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許棟

許老爺子這麼明顯的送客之語唐寅又怎麼聽不出來,他話已經帶到了,自然告辭離開。

許老爺子親自將唐寅送出去之後,許棟與許老爺子之間立即發生了矛盾。

“父親,這麼一大筆生意,你爲什麼拒絕?”許棟問道。

“做海商做到我們這個地步,多十萬兩少十萬兩能有什麼區別嗎?”許老爺子語重心長的說道:“單論錢財而說,我許家在江南也是首屈一指的,但是這樣有什麼用處,只需一個縣令鐵了心的滅我家,我們許家即便不被滅掉,也會傷筋動骨。”

“商人再怎麼富有也是商人,所以我希望老三老四能考取功名,改換門庭。”

許梓低下頭說道:“讓父親失望了。”

許楠,許梓在讀書之中的確沒有什麼天分,許老爺子爲什麼主業在寧波,卻在錢塘居住,就是因爲錢塘這一帶讀書氛圍要比寧波好上不少。只是這兩個兒子在經商上有些天賦,但是在讀書上卻是一個死腦筋,想考取功名顯然是不報希望了。

“即便如此,我也想讓許家下一輩人能讀書入仕,而不是繼續行商。”

許老爺子看得明白,這個年頭單純的商人不過是一頭肥豬而已,被宰殺是一個必然,問題就在什麼時候宰殺而已。所以許老爺子對賺大錢的事情,並不是太看中的,反而看中了其中的風險。

“再者,海上的生意各家都有份額,這都是分好的,雍王這一下子,打破常規。雍王是天潢貴胄,自然不怕,但是具體做事的是我們,我們小門小戶,能經得起折騰嗎?”

許棟說道:“父親,何必妄自菲薄,咱們許家能成爲鼎鼎大名的海商,也不是善男信女,如果誰想滅我許家,也不怕磕崩了他們的牙。”

許家發家也不是清清白白的,現在的許棟手中就有好幾百個亡命徒,惹急了殺進錢塘,全家逃亡海外也不是不可能的。“再者天下大利,有什麼利益比得上謀國之利啊。雍王以周制封藩,以後琉球大島只會由雍王說了算,琉球雖小,認真開墾也有一府之地,如今雍王來邀,我家何不攀附鳳尾,在雍國入仕,也不失爲官宦人家。”

許棟並像許老爺子這麼官迷,最少現在並不是這麼官迷。他只是放不下海外刺激的生活而已。不過他知道怎麼說服老父親。果然此言一出,許老爺子有些遲疑。

一般人可能看不起藩王的官,但是對於許家來說,什麼官都是官沒有挑剔的可能。

“父親大人也許不知道這雍王到底值不值得的託付,不若讓兒子去看看,看看這個雍王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再做計較並不遲,不管怎麼說對方是一個王爺,真要惹急了他,我家也吃罪不起。”湊到許老爺子身前,低聲說道:“不能怠慢啊。”

許老爺子點點頭,說道:“老二,你去看看這雍王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該給孝敬,不要省,不過不要先給承諾,等等再說。”

許棟說道:“是。”

朱厚煌正在等浙江布政使安排海船,忽然有人來報,許家二公子來拜會他,朱厚煌心中一動,莫不是許家下決定了。

這一件事情,由不得朱厚煌不重視。

開擴東雍,什麼都可以少,就是銀子不可少,雖然二十萬兩銀子是一筆鉅款,但是那是對一個人來說的,對開擴東雍這樣一件大事,不要說二十萬兩,就是再多一個二十萬兩也不夠。而且朱厚煌預計,最早幾年,能不能糧食上自給都是一個問題。所以他需要的不是一筆鉅款,而是一條財路。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朱厚煌自然將注意大到了海貿之上。

海外貿易到底有多少大的商機,朱厚煌豈能不知道啊?他從正德哪裡討過來的東西,幾乎等同於開港文書了。只有他雍王的文書,大明明船也能來往於東雍與大明之間。他一心將東雍打造出一個貿易中心,成爲大明與外界聯繫的窗口。

但是怎麼想是一回事情。至於如何執行,就是一個問題了。

而且是一個大問題。

雖然之後海商鬧出了倭寇,但是現在的海商們還是一個極其隱秘的圈子。特別是在海外,朱厚煌想插手進去,也不大好做。所以許家對朱厚煌很重要,是朱厚煌接近海商圈子的一個媒介。

不多少時許棟從外面進來,一進門就下跪下禮道:“草民許棟,見過雍王殿下。”

“許壯士請起。”

“謝殿下。”許棟起身,他擡起頭來,看向朱厚煌,眼睛之中沒有一般人忽然見到天潢貴胄那一種膽怯的神情,反而有一種躍躍欲試的表情,說道:“草民得知殿下正等缺海船,特獻海船十艘,還請殿下笑納。”

“哦。”朱厚煌心中暗道:“好大的手筆啊?”海船有大有小,也不算太怪,就成本而言,小得上百兩,大的上千兩,許棟這個樣子定然是做過功課的,這十艘船要裝下兩千餘人,都不會太小,這十艘大船,說不定要扔進去數千兩銀子,而且朝廷的船場已經很少造海船,所以說海船都是有價五市,市場上的價格,恐怕也要翻一翻。而且海船對海商來說,是實力的一種,是比銀子更重要的東西,許棟一揮手,送出十艘大船,不能不說是大手筆。

朱厚煌問道:“許壯士如此大方,不知道所求何事?”

“無他,是想和殿下結個善緣。”許棟不亢不卑的說道。

“怎麼唐先生所說的,許家沒有動心嗎?”朱厚煌皺起了眉頭,他雖然看中這十艘大船,但是更看中的許家背後的商業渠道。雖然政府部門都拖延,不管古今都一樣,不過大明比現代更拖延一點。只是他們一定會解決這個問題,畢竟不管怎麼說朱厚煌都是一個親王。

而許家的商業渠道,卻不是那麼容易得到的。

因爲許家是徽商。

徽商正是明代中後期崛起的大商幫,在明朝後期甚至有無徽不成鎮的說法,徽商以宗族地域爲紐帶,遍佈全國各地的商業網絡,甚至海外的商業網絡,纔是朱厚煌最看中的東西。

許棟說道:“家父年邁,無心再大費周章了。只是,我卻還想爲雍王殿下做一些事情。”隨即許棟從衣袖之中拿出一卷文書遞呈了上去。

一個太監從許棟手中接過,傳到了朱厚煌的手中,朱厚煌一看,卻是《琉球錄》。

朱厚煌翻開一看,卻是對於琉球的描述。從地理方位,到出海航線,從人口特產,到土壤河流,雖然敘說有一些籠統,但是已經是朱厚煌看過最好的關於東雍資料了。他沒有多看,說道:“許壯士有心了。”

“殿下在琉球開港的時候,草民自然會前往。”

朱厚煌大喜道:“許棟,想不想做官?”

“做官?”許棟有點大吃一驚,他雖然在父親面前信誓旦旦,但是對於在雍王面前弄一個一官半職,卻沒有多少希冀。卻不想朱厚煌一下將這個誘餌扔了出來。

“對,孤準備在東雍開港,不拘何方都能來次交易。只是孤手中缺少人才,卿如此肯來,孤委任卿爲雍國市舶司大使,掌管的貿易一事,不知道許卿意下如何?”

許棟張口結舌面紅耳赤,說道:“草民,不,臣敢不從命。”

“許卿,也不瞞許卿了。開擴東雍,哦,這是聖山賜名。所需錢財不少,這一些都託付給許卿了。”

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三十五章 應州之戰王勳【三】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四百一十二章 平靜的時光第七百四十六章 出使五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二百四十五章 安慶攻防戰十九第四百七十七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三百零七章 暹羅三第五百一十三章 帝崩十五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二百四十章 安慶攻防戰十五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七百四十一章 楊慎入東雍第三百七十五章 升龍城外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四百零五章 陸完的病情第一百九十四章 賞功第三百八十八章 升龍會戰二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六百二十三章 馬六甲城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經年之後四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二百四十四章 安慶攻防戰十八第五百三十七章 麥哲倫的遭遇二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二百三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十一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七百一十八章 正旦大朝二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崩十四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八十七章 土樓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八十九章 財政問題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八百一十章 椰城之戰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六百二十九章 黃士龍第四百四十三章接戰二第五百八十三章浮橋之戰二第四十三章 白登山下第七百九十七章 對淡目過的作戰準備二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八百一十五章 椰城之戰六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八百二十四章 對策二第四百五十九章來之不易的勝利第二百零一章 徐和尚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東雍新印象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三十一章 小王子來了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五百五十一章 雨季的到來第十四章 地圖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三百六十二章 海防第五百五十七章 沈希儀的野望二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三百三十二章 占城王的野望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四百九十三章 正德北歸四第五百六十一章 瘟疫九第五十三章 臺灣計劃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四百六十章 香料羣島之戰第一百七十七章 陽春三月第八百九十二章 杭州會議二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四百八十三章 攻城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