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章 和議

就在沐有威重整旗鼓,準備與葡萄牙人再次戰鬥的時候,朱厚煌也在接見一個重要的客人。

魏升雖然垂垂老矣,但是在面對家族存亡的時候,也鼓起了勇氣,在知道他們魏家已經與雍王扯不開的情況下去,親自奔赴大員去拜見朱厚煌。

朱厚煌自然是熱烈歡迎。

“殿下禮遇之恩,草民愧不敢當,唯有一拙計獻上。”魏升與朱厚煌寒暄以定,一開口就說道。

“還請長者賜教。”朱厚煌恭敬的說道。

魏升說道:“草民不敢當賜教兩字,只是草民海上奔跑數十年,的確有些話,想跟殿下說,佛郎機人,自從他們佔領馬六甲之後,草民就與他們打交道。對他們實在再瞭解不過了,表面上重視契約,其實更看中實力。以草民對佛郎機人的瞭解,他們的艦隊不能在福建沿海久留。所以,即便不去管他,他們沒有安全的落腳點,也會因爲補給等問題離開這裡。所以殿下不用急於消滅佛郎機人。”說到這裡,魏升擡頭看了朱厚煌一眼。發現朱厚煌沒有生氣的樣子。心中長長的鬆了一口氣。

“以長者的意思,該怎麼對付佛郎機人?”朱厚煌對這一場提前到來的戰鬥,感到十分無奈。他預計與西方人的衝突,將在數年之後,這數年之內,他將臺灣全部開闢出來,並且建立好一支船堅炮利的艦隊,然後再揮師南下。奪取馬六甲,這個咽喉之地。一邊經營東南亞,一邊與西方人爭奪印度洋。這就是他爲正德規劃的南洋都護府。

只是天下大事豈能事事如意,在他還沒有準備好的時候,就遇到了葡萄牙人的突然襲擊。讓朱厚煌很是苦惱。

魏升說道:“以大明之力,敵一小小藩國,自然是必勝。但是未免遷延日久,恐怕官府會再次行禁海之策。這是殿下所不願意的。夷人重利輕義,只需許之重利,他自然能爲我所用,如今,沒過議和。”

楊慎是不想議和的,他雖然是雍王長史,朱厚煌親口許諾的雍王相,但是思維上還是傳統士大夫思維,將雍國與大明連爲一體,佛郎機人襲擊大明藩王,這樣的罪行,必須嚴正處置,絕不能輕饒。

而朱厚煌不知道自己有沒有注意道,他在內心之中,就已經與大明做了一些切割,最少,朱厚煌不希望大明大插手雍國內部事務,所以現在雍國打不下去了,他雖然向福建方面求援,但是實際上,他更希望能獨立戰勝佛郎機,而不是藉助大明的力量。而且不要看佛郎機船隻不多,在遠東是遠遠超過葡萄牙人力量輻射的地方。但是想清剿佛郎機人,也要費上一番手段。

和議,雖然讓朱厚煌感動不舒服,感到面子上過不去,但是不得不納入朱厚煌現實的考量之中。

朱厚煌沒有說話,但是沒有說話,本身就是一種表示。

魏升鬆了一口氣。魏家不想暴漏自己的實力,作爲一個隱藏的海上巨頭,但是比起大明的實力實在太弱小了。在魏家曝光的時候,就是魏家必須搬離漳州的時候。

但是故土難離。魏升一把年紀了半截身子都入土了,又怎麼捨得離開,他苦思冥想半夜,最後決定爲雍王與佛郎機人之間牽線搭橋。在不動用武力的情況之下,解決這個問題。

朱厚煌長出一口氣,說道:“與佛郎機人議和條件是什麼?割地賠款,想都不要想了。孤就算是死了,也不敢丟太祖的臉。”

“如果殿下,信得過草民,草民願意爲殿下信使,去見佛郎機人,定然能讓殿下滿意。”魏升說道。

不就是錢嗎?魏家雖然說不上是富可敵國,但是也不差三五十萬兩,比朱厚煌還有錢。大航海時代,從福建廣東到里斯本這一條線路,簡直是一條流淌着黃金的河流。魏家與朱厚煌都是這一條黃金河流的涉足者,魏家參與的深度,還遠遠在朱厚煌在上,他怎麼會缺錢啊?

這一件事情,他如果單單是銀子能解決的,他情願往裡面砸銀子。

朱厚煌說道:“既然如此,就拜託先生了。”

事不宜遲,魏升不顧年老體衰,馬上去找佛郎機人。

佛郎機人這一段時間在大海上游曳,有時候找些荒島暫時停留,不過他們依然頑固的封鎖着大員到澎湖的航道。想找他們並不困難。

“魏先生,好久不見,見到你真高興。”弗朗西斯卡大笑,用着生硬的話語向魏升問候。

魏升說道:“好久,不見。”

魏升早就將海上但是事業交給了兒子,好久沒有跑南洋了。的確是好久不見了。

“今日,你們魏家給我們帶來什麼貨物?”弗朗西斯卡笑道。

魏升說道:“我給你帶來了最重要的禮物---和平。”

不要高看商人的節操。佛郎機人能在臺海之間橫行,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因爲這些商人的支持,這些無良的商人爲了銀子,給佛郎機人提供了除卻火炮,火藥之外的補給品。並非他們不想買火器,只是搞不到而已。

明代商人根本沒有節操可言,不提後世也是聲明赫赫的八大皇商。即便是萬曆年間朝鮮之役。日本用的鋼鐵很大一部分是從江南買來的,他們好像不覺得前方的戰鬥與他的生意之間,有什麼必要關係。

弗朗西斯卡眼睛一縮,他微微眯起了眼睛,說道:“你,是代表誰來,是雍王,還是大明?”

“雍王殿下。”魏升說道。

弗朗西斯卡臉上變得嚴肅起來,心中卻是大喜過望。其實他們已經快要到了不得不離開的地步,火藥與炮彈的數量,限制他們持續戰鬥的時間。

在這個時候,能達到雍國和談的消息,對他們來說,卻是一個極好的消息。

就在魏升與弗朗西斯卡初步交流的時候,朱厚煌與楊慎也產生了分歧。

“殿下,區區一藩國而已,就令殿下屈膝求和嗎?”楊慎說道:“殿下不是說,佛郎機人縱然是大國,在馬六甲的海軍兵不滿萬,船不滿百。殿下可上書請求皇上,發南國之兵,滅一小國,不過彈指之間,縱然殿下不欲勞民傷財,也只需與佛郎機人耗着,看一區區小國,能耗上幾日?如此他們自然會來求和,何須殿下紆尊降貴如此?”

“楊師,如此下去雍國無法支撐啊?”朱厚煌說道:“現在我雍國所有財政收入都在海上,佛郎機如此鬧,南洋航行,連澎湖港,幾乎顆粒無收。如此,整個東雍的開發該怎麼辦啊?”

事到如此,朱厚煌不可能爲意氣之爭,而危及他的事業。這是兩項其害取其輕的選擇。

但是楊慎並不這麼想,他覺得朱厚煌作爲大明親王,代表的不僅僅是他自己,還是代表着大明,朱厚煌被如此輕慢後面,是整個大明被羞辱。

楊慎一想起,如果朱厚煌有什麼閃失,他將背起失陷親藩的罪名,不僅僅自己的政治生涯完蛋了,還要連累父親。再想起佛郎機不理會大明的意思就滅了滿刺加國。算是國恨家仇,一瞬間涌到了一起。

他是絕對不會原諒佛郎機人。

只是朱厚煌這麼說了,楊慎也不好多說什麼,說道:“殿下如此說了,臣不敢不聽,只是佛郎機人如果貪得無厭,就請殿下收回成命。”

“那是自然,孤也容得他們敲詐。”朱厚煌說道。

第四百七十八章 香料羣島結束戰鬥二第二百八十八章 開源節流第五十六章 楊慎相助第六百七十章 大內的對策二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七百四十七章 在南都一第二百三十一章 安慶攻防戰六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五百五十六章 瘟疫四第六百三十四章 日本貿易現狀第一百九十三章第三百零八章 暹羅四第六百四十七章 倭亂之謝氏滅門案第一百九十一章第六百七十一章 對馬島之戰一第八百八十八章 寧波城下二第四百四十五章 接戰四第六百六十四章 日本局勢三第六十三章 清江浦第五百七十七章 升龍城下四第七百七十一章 失子失先第七十六章 李良欽第四百零八章 戚繼光出場第三百三十七章 幕後何人?第六百九十四章 陷城第九百零一章 第二次京畿之戰第四百四十九章 接戰八第四十九章 耀兵第二百九十五章 安南第八百六十五章 會稽山之戰第二百一十九章 寧王之亂四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七百七十五章 大海戰四第八百五十一章 仇華守福寧第七十四章 平亂【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遺書始末第八百五十二章 仇華守福寧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水師學院二第七百七十三章 大海戰二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祿三第七百三十四章 江上追逐第五百六十一章東雍近況二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一百一十七章 征服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七百二十二章 正旦大朝六第二百六十五章 火燒贛江二第八百五十七章 下溫州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南征影響四第七百零五章 再申海禁第八百四十章 沈希儀之死二第八百八十三章 勝負手十八第五百二十八章 城下之盟第四百八十八章 東雍紙鈔第四百九十二章 正德北歸三第二百零五章 朱厚煌給出的出路第四百零四章 迴歸東雍第八十五章 汪家的選擇第五百四十八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九第六百九十六章 陷城三第五百章 帝崩六第五百二十九章 城下之盟二第四十五章 英雄第五十四章 大明將亡於藩王?第五百一十五章 帝崩十七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一百六十五章 打黑第二百一十二章 魏家的處理第八百四十四章 西路軍第六百五十九章 日本黑鍋第四十四章 再勝第三百八十一章 休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巡視呂宋第六百零一章 升龍圍城戰六第二百三十八章 安慶攻防戰十三第一百七十章 夜襲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日本局勢第三百七十八章 奪升龍三第六百八十六章 長崎初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臨時和議第五百四十五章 第二次安南之戰六第一百四十一章 金礦第三百一十二章 蘇祿情況第五百九十四章 浮橋之戰十三第三百七十三章 說服第四百十五章 追捕第八百六十四章 楊一清的困境第一百七十八章 迎陸完第五百零二章 破城第二十六章 系統問題第三百三十九章 爭貢之爭二第八百四十二章 善後二第三百九十章 升龍會戰四第八百六十一章 寧波在望第一百五十八章 禮物第 八百零六章 東雍的政策調整第八百五十六章 下溫州第七百六十九章 南下探查二第七百九十四章 亞齊的覆滅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