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

對於很多寒門子弟來說,取一個貴姓女子,要比什麼官升三級,賞銀萬兩要重要的多。作爲鄭氏嫡系女婿,可以說整個人就進入了世家大族的圈子裡面。

這如何不讓人瘋狂啊。

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

在朱雀大街上的這一戰,就看誰能狠下心來,在氣勢上一舉壓過對手了。

不過現在雙方還在僵持。

話題轉到城外。

站在三層木臺上的莫登庸,陰沉着臉。戰場在他眼前清晰的很,越是如此,莫登庸越是知道,他的處境不妙。

雙方交戰剛剛開始的地方,是在升龍南門偏西一點的地方。但是現在,明軍在他眼皮底下,向前前進數百步,。離他所在高臺,也不過數百步了,只需在擊破一陣,就能衝到他帥旗之下了。

這是莫登庸萬萬不能忍受的。

占城軍的成色試探出來,比他部下稍稍弱一點,但是能打成相持,也算上不錯,他派出的軍隊,將佔城軍狠狠的逼退了數百步,如果不是雍軍與占城軍結合的地方,五十門火炮,左右開攻,數次擊退莫軍,現在占城軍就能被打崩潰了。

不過即便是這樣的表現,已經足夠莫登庸吃驚了,說句不客氣的話,如果當初安南與占城的戰場之上,占城軍能有今日的表現,占城也不會被打得節節敗退,割地賠款稱臣了。

事到如今,雙方的心思都很明顯了。

就戰鬥力來言,朱厚煌率領的明軍要勝過安南莫軍,安南莫軍的戰鬥力要勝過占城軍。

朱厚煌的目的,就是進攻,努力進攻擒賊先擒王。將莫登庸本陣擊潰,莫軍也就不戰自潰了。

而莫登庸的心思也很明顯,他知道,我打不過你,但是我人多,我可以打占城軍,我只要將佔城軍給擊潰,明軍剩下的萬餘士卒,根本翻不出什麼大浪來。

無他,數量懸殊太大了。

莫登庸對於明軍的進攻,只有一個要求就是守。不過莫登庸在朱厚煌用兵之中,也受到了不少啓發。

比如火炮,莫登庸的軍中也有,不過都是一些輕便火炮,比如說虎蹲炮等等,而且比朱厚煌差遠最多地方,並不是火炮的威力,火炮的射速,而是固定火炮的方法。

莫登庸這些小炮,如果想放射,必須先挖一個坑,想辦法堆出一個斜坡來,緩解火炮的後座力,讓火炮不至於掀翻。而且沒有炮車,最多有一個木頭架子,移動的話,必須用人力來擡,看見效率是多麼的低下。

而這的的確確是一個大工程 。而朱厚煌的佛郎機炮,這佛郎機炮重量要比莫登庸的火炮重,但是從開戰以來,朱厚煌的火炮至少移動了三次位置,每一次移動或許比步兵慢一點的,但慢不了多少。

也就是這些火炮超乎莫登庸想象的機動能力,成爲莫登庸最大噩夢,在他們看來,朱厚煌百門火炮,簡直髮揮出了千門火炮的威力。

不過,莫登庸也有所啓發,就是對火炮的集中使用,之前火炮的使用原則,都是分配給下面各營使用的,從來沒有集中在一起過,今日一見朱厚煌的用法,頓時覺得新鮮之極,而且威力宏達,故而他早已下令將各營的火炮統統積攢在他本陣之中,很早,他們就開始忙活了,好一陣子,纔算是忙活清楚了。

只見莫登庸陣前大大小小的火炮火器一字排開,看上去就氣勢之上,並不輸於莫登庸的炮陣。

莫登庸說道:“讓他們撤吧。”

他們身邊的掌旗官,立即打出旗語。在莫登庸之前列陣的方陣早就承受不住打擊了。要不是莫登庸屢次派出援軍支持,他們早就支撐不下去了。此刻看莫登庸居然讓他們撤退,簡直是如蒙大赦,連滾帶爬的跑了。連基本的隊形都無法保持了。還有一些不長眼的東西,居然慌不擇路,衝擊後陣,當然比斬殺當場了。

“這是第三陣了。”俞大猷心中默默的算道。

俞大猷感覺一陣比一陣難以對付。固然是因爲打了半天,士卒都有一些疲累了,畢竟打仗是體力活了。在一兩個時辰之中,連破三陣,俞大猷已經將隊中的長槍手分別擔任矛頭,所有人都輪了一個遍了。

體力消耗大了,自然覺得後面的比前面的容易對付。

但是還有就是對方長進的很快。

第一陣面對明軍的大炮的時候,根本不知道該怎麼辦,瞭解被打懵,稀裡糊塗的被打下去,又衝撞後陣,可以是莫軍傷亡最大的一次。

而第二陣,就知道用火炮對射了。

給雍軍也帶來了很大的傷亡。

第三陣,就更加厲害了,這一陣他們好像是怕了火炮的轟擊。所以一交上手,莫軍就拼命的前衝,好像要直接撲到刀盾手的盾牌之上。

面對如此局面,火炮自然拼命的轟擊,不過雙方離得越來越近的時候,火炮,也只能轟擊後陣了,否則就容易誤傷了。

刀盾手們一個個手榴-彈扔了出去,效果倒是不錯。但是敵人立即做出了反應,居然有人將手-榴彈再次扔了回來。

這些手榴-彈都是內藏火石,只需一拉就點燃裡面的火繩。不過爲了安全起見,一般來說,裡面的火繩都有剩餘,扔到地面上,不由立即爆炸。

所以就有這樣的局面,東西又被扔了回來了。讓刀盾兵生生的嚐了嚐自己手-榴彈的滋味。將盾陣上打出兩個大大的缺口。

俞大猷當機立斷,刀盾手撤退,讓長槍手對衝。

三米長的長槍,放平了一剛剛刺了過來,好像是一根根烤肉串一樣,不過串起來的不是肉串,而是人。

俞大猷明顯的感受到了雍軍與莫軍的不同。

雍軍的陣勢是活的,操練過的,俞大猷能根據情況變幻陣型,但是莫軍的陣勢卻是死的,很少能做什麼精妙的調動,只有死打硬拼。

很多東西都是知易行難。莫登庸不知道在臨陣之時,做出針對對手的調動,他當然知道,他不是不想做,而是做不到。

莫登庸的陣勢狠容易就崩潰了。讓朱厚煌來給莫登庸診斷,就是莫軍的組織能力不達標。朱厚煌的雍軍幾乎所有軍官都是跟了朱厚煌一兩年的老人,這些人別的不說,跟着朱厚煌聽了一肚子兵法理論,還被朱厚煌狠狠的操練一番。一個個都識文斷字。有這一批人,朱厚煌才能臨時將雍軍擴充起來,還能控制得住。、

但是莫登庸軍中卻缺少這樣的人。雍軍與莫軍相比,雍軍是一個骨肉均勻的帥小夥,而莫軍卻是一個虛胖的大胖子,看上去很厲害,其實戰鬥力並不強大。

不過第三陣,在雍軍犀利的長矛之下,堅持的時間並不長,每每快要崩潰的時候,莫登庸就會派出一批生力軍支援。不過最後依舊堅持不住。但是也給雍軍帶來極大的傷亡,這一回合之中,傷兵營最少有三百多人。

這個時候,朱厚煌組建過醫生開始起作用了,他們就在朱厚煌的中軍附近,開始爲從前方帶過來的士卒,進行緊急救治。不過醫生的數量還是很少,很多傷員只能哀嚎,得不到有效的治療。聽得朱厚煌心中很不舒服。

正在慘叫的聲音頓時戛然而止。朱厚煌擡眼看過卻,卻見吳明鄭重的收劍,朱厚煌問道:“你怎麼能殺了他啊?”

吳明說道:“殿下,帥帳附近,有這樣的慘叫之聲會影響士氣。”

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四百八十七章許鬆的解決辦法第四百四十六章 接戰五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鐵炮是怎麼樣煉成的第八百八十一章 勝負手十六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七百七十二章 大海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升龍會戰第七百六十七章 十二土司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七百二十三章 正旦大朝七第八百零三章 奴隸貿易第三百四十九章 賞功罰過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五百七十二章 安南情勢第十三章 狩獵第五百二十一章 京畿鏖戰三第四百四十二章 接戰第五百二十章 京畿鏖戰二第五百七十六章 升龍城下三第六百五十七章 海盜會盟二第二十三章 張欽第三百五十三章 雲海關下第四百九十七章 帝崩三第八百四十一章 善後第一百六十八章 掃平礦區三第八百一十四章 椰城之戰五第四百一十一章 託梅的宏願第一百七十二章 金礦生產第八十四章 臺灣第七十七章 李良欽【二】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五十二章 澎湖協議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二十章 經緯【3】第八百二十二章 大明vs東雍四第二十八章 雲飛揚第五百五十四章 瘟疫二第七百七十九章 金洲戰事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五百六十七章 張璁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二百八十五章 重臣羣集第五百三十八章 麥哲倫的遭遇三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二百四十六章 安慶攻防戰 二十第一百零七章 正德之心第六百一十四章 如何善後?二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四百五十二章 許棟之死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五百一十六章 帝崩十八第三百二十章 南洋艦隊第二百六十六章 火燒贛江三第四百一十章 政治潔癖?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五百三十章 城下之盟三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七百四十二章 出使?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五百九十八章 升龍城圍城戰三第六百八十五章 各方反應第八百八十四章 勝負手十九第一百零一章 許棟歸來第八百七十六章 勝負手十一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二百四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十六第七百零六章 礦產問題第三百五十四章 雲海關下二第五百四十九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第八百六十九章 勝負手四第二百二十三章 寧王之亂之聖旨到第五百四十二章 第二才安南之戰三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三百八十二章 休戰二第一百六十章 王哲遺書第一百八十四章 徵蠻三第六百一十三章 如何善後?第二百二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四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四百八十九章 鑄炮問題第四百七十四章 廈門灣之戰四第四百二十七章 麥哲倫顧問二第三百二十九章 吳太后的命令二第二百零九章 過節第二十四章 死諫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四百二十九章 南征影響二第三百九十九章 升龍會戰十三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八百九十九章 準備第七百三十四章 金蟬脫殼第四百一十九章 古晉之變第四百九十五章 帝崩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