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

“不過,最近可能有一些變數了。從北京有很多人來投奔殿下。”戚景通說道。

“投奔孤?”朱厚煌說道。

不是朱厚煌看輕自己,而是他很清楚。他在楊廷和爲首的士林之中,被糟蹋成了什麼樣子。絕對是比白臉曹操,還要白臉曹操的。

怎麼還會有人來投奔。

“殿下,來的人都是一些京營的軍官,軍官大多數百戶,千戶,這樣的官職,他們都是跟着先帝打過仗的老人,不過在京營之中被排斥。他們暗地裡組織人手,來投奔殿下。”戚景通說道。

朱厚煌聽了這話,似乎一時間自己的心神回到了當初。當初跟隨正德北上,與達延汗一系列大戰。現在想起,還是不勝唏噓。

朱厚煌問道:“他們怎麼樣?”

戚景通說道:“這些人臣都見過了,是戰場上廝殺過的老人,只是,他們不大適合我軍的法度。”

朱厚煌也知道。

東雍軍法,雖然脫胎於大明軍法,但是被朱厚煌增加了不知道多少新鮮東西。已經與大明軍法迥然不同。

如果是沒有從過軍的白丁,很容易進入狀態。

但是這些從北京過來投奔朱厚煌的軍官,卻是資深軍官,是一仗一仗打下來的軍官,如果朱厚煌想組建一支大明式的軍隊。

那麼朱厚煌根本不用多做什麼,只要任命軍官,搭一個框架。往裡面填充一些壯丁,不需要幾個月,就能立即形成戰鬥力。

但是朱厚煌不需要一支大明式的軍隊。那麼他就面對事情就複雜多了。

這些軍官都必須再次回爐重造。並不能給成軍增加多少速度。

朱厚煌說道:“等有時間了,讓將這些人帶過來看看,不過京營怎麼樣了?你知道嗎?”

戚景通說道:“京營的情況不大好。”

朱厚煌緩緩的閉上眼睛,說道:“怎麼不大好。”

戚景通說道:“聽他們說,現在京營已經重現被各家勳貴瓜分,各家勳貴派人佔據了京營要害位置,從上到下,凡是軍官都被清洗了一遍。”

“如此,京營還有戰力嗎?”朱厚煌厲聲說道。

戚景通說道:“殿下。”

“孤知道了,孤知道了。”朱厚煌說道。“今天就到這裡,回去吧。”

現在的北京不是當初的北京了,現在的京營也不是當初的京營了。正德的蹤跡,一點點的被嘉靖消磨乾淨了。

正德的時代已經離去了,到了嘉靖時代了。

有時候緬懷一個人,並不是葬禮上失聲痛哭,而是在不經意的時間發現,某一個人不在這個世界之上了。

就如同現在的朱厚煌。

每想到正德在世界上所剩下的所有痕跡,一點點被楊廷和與嘉靖推翻,正德最在乎的,被視爲統治基礎的京營,外四家軍,就這樣被折騰沒有絲毫戰鬥力了。

如果作爲敵人。朱厚煌應該欣慰,大明最強大的戰鬥集團,戰鬥力最大的機動集團。被他們自毀長城。

朱厚煌應該高興纔是。

但是一想到正德一輩子經營,視爲自己統治基礎,視自己畢生功業的京營,就這樣被人當做垃圾一樣破壞不成樣子。

朱厚煌心中就一陣一陣的難受,他在爲正德不值,非常不值。

朱厚煌獨自在書房之中,什麼也不做,什麼也不看,就是靜靜的發呆。暗道:“如果正德在,他斷斷不會讓京營墮落到如此地步。所有功業都建立在還活着的基礎之上。”

“想做任何事情,都必須保證自己活着。死人是沒有功業可言的。”

“殿下,”一個人推門而入,不是別人,而是雍王后許藍。

許藍端着茶水,說道:“臣妾聽下人說,殿下已經待在書房之中一個下午了。臣妾擔心殿下。”

朱厚煌長嘆一口氣,說道:“孤,孤能有什麼事情啊?只是皇兄這一輩子----”朱厚煌長嘆一聲,說道:“孤斷斷不會成爲皇兄一樣的下場。”

朱厚煌眼睛之中冒出一絲別人看不見的火焰。

在政治面前,所有天真都是幻影。正德十幾年的努力,都比不上最後數天對朝政的失控。正德是一個失敗者,失敗者的所有一切都會被否定。失敗者所做成功的也是失敗。

但是朱厚煌萬萬不想這樣自己所推行的改革,想改造的天下,最後被淹沒在歷史塵埃之中。成爲後人否定的座標。

不管用什麼樣的手段,不管用什麼樣的手法,必須保證自己成功。因爲只有成功者纔有憐憫的資格。

許藍輕輕將茶水放在朱厚煌的前面,說道:“殿下,這一段時間,您一直沒有在家。母后心思很重,常常的睡不着覺。殿下如果有空,還是去看看母后吧?”

朱厚煌陡然一驚,說道:“怎麼回事?”

朱厚煌真的將吳後當母親,不過,最近朱厚煌的壓力太大,之前還有正德爲他遮風擋雨。有正德可以求援。

但是現在都是他一個人了。

朱厚煌將注意力都放在怎麼解決東雍的問題之上。並沒有多關注吳後這邊的事情,之後,又去安南,一去就是好幾個月,剛剛回來之後,有處理了這麼多的事情。不怎麼與吳太后見面。

此刻一聽如此,心中焦急之極。

許藍說道:“殿下,似乎是因爲,京師之事,母后後悔讓殿下去京師,以至於現在這個局面。”

朱厚煌說道:“孤這就去見母后。跟孤一起。”

許藍說道:“是。”

不一會功夫,吳太后的寢宮就到了,朱厚煌一進門,就看見吳太后推着一個嬰兒車,車裡面正是朱厚煌的兒子,安兒。

朱厚煌心中一暖。頓時覺得,自己不是一個合格的父親,他幾乎都要忘記了自己還有一個孩子,看着安兒好像蓮藕一樣的手臂,不住的招搖。朱厚煌好像有一個東西,瞬間融化了,似乎建功立業,將世界改造到自己喜歡的樣子,並不重要了。

“孩兒拜見母后。”朱厚煌行禮道,他一邊行禮一邊細細的看向吳太后。此刻他才覺得,吳太后老了不少。

吳太后說道:“煌兒,你來了。起來吧”

朱厚煌依舊跪在地面說道:“孩兒不孝,累母親擔心了。”

吳太后看了朱厚煌身後跪着的許藍,立即明白是許藍說的,說道:“起來吧,我只有你這麼一個孩子,這一輩子註定要爲你擔心的。想不爲你擔心都難。”

朱厚煌眼睛一紅,說道:“請母后放心,沒事的。”

“怎麼沒事啊?”吳太后說道:“新皇登基,而你又是與他爭奪皇位的人,天家本沒有父母親情,再加上你們兩人又不是親兄弟,連這分骨肉親情都沒有。”

吳太后的眼圈都紅了,說道:“都是我貪心了,本來有東雍做封地,我家也可以與雲南沐氏一樣,世代爲蕃臣。但如此一來,他怎麼會放過你啊?”

朱厚煌說道:“請母后放心,孩兒有雄兵數萬,戰艦千艘,即便是嘉靖想動孩兒,孩兒也不懼他。”

只是朱厚煌看吳太后的臉色一點變化都沒有,反而越發擔心了。

朱厚煌立即明白,不能這樣勸解吳太后。因爲吳太后的眼中,大明的實力與東雍的實力根本沒有可比性。

即便朱厚煌解釋東雍海上的實力不比大明差也沒有什麼用處。必須從其他方面來說。

朱厚煌腦袋一轉,決定改變勸說的方向,說道:“孩兒已經準備遷都南方,雖然地處偏遠,只是想來嘉靖也不會追着不放。”

第四百三十二章 古晉府第一百九十三章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七百二十章 正旦大朝四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第一百五十四章 大婚二第六百二十一章 張翰的先發制人第四百八十四章 離開馬六甲第二百五十九章 萬銳之死第五百八十五章 浮橋之戰四第六百章 升龍圍城戰五第四百六十五章 挺進馬六甲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六百二十五章 太平洋航線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八百九十八章 南京城四第六十四章 唐伯虎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五百五十五章 瘟疫三第九十五章 大風暴第二十一章 經緯【4】第六百九十五章 陷城二第一百一十五章 楊慎到來第八百五十三章 仇華守福寧三第三百五十九章 安南消息第七百三十二章 楊慎的行動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五百九十二章 浮橋之戰十一第七百七十八章 海戰餘波二第四百四十四章 接戰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沙場列陣二第二百八十三章 東雍漁業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四百一十六章 麥哲倫第二百五十五章 樟樹鎮之戰第六百三十一章 經年之後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屠殺與招撫二第九十六章 雨停了第七百三十一章 詔獄第四百四十章 前哨戰三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六百二十章 四方雲動三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六百三十五章 海盜復起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九百零八章 嘉靖之死第七百三十六章 江山追逐二第二百九十一章 許鬆在馬六甲第八百五十章 福建五第八百一十七章 椰城之戰八第五百一十九章 京畿鏖戰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七百七十四章 大海戰三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八百六十七章 勝負手二第七百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二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二百六十章 萬銳之死下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七百零二章 第一波倭亂的平息四第四百一十三章 雍王世子第四十一章 單于夜遁逃第八百零九章 上兵伐交第三百一十三章 蘇祿第二百五十七章 回軍?第二百六十九章 收尾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五百九十章 浮橋之戰九第四百五十四章 決心與準備第三百一十八章 蘇祿六第七百一十一章 休養生息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一百四十八章 援兵第二百一十六章 寧王之亂第八百三十一章 東雍之戰五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二百零八章 少府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一百六十七章 掃平礦區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四百二十一章 古晉之變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大肚使者第一百四十五章 臺灣海戰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一百七十一章 善後收心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八百七十一章 勝負手六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八百三十七章 東雍之戰十一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