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03章 規矩還是得立的

凡事都得講一個規矩,這個規矩可以幫助很多人做很多事。

當大家都在維護這一套規矩的時候,也就是說這一套規則正在幫助大家維護自己的利益,賺取更多的利益。

建文皇帝朱允文在朝堂之上說的那一番話並不是空話,也不是一時情急說出來的憤慨之意,反而是他經過深思熟慮的。

朝堂上的大臣個個都是飽學之士,甚至是那些年輕人,也都在各自的領域之中佔據了一定的位置,可是如今他卻發現跟以前的朝堂不一樣,似乎現在大家更喜歡用爭吵來決定一件事情的最終結果。

按理說不應該出現這樣的情況,建文皇帝朱允文在慢慢的想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朝堂上開始出現了這樣一種狀況,最後他找到了,那就是當初他開始允許方中玉在上面誇誇其談的時候,不過終於是用真正的理論上的說辭說服大家,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他們一直都在爭吵。

或許是因爲這幾年寬鬆的朝廷狀況和各種各樣的貿易,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讓他們有更多的利益掌在手中,畢竟能夠看到大把大把大把的經營進入自己家的府庫,已經讓他們感覺到非常的不容易了。

既然有希望,也有可能把這些東西更多的掌控在自己手中,那麼與別人分享似乎就不太合理了。

所以那些人爭吵的情況也就越來越多敬皇帝,朱允文漸漸的也感覺到了,如今大明的朝會似乎比以前的規矩少了許多,至少在討論事情這件事情上變得更加的多元化,不像是之前他們提出建議,進入皇帝朱允文批准即可。

一回到宮中。

朱允炆立馬說了一句。

“把計058號文檔拿來。”

皇帝身邊有着龐大的秘書機構,如今那些人雖然官職不高,但是他們卻掌控着整個國家各地來往的奏摺與文檔。

以計開頭的文檔,大部分都是方中玉和那些年輕大臣們所提供的建議,當然也有許多是他自己的思考,畢竟於國事相比這些計劃更多的是處於一個理想狀態下,所以金銀皇帝朱允文一般都只是在上面批閱,然後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後放在一旁,在合適的情況下就提出來。

進入皇帝,祝友們說出來之後,立馬就有秘書郎快速的去把這一份文檔拿來,他們不僅要熟悉每天各地來往的信件與皺褶還要對於這些檔案的歸檔,有着非常清晰的認識,只要進入皇帝朱允文有需要的時候,他們必須第一時間把這些東西拿出來給皇帝呈上,這也是減少了中間出錯的機會,加大了整個事情辦理的效率。

五年時間足夠讓這些人念出他們所應該需要的能力,畢竟皇帝需要這些人做更多的事情,如今朝堂之上的各種問題都開始顯現出來,這也是因爲老舊更新太快,再加上恩科考試長時間沒有舉行,各地和各部門的官員更多是由學院直接選拔,參與實習之後就可以正式成爲朝廷的官員。

現在似乎成爲了有問題的事情。

058號文檔,是之前方冬玉關於大明律及朝廷個方案的法律法規的一種探索,當然有很多部分已經被各部門取走,他們要對此來進行整個部門的規劃和對大明律的補充,這一份工作其實早就在做了,所以並不顯得突兀。

而皇帝看的則是關於茶會的議事法則,這一套法則其實在之前他已經看到過,不過那個時候他還認爲范仲淹的想法有些過遠了,畢竟朝堂之上還是以他爲主的,但是如今太多的事務牽扯到了他的經歷,再加上大明的國土越來越大,裡面牽扯的百姓與各項事務越來越多,金融皇帝朱允文覺得如今他的精力似乎不太夠用了,所以又想起了這一份議事法則。

方中玉當初提起來的時候,其實他自己已經不太記得後世中那些各種各樣討論事情的方法,但有一點他是知道的,那就是大家多少會遵從多數,服從少數這樣一個規則,也就是說就算他不完完全全照搬後世的規則,也會藉助其精華,然後讓更多的人幫忙,這些朝廷重臣作出決定。

也就是說其實各項工作都有法律可循,都有規定可以找到,那麼這些事情都會變得簡單起來,如今還沒有超強的計算機來做這些事情,光靠人力來做的話確實有些困難,可是如果不做的話,這些問題永遠就得不到解決,只要他們開始做這些問題,遲早都會解決的。

雖然裡面的東西沒有太過詳細,但是給出的思路確實能夠解決一些問題,比如不管百姓或者是朝廷官員他們在討論事情的時候,支持還是不支持,總會有合理的理由,甚至可以說在一些規則上,他們就是爲了避免有更大的爭執,這樣畢竟會影響一些事情。

按照方中愈的意思就是大家在表述自己的意見同時其他人不可以打斷,而其他人在表述意見的時候對方也不能打斷,當兩個人同時表達完成之後,再根據不同的點進行反擊,或者是勸說。

在這一項建議之中,方中玉曾經提到了平衡的法則,也就是說不管雙方大臣哪一方秉持什麼樣的意見,最終都要保持一個平衡,但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卻不那樣想,畢竟之前朝堂之上就是以他的意志來決定的,如今他也能夠理解方中愈那樣的想法,畢竟方中愈還是一個橙子,多少還是要爲大成的着想,可是他作爲皇帝是不能夠同意這樣的政策的,至少目前不可以,所以建文皇帝朱允文覺得這一條還是要修改一下,至少要讓皇帝來掌握平衡的原則。

之前朝堂之上諸位大臣只是分別表達了自己的意思,然後表明了自己支持還是不支持,這並沒有起到一個決定性的作用,也就是說在很多人根本就不瞭解你所要表明的意思之後,是沒有辦法支持或是反對的,所以這就呈現出來了另外一個狀態,那就是必須要有人能夠清楚的有理有據的把自己的話說出來。

按照進入皇帝朱允文的意思,如今朝堂之上的風氣並不太好,畢竟在某些事情上,他們可能會對一些主官們採取人身攻擊,就比如說一些老臣們認爲年輕人太過浮躁,一點都不穩重,甚至上升到私生活上來,這樣的爭鬥是毫無意義的,大家聽着煩也容易引起仇恨,這樣的情況在整個朝廷之中是不允許存在的,所以方中愈就建議建文皇帝朱允文在某件事情上一定要嚴格遵守就事論事的原則,對於很多人來講,如果他們不做的話,恐怕對於其他人來說都是一種傷害。

進入皇帝朱允文再一次看到這些原則的時候,腦袋就已經發亮了,是的,他覺得當初自己應該早早的用上這一套準則的,至少要讓這套準則在大臣中有一個更加清晰的認識,讓他們都知道朝廷不是沒有辦法限制他們在大堂之上爭吵,甚至是嘈雜,非要用自己聲音大來概括其他人的道理。

可惜啊,世上沒有後悔藥,不過如今建文皇帝還來得及把這一切做一些更改或者說能夠讓這些事成爲自己手中更加有用的東西。

越是仔細的看着一份東西,就越覺得這裡面蘊藏的學問很大,雖然之前他都知道方中愈在某些事情上確實有不得不說很牛的能力,但是現在年紀越是大,對整個朝廷的事物越是瞭解他就越是佩服方中愈。

不過這樣的心態出現在一個帝王的身上確實不太可取,畢竟皇帝纔是這天底下最大的,要是一直抱有這樣的想法,恐怕對他不是一件好事,所以見皇帝朱允文立馬就擺脫了腦袋裡的這個想法。

建文皇帝追完就拿起筆來在上面修修改改,如今他能夠快速的在這裡面尋找到對自己有利的地方,哪些有可以刪減,哪些可以補充畢竟方中愈當初提供上來的只是一個模板,他也沒有跟方中愈討論過這樣的事情,不過現在看起來似乎都可以讓他自己在這上面坐着。

挑燈夜戰建文皇帝朱允文現在做的次數越來越少了,不過今天確實一直在裡面堅持着,就算是晚上也是拿到這裡吃的,其他人對於這一切卻沒有感到太過奇怪,畢竟當初皇帝還有過通宵做事的情況出現了。

他們心裡都很清楚,皇帝現在要是做一些事情不需要跟他們交代,所以一個個都非常的老實,晚上也有人來替班。

這跟之前不一樣,如果皇帝不睡覺的話他們也不能睡,甚至說皇帝只要一叫他們得立馬醒來,然後在跟前伺候,如今皇帝也非常的體諒他們,所以這些太監和宮女們也分的有班次,三班倒,至少讓大家都能夠休息。

這跟當年太祖高皇帝的時候是不一樣的,太祖高皇帝當年什麼都要操心,可以說一天到晚光坐着就能夠把他累趴下,可是呢,他的休息時間又太少,雖然說也活了七十幾歲,可保不準,如果他能夠放權一部分出去,他早就不會是那個樣子了。

甚至可以說太祖高皇帝還能活不久了,不過這樣的話進入皇帝中英文也只是自己在腦袋裡想想,從來沒有跟其他人說過,畢竟太祖高皇帝是他的親爺爺,而且處理國事累死在皇位上也不是什麼丟人的事情。

所以如今建文皇帝還是非常注重效率的,至少他自己搞不定的事一定會讓其他人去幫忙做。

如今能夠站在朝堂之上的人,多少都有一些過人之處,他也不可能把這些人都趕出朝廷上去,那麼就只能把他們都掌控在自己的手裡,當然手段是比較溫和的,不可能光靠殺來決定,所以如今朝堂之上還算是比較穩定的,只不過有一些他們內部爭鬥罷了,畢竟年輕人與年紀大的人說話還是有些差距的。

皇權與臣權本來就是對立的。

這一點建文皇帝朱允文早就知道了。

當初方中愈跟他討論這件事情的時候,就已經清楚的跟他講講了如果她太過柔弱,那麼臣子的權力就會不斷的膨脹,最後甚至是把皇權壓的死死的,如果他有太過強盛的話,最後恐怕朝廷的大臣們都一個個成了蓋章的尚書,每天都只知道點頭答應皇帝什麼,什麼卻不做事也不創新。

建文皇帝朱允炆其實知道這些的時候,一直都幫助方中,愈做了不少的改善,所以在改革事中慢慢的衍生出的一些事物和職權也漸漸的變大了。

只是如今他覺得似乎到了一個成熟的地步,要讓更多的部門聯合或者是分化,甚至是要加大一些部門的權柄,這樣才能夠確保整個事情的完美協作,畢竟朝堂之上官員衆多,部門衆多。

所以纔有了這幾次的討論,可是大家似乎都不太看重,或者說他們害怕手中的權力被更多的人分走。

但是建文皇帝朱允文卻覺得這一切都是應該做的,畢竟很多人都沒有辦法把這些事情控制在自己的手裡,這並不是正常的事情。

可是他們又想方設法的想把權力都往自己手裡塞,這就更加不正常了,畢竟什麼事情都如果掌握在一個人的手裡的話,最後帶來的麻煩是非常大的。

朝中的大臣們聽說建文皇帝朱雲昨天晚上一晚上沒睡,很多人都有一些吃驚,不過最後又有些理解,畢竟這一段時間來他們已經聽說了,皇帝對某些事情是不太滿意的,所以不得不抓緊時間做一些改變,再加上這一次討論制度改革的事情遲遲得不到解決,很多大臣們心裡都有一些怨言了,畢竟按照他們的想法,不管是拆分部門還是合併部門,最後都需要臣子來執掌,這就給他們創造機會能夠讓更多的人進入朝堂,甚至是能夠壯大他們的力量,但有些人就是一直抱着老想法,不改變多少,還是給他們一些阻攔這就讓他們有些不滿意了,畢竟他們還想帶領更多的人進入朝堂了。

第0650章 碧波盪漾揚風起第0835章 孩子掛在肚皮上第0124章 皇帝輪流做第0670章 大明戰兵保家國第1211章 連鎖反應的出現第0548章 不是戰爭的戰爭第1197章 老頑童的小心眼第0478章 這場戰爭會結束第0155章 是不是我不行了第0320章 臨行的錦囊妙計第1059章大明海軍的改變第1148章 虎毒尚且不食子第0682章 陛下吃肉我喝湯第0801章 背靠大樹好乘涼第0464章 行走在京師之中第0961章 說的比唱的好聽第0759章 刷碗刷出的道理第1161章 建文皇帝回來了第0868章 咋說都是你有理第1052章 舊時代的片尾曲第0972章 無言信任壓力大第0799章 有了牽絆有了根第1186章 激動人心的時刻第1094章 大明帝國的未來第1038章 奉旨趕快生孩子第0961章 說的比唱的好聽第1094章 難已處理有困難第0055章 陛下失蹤了(第二更)第0387章 大明權臣的雛形第0452章 一場戰爭的改變第0160章 御前會議的安靜第0528章 帝王心術有點怕第1173章 想不到的事太多第1154章 暫時離開是相聚第0109章 這就尷尬了第1092章 多吃苦就能成長第0045章 家裡井水甜(第一更)第0940章 南轅北轍一直跑第0802章 不同立場不同語第1133章 太子努力的程度第0422章 民間自有大佬來第0278章 請開始你的表演第0218章 關鍵時刻忘記了第1149章之前沒一步到位第1086章 移民大佬的困惑第0544章 長興侯府的堅持第0352章 府裡來了個對頭第0674章 剝皮充草盡殺戮第0739章 變革只在一瞬間第0342章 朝廷利器的成長第0195章 低調高調的選擇第0994章 晚節不保那不行第0824章 女生外嚮是真的第1192章 皇帝的無奈之下第0542章 迷煙終到解惑時第0121章 不得了的事第0043章 鄭家有舊聞(第二更)第1132章 皇帝給予的壓力第1126章 畫畫哄妻方伯爺第0342章 朝廷利器的成長第0561章 國子監復興計劃第1184章 有生之年系列劇第0182章 死不死關我屁事第0390章 突然出現的三爺第1000章 有些事出乎意料第0509章 着急的小方大人第0821章 廖氏家族的崛起第0142章 花了銀子買黃湯第1139章 拋棄權力的遊戲第0745章 五件大事的解決第0321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0928章 家裡有母心擔憂第1060章 有趣的人很少見第0884章 發財了大家一起第0650章 碧波盪漾揚風起第1137章 內心深處的孤寂第0435章 東宮伴讀的心思第1209章 連鎖反應的起來第1187章 朝廷百姓的關係第0747章 我們終將離開這第0923章有趣的靈魂碰撞第1179章糾結的親密君臣第0246章 大明大救星來了第1247章 遠行的平穩時期第0075章 包圍博士府(求收藏)第0021章 師兄弟暢談(求推薦)第0243章 挖條小縫鑽一下第0356章 朝廷的迷之自信第1225章 犧牲就徹底一些第0556章 長刀有鞘欲見血第1050章 退又能退到哪去第0518章 趁夜色人心難測第0519章 一代名將的隕落第1123章 到底在乎不在乎第0005章 民心的力量第0038章 雨天去蹭飯第1050章 隨處暗藏的考驗第0402章 太祖屬意四皇子第1185章 盟友是靠利益的第0485章 一點一滴有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