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3章 撈錢也得有方法

對於百姓來講,他們只要過更好的日子,那就足夠了。

如今很多事情他們不知道,可並不代表他們聽不到風聲,只要能夠看到一次變化,總的來說他們還是願意在如今的狀態下,生活的朝廷的大老爺們到底怎麼做,他們心裡並不清楚但現在看來,有一些政策對他們是有利的。

所以說不管怎麼樣,現在對他們是有好處的事情,自然是要一直做了。

高高在上的官員,並不是沒有。

況且人都是自私的。

不可能無緣無故就做這樣的事情或者是那樣的事情,甚至是損害自己的利益去幫助他人。

當然這些大道理大家都知道我還是有一些人願意做出自己的努力去改變一些事情,對於整個朝堂上的人來講,他們之前所經歷的一切與之前擔驚受怕相比,完全是兩個模樣。

方中愈今天參加了早會,當然還是默默的站在後方,許多人看到了他。

都笑着打招呼。

方中愈也規規矩矩的回禮,對於這些表達出善意的官員,他並沒有覺得要表現的很高冷。

對於他來講,多一個朋友多一條路,況且還是手中掌握着不少權力的朝廷官員,有些時候可能做的事情更多,而如今這些在朝廷上能夠參加朝會的有品級的官員自然就更多了。

道理不用別人去講,能夠在操場上擔當大任的人心裡都非常的清楚,有些事情就算不點破,他們也知道到底是什麼原因。

當然還是有不少人對他有一些冷漠,這更多的是來自於那些之前在各個崗位上呆了很久的老大人了,當然方中愈對於他們是尊重的,他們對於方中愈的敵視也是有據可查的,畢竟他們是真正的衛道士。

自從太常寺卿黃子澄黃大人在朝廷上規規矩矩的安分下來之後,之前圍繞在他身邊的那些人都或多或少跟他保持了距離,至少表面上是這樣的。

他如今跟方中愈既不親近也不敵視,反正就那樣做着自己的事情,對於其他的事情反而也不關注了。

“皇上駕到,衆臣早朝。”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免禮,平身。”

還是之前的流程,畢竟這樣的場合還是非常莊重的,對於大家要維護自己的權威,方中愈並不覺得有什麼兩樣,畢竟他的權力也是來源於此,百姓們要是對於朝廷的官員有一定的信任,這樣的規模和狀態還是要擺出來的。

不過和以前不一樣的是,如今朝堂上不再像以前那樣把事情拿出來討論,反而是最後做辯論和結論的情況。

也就是說朝堂之上如今做得更多的事情是做一個總結性的承諾。

之前他們會把各自的計劃與方案進行一次公開的討論,現在相當於是向其他部門公開,或者說告訴那些之前不知道這些消息的人,至於最後的結論到底是什麼,一般他們都有一個共識了,所以基本上是公佈一些事情和一些緊急事情的處理。

也就是說目前這種狀態對於整個朝廷的運作是非常方便的,提高了效率,皇帝不用再去憂心,可能一些事情在朝堂上突然發生,也不會因爲這樣的事情成爲各個大臣相互扯皮推諉的場所,所以如今的朝會倒是顯得非常的莊重和簡單。

“陛下,臣等聽聞,大明南洲將在近期接走一大部分移民,各部所在都在積極配合,但是如今又帶來一個新的問題,那就是該如何界定大明南洲的貨物前往大明國境內內部的稅收。”

戶部尚書首先站出來說道。

“朕看過你們的提案,建議收取10%到15%的稅收,朕覺得不錯,不知諸位臣工怎麼想?”

如今方中愈已經在大明國內經濟的推行十進制了,統一度量衡這樣的事情也在不斷的做,所以對於百分比這樣的概念出來,已經是再正常不過了,之前他們可能說一成兩成甚至是五成這樣來計算,但是如今有了建文數字的強力加持,有了各個學堂的大力推廣,如今百分比的概念已經充分的在大明國內流行着,所以朝堂上的提案也越來越簡單。

這也是之前他們討論過的,畢竟還是要跟之前一樣文縐縐的。

那根本就不符合,他們說想要節省時間我初中也就是說現在這些事情對於他們看來都是爲了改變整個朝廷的狀態而存在的。

那這些也帶來了另外的麻煩,那就是如今超長的處事更像是一個機器,就是大家按照朝廷的規章制度和大明律法做的事情,沒有之前的那種美感與神秘感,反而大家都會在規章制度內做事的時候,就有一種毫無樂趣的感覺。

建文皇帝朱允文確實看過他們的方案,認爲10%到15%的數字是比較恰當的,但還得看其他大人怎麼想,畢竟討論歸討論,最終的結論沒下的時候大家都有機會。

“臣認爲應該加到20%,如今大明南洲來來往往的貨物確實很多,百姓們前去也增加了大明海軍的護航任務,如今大明海軍雖然在不斷的練兵,但是如此頻繁的護航任務,直接影響到了大明海軍的訓練情況,甚至是耗費頗大,所以臣等認爲應該加大到20%,裡面有10%擴大到海軍的訓練經費上。”

開口的是如今大都督府的一位都督。

皇帝親自掌握軍權之後,自然是希望這些人能夠忠心耿耿,如今提出這樣的建議肯定不是一家之言,至少是獲得了他們內部的統一。

對於這樣的說法,其他人都是有感覺的,不管是文臣之間的探討還是武將之間的探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解決問題。

方中愈聽到這裡的時候,其實並不覺得只是多少,看了看他們一眼,看來如今部門增多之後,他們反而爭鬥的越加厲害了,不過也能理解,畢竟如果能夠讓自己相識的人在那個重要的位置上,最後獲得的可不比他們之前爭取的少。

“陛下萬萬不可20%已經是讓那些來來往往的商家和百姓們承擔過重了,如果所有的不都提供給一大部分給稅收的話,那麼百姓們就沒有太多的利潤了,他們肯定就不會積極的參與來往的貿易,這對於如今的海上貿易來說,恐怕並不是一件好事。”

“陛下,大明海軍的,情況您是隻曉得雖然如今已經成軍四年,可是真正的大戰役還是沒有出現的,所以不得不在海上進行機道和護航任務,如果不能夠保證海軍的正常發展話,恐怕這麼長的護航任務海軍實在是難以爲繼,所以還請陛下深思。”

有些人搖頭有些人覺得不可,不過更多的人知道海上貿易,不會因爲這個稅收受到影響,反而是那些大戶,也就是這些大人們背後說參與的海上貿易社團。

他們的貨物纔是大頭,對於那些小商小販來說,就算是徵收他們的稅收也不會產生什麼太大的影響,畢竟更大的護航費用和港口的使用是來自於那些真正的大戶。

建文皇帝朱允炆也是一陣頭痛,他在大堂裡掃了一下,發現了方中愈的身影,正準備讓方中愈站出來發言的,但看着方中愈低着頭什麼都不幹的情況不由得愣了。

看來這件事情方中愈並不想管,畢竟有些事情是他提出來的,但是後來到底怎麼做他還真的不太參與。

“你們雙方都有充足的理由來說明這些問題,但是如今還沒有辦法說服對方,也就是說你們的提案並不完善,正如今也不好多做決斷,既然如此你們再回去商量一下,把提案討論的完整一些,不僅僅要內部商量,也聽聽其他大人們的意見,至少要拿出一個統一的方案來,這樣朕好做決斷。”

“臣等遵旨。”

站出來發言的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後只得拱手行禮。

他們知道這樣的情況會出現一些阻攔,只是沒有想到,連皇帝都覺得他們難以在這件事情上作出更加有利的判斷,讓皇帝一下子都作出決定。

但是他們又不得不接受這個現狀因爲皇帝在某些情況下還是支持他們如果真的讓皇帝一個人做出了決定那麼最終受到傷害的是他們自己,而不是皇帝。

建文皇帝姓朱允炆心裡也很清楚,他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絕了。

至少他不能因爲自己的決定而讓人產生牴觸之心,畢竟事情還需要他們來做。

這麼久以來,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他自己處理的,而是手底下有一撥的文成願意幫他處理這樣的事情。

所以他還得在某些情況下表現出一些不太強勢的做法,這樣可以讓他們感覺到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彼此尊重是最好的,他們也可以考慮到這些情況,這纔是現如今最好的方法。

畢竟任何一項計劃都需要有人來做,有人來執行,這羣文臣就是最好的幫手,這也是爲什麼如今整個朝廷還處於一個良性發展的原因,就在這裡。

這些文臣們想得最多的不僅僅是治理好一個國家,掌握好手中的權力,更重要的是他們想要留名青史。

留名青史的條件可是很高的,不僅僅要有大的功勞,更多的是得到官方和民間的認可,很多百姓們認可的官員最終都會把名聲流傳下去,當然還得這個官員對百姓有很重視的心思,要是高高在上恐怕根本就不會達到那樣的效果。

如今進入皇帝朱允炆非常的清楚,他正在逐漸的把這些權力放下去,當然有很多權利是不能放的,至少要保持平衡,可以說整個朝廷現在處於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地步,但並不代表着他們就沒有爭鬥。

畢竟這裡面還牽扯到了無數的利益,大家都是一個一個的個體,背後的關係又錯綜複雜,所以在這個時候有很多利益的糾紛還是會存在的,只不過朝堂之上,現在大家都保持着一貫的方案,那就是先討論。

因爲內閣沒有出現,也就意味着沒有那個首輔,所有的問題不會有一個人來決定,所以現在朝堂上大多是大家來拿主意,見皇帝朱允炆做最後的拍板決定。

方中愈雖然有一定的方法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但是他還沒有想現在拿出來,因爲它也想看一看之前進行拆分的各大部門能不能在這一段時間內把所有的工作都做好,她也想知道這到底會走到一個什麼樣的地步。

如今拆分過來的部門都是之前部門中提拔起來的官員,也是在那些位置上做了很多年的,畢竟內行才能做內行事。

如果按照以前他們的官員制度的話,恐怕有一些官員可能各個部門都會帶過,甚至是從這個部門的士郎調到另一個部門擔任侍郎。

這種情況是會存在的,但是如今大家都慢慢的把這個規則放棄了,因爲他們更加的確認內行人做內行事,如果在自己的領域中,大家都有升上去的希望,那麼還會不會花費心思精力去做一些與本職位不相干的事情了。

這天下是朱家的天下房東,你時時刻刻都記着這一點,所以他做的更多的事情是像見皇帝朱允炆去體檢,然後再慢慢的去跟那些官員探討郵件,皇帝朱允炆把這些話題提出來,而不是直接由他來做,這帶來的好處就是,就算那些官員們有更多的想法,他們也只會跟建文皇帝去說,甚至是在建文皇帝朱允炆面前與他掰手腕,而不是直接找到他。

皇宮裡的潮會依然在進行着,大家都在說着各自目前所準備的情況。

朝廷官員們也向其他的官員通報瞭如今移民政策帶來的好處,當然更多的是依靠朝廷的補貼,不過補貼會越來越少,畢竟不可能講所有的人,只要有人帶動,有人貪圖這個利益,自然會引起一大串的變化,這纔是方中愈想要得到的結果。

皇帝看到如今朝堂上的面貌跟之前不一樣,他是非常開心的,畢竟有些情況下他非常清楚,如果自己退得太厲害,那麼文臣們就會抓住那些風險往前走的更大一步,如今他非常的放心。

第1158章 擔負自己的責任第0536章 什麼都考慮清楚第1090章 大明之各地變化第0138章 金字塔上掉下來第1137章 衆臣百相皆辛苦第0846章 紅太陽他在心上第0987章太子爺身邊的人第0414章 腳踏實地的基礎第1172章 這是帝國的榮耀第0211章 就想搞點大新聞第0301章 不信邪的燕反王第0673章 氣震山河好未來第0762章 這樣時光靜悄悄第0804章 來自皇帝的善意第0326章 兔爺是如何練成第0542章 迷煙終到解惑時第1171章 駙馬的內心世界第1225章 犧牲就徹底一些第0152章 盧爺話中的諂媚第0057章 朕的棺材板(第二更)第1202章 朝廷的底氣所在第1104章 方家有喜愛臨門第0425章 迷茫之中見曙光第0963章朝中一念心驚變第0690章 天意下誰敢敷衍第1025章 該來的總會來的第1203章 豁然開朗齊大人第0888章 世上有事皆憂愁第0167章 徐州城外的炮聲第0011章 臭味滿京師第0694章 兩朝開濟老臣心第0626章 整個朝堂的變化第0772章 北方晉王的心事第1156章 危急時刻見真心第0461章 夾着尾巴逃跑了第0554章 籌謀害人終害己第0223章 姐妹間深入交流第0969章剜肉補瘡不好使第0338章 高手之間的交鋒第1173章 帝國出現的問題第0632章 天下第一等難活第0645章 帝國時代的來臨第0514章 是你的蛙乾的嗎第1194章 三戰不死可活命第1069章 翻山越嶺的康石第1163章 父皇並不生氣啊第1055章 收穫頗豐的商人第0244章 忠貞不二齊先生第1068章 時間帶來的改變第0080章 立萬世之功(求收藏)第0263章 悄無聲息的綁票第0210章 老李今晚吃黃連第1118章 不是態度的態度第0546章 咱們想到一塊啦第0478章 這場戰爭會結束第1225章 犧牲就徹底一些第1106章 皇帝的態度不錯第1205章 文臣體系的妥協第1127章 向死而生的賈楠第1142章 朝廷百姓的分歧第0766章 每人位置不一樣第0369章 神仙打架凡人罪第0830章 各有各的小心思第1174章 正大光明的擴軍第0261章 君臣父子的轉換第1137章 衆臣百相皆辛苦第0620章 天子授課到天亮第1126章 這回不去的過往第0320章 臨行的錦囊妙計第1132章 光芒四射的影子第0353章 信裡到底說了啥第0476章 燕王朱棣的籌謀第1000章 有些事出乎意料第0409章 大明國運賭一把第0538章 中愈你個大忽悠第0451章 寧死不降殺叛軍第1218章 兵部的鬼還是人第0047章 求見溺死鬼(第三更)第1044章 巨佬的府中會面第0443章 這個世界很瘋狂第0809章 回家的感覺真好第1143章 這就是整個帝國第0631章 好壞皆有大可能第0504章 我可以讓你活呢第1073章 一波未平一波起第0584章 一發動全身顫抖第1208章 徵兵事宜的後續第0441章 運往軍營的物資第0711章 一路南下拓疆土第0874章 這套體系不實用第0708章 嚮往大航海時代第0377章 徐大都督的野望第0144章 母儀天下的打量第0492章 繼續進攻搶軍功第1121章 做人做事的準則第1095章 武裝力量的強大第0436章 無繩趕忙趕地鐵第1162章 太子殿下的心思第0457章 拋頭顱與灑熱血第0994章 晚節不保那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