓驛路疏(中)第149章 建設遼南(下)第096章 馮保倒臺(六)第124章 奉旨觀政(五)第203章 做黃雀(3更破萬)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123章 等你將來文官稱公第229章 指點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141章 沒轍了第127章 心緒不寧的李成樑第157章 人事調整(下)第159章 東昌堡的現狀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268章 揭謎(下)第084章 務實回府(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八)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151章 枕邊風(下)第023章 連中三元(上)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082章 寧夏之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