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軍法司

朱厚煌練兵核心兩個字,就是紀律,談不少天天講,月月講,但是從來沒有少說過。故而對於跟着朱厚煌的老人都知道。只要你不違反軍法,殿下可以稱得上愛兵如子,如果你家裡有什麼難事,殿下還能幫忙解決,但是你只要犯了軍法,殿下絕對是六親不認。誰求情都不行。如果你家裡實在揭不開鍋,殿下能做到養其母,殺其子。

所以這些老人都絕對不敢犯軍法的。

但是新近入雍軍的這些江西俘虜,卻沒有這一分覺悟了。

他們有一些底子,這是好事也是壞事。

其實朱厚煌練兵的手段,雖然加強了一點,但是本質上還是明軍那一套,不過朱厚煌能將所有的指標都落到了實處。寧軍的訓練與雍軍的訓練有相通之處,所以這些人訓練的速度極快,不過同樣也有壞處。

比如將寧軍之中風氣帶到雍軍之中。

不,不應該說是寧王之中的風氣,而是整個大明軍中的風氣。

朱厚煌的雍軍,發源於大明皇莊那三百人,之後由是從良家子之中選出的人。這些人根本沒有明軍之中的惡習。

但是寧軍當初,寧王可不在乎這些。在寧王江西做亂的時候,很多事情他們沒有少做。而現在舊病復發,也是正常。

諸將也是知道朱厚煌的脾氣,就知道,這一件事情,朱厚煌決計不會輕輕的放下來。

朱厚煌冷笑道:“他們是誰的兵?”

一時間鴉雀無聲。這幾位都在努力的看向這兩個人。

俞大猷出列道:“臣以爲是臣的兵。”

朱厚煌有些陰陽怪氣的說道:“以爲?”

俞大猷說道:“吳將軍所部剛剛入城,城中各部也就我部分散開來,故而,臣以爲是臣的兵。”

朱厚煌說道:“拉下去,十軍棍。”

立即有兩名侍衛將俞大猷給拉下去,重重的打了十軍棍。又將俞大猷拉了上來。

好一個俞大猷,破城之戰,並沒有受什麼傷,但卻被這兩個人連累捱了十軍棍,比打一仗傷勢還重。

“你知道孤爲什麼打你嗎?”朱厚煌說道。

“是臣御下不嚴。”俞大猷說道。

“錯。”朱厚煌說道:“這些士卒纔到你手下不過一個月,有所疏漏,孤可以原諒,但是你卻不認識你自己的兵,卻不行了。爲將之道,當知己知彼,孤不求你能知彼,最少能做的知己。你連手下的士卒都不認識,何談知己?”

俞大猷低着頭說道:“臣知錯了。”

俞大猷心中腹誹暗道:“你也知道不過一個月啊,我怎麼能認識完啊?”不過他心中怎麼想,都不敢與朱厚煌頂嘴,只是低頭認罰。

朱厚煌說道:“看你軍紀的狀況,孤覺得有必有做出改變。李良欽。”

“臣在。”李良欽說道。

“孤任命爲軍法司司正,掌管雍軍軍法。各營總旗以上都要設立軍法官。掌管軍法。現在你持孤寶劍,巡視全城,有違法犯忌之人,全部拿下來。”朱厚煌厲聲說道。

李良欽心中對這個忽然任命的軍法司心中忐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管理好。只是他習慣性服從命令,說道:“是。”他從朱厚煌手中接過寶劍,立即帶着朱厚煌幾十個親兵去巡城了。

王陽明琢磨着朱厚煌的意圖,眼睛越來越亮。心中暗道:“殿下在其他方面,或許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在制度建設卻是英明天成啊?”

其他人還以爲朱厚煌是爲這一次軍方有犯法情弊,才大發雷霆,設立軍法司。但是王陽明敏銳的發現,絕對不是那一回事情。

朱厚煌是爲了加強對軍隊的控制。之前雍軍編制是少而精,朱厚煌親自掌管培養出來了,說不客氣的話,軍中都是朱厚煌的學生也不爲過。朱厚煌對他們也親厚,自然不害怕他們有反叛之心。

不過軍隊擴大之後,朱厚煌發現,他即便能掌控一萬人馬,也不能這樣來了。必須給下面軍官權力。但是以朱厚煌有權力就必須有制衡的原則。他已經在想辦法怎麼制衡軍中大將了。

軍法官直接設在區區五百人的團上,就是這個意思。從上至下雙重領導的軍法官就是制衡軍隊主將的一根繩索。

朱厚煌決計不會只設下這一根繩索的。

朱厚煌暗道:“等安南的事務平定下來之後,我就想辦法設立樞密府。”在朱厚煌設計出來的樞密府,就好像是後世的軍中總部,將軍中後勤,軍法,軍政等等事情一併掌管起來。當然了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大明這個時代有他特殊的國情,到底收權,收到什麼程度,放權放到什麼程度,這都需要細細推敲,並不是從後世拿出來一套軍事體系就能用的。

所以朱厚煌只是原則上設立軍法司,其中種種細節都並沒有規定。

李良欽的動作很快。

不過一個時辰,就將整個新洲城巡視了一遍,當然這也與新洲城本就不大有關,共有百餘名士卒被抓。還有一些當地的人乘亂搶劫什麼的。不過這些人被李良欽連被看押的資格都沒有,就被李良欽就地處決了。

朱厚煌看着名單,發現名單之中的人,大部分都是俞大猷的手下。還真如同俞大猷所說,他所部打得最猛,最狠,全軍都打散了。而其他部隊還都保持建制,所以作奸犯科的人大多是俞大猷的手下。

朱厚煌說道:“暫時看押,明日集合全軍,再明正典刑。”

李良欽說道:“是。”

朱厚煌看向王陽明說道:“王師,這新洲城千頭萬緒,還請王師暫時接管。”

王陽明就知道這一件事情要落到他的手中,不是王陽明猜透了朱厚煌的心思,而是朱厚煌夾帶裡面根本沒有人。

王陽明說道:“臣謹受命。”

朱厚煌好像想到什麼,一揮手讓俞大猷等人下去安頓,整合自己的所部,雖然雍軍下層建制早就有了,任命三名營官,不過是上層結構理順而已。不過即便是這樣,他們也有的忙了。

等這裡只剩下朱厚煌與王陽明之後,朱厚煌對王陽明說道:“王師,你也知道此地將來是交給占城的,而且東雍缺錢缺的厲害,希望王師能助我一筆之力。”

王陽明立即明白,怎麼助他一臂之力,不就是朱厚煌想從新洲城之中弄一筆錢嗎?王陽明再怎麼樣也是一個儒臣,是要名聲的,他怎麼可能做這樣的事情。他心中一轉,說道:“臣請一人相助。”

朱厚煌大喜,他本以爲王陽明會拒絕。但是萬萬沒有想到,王陽明居然答應下來,說道:“何人?”

王陽明說道:“許棟。”

許棟的水師現在就在海上不遠處漂泊,新洲城被佔領之後,自然會來新洲停泊。所以王陽明決定先將許棟借調過來幫忙。

這也算是王陽明知人善用,打劫這個業務,王陽明可不熟悉,但是許棟未必不熟悉。就算是許棟自己不熟悉,他手下未必沒有當初橫行海上的海盜。自然有熟悉這方面業務的人。反正敲詐勒索一個人與敲詐勒索一城人,並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

朱厚煌一聽此言,立即明白了王陽明的意思,說道:“好,王師忙你的吧,孤這就將許棟叫過來。”

有了合適的人選,朱厚煌自然不會強拉着王陽明去辦了。

王陽明這才暗暗鬆了一口氣,他可不願意將來無顏面對大明的友人,等朱厚煌這一句話,他倒是放心了。

第八百六十六章 勝負手第二百五十一章 皇帝寶座的誘惑第七百五十二章 亞齊的興起二第一百四十六章 撤退第四百五十六章 古晉會議第二百八十九章 與佛郎機人的交易第二百七十一章 爭功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八百八十九章 青山白鐵忠骨第六百一十七章 如何善後五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三百六十九章 安南水寨第七百八十二章 金洲戰事四第四百九十四章 正德北歸五第四百六十七章 亞伯奎的行動方案第七百零八章 後宮瑣事二第八百二十七章 東雍之戰第三百三十八章 爭貢之爭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九百零五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五第四百五十三章 猶如此案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八百四十五章 西路軍二第五百六十三章 東雍近況四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六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第三百六十五章 白藤江三第七百一十章 微服私訪第三百九十七章 升龍會戰十一第五百三十二章 該元嘉靖第五百二十二章 京城鏖戰四第四百三十章 南征影響三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八百八十二章 勝負十七第五百零一章 重型火炮第八百九十四章 鎮江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五百八十四章 浮橋之戰三第一百零六章 唐寅病倒第五百三十六章 麥哲倫的遭遇第四十六章 回京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十八章 經緯【1】第二百六十二章 定計第三百五十七章 雲海關下五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五百二十三章 京畿鏖戰五第一百零二章 神醫薛已第四百四十七章 接戰六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五百九十九章 升龍圍城戰四第三百八十四章 決戰之前第一百八十一章 三路出征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慎走馬薦陸完第一百三十一章 迫在眉睫的婚事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破莫軍第六十二章 兩萬兩第三百七十章 等後援第三十七章 應州之戰決戰之前第六百一十二章 升龍城破二第二百三十二章 安慶攻防戰七第七百七十章 與淡目國的交涉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八百五十四章 仇華守福寧四第四百二十八章 南征第五百五十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十一第七百四十八章 在南都二第三百二十三章 擴軍第七百零一章 第一波倭寇的平息三第一百二十一章 科學的種子第五百九十五章 浮橋之戰終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六百七十九章 出兵長崎第七十八章 李良欽【三】第六百零四章 升龍圍城戰九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三百七十四章 升龍城內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四百六十一章 香料羣島之戰二第二百三十九章 安慶攻防戰十四第四百三十八章 前哨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善後第五百四十一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二第八百六十章 分水關第三百五十二章 行刑第七百六十章 第二次馬六甲海戰第八百零七章 完善軍制第八百七十章 勝負手五第四百四十八章 接戰七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瘟疫七第一百二十八章 巡視戚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