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

朱厚煌正在苦惱的時候,忽然聽人說道:“丞相有信到。”

朱厚煌連忙接過信件,匆匆一讀,不由的拍案叫好,傳下去說道:“諸位看看楊先生的注意。”

衆人一看,不由的大爲驚訝,說道:“楊先生果然不凡。”

說實在的,楊慎雖然之前在東海廝混過,但是已經是好幾年之前的事情,早已人走茶涼,這半年時間之後,在文官體系之中建立威信還是可以的,但是軍中的威信就難免不足吧。

或許朱厚煌本身也不希望有軍政全通的全才。

楊慎這一封書信上面寫的什麼?寫的就是土司制度。

楊慎指出,滿刺加國屢次戰敗,滿刺加國在這片土地上的威信早已喪失的不成樣子看。而要解決這個問題,並不能純粹的運用武力,必須加以考量其他方面的事情。而楊慎提出的就是收買這些部落爲東雍所用,半島之上,就立即就可以轉守爲攻了。

怎麼拉攏,自然是大明的土司制度。

分封土司,尊重各部酋長的權力,而且還有大筆地方封賞。以東雍的財力物力,勝過了亞齊不知道多少倍了,當然瞭如果佛郎機人幫助亞齊還好。但是佛郎機不會在這上面白白花錢的。

朱厚煌看了下面的將軍們一眼,心中暗道:“爲什麼文官的地位在武將之上,不是沒有原因的,是因爲政治在軍事之上,用政治手法解決軍事問題,是上策,用軍事手法解決政治問題,精確是下策了。”

朱厚煌不過在心裡想了想而已。他還要選一個能解決這個問題的人選。

選誰?

俞大猷自然是一個合適的人選。但是朱厚煌卻不願意放俞大猷去,無他,因爲俞大猷是朱厚煌手中的王牌之一。朱厚煌很明白自己的敵人是佛郎機,佛郎機纔是正主。俞大猷要留下來對付佛郎機人。

除卻俞大猷之外,朱厚煌手中能用的人沒有幾個。朱厚煌不得不感嘆自己手中人才匱乏。

朱厚煌仔細想想,想起一個人來,那就是張翰。

張翰打過仗,雖然沒有打過大仗。但是也打過小仗,特別是渤泥國剛剛滅亡的時候。張翰也鎮壓過不少部落叛亂。對付這些部落還是很有經驗的。

而且張翰並不是作爲一個將軍培養的,他本來是要接父親的班,成爲渤泥重臣。所以安撫部落這方面的手腕也不淺。

朱厚煌說道:“張翰。”

“臣在。”張翰心中一動,他一直作爲雍兵的營官,雖然官階不低,作爲東雍軍中骨幹,但是一直沒有獨擋一面的機會,此刻這這個機會來了。

“孤命你招撫四方部落,分封土司,並反攻滿刺加,能不能做到?”朱厚煌問道。

張翰說道:“臣能做到。”他唯恐朱厚煌不相信,說道:“臣敢立軍令狀。”

朱厚煌說道:“你準備怎麼做?”

張翰說道:“臣決定先斬殺一部落,立威,然後派出使者與各部落談。一手刀一手銀子,想來各部落不會不答應的。”

朱厚煌點點頭,說道:“應對滿刺加就交給你,孤不用你斬殺滿刺加國王,只需你拖住他就是,不要影響大軍決戰。”

張翰又興奮,又失落,興奮是他終於有獨擋一面的機會,而失落,他率領的不過是偏師而已。

張翰帶領着本部人馬,離開了馬六甲城向東邊而去。

張翰離開了馬六甲,但是馬六甲的戰事並沒有結束。

朱厚煌的座艦正在維修,但是大量的中型戰艦都派了出去,大約有十艘左右,不過,他們的任務並不是向西進攻。而是封鎖馬六甲海峽。而艦隊隨時都準備出擊,如果佛郎機艦隊要突破馬六甲南下。東雍水師就必須出來一戰。

不過,佛郎機人暫時沒有想出戰的想法。

無他,物資消耗問題。不依靠港口做戰,不過數場戰鬥,就彈藥就消耗一空。所以佛郎機人在馬六甲對面的蘇門答臘島上。修建港口。也派出幾艘戰艦。

小規模的海戰一直繼續。

不過,決戰還欠了相當的火候。

這些與張翰都無關了。

此刻張翰,隱藏在一處高地。看着下面。

無數好像野人一樣的部落正在圍攻一隊車隊,這個車隊圍成一個圓陣。大概有數百民壯在圓陣之中。

張翰看的很清楚,這些是南都派往馬六甲的運輸車隊。

其實馬六甲與南都的海上聯繫還沒有中斷,海上交通比陸上交通要方便的多,這車隊並沒有什麼重要東西,不過,是爲了檢查兩地的道路,而且張翰也等了很久。

這一個車隊是張翰專門等的。

不過,張翰不是等車隊,而是等劫車隊的人。

雖然這些部落最近行爲,非常猖獗。但是想找到他們的行蹤,並不是太容易的事情,張翰想與其去找他們,還不如等他們來找他。

此刻,就讓張翰等到了。

張翰一揮手。士卒從張翰身邊魚貫而出,分爲兩邊,將這些這些部落士卒給包圍起來。

無數整齊的步伐幾乎同時的踏起來,一時間有一種地動山搖的感覺。

所有人都一時間靜了下來。

看着整齊的如同城池,奔涌如同海狼一樣的軍隊撲了過來。

“撤。”不知道誰先說高聲大喊道。

這些部落士卒,根本沒有這樣拼殺到底的想法,一見勢頭不妙,就立即掉頭就跑。但是張翰在這裡等了好幾日,豈能這麼容易讓他們逃了嗎?

忽然從後路衝出一隊士卒,整整齊齊的三排列隊,一排排火槍對準了這些人。

一個軍官站了出來,拔出長刀,揮了下去,大聲說道:“射擊。”

“啪。”無數枚子彈發射出去。密集的彈雨打了出去,瞬間將衝在最前面的人打成了肉泥。大批大批仆倒在地。

這些部落士卒好像是受驚的羊羣一樣,向後面逃了出去。

但是後面就能逃的了嗎?

張翰所部也在後面好像趕羊一樣列陣,一陣陣火槍之聲響起來,無數人仆倒在地。

“投降。我們投降。”生硬的漢話傳了出來,這些士卒一點羞恥心也沒有,見到打不過了立即投降,也算是識時務的緊,但是問題張翰這一次,絕對沒有想要留活口的意思。

受降了,如何立威啊,如果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對,什麼是不對。

蠻夷畏威不懷德,不殺到他們怕,他們不會接受什麼好意的,你招撫他,他以爲你怕了他,所以張翰想要想要招撫他們,第一件事情,並不是對他們示好,而是要大殺,特殺,殺得他們見到東雍的旗幟就害怕纔可以。

在他看來,朱厚煌之前對這些部落動作都太溫柔了。

朱厚煌將這部落人丁當成了勞力的一種,被擊敗之後,不過是作爲奴隸而已,而且朱厚煌與楊慎都存着從這些部落之中補充人丁的想法,這些奴隸的生活待遇並不算太差,最少在這些部落的人看來並不算太差。有衣服穿,有東西吃,還求什麼嗎?

張翰冷哼一聲,說道:“傳令下去,殺,一個不留,只留下三十個活口就可以,我只要三十個活口而已。”

“是。”張翰的手下,被張翰的命令給嚇呆了,張翰手下是並不是當初張家家丁了,而是東雍經制之師。

他們從來沒有接受過如此暴虐的命令。但出於服從命令的本能,還是接受下來。

一隊隊士卒從火槍手後面衝了出來,他們手持長刀,毫不留情斬殺下去。這些投降的人大吃一驚。

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一百二十七章 雍國兵制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三百四十一章 升龍之變六第一百一十章 母后來東雍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六百九十章 夜襲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第二百九十章 捕魚第八百一十九章 大明vs東雍第一百二十九章 邵族第九十八章 受潮的火藥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一百九十七章 交易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六百七十三章 對馬島之戰三第二百一十章 鐵作與炮場第三百五十五章 雲海關下三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四百七十一章 廈門灣之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二百八十七章 重臣羣集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六百四十五章 經濟危機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四百六十三章 香料羣島之戰四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七百一十四章 監察御史王九川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戰十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四百二十六章 麥哲倫顧問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七百三十八章 東雍新印象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第七百三十七章 江上追逐三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一百六十六章 掃平礦區第三百二十六章 擴軍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二百八十一章 東雍財政危機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八第二百四十三章 安慶攻防戰十七第三百七十一章 莫登庸歸來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七百零四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六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七百五十章 決議南征第四百零二章 善後三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六百六十七章 到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