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0章 弱化皇權的本事

與家人相處的日子是最快樂,也是過得最快的。

不曾想,只說了沒多少話,方中愈就又有事兒了。

雖然不知道父親到底是什麼原因來找他,但現在這個時候無疑只是證明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有事還是急事。

方鄭氏就是這樣的明事理,剛剛有人來報她也看見了,所以肯定知道是有事情。

所以就讓中愈直接離開了,反而是陪其他的幾個兒子女兒說話。

這個時候方中愈心裡還是有些愧疚的,這些年除了最開始他有時間陪伴父母以外,後面他一直都在忙碌,到處奔波,把很多時間都放在了工作上。

所以在和父母之間的相處上,其實是差了許多味道。

但是更多的是因爲彼此相互瞭解和理解,方家沒有出現大的問題。

方孝孺一回到家沒有到後院來反而直接去了書房。

就說明這件事情,說不定更加的重要,所以他立馬就希望方中愈直接去。

“孩兒告退。”

方中愈帶着小12立馬就離開了後院母親身邊,前往父親的書房。

“知不知道是什麼事情?

父親這麼匆忙的找我是爲了什麼?”

以往的時候方孝孺是不着急的,甚至說等到中愈回來再商談事情也是很正常的。

只是沒有像今天這樣派人前來通報一進門,就急急忙忙的讓他過去。

“少爺,這個不知道,老爺那邊沒有傳過來消息,應該沒有特殊事情發生。”

這一點他們還是敢保證的,如果方孝孺那邊真的有什麼事情發生的話,早就傳遞過來了,不會等到現在還不知道,所以小12這個時候還是非常肯定的。

他們都有着自己的渠道和傳遞方式,如果方孝孺身邊有什麼意外發生第一時間,得到消息的一定會是他們。

當然如果是其他人有意要做什麼事情的話,那就有點說不定了,不過最好的方式還是如此。

“我現在過去,你立馬派人去拿情報,父親今天到底遇到了什麼情況?好讓大家有個準備。”

“是。”

小十二急急忙忙的離開了。

對於他來講,如今方家出一點問題他都擔心。

所以呢,一定要掌控這個局勢。

按理說應該是沒有什麼大問題的,可是方孝孺今天如此這樣做,肯定是多多少少有一些他們沒有掌控的情況出現了。

方孝儒有些頭疼,剛剛他在,宮裡,也聽到了一個消息。

所以啊,在這個時候他就有一些擔心了,雖然表面上不動聲色,但是暗地裡卻一直留意着變化。

一下值之後他就立馬離開了皇宮,回到了一路上不動聲色,但他的匆忙還是讓很多人感覺到了詫異。

按理說,現如今的大明朝廷應該是沒有什麼情況,值得方孝孺如此驚慌的。

他的兒子如今大權在握,甚至是皇帝也非常的信任他,再加上他個人本身的聲望也達到了頂點,甚至是突破更高層次的希望。

也就是說壓在這個上面並沒有太多人能夠對他造成更大的影響,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沒有明確的跟他說會怎麼樣,但他自己就是擔心。

遜志齋裡依然是那麼的緊湊乾淨,方孝孺這些年忙碌了許多。

手稿都不知道寫了多少。

所以呀,遜志齋你也擴大了很大面積,甚至是自己的藏書也達到了很大的收藏數量。

這還是方中愈幫他做的,因爲如今印刷術和造紙術的突破已經能夠讓衆多的書籍出現了,所以現在想要獲取一些好的書籍,並不是什麼太困難的事情。

所以啊,現在看起來整個遜志齋還是井井有條,分佈得十分的合理。

看着這些方孝孺其實是很欣慰的。

這些都是他的寶貝,畢竟想要創造出一個更加能夠說服人的學說和一些道理,總是要博覽羣書,從衆多的數據中尋找靈感。

現在這一切看起來其實都沒有那麼困難,更何況這些人這些事兒再加上他實實在在的有力,所以很多事情都不再是問題。

因爲這纔是方中愈當初幫他所做的事情,這也恰恰證明了有這些東西能夠幫助他們獲取更多的。

方中愈一路走來有不少的人行禮,但他也沒把心思放在這些,稍微打了招呼之後就立馬趕往書房。

“父親,您怎麼了?”

方中愈行禮之後,就直接問道。

父親的臉色不太好,這讓他有些擔心,到底出了什麼事情。

可是他的心裡又有些清楚。

自己沒得到什麼急事的彙報啊。

所以他也不打算糾結了,就直接問父親吧,想必父親會給他一個合理的解釋。

“中愈,坐吧。”

方孝儒擺了擺手,示意方中愈不要太過拘禮。

他們兩人在很大的程度上其實更像是朋友。

當然,這是現在的模樣。

以前,方孝儒可是一門心思做學問,想要復古周禮的。

那個時候,他可是死板的很。

就好像大多數的父母一樣,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但是卻從來沒有想過怎樣纔可以做好一個合格的父母。

所以那個時候他們更多的是批評教育爲主,卻從未以身作則,用自己的行爲來影響自己的孩子。

方中愈要真的是什麼都做得不好很隨意的話,保證會受到他的批評。

可是如今不會了,他也知道方中愈在思想上的造詣肯定比它高。

雖然沒有他的引導,沒有他的更適合在大明如今這個狀態下發展。

可是有一點他非常的清楚,那就是如今這種狀態下。

他還得仰仗自己的兒子,在衆多的方面。

這倒不是丟臉的事情。

如今朝堂上下,甚至可以說整個大明的,高層區域,誰都知道自己可以依靠兒子。

沒別的辦法,誰讓他們的兒子跟方中愈的關係好了,分羹分羹就是大家一起來分,而不是誰家獨大。

恐怕這也是方中愈能夠成功的原因之一,因爲它讓更多的人有了共同的目標,收穫到了各自的利益。

所以方中愈很多推行的政策都可以推行下去。

有人鬆口才能放鬆更多的東西。

朝廷現在一致對外,雖然他們沒有明說,可是高層裡面都清楚,現在就算是內部爭鬥,也不能影響到整個帝國的大政方針。

正是因爲在這種情況下大家纔可以通力合作,就算是背後捅刀子,也不會做得太過分。

這件事情方中愈之前就已經考慮的非常清楚了,在某些行業還是需要衆多的力量參與的,這樣纔會有競爭,有競爭纔會有突破,有創新。

而且許多的大事件都是由少數幾個人決定,少數服從多數。

但總還是要有一個人拍板的,就好比如今這樣,很多事情是議事長決定,當然更多的是由皇帝親自決定。

“爲父聽說,你要在大明北洲,進行改革?”

方孝孺這纔開口說了話,方中愈聽到這句話之後也鬆了一口氣。

他本來以爲出了什麼事情,可是現在看來父親似乎並不擔心其他的事。

這讓他真的放鬆了下來,如果是突然出現的意外,他恐怕還有些手忙腳亂,可是既然父親問的是大明北洲的事情,那麼就有的說道了。

他在這上面下的功夫不比其他人少,甚至是那些現在已經在大明北洲的人都不一定有他想的多。

“原來父親是指這件事情嗎?確實是的。

陛下那邊,我也已經溝通過了。

當然,還沒有決定,但是有些初步的構想!”

對於父親雖然之前有些頑固不化,但是如今很多事情也能放着方中愈來。

這一段時間他已經很放鬆了,因爲自己的兒子要成親了。

可是今天又出了這樣的事情,實在是讓他有些心裡不太舒服。

“這個是不是不太好,朝廷如今經得起這樣折騰嗎?”

可以看得出來方孝孺在盡力的壓制自己的情緒,甚至是委婉的提出來了他的反對意見。

如果換做別人他早就生氣了,可是對於自己的兒子,他還是選擇了委婉的方式。

從別人耳中聽來和從自己兒子口中得到親口承認是不一樣的感覺。

方孝孺現在越發的擔心了,他之前一直認爲中愈所做的事情是沒有錯的。

只不過如今看起來,自己的兒子比他之前的膽子更大。

雖然說富貴險中求,餓死膽小的,撐死膽大的。

可是方中愈如今所做的事情多少是有一些風險的,方孝孺也不想在這件事情上有太多的牽扯。

當然更多的是因爲他不希望兒子深入險境,如今大明朝廷和之前一樣,雖然變化的很大,可是風險依然存在,這內在的風險誰都說不清楚。

說不定一下子崩潰就能壓死好多人,而方中愈一定會首當其衝的。

他不相信自己的兒子這些道理不懂,他都能看出來,更何況是比他更聰明的兒子。

所以他想要阻止這番事情。

“父親,有些事情還是要做的,況且本土現在其實只能完善,而不能做出更大的突破。

這一點相信,您和諸位伯叔心裡都非常的清楚,所以大明北洲就成了最佳的實驗地。”

方中愈這才發現,也許是這一段時間自己跟父親溝通的實在是太少太少了,所以父親有這樣的疑慮也非常的正常。

再加上方孝孺身邊也有一部分人,就算是他們支持方孝孺在思想上做更大的突破,在身份地位上有更大的提高,但不能說明他們就希望完全的挖掉儒家的根基。

這一點想必更多的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所以方中愈如今能夠走到現在這一步,真的是非常的不容易。

“你,想弱化皇權的力量?”

方孝孺結合他自己所聽到的那些傳言,再加上自己之前對於中愈所做事情的瞭解。

所以得出了這個結論,雖然他問出這些話來有些艱難,可是他還是看到了自己的兒子沒有絲毫的差異。

既然表情沒有任何變化,要麼是自己的兒子隱藏的太深,要麼就是他真的是這樣想的。

一想到可能帶來的後果,方孝孺腦門上直接冒汗,心裡的震驚根本就掩飾不住。

就算是之前他有着很好的養氣功夫,現在也一下子破功了。

“父親,您這是怎麼說呢?

皇權的限制一直都在做呀,甚至是陛下自己都在限制自己的權力。

他也害怕大明後期的皇帝管不住自己,亮出滔天大禍來,所以如今朝堂上纔有這麼多的改變,這不是很正常嗎?

孩兒只不過想把這樣的事情多推動一些,讓更多的人來做,理念深入人心,自然能讓更多的人想出更好的辦法。

本土受到限制太多,大明北洲確實是最好的地方。”

方中愈笑了笑。

方中愈越是說得如此輕鬆,方孝孺就越是覺得事情不簡單。

畢竟按照任何一個人的想法,皇權都是應該高高在上。

甚至他們之前所做的宣傳也是這樣。

建文皇帝朱允炆自己削弱皇權,那是因爲他覺得自己的威望可以折服這麼多人。

“不,爲父知道你想做的肯定不是和本土一樣,畢竟那個地方實在是太遙遠了。

沒有特殊的方法,肯定不能保證長治久安。

所以,現在,所做的這些事情,都在打基礎。

對嗎?”

方孝儒很緊張,他生怕從自己兒子嘴裡吐出一些,他不想聽的話。

那樣的話,會讓他非常難做的。

這是一個事實,而且這麼久以來大家都是這樣想法的,每個人在各自的領域裡都得到了他們想要得到的東西,這纔是方中愈的高明之處。

有話語權的人基本上都有自己所得,沒有話語權的人就算是讓他們得的少了。

他們也不會有過多的想法,有想法現在也改變不了,這就是目前的狀態。

這種狀態會持續一段時間,至少在沒有一些大的改變的時候,他們都會存在。

方孝孺其實非常的緊張,一旦方中愈嘴裡冒出了一些可能不好的字眼。

他都不知道該怎樣面對自己的兒子,怎樣面對他教的學生當今陛下。

所以他一直盯着方中愈,盯着自己的兒子,想要從他的表情中看出來,他到底是個什麼樣的打算。

這樣的事情很殘酷,但卻不得不面對。

第0906章 努力的人運氣好第0731章 一言一句論大明第1029章你太小看錦衣衛第0641章 興亡百姓皆幸苦第0298章 太祖皇帝的遺物第1188章 事情的變化太快第0116章 天狗吃月亮第0835章 孩子掛在肚皮上第0615章 承平日久閒得慌第1044章 西北邊境的重擔第0545章 那個位置很誘人第0305章 走在迷局中的人第0906章 努力的人運氣好第0772章 北方晉王的心事第1006章 帝國可持續發展第1143章 成長是必然過程第0035章 明朝有山寨(求推薦)第1152章 中愈真的存在嗎第0469章有人盯着最好了第1125章 故事發展的方向第0063章 踩錯了李二(求推薦)第1127章 向死而生的賈楠第0369章 神仙打架凡人罪第0218章 關鍵時刻忘記了第0540章 臭豆腐回了京師第0706章 達則自古以來矣第0652章倘若父王還在世第0212章 真真假假方中愈第0626章 整個朝堂的變化第0077章 阿拉伯數字(求評論)第0815章 小建議與大道理第1130章 太子的計劃考量第0876章 爲什麼他都知道第1215章 面臨現實的慘景第1103章 發展的機會平等第1232章 最悠閒的大閒人第1106章 皇帝的態度不錯第1185章 改變給予的能量第0452章 一場戰爭的改變第0076章 說漏嘴了嗎(求推薦)第0970章 把握度是最難的第0333章 心思活絡的齊王第1049章 太子殿下的疑惑第0334章 酒壯那個慫人膽第1018章歷史的必然結果第0848章 海外紮根很光榮第0449章 捨生忘死的鄭恕第1105章 後繼有人是大事第0323章 錦衣暗藏漫長夜第0629章 宿敵出現磨刀劍第1162章 做真好事這麼難第0843章 隨風直到大明東第0689章 種刺拔刺皆是愛第0428章 是他背後的男人第0612章 忙忙碌碌強大明第0683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1100章 小模型的大變化第0880章 從別人口袋掏錢第0761章 八卦一下更好的第1086章 移民大佬的困惑第1139章 處於暴風的京師第1095章 武裝力量的強大第1202章 恐慌大家都有的第1165章 到底是誰的意思第1159章 未來的路走下去第0736章結局開始就註定第0247章 重封王衆生百相第0053章 皇帝第一次(第三更)第0660章 此去仍是少年郎第1106章 皇帝的態度不錯第1215章 面臨現實的慘景第0515章 都欠朕一個交代第1115章 帝國的未來出發第0607章 無奈帝王的心酸第0728章 手握大權掌生死第0694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0248章 勝者爲王敗者寇第0172章 爹孃死了好些年第1021章一句話你要臉嗎第0354章 大明主人叫建文第0427章 北平城裡小人物第1236章 不好朕就會拿走第0289章 執行力初次體現第0557章 莫談江湖在九霄第0813章 撈錢也得有方法第0888章 世上有事皆憂愁第0652章倘若父王還在世第0279章 大家都挺不易的第0865章 秦淮河畔熱鬧多第0422章 民間自有大佬來第0997章繡口一吐要爵位第1082章 終究是逃不過的第0836章 一些障礙得打破第1000章 有些事出乎意料第0615章 承平日久閒得慌第0719章 活命真的好難啊第1050章 退又能退到哪去第0753章 帝國深處的思慮第1046章 顯而易見的變化第0252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