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七章 福建二

雍軍兵臨城下。

福州城內一片驚慌。

不過,福州知府,乃至於福建巡撫,是不可能投降的。

並不是因爲他們不看好雍國能取勝,而是他們與雍國之間的樑子比較深,不敢輕易投降。

嘉靖登基以來,對福建方面進行了大清洗,所有親雍王的官員全部遭到的清洗。凡是上臺的官員,無不以打擊與雍王有關係的人與事,作爲政治正確。

沐有威因爲背後有沐王府。所以被調配閒職,而鎮守太監,難免一刀砍了,乃至於沐有威的親信,黃士龍也被迫出奔東雍。讓朱厚煌得了一員水師大將。

他們一直在斷絕鎮壓的東雍在福建潛勢力。

不過,任何高壓都抵擋不住利益的誘惑。

東雍在福建的滲透是由下而上的,普通百姓,與東雍聯繫的各路商賈,以及這些商賈的後臺,然後纔是往官府裡面滲透。

大明地方官權力其實並不大,他們很快就有力不從心之感。

從嘉靖二年之後,這些官員打壓東雍的勢頭也慢慢放緩了。各地縣衙都採取了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政策。

裝作沒有看見。所以即便海禁非常的嚴苛,但在福建一帶,貿易成本增加了不少,但是還能保證一些貨物的暢通。

不過作爲福建省會,布政使衙門所在之地。不管是因爲士林節操,還是因爲之前的舊怨。他們都不敢投降。

朱厚煌送進福州的勸降文書,不過被打回來而已,後面還有一封怒罵雍王狼子野心的書信,顯然這爲福建巡撫是至生死於度外了。

“想學鐵鉉?孤要看看你的成色如何?”朱厚煌一聲令下,就開始的攻城。

其實朱厚煌從一開始都沒有想過順順利利的勸降福州城,畢竟大明還沒有到窮途末路的時候,一個省城絕對不可能兵不血刃。不過同樣朱厚煌在福州有太多安排,攻克福州決計不是什麼難事。

甚至不是朱厚煌的刻意安排,因爲東雍的班底,就是福州人,來自於福州三衛,雖然對他們來說,已經遠離福州了,但是這個時代的最重視鄉情,所以對他們來說,即便是離開福州數年,那麼是數十年,從本質上來說,他們還是福州人。而對在本地爲官的人,全部是外地人,而在這個危機時刻,根本沒有多少本地人想爲大明殉葬。

王詢寫完給怒斥雍王的書信之後,好像是用光了所有力氣了,他長嘆一聲,跌坐在的官帽椅上。一點力氣都沒有了。

他覺得所有人看着他的眼睛都有一種莫名奇妙的感覺。不像是看上官的眼神,而是像是看一個神奇的玩物的感覺。

讓他感覺非常不好。

王詢是正德年間進士,但是一直不受重視,在外做官,在嘉靖登基之後,抱緊了嘉靖的大腿,這纔得到了福建巡撫的職位。

他當然明白他來福建的首要的政治任務是什麼?既不是保境安民,也不是爲民請命,而是限制雍國的發展。

但是六年過去,王詢一面給嘉靖上報的時候,說的花團錦簇的,但是自己卻知道,自己對福建的控制權,在一點一點的失控。

不過,他覺得對福州城還能控制。

他強打精神,打消在大腦之中,所有其他的念頭,說道:“來人,我要巡城。”

他身穿大紅官袍,將府中所有的衙役全部都拉起來,讓福建布政使,學政兵備道,福州知府,還有兩個知縣,全部帶在身後,也將所有依仗都拉起來,看上去氣勢洶洶。

福州城之內,本來熙熙攘攘的人羣,一瞬間全都沒有了,大街上空蕩蕩,好像是一座空城。不過,街道兩邊的窗戶之中,就要太多的眼睛在偷偷的看着。

王詢先上了城頭。。

不過沒有走兩步,臉色就難看之極,因爲城牆之上,幾乎是空蕩蕩的。人都沒有站滿。

感謝朱元璋。

大明很多城池都是太祖時代修建的。

福州城也不例外,雖然時間長久,有很多地方破損,但是總體規模在哪裡放着,根本沒有問題。

但是再堅固的城池,都需要人來的防守,單單一座城牆,根本擋不住任何人。

王詢說道:“這是怎麼回事?你們就準備這守城嗎?”

“大人,福州三衛沒有人了。”福州指揮使說道。

他叫盧升,也是衛所出身。現在是福州指揮使,在地方也有剿滅的賊寇的記錄。也算是一員驍將。

但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東南衛所到底敗壞到什麼地步,是區區一個良將能有所作爲的嗎?盧升也只能保證自己的麾下千餘人家丁,是一等一的精銳,除卻什麼也做不了。

即便是保證這千餘家丁的戰力,還是王詢幫助不少的,否則他連這個都做不成。

“盧升,福州三衛怎麼沒有了?”王詢厲喝道。事到臨頭才發現手邊沒有兵,他簡直要發狂了。

“大人,自下官到任以來,就向大人稟報,福州三衛因爲叛亂問題,全部發配到東雍,出現了缺額,但是大人從來沒有處置過。”盧升此刻也顧不得委婉了,直接說道。

王詢的大腦之中,似乎翻出來什麼東西出來。

有這一回事情。

要知道衛所都是有地的。

而福州三衛全部流放了,但是土地卻是不會流放的,這些土地在大明的黃冊之上,是寫的空缺,但是在實際上,已經被佔據了。

沒有土地,沒有銀兩,什麼都沒有,怎麼重建衛所啊?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故而王詢都放棄了。反正不是什麼急務。一放就忘記這一回事了。

王詢也顧不得盧升的無禮了,說道:“盧大人,現在當如何是好?”

雍軍來的太快,簡直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

東雍一戰,明軍大敗,這個消息傳開了,甚至東雍也發佈檄文了。但是東雍一直沒有動靜,即便是有一點動靜,也是在沿海的島嶼,還有廣西方向。

盧升也下命令給各衛所反擊。當然他知道,他的命令只能存在於公文之中,就好像是大明很多衛所都只是存在公文之中一樣。

但是爲了福州的安全,他還是做出一些佈置的,比如防備下令長樂戒備,從各處徵調兵力。只是萬萬沒有想到,東雍說來就來,而且這麼快,快到他還沒有反應過來,對方就已經兵力城下了。

這時候,盧升不過糾結了數千兵馬。

但是對於福州這樣的大城,數千兵馬能有什麼用,連圍着城牆的轉一圈也未必能夠。

就是王詢所看見的這個局面。

盧升說道:“大人,此刻也顧不得別的,請大人授命下官在城中徵兵。”

“好。”王詢說道:“我這就讓閩縣,侯官兩縣出力,城中男丁盡數徵召爲兵。如果這個樣你能守上多長時間?”

盧升本想說,不需要全部徵召,壯丁並不是越多越好的。只是這個局面,盧升也拒絕不了多餘的兵力,不管有用沒有用,先徵召了再說。

盧升說道:“有大人之命,下官只能保證守上一個月。再久城中的糧食就不夠了。”

福州城在閩江北岸,城中並不缺少地下水,所以水源一時間是沒有問題,但是糧食是一個問題。

福建本不就是產糧區,福建本地的糧食,根本不夠福建本地人吃了,所以從外地調入糧食,對福建非常之重要。

甚至東雍與福州做買賣的時候,也輸入一些海外的糧食。這是說福建糧食問題,就福州來言,局面更不樂觀。

第七十二章 銀子【二】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七百五十六章 應對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五十二章 愈演愈烈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五百八十七章 浮橋之戰六第七百九十八章 海上效用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三百六十四章 白藤江二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七十章 兵變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七百二十七章 楊廷和之死第四百八十一章 談判破裂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八百章 餘波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四百五十七章 佛郎機人的準備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四十七章禮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七百二十五章 新氣象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一百零四章 天不絕我第五百五十二章 雨中的激戰第六百九十九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一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四百五十章 接戰九第二百七十三章 爭功四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七百八十七章 談判之前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四十八章 入城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六百三十二章 經年之後三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七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四百一十四章 南方有警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十章 長史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一百六十四章 後楊慎時代的來臨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六百一十八章 四方雲動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六十八章 許棟【二】第四百二十三章 決策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六百五十六章 海盜會盟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三百七十九章 奪升龍四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二百七十章 爭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