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七二章 斬首威懾

鎮江府城城北金山寺外江面上停泊着百餘艘高大如城的海東海軍戰船,陸啓航率東海海軍第二編隊主力已北上趕來鎮江府,陳瀚從揚州城南下與陸啓航匯合。

金山寺北面鎮江府與揚州府交界長江江面上二十幾艘平底漕運船隻並排用鐵索連接起來,兩千餘羅教骨幹教徒正被大明官兵官差押解至江中臨時搭建的斬臺上準備開刀問斬。

南直隸六部官員商議後決定在金山寺北面江上斬殺羅教各堂骨幹教徒,陳瀚下令海東文武積極配合將羅教骨幹教徒交給南直隸、浙江官員斬殺以儆效尤。

監斬官臺上風較大,一襲緋色官袍的鎮江知府王應麟同揚州知府吳秀親自坐鎮監斬,兩千餘羅教骨幹教徒被大明官兵官差押在船上排隊等候斬首,羅教各堂的羅氏族人男丁被安排在前斬首,數百名羅教核心成員直接被關押起來已經送到北京斬首。

吳秀醒來後得知女兒吳茜成了海東王陳瀚的愛姬,海東將士在揚州城中接連搶了十幾名美人送到行宮,女兒吳茜被海東王陳瀚看中了。吳秀莫名其妙就成了海東國國丈,面對木已成舟無可奈何,面見陳瀚突出要求不得冷落女兒吳茜,對陳瀚只給了女兒一個姬妾名分甚是不滿,陳瀚滿口答應將吳茜晉升爲美人。

行宮坐艦遠洋大戰船船頭,一襲紫色織金蟒袍的陳瀚端坐在王位上看着西邊金山寺江面上的大規模斬首示衆,隨駕出征的海東文武也紛紛端坐左右前方觀看行刑,一衆美姬也紛紛跪坐在錦墩上或伺候在身旁觀看行刑。

金山寺的僧人們也主動誦經唸佛鎮壓即將被開刀問斬的羅教成員,讓其做鬼都不能,佛教高僧們將羅教反對誦經唸佛視爲邪魔外教,江面上鼓聲隆隆響起‘咚咚……’

“梁紅玉擂鼓戰金山,兩知府擂鼓砍人頭。”陳瀚看向跪坐在右邊一襲大紅長袍的吳茜問道:“你父親和鎮江知府王應麟將氣氛搞得如此濃重,南京兵部尚書楊成起應該將他們調去帶兵打白蓮教反賊纔對,很有氣勢,必能一舉擊潰白蓮教反賊。”

吳茜仰望着陳瀚莞兒一笑解釋道:“應是以此震懾白蓮魔教反賊”隨即問道:“殿下還會出兵助大明朝廷剿滅白蓮魔教反賊嗎?”

“出兵亦無不可,不過肥水不流外人田嗎?”陳瀚右手勾起吳茜細潤如脂的下巴會心一笑道:“本王派一支軍隊隨你父親出兵平賊,國丈也能建功立業不是。”

吳茜聞言欣喜不已道:“妾替父親謝殿下出兵相助”

“都是一家人嘛”陳瀚看着主動迎上來的吳茜擁着她纖腰寵愛有加道:“以後可要盡心伺候本王”

“嗯”吳茜喜上眉梢微微點頭

午時已到,監斬臺上的揚州知府吳秀同鎮江知府王應麟拿起斬首令牌高呼道:“午時三刻已至,準備行刑。”兩人隨即將斬首令牌扔出去:“……,斬。”

大明官兵、官差、劊子手紛紛揚起大刀朝着被按在船舷上的羅教骨幹教徒砍下,頓時一片血雨紛飛,數百顆人頭紛紛滾落大江中,金山寺僧人們正忙着誦經唸佛鎮壓羅教成員魂魄,鎮江府百姓紛紛渡江趕來金山北岸圍觀行刑,江北也有不少揚州百姓正沿江觀望或花錢在船上就近些觀看,從未見過如此壯觀斬首場面。

吳秀同王應麟接連不斷扔出斬首令牌高呼道:“……,斬”

羅教骨幹教徒接連不斷猶如死豬般被拖上去斬首,整個船舷外一片血雨紛飛,江水爲之赤紅,羅教骨幹教徒嘴裡都塞着布團,就算想要臨時喊話都不可能,大明官員們也不可能讓其臨死前還繼續煽動蠱惑百姓。

陳瀚身旁左側的沈妙看着接連斬殺的人頭猶如下餃子般滾落到滔滔大江中,屍首紛紛沿江漂流下來,嚇得花容失色,慌忙偎依在陳瀚懷中不敢再看,倒是宋漁娘已經見慣了殺人場面還跑到船舷旁去看流下來的人頭。

揚州知府吳秀同鎮江知府王應麟兩人奉命監斬完羅教骨幹教徒後乘船趕來海東行宮遠洋大戰船上拜揭海東王陳瀚,陳瀚看向端坐左下方前排的兩人道:“羅教蠱惑百姓入教,名爲庇護,實爲斂財,今大江南北羅教賊人已悉數被一網打盡,漕運沿線將不會再有魔教教徒興風作浪,兩位知府斬殺羅教反賊功不可沒啊。”

“殿下廖贊,愧不敢當。”吳秀同王應麟忙躬身相謝

吳秀隨即道:“殿下出兵爲吾大明抓捕羅教賊子,又助大明殲滅來犯大弗朗機夷寇,殿下有大功於大明,下官等已上奏天子稟明殿下之忠心與功勞,想必天子必又重賞。”

王應麟跟着附和道:“是極是極”

陳瀚看向二人道:“本王聽聞江北羅教反賊劉天緒在鳳陽府作亂,特派三千精兵隨揚州吳知府出兵平叛。”

“下官謝殿下出兵相助”吳秀聞言大喜,雙方的翁婿關係雖沒有對外透露,女婿海東王陳瀚開始派兵助自己建功立業,果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王應麟一聽海東王出兵助揚州知府吳秀平賊,吳秀能不立功都難,看來吳秀與海東王的關係非同尋常,都怪自己跑到了南京去沒能及時與海東王拉上關係趁機隨海東軍作戰,不求建功立業,但求將功贖罪。

王應麟厚着臉皮請求道:“下官請殿下出兵大江助吾大明平定江西南直隸沿江白蓮魔教反賊”

“本王已派出一支海軍編隊追殺西寇海軍殘餘艦隊,本王即將率大軍南下回國出兵呂宋直搗大弗朗機夷寇巢穴。”陳瀚見王應麟頗感失望,忙寬慰道:“江南各地已有不少助我海東大軍抗擊西寇的民兵鄉勇,本王已派人將其操練成軍,王知府何不率民兵鄉勇參與剿賊,本王也會留下數千將士留駐大江南北助大明官兵剿賊。”

王應麟聞言大喜過望忙躬身相謝道:“下官謝殿下”

“下官等告退”吳秀同王應麟躬身告退下船,忙着趕回去調集民兵鄉勇參加剿賊平亂建功立業。

吳秀將以宋河父子爲首的揚州幫漕行三千餘人編爲鄉勇水師作戰,準備率水陸大軍配合從淮北進攻的大明朝廷南征大軍進剿鳳陽府的劉天緒羅教反賊。

整個江南大運河江北運河沿線各府縣都在展開轟轟烈烈的斬首羅教骨幹教衆,震懾不法之徒,海東文武已在忙着將仔細甄別後作惡多端的漢奸斬殺梟首示衆,整個江南一帶主動充當漢奸走狗禍害百姓的地痞流氓大多被斬殺,江南的治安也大爲改善。

江南大運河的漕運被陳瀚下令海東軍交給剛組建的民兵接管,宋河父子的勢力一時難以到達,陳瀚已安排一衆美姬家人親戚參與到江南大運河漕行管理,宋河父子主管江北漕運,開始向淮北發展,趁機搶佔山東羅教勢力範圍。

被收復的江南淪陷區各府縣官員也紛紛回來接管政務,海東軍臨時幫着鎮守,雙方倒是配合默契,民兵武裝組建起來加強操練。山東也開始掀起抓捕清剿羅教勢力行動,山東的羅教勢力發展更快。

蘇州、常州、鎮江三府知府都開始調集民兵鄉勇出兵參與剿賊,鎮江知府王應麟親自帶兵上陣作戰,陳瀚命陸啓航接替陳阿信率東海海軍第二編隊協同大明官兵作戰,陳阿信統率東海海軍第一編隊被替換下來準備南下南洋作戰。

第二五一章 對馬海戰(二)第三九零章 東廠計劃第一八零章 南洋羣雄第一二一章 投名狀第三四八章 臺海備戰第三二一章 勢如破竹第二九六章 釜山海戰 (上)第五十六章 忍者神龜第二九七章 釜山海戰(下)第三四七章 馬尼拉會議第一五五章 西洋商行第四五四章 揚州效應第一七一章 金蘭海戰(一)第一零六章 集體婚禮第二二八章 海外東土第二九一章 秀吉謀略第三八九章 南風騷人第五十一章 立花傾國第一一八章 接觸名將第四七二章 斬首威懾第一五六章 租借港澳第二一零章 後院三國第二八七章 颱風來襲第六十二章 後起之秀第一七八章 駱千斤第一義三章 原始改造第四九一章 外交斬敵第八十九章 志在四方第八十二章 聲名遠播(下)第一八九章 消防炮隊第一四五章 以鄰爲壑第三七六章 三門海戰(上)第二七九章 家康喪志第三一二章 洛東江之役(上)第一四七章 還施彼身第二一四章 朝中人脈第二十章 衆意難違第四一一章 海市之戰 (中)第三九七章 正朝歪風第一一六章 兩岸形勢第十二章 唯快不破第五零二章 三寶壟之役 (上)第四二八章 南洋混戰 (下)第一九一章 奏請伐倭第二二二章 亡國跡象第七十八章 村上鐵船第三二六章 騎兵對決第三九二章 澳門之戰第四五七章 高郵之戰(上)第十章 江湖兒女第三一八章 一匡天下第四二九章 會戰在即第五十九章 自掘墳墓第四一零章 海市之戰(上)第二一三章 身死國滅第四六四章 臨陣談判第二三五章 內附天子第六十六章 枕邊風第九十五章 赤間關下第四四七章 靖江水戰第二十六章 狗咬狗第一五八章 大耳窿第二七三章 氣暈秀吉第九十八章 經略東番(下)第三二八章 開城之變 (上)第三一二章 洛東江之役(上)第六十五章 合縱連橫第一一九章 降服笨牛第三七七章 三門海戰(下)第二六零章 九州風雨第三四三章 賈夫納之役第一二八章 渡海偵緝第三六四章 南洋局勢第二一三章 身死國滅第二二八章 海外東土第二四五章 趨之若鶩 (一)第四九八章 播州之亂第二九六章 釜山海戰 (上)第二九九章 門庭若市第四十章 放大招第三六一章 到嘴肥肉第二六一章 大阪之役 (上)第四四二章 江南淪陷第二章 火拼武士第二一六章 日軍先鋒第四十四章 血洗平戶第二七三章 氣暈秀吉第四九二章 柯欽之戰第二八零章 家康臣服第二五三章 九州之謀第一七零章 夫人饒命第一三五章 赴宴排場第三五三章 紅毛東來第二四六章 趨之若鶩 (二)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一七九章 舟山大捷第一二七章 軍營碟戰第一九一章 奏請伐倭第四七七章 萬曆尋仙第三八三章 枕風夜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