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寬宏大量”

馬芳原本以爲高務實不會同意秦得倚出兵河套,聽得高務實如此一說,不禁微微思索了一會兒,這才緩緩發問道:“兵憲的意思是,讓秦得倚去碰一碰壁?”

高務實微微一挑眉:“都督何以認爲秦協戎此去……就一定會碰壁呢?”

馬芳呵呵一笑,答道:“炒花雖遭生擒,但今日韓家灣一戰,到了那般時刻,炒花殘部居然還能來個插翅而飛,可以想見,此中必有能人。”

高務實沒有說話,只是稍稍擺手,做了個“請”的動作。

請,自然是請講、請繼續講。

因此馬芳便接着道:“此人須得符合幾個條件,才能做成這般難事。首先,他在炒花部內應該地位尊崇,以老朽之見,多半還是小王子(明人習慣以小王子稱呼達延汗)之裔,也就是說,他應該是一名臺吉;其次,此人當有一定軍權,並且此番定是帶兵而行,雖然總數不好斷定,但在當時而言,應該在炒花殘部之中佔據不小的比例。”

高務實思索着道:“可還有其他?”

“也許還有。”馬芳皺眉道:“觀其渡河之舉,實乃兵行險着,通常而言,此非老成之將所能爲之,因此老朽以爲,此人或許年歲不大……”

高務實問道:“炒花之子?”

馬芳立刻搖頭:“炒花之子今年不過六七歲,怎麼可能是他?恐怕他此刻還在炒花老營中圍着他額吉打轉呢。”【注:額吉,蒙古語,意爲媽媽。】

高務實思索着道:“我對炒花部瞭解不深,倒不知他部衆之中還有這等人物,竟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道理?”

馬芳微微搖頭:“此人……是有些不凡,但若說他懂得置之死地而後生,老朽卻以爲恐怕言過其實,以老朽之見,這恐怕只是一種賭徒心性。”

高務實能理解馬芳所謂的“賭徒心性”是什麼意思,不過他卻笑道:“既然只是賭徒心性,都督又爲何仍然說他有些不凡?難道只是因爲他這一把賭對了?”

“非也,非也。”馬芳正色道:“老朽說他不凡,不是因爲他賭對,而是因爲他能在那麼短的時間內將羣龍無首的一羣烏合之衆控制住,並且帶他們走那樣一條生死難料的突圍之路。另外,他至少看出來一點,便是往南突圍之舉決計難成。”

其實馬芳的這個判斷稍稍有些偏差,因爲在他看來,宰賽是靠着個人能力和威望將這支炒花殘部牢牢控制住,然後帶他們冒險強渡的,而實際上當時真正幫了宰賽大忙的是張萬邦。

張萬邦硬扛炒花襲擊的那一戰把炒花部上上下下都給鎮住了,讓炒花部誤以爲南線的明軍全是張萬邦所部的水準——那還突圍個鬼?

南線明軍既然敢堵死他們去路,肯定擁有足夠的兵力,再加上那樣誇張的戰鬥力,如果不畏傷亡地直接頂上來,說不定天黑之前就能把他們全滅在幾字灣內。

但這羣炒花殘部當時也是被打懵了,根本沒去想想明軍上哪弄那麼多“張萬邦部”。

張萬邦手底下那一千五百人全是他和高務實的家丁,當時實際頂在最前面的部分,正是戚繼光幫高務實訓練出來的步丁,而且配備的是目前最新銳的刺刀款萬曆一式。

炒花部從來沒有見識過萬曆一式的火力和刺刀陣,被打懵纔是正常表現。

與此戰類似的戰例,譬如原歷史上韃清末期的八里橋之戰,當時的蒙古騎兵也是同樣被這樣完虐的——僧格林沁拿騎兵正面衝擊擁有明顯火力優勢的嚴整步兵陣列,結果是數萬韃清軍隊潰敗,而英法聯軍一共只死了五個人,其中法軍三人、英軍兩人。

英法聯軍當時的武裝水平,也就是配備刺刀的前膛燧發槍和滑膛炮,部分使用了剛剛發明不久最新的線膛火炮和線膛步槍。而眼下的高家步丁,除了沒有線膛炮,其他標準基本滿足,因此萬曆一式最大的兩點進步,就是刺刀和輕度膛線(因爲金屬加工能力有限,其膛線非後世常見的螺旋膛線,而是隻有兩條很淺的直膛線,但已經是質的進步)。

而彼時英法聯軍使用的是空心方陣和三排陣列的戰列步兵線等“最新戰術”,這個最新,是針對當時的滿蒙騎兵而言的。

而高務實早在十年前,就把這兩項戰術的大致設想告訴了戚繼光,讓戚繼光在現有武器的條件下進行適當的調整,然後教授自己的家丁以及裝備了萬曆一式火槍的明軍部隊。

張萬邦今日麾下的這批家丁,全都是熟練掌握三排戰列步兵線戰術的,自然能輕鬆應對炒花部的作死衝陣。何況他們還擁有英法聯軍都沒有擁有的另一門大殺器——手雷。【注:本書第一卷時曾分析過東西方火器發展的思路差異,其中有說明西方早期對於地雷、水雷、手雷一類爆炸類火器遠不如東方重視的客觀事實。】

至於爲什麼張萬邦今天只用了三排戰列步兵線,而不是空心方陣,那是因爲用不上,因爲他今天只需要守住向北的這一線,並且他駐守的是丘陵之間的一處山谷谷口,擺空心方陣完全是在浪費兵力。

當時的實情就是炒花部踢了一腳鐵板之後,就被張萬邦部的表現給嚇懵了,因此煖兔臺吉的提議實在無法說服炒花本部的將領們,再因爲京華船隊開始調頭,在這樣巨大的威脅之下,最終才讓宰賽臺吉趁機掌握了指揮權。

當然馬芳人不在一線,能夠猜到這個程度,已經殊爲難得,高務實想了想也覺得有理。

於是他略作沉吟,便道:“若不是炒花之子,想必就是他的侄兒侄孫之流,總之我贊同都督的判斷,此人多半也是一位臺吉。如此說來,此人若是回到炒花老營……炒花的哈屯說不定會效仿鍾金哈屯,以求自保。”

“自保?”馬芳笑了笑:“恐怕不止是自保吧,這位哈屯若肯改嫁,不僅自身可以確保無虞,其與炒花之子也能平安,更別說還能解了秦得倚追擊之危。”

高務實點了點頭,也笑起來,擺手道:“秦協戎想去就讓他去,反正他手底下能拿去追襲炒花老營的也只有騎兵,既然是騎兵,打得過就打,打不過也會跑,不至於讓我大明損失慘重,卻可以讓他受些教訓,我看不錯。”

馬芳笑了笑,頷首不語。

其實他心裡對高務實的想法門清,秦得倚手裡的騎兵一共就三千多點,其中有兩千是李成樑交給他的……

李成樑不準秦得倚南下救援遼南,高兵憲嘴上不說,難道心裡就真的沒一點膈應?

既然有,那總得給人一點回敬看看不是?高兵憲沒有直接出手教訓就已經很寬宏大量了……

----------

感謝書友“秦朝小駐”的打賞,謝謝!

下一章的視角要轉換一下了,本來打算給秦得倚一章的筆墨,但想想還是別在非重要人物身上着墨太多,所以下一章直接移到李成樑那邊去。

第208章 剿殺第228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02章 翰林清貴(上)第4更第042章 滿堂影帝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104章 再別京師第110章 財帛動人(下)第100章 忽悠第091章 遼東苑馬寺卿第199章 變生肘腋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142章 以退爲進第088章 協助辦案[第四更!]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172章 漢計蒙用第195章 誰在未雨綢繆第275章 勃固會戰(中)第277章 逆轉第010章 新鄭高氏(下)第103章 都是錢鬧的第073章 無奈應對(下)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11章 靠山吃山(上)第197章 高孟男第135章 師徒再會[第4更]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141章 沒轍了第001章 高拱起復第177章 生擒炒花(上)第056章 漠南之戰(三)第146章 陛下,出大事了!第008章 又是香皂(下)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231章 會館夜話第032章 商場的事商場辦(下)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144章 背水一戰第025章 河運海運(下)第098章 權如內相第052章 又面聖第171章 文治纔是我的專業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第019章 開港前提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151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263章 密議第154章 糾結第199章 傳教士?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第005章 升官第289章 封賞第232章 大司馬之請第045章 天下文膽第120章 架子就是這麼大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006章 君臣面談第211章 大駕北返第113章 高戚之會(三)第123章 準備回京(中)第077章 龍文鞭影(上)第066章 溶洞私語第084章 土司威風第133章 癱倒當場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141章 激戰諒山(上)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156章 侯小哥兒第051章 賊酋叩首(下)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下)第078章 兩道命令第125章 又見故人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159章 會元之爭(上)第4更第248章 超級誤會無·番外·慎重訂閱第050章 皇帝暈倒第034章 高黨大隱憂第173章 將計就計(下)第106章 鄭王使者第275章 勃固會戰(下)第149章 不急第118章 太子出閣(下)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時了第108章 寧夏告定第058章 故友劉馨,敬上第101章 戚帥繼光(上)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39章 李文進的指點第152章 三請高司徒第125章 可戰方和(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