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黃尊素

微光中,男子深深地一揖。

“在下姓黃,浙江寧波府人,今歲新科進士,授寧國府推官。到寧國府後,發現原來的推官還在任上,吏部遂糾錯,又命我去松江府任推官。我和家僕從運河下船,剛過同裡,就遇了劫匪。”

韓希孟聞言,陡生唏噓。

原來此人竟是要去自己的故鄉松江赴任,他這個松江的官,和自己這個松江的民,如今皆困於匪窩中。蘇鬆一帶的匪患,好生猖狂。

韓希孟又繼續問道:“先生疑心的仇家,可有名號?”

黃先生口吻平靜地道出原委。

他的仇家,叫沈同和。此人也是今歲進京赴考的舉子,在京中花重金買通禮部吏員,得以與親家趙鳴陽在同一個號舍應考。

趙鳴陽學識文采都算上乘,自己作完文章,又代沈同和寫,讓他抄了。不想,沈竟然拿了會元。

當日在禮部貢院,有些考生便知曉此事,只因那沈同和的父親官至河南巡撫,考生們不敢得罪沈家。

黃先生卻認爲,官家子弟,公然舞弊,置大明國法於何地?如此欺世盜名之徒,怎可入仕爲官。他便在放榜之日,拿泥巴去糊了沈同和的名字,請求有司徹查。禮部對其單獨複試覈驗,發現果然只是個淺通文墨之人,又得趙鳴陽招供,朝廷遂將二人發配戍邊。

韓希孟聽完,心道,這黃先生,明明已高中進士,同場考生的舞弊,並不影響他個人求得功名與官職,他卻還是不畏權貴,要將公道拿出來辯個分明,這番脾氣,倒與自己已故的父親很像。

一旁搭着蚊帳的鄭海珠,作爲穿越者,也免不了暗暗吐槽。

大明朝的官員,果然一茬比一茬奇葩。吏部給進士授官,竟會連上任的府縣都搞錯。然後,高官的兒子科考作弊,高官竟能二話不說就找黑道把舉報者做掉。

尸位素餐也好,有恃無恐也罷,吏治都已一塌糊塗,怪不得,再過不到三十年,大明就完蛋了。

只聽韓希孟越發恭敬地問道:“小女子可否請教先生大名?”

“名尊素,字真長。”

什麼?

鄭海珠大吃一驚。好在黑暗掩飾了她的神情。

黃尊素……那不就是,明末著名思想家黃宗羲的父親,東林黨七君子之一?

如果沒記錯歷史的話,他會在十年後的天啓末年,因觸犯大閹魏忠賢而被捕入詔獄,自盡於獄中,死的時候不過四十出頭。

浙江餘姚,如今還有隱於一大片梅園中的黃尊素墓地。

萬曆末年的進士,寧波府人,初授寧國推官,不太常見的名字,沉厚的嗓音不老也不太年輕……所有信息都能對上,眼前此人,應該就是歷史上的黃尊素。

一年前,穿越來的鄭海珠逐漸適應自己的身份、並開始實施自己的謀生計劃後,松江名媛、後世所敬仰的“顧繡”創始人韓希孟,是她主動找到的第一位歷史名人。

而黃尊素,算是第二位名人,撞上的。

鄭海珠不由嘀咕,倘使黃尊素不會死於這一次的綁架與尋仇,那他逃生的原因,是什麼?

正思忖間,棚子的木門被打開,先前的婆子端着飯菜跨進來,托盤上還放着一盞小油燈。

婆子這幾日給黃尊素送過飯,赫然見他立於大棚當中,也不驚訝,再看清鄭海珠在掛蚊帳,心裡立時酸唧唧——年輕好看的小娘們真是吃香,這書呆子眼看就要去做鬼了,還不忘巴結漂亮女人。

婆子將食盤交給鄭海珠,扭身就鑽出這臭烘烘的牲口棚。

“小姐,好香的雞湯,還加了矮腳青,飯也像是新米蒸的。”鄭海珠語帶輕快地稟報。

雖然身在險境,但韓小姐畢竟剛剛說過要好好吃飯,自己這個侍女又何必讓氣氛太凝重。

韓希孟吩咐道:“給黃先生盛一碗。”

鄭海珠照做,黃尊素也不以虛禮推辭,接過雞湯,乾脆席地而坐,慢慢啜飲。

韓希孟帶着諧謔之意,對鄭海珠道:“蘇州學藝時,我們遊滄浪亭,在園子邊的農家吃紅羊面,還嫌棄那飯堂飛進幾個蒼蠅,忒不整潔。如今紮在蚊蠅堆裡,近旁便是豬圈羊圈,竟也能吃得下。”

鄭海珠已餓得前胸貼後背,大口吃了幾筷子米飯,纔去接主人的話:“小姐,我在漳州老家翻看兄長的書籍時,讀到一則軼事。蘇門四學士之一的黃庭堅,被貶謫到哪個小州城,住在破敗的屋子裡,窗外就是個殺豬攤子,每日血污橫流,腥臊濃烈,綠蠅亂飛。黃庭堅也沒過不下去,該吃就吃,該睡就睡,讀書作詩,度日如常。”

那邊廂,喝着雞湯的黃尊素,聽完鄭海珠的話,不由對這年輕女子有些好奇。

時下最重女子名節,千金小姐進過土匪窩,就算逃了出去,世人也會側目。黃尊素縱然厭惡這種是非不分、罪責無辜者的腐臭觀念,卻無法忽視它,因而閉口不問眼前落難的主僕二人,府上何處。

但方纔,他就已從二人對話中覺察出,侍女替主人推演遇險緣由,不像普通丫鬟的腦力,現下聽來,她果然出自讀書人家,怪不得不僅臨危鎮定,也能理解文人的通達氣度。

黃尊素既然生出讚許之意,遂接上鄭海珠所提的典故:“姑娘說的是。黃庭堅還爲自己的陋室起名‘喧寂齋’,取鬧中有靜之意,豁達自嘲。”

韓希孟亦是飽讀詩書的人,略略回憶,便婉聲道:“我想起來了,這位黃魯直黃公,還寫過一首詩:險心遊萬仞,躁欲生五兵。隱几香一炷,靈臺湛空明……”

“對,小姐說的這首五絕,用語直白,在下卻很喜歡。黃公是有宋一代的制香大家。”

“嗯,他還是書法聖手,我喜歡他的《砥柱銘卷》,若能施針繡出來,就好了。”

陋室之中,三個囚徒便這般,在雞湯香與豬糞臭交織的氣味中,侃侃而談,一時也不去想自己如今猶似待宰羔羊般的境遇。

恰這當口,卻聽院中腳步聲雜亂,緊接着便響起那赤膊看守的公鴨嗓子:“咦,二當家,你怎地來了。”

第七十六章 給馬將軍的厚禮125章 行路難140章 逃奴254章 一進宮就遇詐236章 放人第420章 另一對CP的動靜213章 露餡129章 探煤第十五章 揚帆向洋131章 演戲第三十六章 我要繡她們165章 我要去見許心素217章281章 宮中轉場(下)第109章 招人208章 見面(下)第357章 與何士晉的飯局第三十二章 燈下閱甫151章 栽贓(下)260章第六十七章 範思哲和範破虜第十四章 我只劫這位鄭姑娘第304章 出塞(中)第三十八章 論案,論畫234章 戚畹廢莊(下)190章第408章第378章 度牒背後的利益186章 萬曆朝的最後一年193章 把兵額給我第454章 浙兵與臺灣水師130章 吸鐵石第十九章 錦繡滿屋第394章 接頭(下)第408章144章 入遼(上)188章 北地來人(下)161章 兜生意與復仇(下)125章 行路難第442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克的(上)第457章 聚遼陽第十五章 揚帆向洋第390章 吉壤可以做文章第四十四章 救風塵(下)151章 栽贓(下)276章 借錢與繼續盯梢第425章 幾條腿走路第436章 給吳公子報仇268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下)275章第七十七章 國家級大師菸絲袋第四章 匪翡難辨第401章 老“朋友”古力特270章 南朱?280章 宮中轉場(中)274章 喜鵲衚衕的晉商第385章 工作放鬆兩不誤260章第453章 冬月秦淮桃花扇第二十一章 救你第338章 跟我走第五十一章 我幫你第106章 鼓勁第437章 不要讓情緒影響任務第356章 不必灰心第450章 保證朵顏衛不要背刺第304章 出塞(中)185章 本書上部完結第308章 滿桂第458章第七十一章 初抵月港第341章 在下袁崇煥第312章 又要開打了121章 籠中人自己做鑰匙第327章 直男就不能派出去和親了?126章 小殿下朱以派第452章 明修暗渡第三十章 小改歷史,董家得救139章 力挽驚馬146章 就這麼辦第五十八章 破案(上)263章第十八章 前緣難續第440章 養肥了再殺(下)第456章第385章 工作放鬆兩不誤第九十七章 臭味相投第七十二章 接頭第302章 月夜詳談(已修)256章 因材施教263章294章 寶刀不可封於鐵匣,名將不可困於囚籠第451章170章 明荷海戰(二)269章 這樣的是非精還不趕出宮去第370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第367章 前夜第三十一章 主僕重逢217章第一百章 蠶神的懲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