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28章 百姓從容赴邊關

花費時間去做一件事情,也許得不到最好的結果,但是不花時間去做,一定不會有好結果,堅持這件事情對於很多人來講,堅持好了能獲得很多堅持不下去也就前功盡棄,畢其功於一役的事情誰都想做,可真的能這麼容易嗎?

北方大人如今忙忙碌碌,這一段時間,朝廷不斷的有軍事物資和民用物資從北平城源源不斷的運過來,他們正在將自己的戰線全面拉長。

工部這邊派出了大量的工程隊前來參與長城的延長建設。

既然是修建舉世矚目的工程,那就需要大量的民夫,還考的是如今百姓們都能夠自發的參與朝廷的大型工程。

之前經過這幾年的休養生息,被西方的百姓們如今不僅能夠養活自己,還有多餘的產出,再加上之前糧食產量的大幅度增加,已經讓他們暫時的脫離了餓肚子的情況,所以在農閒的時候,他們有着充足的時間參與整個朝廷的建設。

大明報廣泛的宣傳,讓他們對於整個帝國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那就是國家的發展離不開每一個人的貢獻,之前,可能他們一直都敬畏着皇權,敬畏着朝廷權力,認爲除非對自己有益的事,否則不去跟朝廷打交道,但是如今他們更願意跟朝廷的官員們打交道,道理非常的簡單,朝廷官員們如果不聽從他們的建議,他們真的告到上官了,甚至是像錦衣衛外駐人員傾訴,可能很快就會得到朝廷的批覆。

沒有任何一個官員敢在這個時候做一些違背官員職責的事情,因爲他們也害怕錦衣衛找上門來,就算錦衣衛不找上門來,御史臺的御史找上門來也能讓他們吃不了兜着走。

一個龐大的基礎建設必然要牽扯衆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所幸的是朝廷如今對於這一套能夠有着清晰的運轉方式,方中愈希望之前朝廷的部門作更大的功能細緻化,如今這一套能夠完美的運行,取決於朝廷中央都能夠分配好,所以各個部門的磋商就變得順利極了,不再像之前一樣可以把一件事情積累到非要大家受不了的時候才處理。

糧食的徵調就地徵調,而不是從南方運過來,這樣的話光在路上的花費就遠遠的比過從近徵調掉所帶來的麻煩。

越來越多的百姓知道了,如果他們能夠修建一條大路,甚至是幫助朝廷修建一所可以抵抗外敵的長城,那麼他們至少可以避免草原部落的侵襲。

道理也很簡單,每一次草原部落的南下,最先受到傷害的就是他們,所以爲了保證自己能夠在下一次的衝擊下留下姓名,所以當然是不遺餘力的支持大明的朝廷對外。

曾經隋煬帝大量徵發民夫修建大運河,甚至是不斷的修建行宮,然後大量的對外征戰,最後才落得一個國破家亡的後果。

如今雖然有人這樣反駁,朝廷,覺得朝廷這樣禍害百姓是不應該的,但是卻有更多的人把想法用在了爲國盡忠之上。

況且隋朝是隋朝,大明是大明,這是不可比較的,當今天子仁慈無比,英明神武,百姓們願意付出自己的勞力去幫助朝廷做這些的事情,也就是說他們完全不會因爲這種情況去跟朝廷作對。

在大明報的有意宣傳下,越來越多的百姓知道了北方百姓們對朝廷的支持,也紛紛從家裡出發去支持身邊那些正在爲他們修路鋪橋的工部官員們。

所有的人都鼓着一股勁,那就是要爲自己的未來打拼,如今地主雖然越來越多,但大家都是之前的百姓上來的,雖然不可能一下子跨越階層,可是隻要家裡出了一個讀書人出去讀書還是做技術總是會光耀門楣的。

再加上朝廷不斷的在是宗族的力量減弱。

雖然說這些鄉紳們都有各自的背景,甚至是有自己的能量,可也只能在一個地方上耍橫罷了,真正的放在大臺面上來講,他們根本就上不了檯面,再加上如今朝廷對於地方官員管得非常的嚴格,所以那些官員們也得愛惜羽毛,不可能將更多的人放在自己名下。

整個帝國的發展離不開百姓,這一點是讓更多的人知道的,他們統治百姓,雖然說在之前用了不少愚弄百姓的政策,可是如今大明報掌控着全國的輿論。

王師兄如今培養了不少的人,能夠幫他分擔一些,所以對於全國各地輿論的把控還是非常的不錯的。

百姓們在知道這些事的時候,不僅不埋怨朝廷,反而幫助朝廷解決一些困難,甚至可以說他們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他們是愛國的,沒有辜負大明百姓這個稱號。

漢家血脈是有血性的,更何況是對待那些當年殘殺了他們不少百姓的前元餘孽。

當然更多的人是比較理性的,懂得越來越多道理和見識了外面的繁華之後,他們也知道自己只要努力也能過上外面那些人的生活,對於一些事情也看得比較開了,至少朝廷不會允許他們再做一些太過愚昧的事情。

所有的事情都需要花時間,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由上及下的改革有一個好處就是能夠讓更多的秘密從上而下,一一貫徹在這個時代,更多的人都知道想要往上爬,不僅僅要有背景,更多的還需要能力,如果自己的能力不夠強,就算是有背景,爬上去了,也只能做一個屬官。

畫大餅這件事情誰都會做,建文朝廷也同樣在做這樣的事情,就好比之前有更多的人離開了大明前往大明南洲他們是奔着金礦區的。

可惜呀,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這個本事能夠活到那裡的,畢竟長途跋涉,有的人還有嚴重的暈船症,甚至是在船上死去,也很正常。

這樣的危險在之前的時候就已經全部告訴他們了,負責這件事情的官員們一次又一次的不斷的宣講着注意事項,就是爲了告訴他們,不要在這上面白白的浪費了生命。

可是對於那些不顧一切想要離開大明國境前往大明南洲的人來講,這些危險根本就嚇不到他們,他們依然會不顧一切的前往大明南洲,畢竟那裡可以讓他們翻身,可以讓他們過上榮華富貴的日子。

朝廷並不阻止這種,因爲他們已經盡到自己的責任了,對於一個有夢想的人,他們覺得不應該阻止。

以前的百姓可以說是麻木的,甚至是盲目。

前幾年因爲戰亂的關係,他們一直都戰戰兢兢不斷的逃亡,甚至是把很多東西都忘掉了,如今好不容易過幾年太平日子,自然是希望能夠過得更好,這些都是實打實能看得見的,而不是像之前那樣所有的一切都是虛妄。

當這些奏報傳到建文皇帝朱允文那裡的時候,皇帝非常的高興,直接免了北方三省兩年的賦稅。

百姓們都非常的高興,朝廷官員們也認爲陛下對此是一個正確的做法。

大明的稅收如今正在改革之前,讀書人可以免稅,甚至是那些官員們家裡有這官升的也可以大量的免稅,但是如今朝廷正在不斷的改革稅種,至少要讓更多的人交錢,畢竟大明的基建工程還需要更多的人付出錢財。

皇帝需要這些人不斷的去追求美好的東西,然後付出大量的錢財,當然不會白白的掠奪它們,而是通過稅收的方式稅收也是在一個合理的範圍之內,要想保證國家的正常運轉,自然需要有更多具體的稅種,可是不會成爲沉重的雜稅,畢竟百姓們也是要生活的。

不少阻礙的,因爲那些官員們享受了這麼多年的福利,突然慢慢的減少了多少還是有一些反抗的,不過對於朝廷那種嚴肅的氛圍和諸位新貴帶頭的操作之後,有不少人急急忙忙的將自己所欠的賦稅交上了。

建文皇帝朱允文非常的高興,那些人害怕,他也裝作不知道,只要目的達到就行了,他甚至還賞賜了不少那些主動上交賦稅的大臣們,不少的好東西。

改變大明百姓生活的東西,有很多衣食住行如今都已經有了大量的改變,但這些改變還需要一個長久的過程,才能完全覆蓋到全國各地。

大明的疆域實在是太大了,如今正在不斷的擴大之中,人們相信大明擴張的腳步不會停下,可速度還是會慢下來的,畢竟需要建設的地方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朝廷內部的磨合也正在不斷進行之中,部門越多也就意味着職能越明確,但裡面大家都是等級的部門之後就有可能出現一些推諉的情況,畢竟大家都是同級的了,誰也說服不了誰,只能通過一些其他的方式來作出決定。

議事長的職位還沒有決定出來,議事的規則還在討論之中,雖然他們不願意接受這樣的規則,可說到底那個職位還是非常的誘人的。

所以大家也看出來了,陛下既然想盈利的推行這個政策他們也不得不接受,況且如果真的能用那個位置的話,就算是隻做2到3年甚至是更短的時間,也能夠讓更多的人爲之奮鬥啊。

他們相信也許以後不會有人記得他們做了哪一個部門的上述,但如果他們真的做了議事長的話,那些史書上絕對會給他們留下重重地一筆,每一個人在一個平衡的位置上坐了那麼久,誰都會記得在中間所發生的事情。

就好比如今吏部尚書,掌管着天下所有官員的升遷,但又有多少人能夠見到他一面呢?又有多少人知道他到底是哪方人士,又在朝廷做了多久呢?

可是做了議事長就不一樣了,畢竟要爲所有他所做出的決定負責任。

所有下發的文件都會有他的簽名。

說最終所得出來的結論都會通告出去,百姓們會知道有這麼一個人參與做了這一項決定。

太吸引人了。

這是非常肯定的。

皇帝還是非常高興的。

如今自薦的奏摺,推薦的奏摺,雪花般的飛進宮中,無一不在表述着自己,或者是推薦的那個人是多麼多麼的適合這個位置。

建文皇帝朱允文如今並不頭疼,他知道方中愈的目的達到了,對於黃泉來說是一個很大的保障,那就是文臣們終於因爲這件事情開始不再那麼一致對外了,雖然他們各自爭鬥,也代表着彼此的利益,可這個位置代表着所有的人都有機會,就算這一次沒有機會,下一次終歸還是有的,所以沒有人願意放棄這個機會,至少要讓這成爲一項制度,真正的成爲大明長久以來賴以生存的制度。

這是陽謀,建文皇帝朱允炆就是不表態,大家依然會遠遠不斷的爭論,至少會決定誰最後成爲第一任議事長。

朝廷各部門如今運用的最多的制度有兩項,一是檔案制度,就是各部門所有的檔案都集中管理,分門別類,只要是與部門相關的,他們就要能夠查得到,不管是其他部門只要是有權限能夠調閱他們檔案的第一時間要提供出來。

這一點每個部門都做得很好,而且新成立的部門如今都有自己獨立的辦公樓。

所以有着充足的地方存放檔案。

第二個制度就是會議制度,那就是隻要是部門裡的人,都能夠有權限參與部門的會議。

當然更高級別的話,如果有限制的話,不是所有人可一般普通的會議或者是宣告性討論性會議,大家都有權利自己家的,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有發言的機會。

這樣來的話就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有些人的想法可以被更多的人知道,這樣的話也可以更好的考覈一個年輕的官員是否能夠承擔部門的工作和是否有發展的前途,對於上層官員來講,這是一個很很重要的發掘下一任官員的重要機會,畢竟他們需要長久的來考察一個人是否能夠擔當重任。

從基層做起,是如今的大明官場最看重的一項基本流程,那就是年輕的官員如果想要更高的擔任職位,除非立了大功合,的確在某方面有巨大貢獻之外,那就要從基層做起,至少不會耽誤他們的提拔,但對於大明國事還是需要有一個充足的瞭解。

第1172章 百姓的自我救贖第0151章 屁股決定了腦袋第0960章 登聞鼓響天下驚第0485章 一點一滴有事來第1167章 帝國出現的危機第0816章 點燃那一顆火星第1167章 帝國出現的危機第0613章 集中精力辦大事第0668章 帝國的榮耀風雲第0858章 工業技術的突破第1167章 力量還是不夠啊第0903章 皇權富貴系一身第0571章 大明海疆萬萬裡第0090章 徐四的謀劃第0775章 誰說窮人就得窮第0060章 朕幫你拔刺(求收藏)第1136章 變化的還是人心第1060章 國公爺的大戰略第0929章 陪伴最美的長情第1082章 終究是逃不過的第1161章 你太像高祖皇帝第0221章 殺身成仁難不難第0201章 虛無中尋找自我第0900章 沒有對錯的十年第0066章 你玩我們呢(求收藏)第0201章 虛無中尋找自我第0405章 戰士就該上戰場第0002章 初見遂提醒第0097章 桃李滿天下第0108章 天機不泄露第1216章 最最幸福的太子第0710章 認知偏差海權論第1029章你太小看錦衣衛第1094章 難已處理有困難第0392章 各懷心思行動者第0931章不講道理的道理第0329章 京師的最後屏障第0460章 無用那就全殺了第0561章 國子監復興計劃第1147章 水可載舟可覆舟第0320章 臨行的錦囊妙計第0179章 得來全不費工夫第1127章 向死而生的賈楠第0020章 官家子拜年第0674章 剝皮充草盡殺戮第0264章 漫漫長夜的等待第0226章 狼趴在狽身上跑第1162章 做真好事這麼難第0328章 竟對叔叔這樣做第0649章 大風起兮雲飛揚第0095章 沉迷在其間第0021章 師兄弟暢談(求推薦)第0539章 錦衣衛未來變格第0954章 幸福良人歸家來第0315章 似乎有些神操作第0525章童俊中愈第二次第0858章 工業技術的突破第0027章 殿堂侃大山(求收藏)第0350章 徐大都督的憂慮第0146章 千古留影看衆生第1067章 物是人非事事休第0183章 山寨最好的方式第0862章 傷敵一千破招式第0109章 這就尷尬了第0145章 奶聲奶氣小蘿莉第0013章 父子深夜談第0591章 吃別人嘴短御史第0879章 最好的大明天下第0420章 大明容納很多人第1104章 責任絕對重要性第0745章 五件大事的解決第0584章 一發動全身顫抖第0780章 北方戰爭的開啓第0768章 人小鬼大害人精第0963章朝中一念心驚變第0283章 高高捧起的仁君第0003章 溫暖與收心第1213章 高層的分歧出現第0401章 你是個不對的人第0938章殺人得挑自己的第1156章 中愈做的不錯了第0035章 明朝有山寨(求推薦)第0731章 一言一句論大明第0581章 連鎖品牌的雛形第0409章 大明國運賭一把第1193章 大人物的小疑惑第1053章 大山南北有牧場第0638章 寥寥江山楚天闊第0410章 大刀長槍的真理第0539章 錦衣衛未來變格第0529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0819章 老小子的新計劃第0456章 給自己留條後路第0336章 大明最真的講究第1215章 面臨現實的慘景第1144章 這樣的事情不好第1153章 皇后娘娘的擔憂第0090章 徐四的謀劃第1156章 危急時刻見真心第0870章 三保大人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