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章 行路難

這日午時,船終於到了濟寧鈔關。

此地離魯王府所在的兗州城,只有四五十里路,亦爲京杭運河上商賈雲集的大碼頭。

按照鄭海珠的計劃,杭州載來的新米,就在濟寧賣掉換錢,因爲後頭走陸路到登州、轉海路往遼東的話,大米較之錦緞與茶葉而言,負擔沉重。

“況且,這些米都是良渚一帶的佳品,京師那些講究的達官貴人才出得起價錢,拉到遼東那樣缺糧短餉的地方,容易被饑民逃兵哄搶。他們對不能吃喝救命的杭錦茶葉,反倒沒興趣。此番我帶着你囫圇着走一趟,你回到杭州後,都得講給毛公子聽。沿途各樣貨物,尤其是上等瓷器、傢俱、黃魚花膠之類我們還未經手過的貴貨,價格都記下來,一併稟報毛公子。”

船靠岸的過程中,鄭海珠不斷對許三耳提面命。

說到最後,才抹了嚴肅的面色,對他打趣道:“好好幹,我去毛伯伯面前給你作媒,沒準明年你就是毛家的姑爺了。”

許三搗頭如蒜,最後聽到那句揶揄,明白鄭姑娘提的是當初在南匯海邊、各手下爭當毛文龍女婿的場景,不由呵呵傻笑。

這一路行來,鄭海珠對毛文龍派給兒子做生意的這個許三,還算滿意。

許三識字,識數,做過戰兵所以身手和敏銳度都不錯,與公人打交道敢開口,對縴夫水手小販不刻薄,是個可以長期培養的二掌櫃。

“現在,你上岸去找牙人來看看。”鄭海珠吩咐許三道。

穆棗花走過來問:“鄭姑娘,貨先不卸吧?莫叫那些牙人以爲,我們只想在濟寧出手,恐會幫着米行壓價。”

鄭海珠盯了她一眼,笑道:“對。”

又道:“你是說山東話的,你去與他們談。你們這些情報員,各行各業的人物,都須演得像。”

不多時,許三帶着一位面容白淨、長衫整潔的牙人回到船上。

那牙人徑直走到吳邦德跟前,舉起腰間牙牌亮相,彬彬有禮道:“老闆安康,鄙人姓丁,單名便是這魯地的魯字。”

吳邦德指指穆棗花:“我家中是表妹管生意的,她與你談。”

丁牙人一愣,穆棗花已開口道:“有勞大哥,帶我上岸,各處去問問價。”

丁牙人聽她竟是本地口音,皮笑肉不笑地抿抿嘴,道聲“姑娘請”。

穆棗花和許三,與這牙人剛上了碼頭,斜刺裡卻衝出來一個褲襖破爛的漢子,一把揪住丁牙人的後領子。

“你個狗日裡兒子王八里三孫子,偷我婆娘!”

丁牙人本是背對着漢子,尚未轉頭之際,右肘已然往後上方頂出,正撞在漢子的下頜邊。

這瞧來幅度極小的一下子,竟在剎那間撞得漢子退出好幾步去,捂着下巴頦兒,虎口處很快就沾了嘴裡流出的鮮血。

丁牙人折身,定睛看了看漢子,怒道:“你在胡咧個甚?我不認識你!光天化日污我清名。”

漢子也辨清了對面這張臉孔,意識到自己認錯了人,哈腰告一聲罪,轉身跑了。

丁牙人搖頭嘆氣,對穆棗花和許三道:“小小晦氣,不足掛齒。咱們去米行吧。”

穆棗花面無表情地跟着繼續走,許三則一路問了牙人不少鈔關稅、交易流轉稅、南北貨物價格起伏的問題,丁牙人客氣而流利地作答。

……

鄭海珠抱着胳膊站在船頭,旁觀吳邦德與過來兜陸運生意的夥計談價碼。

正聽着,卻見穆棗花和許三急匆匆地回來了,那丁牙人並未一起。

鄭海珠詫異:“這麼快?”

吳邦德也暫且打發了陸運夥計,走回船上,問道:“怎麼?那牙人有詐?”

穆棗花望着吳邦德道:“公子,方纔我們一上岸,那牙人就被人尋仇。雖是誤會,但糾纏中,我看到牙人的後脖子露了出來,上面有刺青,是狐狸與蓮花。”

吳邦德目光一閃:“聞香教的?”

穆棗花心頭喜悅。

她看到鄭姑娘聽到自己所言時,眸中還是懵懂之色,而吳公子已在霎那間領悟過來。

這令她覺着,公子確實離自己更近些,就像師父帶着徒兒,而鄭姑娘,不過是個有些距離感的、外行的東家。

只聽吳邦德已開口與鄭海珠解釋道:“聞香教是白蓮教的一支,早先的頭頭叫王森,說自己在砍柴路上救了一隻狐狸,狐狸爲了謝恩,把自己的尾巴咬下來送給他,那尾巴是香的,有救世神力,王森就以此創立聞香教,誆騙貧苦百姓入教聚集。後來又要吸納些有錢人,就又把蓮花的圖桉加了進去。”

鄭海珠聽了頗覺無語。

狐狸尾巴還會香?扯澹吧就,現代人誰聽了不會覺得你的鼻子是不是不對勁?

但古代底層社會的老百姓,苦到絕望時,就是會信。

鄭海珠道:“你們這一說,我想起來了,我從鎮江帶縴夫回松江,黃老爺和顧家阿太,都特別提醒我,平日裡要注意家丁們的言行,山東這兩年鬧聞香教鬧得厲害,有個頭領叫徐鴻儒,莫將教衆招到松江。好在我盯了一陣,招回去的人沒什麼異樣。”

穆棗花道:“是呢鄭姑娘,我當初逃荒時,就有人拉我入聞香教,但我覺得那是個騙子傻子扎堆的地方,所以寧可去江南賣苦力。”

她本是順着吳邦德對於聞香教的鄙夷不屑來說,吳邦德卻打斷她:“說說那個牙人,後來有何表現。聞香教的教衆,也有平時如常做買賣和經紀,甚至教書的。”

“嗯,他帶我和許三轉了幾家米行,說收價太低,就出來和我說,讓我們把船撐到離鈔關三里路的小碼頭去,那裡有京師和天津來的米商收米,船上交割,米商沒有抽分稅、地租和給濟寧官吏的賄賂銀子,我們這些杭嘉湖的新米,每石能賣到二兩以上。”

吳邦德眉毛一揚:“聽來也有道理。”

穆棗花搖頭道:“公子,我去歲逃難,就是在濟寧附近扒的貨船,周遭水路都還記得,鈔關前後出去三四里路,都是野蘆葦蕩。難不成一年間,就變作熱鬧黑市了?況且,我趁着去茅房時,避開牙人,尋了個茶肆小夥計打聽了,此地牙人,促成買賣,抽分是一百抽一。在碼頭賣和去黑市賣,於我們來講,相差二百兩銀子的話,對這牙人來講,不過是差了二兩銀子。他一個在官府掛了牙帖的本地人,爲了小二兩銀子就鋌而走險、引商船去黑市,不大說得通啊。”

穆棗花一氣兒說到此處,一旁的許三才補充道:“鄭姑娘,吳公子,我看那牙人被從身後突襲時,出手還擊又快又狠,應是個練家子。故而,棗花姑娘與我一滴咕,我們還是將那牙人拒了。萬一真是聞香教要把我們騙去野地裡,打劫害命呢?”

鄭海珠欣然一笑。

先指着穆棗花對吳邦德道:“你是個好師傅,帶的徒弟,出山了。”

又向許三道:“你也不錯,咱們跑江湖做買賣的,逐利是頭一位的,但遇到這種可疑的人,還是遠避之,寧可少賺點。將來咱們買賣做大了,必有冒進的夥伴,記得提醒他們。”

許三點頭稱是。

接下來,吳邦德親自上岸去探探。

沒走多久,就見一個也穿着牙人袍衫的男子,頭髮蓬亂,引領兩個公差,迎面而來。

晃眼一看,這男子竟與那自稱姓丁的牙人有幾分像。

公差沿着碼頭叫喊提醒:“牙人丁魯,牙牌爲歹人所劫,好教你們這些船主貨主得知,若遇持此牙牌者,務必扣之報官。”

吳邦德聽了,心道,果然險些中招。

他決定不找牙人了。

憑着一副功名之身的儒商打扮,吳邦德直接進到收取抽分商稅的公廨,尋了個稅吏,請其引見相熟的米行。

單論米價,這家米行的確出得不高,就算傻子都看得出是上好的浙江新米,掌櫃也只給每石出到一兩二錢銀子。

但因是稅吏小舅子所開的鋪子,交易稅這種並非納入鈔關體系的地方稅,稅吏統共就只意思意思地算了二兩銀子。

臨了,稅吏還不忘提醒吳邦德:“這位公子,三四百石大米,在朝廷的漕糧船裡,也不算少了,你們這番身家,今日在碼頭,只怕已教各樣人等都看在眼中。在下給公子提個醒,若還要押着剩下的錦緞茶葉走陸路,就算隔日便到,也頂好僱些鏢師。”

吳邦德略一思忖,就乾脆道:“足下一併引薦了吧,我們去兗州城。”

稅吏心花怒放地應允。嘿,又能賺一筆鏢局的孝敬銀子。

……

沉重的大米,變成了幾張薄薄的銀票,陸路運輸的負擔一下子減小了。

衆人僱好騾車和鏢師,裝上杭錦杭羅、茶葉和燈綵,心情輕鬆地往東走。

然而出了濟寧州城,眼前的景象又將鄭海珠拉入沉重的現實中。

朔風已起,路兩旁卻盡是衣衫單薄、骨瘦如柴的逃荒者。

有的還在扶老將雛地勉力行走,有的則已經倒在荒草上,僅剩的一點力氣只夠張嘴呼吸。

鄭海珠在南邊行走時,也沒少見蒼生悽苦的場景,但閩地到江南的官道兩邊,還不至於像北方這樣餓殍遍野。

“女菩薩,女菩薩,給俺娃兒點吃的,求,求求女菩薩。”

車後有人呼救。

鄭海珠倏地轉頭,只見一個頭發蓬亂的年輕女子,懷裡抱着個小娃,追着騾車跑。

鄭海珠剎那間想起了董二丫和她的女兒,就要招呼車伕停下。

吳邦德一把攔住她:“鏢師說了,路上凡是見到婦孺求救,都莫理睬。流民中有青壯埋伏在附近,放出弱女子或者老人做誘餌,只爲搶貨劫財。”

鄭海珠揮開吳邦德的手:“太可憐了,我狠不下心。”

吳邦德制住她的肩頭,口氣沉嚴道:“幾十上百萬饑民,你救得過來麼?”

他話音未落,坐在車前的穆棗花已從二人身邊爬過,抓起鄭海珠腳邊的乾糧袋子,直接跳下了車。

騾子不如馬跑得快,畢竟也有速度,穆棗花蠻力了得,卻還沒練出巧勁功夫,摔在地上跌個跟頭。

好在她身子骨皮實,很快爬起來,疾步迎到那懷抱幼兒的女子跟前,掏出一個餅子就往她嘴裡塞。

周遭登時圍過來七八個男子,老少皆有,要搶穆棗花的乾糧包袱。

穆棗花寡不敵衆,只來得及抓出兩個餅子,乾糧包袱便脫了手。

一衆饑民,頓時像撕扯死人骨頭的野狗一般,爲了那些掉在塵土裡的餅子,扭打做一團。

穆棗花扯過嚇傻了的年輕母親,抱起她手裡的孩子,一面給孩子嘴裡塞餅子,一面催促那母親道:“你快咽快咽,不然叫人摳出來搶走了。”

果然,立時就有打不過男人的男人,蹦過來從女人身上找活路。

穆棗花摟緊陌生的孩子,連踹帶踢。

那母親也撲上來,拖住男人,對穆棗花大聲叫道:“女菩薩,求你帶俺娃兒走吧。”

更多的流民跑過來搶食,穆棗花摔倒在地上。

孩子也滾到一邊,兩隻骯髒的小手抱着腦袋,躲閃着成年人的踐踏,嘴裡卻還死死叼着餅子。

“唰,唰”,幾聲鞭子響。

吳邦德騎着鏢師的騾子趕到,揮舞馬鞭驅走流民。

穆棗花奮力起身,由吳邦德拽上騾背。

身後只留下流民們的怒罵,以及悲慘母親的哀嚎:“女菩薩,帶我娃兒走吧,帶走吧。”

回到貨車上,吳邦德滿臉陰沉。

隨行的另一個男情報員,是此前與穆棗花搭檔查保險詐騙桉子的,見女夥伴臉上掛彩、面色沮喪,有些不忍,拿過水囊遞上去。

穆棗花搖搖頭,兀自垂眸發愣。

吳邦德冷冷道:“今天我是看在鄭姑娘的面上,救你。只這一次。下回就算鄭姑娘求我救,我也不會救。我的隊伍,不需要菩薩,尤其是自身難保還要過江渡人的泥菩薩。”

鄭海珠嘆口氣,掏出帕子,給穆棗花擦拭面上血跡,溫言道:“吳公子說得沒錯。”

“屬下記住了。”穆棗花哽咽道。

透過淚簾,遠處流民們的身影越發模湖。

250章 我要張名世第332章 荷卓的命運(中)第四十章 教妻,行山第443章 堡壘都是從內部攻克的(下)243章 劉都督的寒舍286章 拷打(上)第392章 小幫手又投到碗裡來第108章 天選的情報員175 明荷海戰(七)第六十三章 不講道理的黃大人第四章 匪翡難辨第七十六章 給馬將軍的厚禮141 悽慘身世第八十章 血戰(中)214章第311章 成了170章 明荷海戰(二)210章 轟死他們151章 栽贓(下)193章 把兵額給我第378章 度牒背後的利益第四十二章 相識雖新有故情第340章 程某敬佩夫人162章 大哥大哥你好嗎(上)第416章 諜探之道與爲官之道166章 談判(上)207章 見面(上)172章 明荷海戰(四)第303章 出塞(上)第七十五章 我們明人不是這麼好騙的第415章 敵後戰場128章 不是普通的人販子166章 談判(上)第七十一章 初抵月港177章 明荷海戰(八)今晚第二更第五十章 探監(下)第314章 滿懷仇恨的男人152章 好險228章 王府贅婿(下)第399章 朱由檢的演技237章 想將妻女託付於你142章 我留下她225章 與君一別第428章 哥薩克197章 至親至疏夫妻281章 宮中轉場(下)257章 合拍第440章 養肥了再殺(下)第七章 黃尊素第416章 諜探之道與爲官之道178章 明荷海戰(九)188章 北地來人(下)第417章 讓馬將軍,做藩王岳父第315章 雪原上的絞肉機(上)172章 明荷海戰(四)第七十四章 緋紅爲王145章 入遼(下)229章 還人情的引路第387章 公公與我,一同爲國除害吧259章 鴻臚寺丞與小男孩242章 詔獄往事(下)第370章 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135章 八府巡按第一章 求救的少年270章 南朱?第398章 翻雲覆雨265章186章 萬曆朝的最後一年129章 探煤第107章 合開保險公司吧,戚總兵第113章 她不是我拴的小貓小狗236章 放人第109章 招人145章 入遼(下)第119章 給錢可以,給人休想134章 知政失而在草野第六章 屋中有人第303章 出塞(上)266章 鄭師傅,請與我一道收拾她(上)第七十章 娘娘腔的領子、打硬仗的布甲第106章 鼓勁第449章 賣給俄商的新商品和炸韃子的新火器第二十五章 借你本錢第363章 十二平均律第401章 老“朋友”古力特254章 一進宮就遇詐241章 詔獄往事(中)177章 明荷海戰(八)今晚第二更132章 擒賊160章 兜生意與復仇(上)第412章 一圈看下來,鎖定你這個同鄉第二十四章 與你合夥第375章 停止營業283章 船主竟是我自己第386章 全新的認知第426章 沙俄使者(上)280章 宮中轉場(中)第七十九章 血戰(上)150章 栽贓(上)259章 鴻臚寺丞與小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