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六章 大內與細川

“啊。”的一聲,好像是野獸的嘶鳴。宗設緊握的雙手猛地橫切。從宗設的肚子上狠狠的切過,腸子與鮮血流了一地,極致的痛苦擊潰了宗設的所有努力。

宗設再也維持不跪坐的姿勢,猛地撲倒在地。

“喝。”黑川義乘大喝一聲,長刀猛地出鞘,一道寒光閃過,刀鋒從宗設的脖子上劃過。黑川義乘手中長刀,也是黑川家家傳的寶刀,而黑川義乘也從小嚴格訓練的武士,這一刀,分料十足,一刀梟首。宗設的人頭好像是一個皮球一樣,滾了過去,最後撞在牆,在白色的牆紙上沾染出一塊大大的血印。

黑川義乘收刀,緩緩的跪倒在地面上。用雙手將宗設的人頭捧起來,放在一個木製的匣子裡面。

黑川義乘立即按照宗設的命令,帶着這個匣子,快馬加鞭回到了大內家。

大內義興跪坐在一張小案前面。看着案几上的匣子,緩緩的吐了一口氣。猛地將匣子打開。看見宗設的人頭,因爲已經過了數日,宗設的人頭呈現出一種陰森的蒼白。大內義興猛地將的匣子的上蓋扣下來,說道:“宗設有什麼話要說嗎?”

黑川義乘跪倒在地面上,將頭深深的埋入地板上,說道:“宗設大人什麼也沒有說?”

大內義興問道:“事情已經沒有挽回的餘地了嗎?”

黑川義乘說道:“細川家瞞過我家,與明寇有數次來往。想來細川高國大人,已經決定了。”

大內義興忽然對身後一個人說道:“將這個轉交給宗設的家人。”

“是。”一個小姓邁着細小的碎步,來到大內義興面前,將匣子輕輕的捧住。緩步退了出去。

大內義興猛地站起來,刀光一閃,一柄長刀猛地出現在大內義興的手中,一刀將他面前的案几給斬斷了,說道:“好,就讓明寇,看看我大內男兒的勇武。”

“是。”

大內家的所有家臣,附庸,盟友都開始來了動員。大內家摒棄所有幻想,準備打仗。

一張宣紙在細川高國面前鋪開,上面林林總總的寫着十幾條條款。

細川高國一一看過。

上下寫着細川高國代表幕府與東雍達成的協議。

第一宣佈大內氏是爲大逆,派兵助戰。

這一條不過是爲來了表明態度而已,細川高國絕對不會讓重兵離開京都的。

第二是貿易問題。日本去除對東雍貿易的所有限制,其他大名做不到,但是細川家必須做到。

這一點細川高國從來不覺得是什麼問題。

怎麼說,細川高國限制只是在發愁手中的中國貨物不夠用,從來不擔心中國的貨物流入的太多。朱厚煌是爲打開日本市場,雖然東雍現在還有貨源不足的情況,但是朱厚煌要爲將來着想。兩人的想法都不在一條線上,細川高國從來不覺得是什麼問題。

第三條,就是對東雍的限制了。東雍這一次征戰,不能佔據日本寸土。即便是擊敗大內氏,大內氏的財富能任由東雍帶走,但是大內家的土地,必須由細川家分配。

這一點是細川高國最擔心的事情。

沒有限制力的條約就是一張廢紙。

細川高國怎麼限制東雍的實力,如果大內的領地真被東雍佔據,想要東雍再吐出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細川高國心中暗道:“看來我家必須參與進去這一戰,去幫助大內氏抵抗東雍,既要大內氏失敗,也不能讓大內的領地爲東雍所佔據。”

細川高國細細思量補救措施。

第四條,就是東雍的報酬,東雍索要兩地的控制權,一是長崎,一是佐渡。

長崎是雙方爭執的重點。

長崎是中日之間最重要的貿易港口,大部分中國商船都會在長崎,或者在長崎附近交易。所以朱厚煌索要長崎,是蓄謀已久的,長崎基礎條件或許稍稍差一點,但是已經有一個重要的商業城市的雛形。長崎在朱厚煌的手中,朱厚煌很有信心,將長崎發展成不遜色於澎湖的港口城市。

但是對細川家來說,長崎的事情,也很爲難的。

長崎直屬於幕府管理,那是江戶時代的事情了。現在的長崎歸屬於肥前。現在是屬於大內氏的領地,也是大內氏最重要的港口,最大的財政來源。

細川氏不願意長崎落在的東雍的手裡面,不過也知道,即便長崎不落到東雍的手裡,也落不到自己的手中,而且不管是誰接管了長崎,與大明貿易的大權,也就落在他手裡了,那時候源源不斷的財政支撐足以支撐起一個強藩崛起了。

如此來說,對細川氏來說,這個港口放在東雍的手裡,總好過在一個地方強藩的手中。

至於佐渡。不過是一個流放地而已,細川家根本不放在眼裡。但是朱厚煌豈能沒有聽過大名鼎鼎的佐渡金山的名頭。

朱厚煌得到了佐渡金山,也就不得寸進尺了。而且朱厚煌也知道,很長一段時間,他對日本都是鞭長莫及。所以最好適可而止,否則即便現在逼迫他們答應下來,說不定大軍一南下,這裡立即返回了。

細川高國細細讀了一遍,找不出什麼破綻。

“殿下。”一個小姓跪在外面說道。

“什麼事情?”細川高國說道。

“大內氏全境都開始總動員了。”小姓說道:“大內家本家,家臣都在集合,已經有數萬之衆了。”

細川高國猛地一頓。

數萬之衆,對日本來說已經是很強盛的兵力,再加上大內氏能能征善戰的名頭在外面。大內義興的赫赫兇威,誰都不看小看大內氏的數萬精兵。如果這一股上洛的話,細川家不得不動員細川家上上下下全力應對。

細川高國心中暗道:“大內義興,就讓我看看你的武勇吧。”

他心中還有另一套方案,那就是如果大內義興如當年的神風一樣,打敗明軍該怎麼辦。不過,他一邊一邊,將這份協議,遞給一邊的小姓說道:“傳給將軍,讓將軍用印。”

“是。”

小姓緩緩的退下來。

細川高國心中還是有一些不安,說道:“將香西元盛叫過來。”

“是。”

不一會兒,香西元盛到來了,他跪到在地面上,說道:“主公。”

香西元盛渾身肌肉結實無比,就好像是一座高峰跪倒在地面上一樣,說話甕聲甕氣的。他是細川家第一勇將,唯一美中不足的,這位勇將也只是勇將而已,在智慧上有所欠缺,最少香西元盛並不識字,就是一個大大的缺憾。

細川高國說道:“大內氏鬧的動靜很大。我有一點不放心,你去看住大內氏。”

香西元盛說道:“臣一定將大內氏打的落花流水。”

細川高國說道:“不用,你只需看住大內氏,如果大內氏有東進的意圖,就向我稟報,我會派人支援你的,如果大內氏沒有東進的舉動,不要輕舉妄動。知道了嗎?”

“臣知道了。”香西元盛說道。

細川高國一揮手說道:“下去辦吧。”

香西元盛說道:“是。”他倒退的躡手躡腳的下去了。

細川高國對香西元盛背景,眼睛微微一眯,他覺得香西元盛的權力太大了一點。作爲人主不應該讓任何一個臣子的權威勝過自己,香西元盛在軍中的威望很高,細川高國覺得有必要讓香西元盛冷一冷。而此刻他將香西元盛發配出到西邊去,未必沒有這個意思。

幕府將軍足利義晴,

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七十一章 銀子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一百二十二章第三百四十六章 雙城戰記二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七百一十三章 長史府vs少府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三百五十八章 雲海關下六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七百八十六章 金洲戰事八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二百一十三章 水師學院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七百五十九章 亞齊人在行動二第一百五十九章 佛郎機炮第五百一十四章 帝崩十六第六百四十八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六百八十二章 關門海峽之戰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八百九十七章 南京城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一百九十一章第三百零三章 占城三第六百八十三章 關門海峽之戰二第五章 演武第六百四十九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三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五百八十一章 再戰升龍四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七百五十四章 王陽明的遺產二第四百三十五章 出使馬六甲二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長崎大火第六百八十章 炮轟長崎第六百四十二章 東雍與大明三第九百零二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二第三百零九章 與敵同行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四百九十一章 正德北歸二第三百零四章 真臘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七百三十三章 論楊慎第一百章 傷寒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二百章 奪島之戰二第八百零一章 海盜會盟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三百零二章 占城二第六百八十七章 毛利就元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一百零三章 人之將死第三百一十一章 渤泥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三百五十一章 雜事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二十二章 練兵【3】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七百八十三章 金洲戰事五第五百一十八章 脫離北京二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九十七章 土著下山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