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

朱厚煌的行動很成功,福州一下,福州府縣的府縣,幾乎沒有抵抗能力,而汪直進攻泉州也很順利,泉州幾乎也是一鼓而下。

以福州泉州爲兩個據點,福建沿海精華地帶,也都被朱厚煌納入治下了。

吳行之的行動很順利,單單從福州泉州兩地,就收刮數百兩銀子。

其實福建原來雖有一些殷實底子,但是也不會這樣輕輕鬆鬆搜刮出這麼錢財,也是沾了朱厚煌開海的光。

東雍的開發,對福建來說有太多的好處,單單是澎湖港興旺的時候,幾乎一半都是福建人。

也因爲海外貿易輸入大量的白銀,吳行之才能收刮這麼多白銀。

不過,戰事從來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

朱厚煌這邊發動了。楊一清自然也會有所動作,楊一清立即派遣軍隊從溫州南下,準備進入福建境內。朱厚煌也派遣先鋒北上。

戚繼光帶着一個營的人馬,正式進入福寧州,作爲大軍先鋒。

福寧州要比福州難打一點,並不是福寧州要比福州難以對付,而是楊一清已經派兵南下了。

在東雍大敗之後,楊一清緊急擴軍,將所有能拉上來的士卒,全部弄出來,一時間又編練十幾萬大軍。

但是軍隊從來不是拉一個人就能打了。

沈希儀爲首的數萬骨幹損失,對楊一清來說,根本不能用傷筋動骨來形容,簡直是元氣大傷了。

楊一清現在什麼也顧不得,立即上書嘉靖,從九邊抽調數百名將校,換馬不換人,立即南下。

不是楊一清不想成建制抽調邊軍,而是一時間邊軍根本抽調不了。且不說,蒙古恢復元氣之後,對大明虎視眈眈。

單單說,成建制軍隊的轉移時間,從九邊到江南,少說要一個月,甚至還要更長,這還是在水路比較通暢的情況之下。一旦遇見什麼意外,拖延數個月,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但是楊一清這邊能夠等上數個月嗎?

當然是不能了。

楊一清只能先抽調軍官來重組軍隊。而士卒,不管怎麼說,大明近億人口,從來不缺少人,只要下狠手,絕對能徵召出來不少士卒。

不過,朱厚煌在東雍的整頓給了楊一清時間,讓他重整旗鼓,一兩月的時間雖然不多,但是足夠他做很多事情了。

楊一清不是不想插手福建事務,只是王詢重來是信誓旦旦,福建枕戈待旦,日日提防東雍,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但是萬萬沒有一交手,居然是這個下場。讓楊一清氣壞了。

畢竟楊一清雖然是總督數省,但是他還是知道自己到底有多少分量的,如果他真的將數省的大權全部掌握在手中的話,北京的嘉靖就容不得他了。

畢竟這數省是大明的錢糧重地,萬萬不能有所閃失。

所以,他在管理數防務上,大部分還是依靠下面的官員來統治,比如的在浙江看中張經,而福建就看中王詢。

只是沒有想到,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楊一清立即做出了反應,派出仇華率領兩萬浙軍南下。

這已經是楊一清能抽調出來的所有機動兵力了。

仇華也是剛剛從甘肅來的,他父親仇鉞是楊一清舊將,當初在平定安化王之亂的時候,立有大功,不過在數年之前,已經去世了。而仇華雖然有才能,一時間也沒有位置。

這不得不說仇鉞的故事。

仇鉞出身貧寒。是仇理的家丁。

這位仇理是衛所出身,身上有世職,仇鉞也是繼承了他的世職,纔有現在的位置。

而古代最重宗族。仇理死了,仇家未必沒有人。其中種種糾葛,後人也弄不清楚了,但是有一點卻是無疑的。

仇華才才能上比不過仇鉞。

仇鉞在時,這些人不敢放肆,但是仇鉞一死,仇華就壓不住了。只能空有一個世職。這不一聽楊一清的召喚,就馬不停蹄的過來。

一起過來的,還有仇家的家丁。

大事一發生,楊一清立即爲仇華加銜爲福建總兵官,進攻福州。

不過,來之前,楊一清暗自叮囑道:“雍軍此來氣勢洶洶的,不要與之交戰,只需堅守城池,待其自敗便是。還有雍軍水師出衆,很可能海上登陸,要切記,注意後路。”

仇華本來就在溫州,一進入福建佔據福寧城之外,就立即收集糧食,固守不前。。

福建西邊羣山,如果想從羣山之中行軍,不知道費多大的功夫,朱厚煌一開始就放棄了,所以從陸路進軍,只能壓着海岸線走,仇華這一關,絕對不能繞過去。

朱厚煌要整頓福州泉州,一時間沒有進軍,只是讓戚繼光頓兵城下,紮下營寨,與之遙遙對峙而已。

不過,朱厚煌也知道,現在他進軍越快,越好的。但是很多事情都快不起來。畢竟不管是擴軍,還是建立起福建的統治,都是需要很多的時間。

沒有足夠的時間,朱厚煌很可能面對後路背叛。

不過,朱厚煌動作很快,不過數日之後,俞大猷與朱厚煌率領三萬大軍,與徵召的數萬民夫一起到了福寧城下。

民夫制度,是戚景通給朱厚煌上書。

朱厚煌之前的所有的軍事行動,都是依附海運的,在輜重上,雍軍一般讓僕從軍來運輸。不過,明軍大軍出動,都用民夫。

而且朱厚煌要佔領全國,手中的兵力也遠遠不夠。必須擴軍。

而怎麼擴軍。

朱厚煌本想是如東雍徵兵一樣,在福建建立起一套這樣的制度,好給東雍帶來大量的合格的兵源。

但是緩不應急。戚景通就給朱厚煌提出的這個民夫制度。

直接徵召民夫,派出一些軍官,邊打仗邊訓練,一邊補充正規軍的損失,訓練時間長了,直接改變成各地的駐軍,畢竟他們都是福建人,而福建在雍軍的統治之下,一般不會起反叛之心,擔任野戰軍隊是不行,但是擔負守城的任務卻是可以的。

每到一地都是如此。滾雪球的擴大的雍軍的兵勢。

簡直與農民起義軍的裹挾政策相差不大。不過更適應東雍現狀,朱厚煌微微一想,就答應下來了。

朱厚煌現在早已將當初自己信誓旦旦,士非教不得從徵的信條,不知道扔到了什麼地方去了。

於是就出現現在的情況。

朱厚煌在城下,繞着福寧城一圈,福寧城要比福州城防守嚴密的多。城牆之下,護城河兩邊,還有很多新鮮的淤泥,顯然是剛剛有人清理過護城河,而且城下一片黑灰,守將一把火,將城外的建築物完全燒了。

城頭上密密麻麻的人影,別的不說,最少沒有明顯的老弱病殘,就從這一點要比福州厲害多了。

也許是福州給福寧州的教訓。

朱厚煌說道:“城中守將何人?”

“甘肅鎮仇華,乃仇鉞仇老將軍之後。一個月前,剛剛從甘肅而來,隨行有百十命家丁。”吳鳳儀細細說道。

在福建,繡衣衛的眼線,是錦衣衛的數十倍,即便是剛剛來到的人。也調查的清清楚楚的。

“繡衣衛有沒有內應?”朱厚煌說道。

“不知道。”吳鳳儀苦笑說道:“之前城中的情報是說,仇華已經將所有壯丁都編組,都必須登城作戰,城中根本沒有閒人了,都在軍中,我們的人都被打散了,所有城門都被堵死了,內外消息隔絕。繡衣衛恐怕起不到什麼作用了。”

“孤知道了。”朱厚煌說道。

這個時代情報工作從來是輔助作用,起不了什麼大作用。朱厚煌一開始就知道。

第一百三十二章 理順水師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九百零七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十章 長史第五百八十六章 浮橋之戰五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夜襲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八百二十八章 東雍之戰二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六百五十四章 海上運兵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五百一十章 帝崩十二第七百七十七章 海戰餘波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七百五十七章 應對二第四百七十九章陸地泥澤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八百三十九章 沈希儀之死第五百三十九章 準備出征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七百九十章 宋丘府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八百八十五章 勝負手二十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九十二章 雍王相唐寅第七百八十九章 南都和議二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六百一十一章 升龍城破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三百三十九章第四百九十六章 帝崩二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八百六十八章 勝負手三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二百五十八章 南昌城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七十九章 福州三衛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二十五章 曆法第七百二十六章 新氣象二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五百九十七章 升龍圍城戰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徵蠻七第一百二十四章 火炮問題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九十三章 雍制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五百三十一章 君臣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四百六十九章 老薑謀略第一百二十三章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寧王之亂之黃石嘰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