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谷大用

朱厚煌忽然想起正德上一次不成功的出塞經歷,不由問道:“張欽怎麼辦?”

正德臉忽然黑了,有點咬牙切齒的說道:“放心,張欽此刻已經在江南享福了。”

皇帝畢竟是皇帝,想無罪貶斥某個人有點困難,但是升某個人的官卻是輕而易舉的問題。自從上次回來,正德一心想怎麼弄掉這一塊絆腳石。早早讓張欽升官,讓他去江南的溫柔鄉中享受去了。

不過這一次出關,與上一次並不一樣,上一次出關,就算是正德本人,都知道是一場武裝遊行,不過是走一趟而已,但是這一次卻要與小王子,硬碰硬的打上一場,正德可不會疏忽,也敢疏忽,這一次出動,不僅僅是幾千步騎了,而是整個京營東西兩廳,外四家軍,除卻留守的人馬之外,已經全員出動了。

所以這一次出動的動靜之大,在正德剛剛出京不過半天,內閣就知道了動靜了。

內閣當然不是傻子了,正德如此大的動靜,幾乎所有駐軍出動的大動靜,連京城百姓都也有所察覺,更不要說內閣了。

正德剛剛到了昌平。

整個內閣都來了。

內閣首輔,文淵閣大學士楊廷和。還有大學士樑儲,大學士蔣冕,大學士毛紀。一個不少,整個內閣都來昌平開會了。

昌平本就是皇陵所在,這裡也有皇家行宮。正德萬萬沒有想到,他們會來的這麼快。

也怨不得他們如此上心,實在是正德已經有前科了,對上一次出關未成,正德耿耿於懷,豈不是內閣諸老爺是耿耿於懷,都在想幸好有張欽強項,否則將不堪設想。正德調整張欽的位置,給張欽升官,這樣的手法,又怎麼能瞞得過內閣諸位。

對正德的心思,大家都有所預計。只是沒有想到正德會玩得這麼大。

正德也沒有想到內閣諸位來的這麼快。來回走動,一咬牙說道:“丘聚,你去告訴他們,說朕累了,今日就不見他們了。”

丘聚立即下去準備。

正德對左右說道:“快去準備東西,朕現在就要走。”

朱彬不由擔心道:“陛下的身體?”

正德說道:“你去準備就是了。”

內閣大學士在昌平休息一夜之後,第二天一早,就來到行宮之內。等了好長時間,也沒有見到皇帝,連皇帝身邊的近臣都沒有見一個,楊廷和立即覺得不對勁了,厲聲眼前的小太監道:“你當我殺你不得,快說,皇帝現在在什麼地方?”

楊廷和作爲大明首輔,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自然有一股凜然氣質,恐嚇之下,小太監哪裡堅持得住,說道:“皇上,昨夜連夜去了居庸關。”

楊廷和還沒有說話,身後一個白髮老者已經一口熱血噴了出來。

幾個急忙扶住他,楊廷和問道:“毛兄,如何?”

這個吐血的人正是與楊廷和同爲內閣大學士的毛紀。毛紀擺擺手,示意自己無事。推開攙扶自己的幾個人,恭恭敬敬的的向居庸關方向跪下來,將頭上烏紗帽,從頭上摘下來,放在地上,說道:“身爲大臣,不能匡扶正道,致君堯舜。要此物何用。”

楊廷和大急,說道:“毛兄,此刻正是我等奮發之際,你豈能?”

毛紀冷笑一聲,也不知道笑誰。剛剛那一口血噴出來,的確傷了毛紀的元氣,他搖搖晃晃的離開,在清早的陽光之下,將背影拉得好長好長。

楊廷和心中暗暗下定決心:“皇上這一次做得實在是太過分了。”

楊廷和與其他的內閣大學士,馬不停蹄的從昌平來到居庸關下,還沒有進居庸關,就發現了一個人,就等在居庸關門口。這個人身材高大,面白無鬚,身上一身大紅蟒袍,身後還有小太監打扇。看上去威風凜凜,不可一世。正是谷大用。

宦官之中,也是要講資歷的。

在宦官之中,與正德最爲親近的,其實是劉瑾,劉瑾之外,就算得上谷大用與張永,搬到劉瑾,就是他們兩個人與外朝合力而爲。

不過兩個人在搬到劉瑾之後,就分道揚鑣了。

谷大用領兵平定劉六劉七之亂,勞苦功高。張永也抵擋過小王子,與小王子過過招。

不過,張永有一次想封侯,被楊廷和擋了回去,之後,張永有一點心灰意冷了,慢慢的淡出了正德的核心圈子,如今還在宣府帶兵,而谷大用卻不一樣,他一心想如當初劉瑾一樣,威壓外朝,卻不知道正德已經長大,早已不是當初剛剛登基,什麼也不知道不清楚的皇帝了,正德一把將谷大用打發去御馬監,帶領京營。雖然位高權重,說起來,朱彬,許泰等人都是谷大用的部下。但是卻失去了時時刻刻在正德面前的機會。

正德手中,也就谷大用能面對整個內閣而不怯場,如果讓丘聚來,丘聚絕對會腿軟了。如果讓朱彬,許泰來,不要他們砍人很厲害,但是面對內閣,絕對不知道該怎麼辦?

這就是底氣問題。

整個社會都在看中讀書人,覺得讀書人說的就是對的。而內閣就是讀書人中的代表。正德見了心中也有幾分心虛,更不要說這些資歷淺的宦官,武臣。

見整個內閣來了,谷大用也不起身,說道:“諸位來了,正好啊,接旨吧。”說話之間,谷大用一伸手,從身邊小太監手中拿出一卷聖旨,站起了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衆卿之意,朕已知之,請諸位先生回京。無須再追。欽此。”

楊廷和等人跪在地上,他們從北京追到居庸關,只得到這一句話,楊廷和忍着起說道:“陛下,沒有說別的嗎?”

谷大用笑眯眯的說道:“陛下的意思,已經很清楚了,還請諸位回京。”

楊廷和說道:“見不到陛下,我等無法向京中百僚交代啊。”

谷大用說:“諸位不想回去吧。也好,來人,給諸位閣老打扇,雜家,就與諸位閣老在這裡一起等着。”

谷大用可不怕他們,當初劉瑾在的時候,把滿朝文武弄得欲仙欲死。谷大用親眼見過的,而且當初怎麼搬到劉瑾了,楊廷和怎麼與谷大用,張永密謀。谷大用是當事人一清二楚。在谷大用的眼睛之中,“雜家雖然是一個閹人,但是你們這些閣老,也不比雜家清白到什麼地方。”

故而谷大用一點也不怯場。

居庸關城樓之中,只有正德,朱厚煌兩個人。正德見狀,微微鬆了一口氣,說道:“還是大用有底氣。”

朱厚煌總覺得這樣有些不對,作爲一個皇帝,將大明最高權力機構擋在外面,有一點不太合適吧。朱厚煌低聲問道:“皇兄,我們就這樣好嗎?”

正德說道:“反正這些老先生,一個比一個能說講道理,凡是都必須按照他們說的來,否則就是無道皇帝,三句話,就能轉到父皇哪裡。朕說不過他們,不過無所謂,等朕擊敗小王子,帶大軍回京,看內閣諸位先生,還有什麼話說。”

朱厚煌欲言又止,最終什麼也不沒有說。

朱厚煌發現正德真是一個孩子,朱厚煌這半年來,因爲練兵之事,深入瞭解大明的軍事體系以後,就再也沒有一點天真想法。而正德依舊天真的想,他帶着大勝之威回朝,就能從文官之中,奪回話語權,能夠在朝政之上,有能力發出自己的聲音。

只是政治從正面到反面,都是漆黑無比。哪裡有那麼容易。

第五百九十三章 浮橋之戰十二第一百九十六章 許棟的行動第八百七十五章 勝負手十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六百一十九章 西方雲動二第八十一章 出海第七百九十二章 亞齊的覆滅二第四百三十六章 決裂第二百六十七章 火燒贛江四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三百四十八章 雙城戰記四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五十七章 楊廷和的默許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七百四十四章 出使三第一百九十五章 日本航行之爭第一百一十九章 雍溪之戰第二十章 經緯【3】第二百八十二章 東雍現狀第十五章 見託梅第五十一章 正德的猶豫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馬島之戰二第五百零七章 帝崩九第十章 長史第九十章 南洋之行第七百四十九章 在南都三第三百六十八章 白藤江六第六百七十六章 對馬島之戰六第七百一十一二章 吳行之vs許鬆第七百八十八章 南都和議第二百二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三第八百七十七章 勝負手十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十六章 先北後南第六百九十三章 毛利投誠第八百二十五章 對策三第三百三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五章 水師與商船的區分第四百二十五章 後宮第二百二十四章 寧王之亂之王命旗牌第一百八十五章 徵蠻四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八百二十六章 對策四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一百三十三章 北港之役第三百八十三章 大抄家第三百三十章 作假第七百五十一章 亞齊的興起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五百八十章 再戰升龍三第十四章 地圖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破莫軍二第六百九十一章 夜襲二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六百九十七章 陷城四第一百四十二章 惡風南來第三百二十一章 呂宋許家第八百零五章 奴隸法第一百零八章 吳氏出京第五百零九章 帝崩十一第四十章 決勝【三】第二百六十一章 撤兵與追擊第一百九十章 徵蠻九第二百九十九章 安南五第三百四十二章 升龍之變七第七百六十四章 土司制度第七百九十五章 亞齊的覆滅五第三章 侍衛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一百六十二章 朱厚煌的科研計劃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八百八十七章 寧波城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許鬆歸來第八十八章 唐寅的魔法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八百零二章 爪哇烽煙第七百六十八章 南下探查第六百四十三章 東雍與大明四第一章 元宵宴第五百三十四章 中國人在西班牙二第一百四十章 金鈴鐺第七章 楊廷和的關注第八百八十六章 勝負手完第二百五十二章 正德的遊戲第五百八十二章 浮橋之戰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九百零三章 第二次京畿戰爭三第三百三十六章 升龍之變第三百八十九章 升龍會戰三第八百三十八章 東雍之戰十二第八百九十章 青山白鐵忠骨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六百五十三章 倭亂之加劇三第八百三十三章 東雍之戰七第七百三十章 楊廷和之死四第一百七十六章 大移民浪潮第一百一十六章 雍王之政第六十章 土盤算法第六百六十五章 宗設之死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婚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