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二章 倭亂之加劇二

這不是朱厚煌的擔心。

朱厚煌如今將這些賊寇,或者說倭寇全部剿滅了。那麼嘉靖的海禁只會更嚴苛。福建方面絕對過河拆橋,默許的走私,絕對會忘記的乾乾淨淨的,任何時間都不要相信官僚的屁話。而且他不相信,北京方面會對他有什麼獎賞,即便是獎賞,也不過是名頭上的。

甚至嘉靖估計還想來一個明升暗降,比如升朱厚煌爲宗人令。

要費力氣,沒有好處,反而有壞處的事情。朱厚煌怎麼肯幹啊?

即便是再同情,但也是同情而已。朱厚煌不會爲了自己的同情,而損失自己的利益。畢竟他不是一個,他要爲跟隨他部下負責。

王陽明看得出朱厚煌的心思,說道:“殿下,有意於天下,此刻正是收買人心的時候?”

朱厚煌心中暗道:“東南世家之心,孤並不想收買。”

任何改革都是利益再分配的過程,朱厚煌覺得對於這些東南世家來說,他根本給不了他們太多的利益了,而且朱厚煌在東雍的所做所爲,如果在大明根本施展不開。也是認識到朱厚煌與他們根本政見不同,他們才頑固的不想朱厚煌登基的。

朱厚煌不覺得一點小恩小惠能收買的了。而且換一個角度來說,朱厚煌巴不得這些倭寇將江南世家殺上一批。

不過,朱厚煌也理解王陽明爲什麼這樣說,因爲王陽明是浙江餘姚人,說起來與謝遷是鄉黨。見到家鄉被如此肆虐,豈能無動於衷啊。

朱厚煌說道:“王師想要孤拉攏他們,也要讓他們先吃吃苦頭。否則,不吃到苦頭,怎麼知道什麼是甜。”

王陽明還想說什麼。

朱厚煌搶先說道:“先生的家人,孤已經令舅舅派人去接了,先生的家人可以先在東雍避禍,等倭亂平息了,再還鄉。”

王陽明是聰明人,朱厚煌如此說,就知道朱厚煌對東南世家沒有好感。

王陽明心中暗道:“東南勢家恐怕真的做錯了,雍王雄才大略,雖然做事還有些稚嫩,但是想來雍王年方弱冠,尚有幾十年光陰,在繼承皇位上,他們狠狠的得罪了雍王,不怕給子孫招禍嗎?”

王陽明不知道朱厚煌爲什麼討厭他們,但想來一定是正德身後奪位之戰的站隊問題。

只是他不知道,東南世家在晚明作到了什麼程度。以至於朱厚煌不是專門學歷史,也對他們有偏見。

正如,朱厚煌所想的。嘉靖此刻已經知道江南的事情,他第一個念頭,就是是不是他的那位雍王哥哥在後面做了什麼。

他立即召集陸炳。問道:“江南的事情,到底是怎麼回事?”

陸炳說道:“陛下,自從雍王到了東雍之後,那些犯禁之徒,數以百倍的增加,有數萬之衆,都在海上轉運,陛下嚴禁海禁,是斷了他們的活路,纔有今日之事,雍王在裡面有沒有參與,臣還沒有差清楚,最少沒有發現。”

嘉靖雙目瞪圓說道:“陸炳,你的意思是朕的不是?”

陸炳說道:“臣不敢,但是臣要跟陛下說實話。”

嘉靖長嘆一聲,有些頹廢說道:“現在也只有你和我說實話了。炳哥,你覺得江南的事情該怎麼對付?”

陸炳見道嘉靖發愁的樣子,有一點心疼,說道:“陛下,可以問張先生。”

“傳張先生進宮。”嘉靖立即說道,

張璁作爲嘉靖的智囊,地位日益高了起來,已經成爲帝黨首腦,雖然比起楊廷和差了一些,但已經成爲朝廷之中的一方大佬。

嘉靖也預備將來讓張璁代替楊廷和的位置。

等張璁來了之後,嘉靖立即讓陸炳將情況告訴張璁,並向張璁問計道:“張先生,你看,朕該如何是好?”

張璁思量了一會兒,說道:“臣以爲應當派重兵清剿。此事雖然因海禁而起,但此刻卻萬萬不能放開海禁,否則朝廷威信毀於一旦。必定先剿滅亂賊,再開海禁。”

嘉靖對開海禁,打心眼裡抗拒,不是別的,就是因爲他那位雍王哥哥。“先將這亂事處理了,將來怎麼樣,另當別論。”嘉靖心中暗道。

嘉靖說道:“當從何處調兵?”

張璁思量一會兒,說道:“調廣西巡撫姚鏌爲這件巡撫,讓沈希儀也跟着。”

嘉靖說道:“姚鏌?”

張璁說道:“姚鏌當過邊臣,平定西南有功,去年又奪安南數百里,在兵事上有建樹,且沈希儀是他的部下,兩人相得益彰,用之平賊,應當能見效。”

張璁之所以這樣說,就是不僅僅因爲兩人一文一武是能臣干將,還是因爲南方也就廣西兵能用,其他地方兵力,恐怕都不足用,特別是浙江衛所的表現,千人對百人,也是不堪一擊。張璁不敢調動那些承平日久的兵馬。唯有經過戰火錘鍊的士卒,才讓他信任。

嘉靖說道:“從廣西到浙江,非經年不可。恐怕緩不應急。”

張璁說道:“十步之內,必有忠信,浙江雖亂,但並不是沒有能臣,嘉興知府張經,就率領衙役大勝倭寇,斬首數百,陛下只需提拔忠信,驅逐倭寇,可能做不到,但是抵抗卻是可以的。”

嘉靖說道:“好。張經是吧。朕記住了。張先生,朕有一事,想問一問張先生。”

張璁說道:“陛下請講。”

嘉靖說道:“爲什麼不調邊軍南下?”

張璁說道:“陛下,臣以爲蒙古死而不僵,這數年經營,又恢復了幾分元氣,不得不防,此其一也,邊軍都北人,恐受不得江南暑熱。最好也是用南兵。此其二也。”

嘉靖說道:“可不可以,調集重兵於江南,一舉滅東雍。”

張璁神情一愣,說道:“陛下,前日雍王遣使朝貢,是也不是?”

嘉靖說道:“是。”

張璁說道:“陛下,不是已經嘉獎雍王?”

嘉靖說道:“是。”

張璁說道:“臣聞,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既然雍王已經盡了爲臣之責,殿下何必切責之,東雍本荒蕪之地,得之無用,雍王不過一土司而已,陛下容得了西南土司,卻容不得雍王啊?”

楊廷和是明眼之人,張璁也是明眼之人,他們正是看到了東雍不好攻克,即便攻克的話,付出的代價,也太大了一點。在文官眼中,正德並不是一個好皇帝,也是有證據的,別的不說,單單國庫,被正德弄的簡直能餓死老鼠,所以國庫空虛是一個大問題。

而正德留下來的精兵,也被一邊邊的清洗,弄散了架,恐怕也是不能打仗的。 沒有錢,也沒有兵,特別是沒有水師,卻打東雍,看東雍也是在防備,特別是東雍準備遷都這麼大的動靜,瞞不過有心人的。張璁暗自思量過不知道多少次了。

攻打東雍,能不能打贏還在兩可,但是耗費一定很大。國庫支撐不起。

二來即便是打贏又如何?恐怕也不能將雍王抓住。那可就與雍王再也沒有和平的可能,單單一個倭寇,就朝廷焦頭爛額了,如果將雍王弄翻,害處之大,要遠在倭亂之上。

張璁怎麼推敲,也覺得保持現狀,卻是最好的辦法了。

張璁雖然嘴裡說得君君臣臣,但是心中所想卻一點也不迂腐,他如果迂腐,也不會做到現在這個位置上,當然了君君臣臣的政治正確,一定要提倡的,還要天天提倡。

嘉靖說道:“朕不想當建文帝。”

張璁說道:“殿下寧致雍王可爲成祖?”

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五百四十六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七第六百一十五章 如何善後?三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四百三十四章 出使馬六甲第六百六十章 日本黑鍋二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八百章 餘波第一百七十九章 陸完的計劃第五百三十五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三第三百三十三章 錦衣衛在行動第六百二十六章 歸來的艦隊第三百五十六章 雲海關下四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三百六十章 不速之客第五百零六章 帝崩八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八百七十八章 勝負手十三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一百一十一章 婚事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七百二十四章 正旦大朝八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五百一十一章 帝崩十三第五百五十九章 治瘟第九十一章 拜相的想法第二百六十八章 君臨安慶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二百四十七章 安慶攻防戰二十一第七百二十八章 楊廷和之死二第九十四章 分田第一百二十章 天鍾法的實踐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師爺奇遇記第六百二十二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九百章 影響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六百二十七章 整軍計劃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五百六十二章 東雍近況三第三百零一章 占城第三百二十七章 吏試二第六百一十六章 如何善後四第六百零七章 升龍圍城戰十二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六第五章 演武第一百三十八章 吳家寶藏第五百七十三章 沈希儀的準備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六百九十二章 夜襲完第三百三十六章 琉球尚氏第六百六十八章 與朝鮮官僚的接觸第九百零四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四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一百八十二章 徵蠻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三章 侍衛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二百一十八章 寧王之亂三第三百九十一章 升龍會戰五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八百六十三章 迫降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六十一章 吳行之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九十九章 狹路相逢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三百八十五章 沙場列陣第三百四十章 升龍之變五第一百五十七章 初至北京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奪島之戰一第三百九十三章 升龍會戰七第五十八章 東雍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四百七十六章 廈門灣之戰尾聲第一百二十六章 北港戰略第四十七章禮第四百七十二章 廈門灣之戰二第七百九十九章 截殺使者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一百九十八章 雍國水師出動第五百九十六章 升龍圍城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訓子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