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

汪直的命令很簡單。

是一道選擇題,要麼你死,有賞錢,要麼你死,還要連帶家人。

雍軍一直堅持良家子從軍的原則。就是爲了好控制。

戰爭是一種突破人體極限的行爲,很多時候,就是看誰能讓人送死的,無疑被控制家人的良家子更容易死戰。

在一排排火槍的逼迫之下,一聲聲要麼自己死,要麼家人死的選擇之中,雍軍士卒都有了自己的選擇。

除卻少數一些被嚇破膽,逃了出來,被汪直用督戰隊打死之外,剩下的士卒紛紛與騎兵死戰。

雍軍士卒在被騎兵衝擊的退後百餘米,留下近千具屍體之後,終於再次站穩了腳跟。

汪直長出一口氣,只覺得渾身上下都被汗水打溼了。

就好像是一張弓一樣,明軍騎兵的力量也已經用盡了。剩下的就是一場混戰,雙方都是咬着牙拼着一口氣廝殺,不管是明軍還是雍軍,每前進或者後退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價。

騎兵的威力在於速度。

速度快,並不僅僅是衝擊力打,還能夠尋找時機,選擇時機,快對手一拍,讓對方反應不過來。

但是此時明軍擊潰雍軍的陣勢,讓雍軍死傷慘重,特別是在前面列陣的那些雍軍,幾乎十之八九都沒有活下來。

但是這些人用屍體阻擋,也讓明軍慢了起來。

一旦沒有了速度,騎兵的殺傷力未必比步兵強大。

汪直一揮手,讓他身後的士卒,也紛紛衝了上去,加入了戰團,一時間彼此廝殺的更爲慘烈。

“撤。”杭雄無奈的說道。

他一聲令下,明軍開始撤出戰鬥了。

杭雄騎着馬遠遠的看着雍軍的陣勢,感到頭疼之極。

他已經儘量的高估雍軍了,但是萬萬沒有想到雍軍的實力,還在他估計之上。在他想來,他這一戰,這一次衝擊,不僅僅能擊潰對手,還能將對手給趕下運河纔是,但是居然打成了兩敗俱傷的爛仗。實在是讓他不得不正視雍軍的步卒。

杭雄自己的實力是有限的,他帶來的九邊騎兵並不多,所以要省着用。而今日一戰,挫動雍軍的銳氣,想來雍軍今日之內,不會再發動陸上進攻了。

如此他的目的就已經達到來了,即便有幾分不甘心,也不願意士卒白白的犧牲了。

明軍撤退,汪直一直提着的心纔算是慢慢的放下了。不過有一股擔憂之情又悄悄的涌上汪直的心頭。不是別的,就是這一戰的後果,雍軍自起兵以來,可以說從來沒有敗績,而這一戰敗的相當之殘。

他出發的時候帶了一萬多人,傷亡近半,死的比例也不少,這樣的敗仗,在雍軍歷史之上,還是第一次,他一時間連自殺的心的有了。

在清點之後,他麾下的兩個營都損失慘重,傷筋動骨了,如果沒有增補的新兵,根本不能保證戰鬥力了。

也就是說,在這樣的緊要關頭,他手中兩個營殘廢了。

“末將拜見殿下,末將罪該萬死,還請殿下責罰。”汪直來道朱厚煌這裡,二話不說,就仆倒在地,說道。

朱厚煌對這個消息知道很快,甚至這邊結果一出來,朱厚煌就知道了。

第一時間,朱厚煌恨不得將汪直處死,畢竟以四五軍隊進攻北京這樣的巨城,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汪直還折了數千人,讓兩個營失去了戰鬥力。

讓朱厚煌如何不怒。

雖然雍軍很少遇見大規模騎兵的襲擊。但是如果他沒有疏忽大意,即便是失利,也不至於這麼慘。就好像是吳明所部。

吳明所部也遇見了騎兵襲擊。

不過吳明與汪直不一樣。

吳明是邊軍夜不收出身,他太瞭解了明軍騎兵的厲害,其實就本質上來說,明軍的騎兵戰戰法之上,與蒙古人的騎兵相差不大,不過是裝備更加精良一些而已。

面對騎兵的襲擊,吳明嚴陣以待,不敢有一絲疏忽。明軍騎兵沒有找到機會,在吳明陣前僵持了好一陣子。

知道朱厚煌得到汪直敗陣的消息之後,傳令雍軍撤退,兩軍才緩緩的散去。

不過,朱厚煌很快就按捺住這種感覺。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朱厚煌麾下有多少能獨當一面的將軍,一個巴掌數的出來,汪直也算是其中之一了,朱厚煌豈能不好好的保護。特別是在用人之際。

朱厚煌即便是對汪直多麼不滿,也沒有表露出來,說道:“勝敗乃兵家常事,此次敗了,下一次再找回場子便是,世間哪裡有常勝不敗的將軍啊?”

汪直不敢起來,說道:“賞罰分明乃治軍之根本,臣請殿下責罰。”

朱厚煌說道:“如此,則罰俸一年,削爵一級,以觀後效。”

汪直聽見罰俸還不感覺多心疼,但是一聽見削覺一級,立即讓汪直有一點肉疼。要知道雍軍的每一級爵位,都代表來了大量的利益,讓汪直心疼之極。

即便再心頭,汪直也必須說道:“臣謝殿下恩德。”

朱厚煌說道:“說說這一戰到底是如何敗的?”

汪直說道:“是。”隨即汪直將這事情的經過,一五一十的告訴了朱厚煌。朱厚煌沉吟了好一陣子,說道:“你覺得我軍失敗的原因是什麼?”

汪直說道:“第一,火器,火器數量上的缺乏,不能有效的阻止騎兵的前進,也因爲火器數量的缺少,也缺少遠程攻擊力量。”

朱厚煌聽了點點頭,宋軍以弓弩爲第一,不是沒有道理了 。

朱厚煌點點頭,心中暗道:“必須增補一些火器,或者是弩箭了。”

“第二,就是我軍輕敵了,沒有完全將雍軍的戰力發揮出來嗎。這是臣的罪過。”

真正說這一次交鋒,朱厚煌非常重視,並且命令汪直與吳明來來報告,這兩戰的詳細經過,寫好了報上來。

就在朱厚煌處置內務的時候。對面也沒有閒着。

“我軍傷亡五百餘人,一時間沒有什麼大礙。”一個幕僚說道。

杭雄說道:“我們的援軍如何?陛下派出援軍沒有?”

一戰過後,杭雄對朱厚煌的實力有了深刻的意思,他意思這一戰,沒有援軍的話,很難堅持到最後。

“陛下暫時沒有援軍派出,只是叮囑杭大人,要擋住雍軍北上。”陸九的聲音傳來,“事成之後,重重有賞,即便是大人想要封爵,也是沒有問題的。”

杭雄心中冷笑一聲。不由的皺起眉頭來。

“大人,可是有什麼難事,不如跟我說說,說不定,下官能給大人解決了。”陸七說道。

杭雄說道:“陸上爭鋒,我不擔心任何人,只是擔心,雍軍會不會從運河上進攻,如果如此進攻的話,我豈不是要袖手旁觀了嗎?故而擔心這一點。”

陸七很想說這個問題,他能解決了,但是陸七想來想去,也是頭大。

明軍擋在運河上的船隻,與船員都是徵召的槽船。這些船隻水師,也都不是打水戰的行家。用他們開戰,恐怕還真不知道能打成什麼樣子了。

而錦衣衛也沒有這樣的人手了。錦衣衛在嘉靖身前,是有一支還有戰鬥的軍隊,但是這一支部隊萬萬不能調過來的。

杭雄說道:“既然沒有辦法,本官只能通過自己的辦法,來阻擋雍軍繼續北上了。”

陸七說道:“不知道,杭大人有何辦法?”

“只有一個笨方法。”杭雄說道:“既然如此,本官就讓運河誰也用不了,本官准備填平一段河道。”

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二百七十四章 賤民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二百五十章 鎖城法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五百六十八章 張璁四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三百三十五章 鄭太后與莫登庸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六十五章 唐伯虎【二】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三十八章 決勝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三百六十六章 白藤江四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三百二十二章 王者歸來第六百五十一章 倭亂之加劇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七百八十五章 金洲戰事七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第二百零三章 日本來使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兵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一百九十二章 東雍根本策二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四百八十六章 日耗千金二第六百一十章 升龍圍城戰十五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七百一十五章 路聲寒的上位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八百零四章 奴隸貿易二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八百四十八章 福建三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三百一十四章 蘇祿二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二百三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九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三百四十七章 雙城戰記三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七十五章 平亂【二】第一百八十七章徵蠻六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四百四十一章 總結成敗第六百八十八章 攻城序曲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三百九十八章 升龍會戰十二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六百八十九章 開炮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百七十二章 勝負手七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四百二十二章 古晉之變四第六百六十一章 日本黑鍋三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吳太后的命令第七百二十一章 正旦大朝五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