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30章 內聖外王的轉變

變化不是一天產生的,他只會每天都會產生,而一點點的變化及起來就會成爲大的變化,也就是量變引起質變。

這樣的變化可以是人爲的,也可以不是,但是不管怎麼說,都會有人不斷的把這個變化,放大。

如今朝廷正在享受這個變化帶來的便利。

不僅僅是朝廷的官員,是幾乎所有的人都在享受這個便利。而恰恰是因爲這個便利幾乎覆蓋了所有的人羣。

最重要的是,他們每一個人都不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所以目前來看,他們必須要考慮到幾乎所有的情況,每一個情況都是他們必須要考慮到的,這樣纔會對他們以後有幫助,朝廷現在所做的事情對於他們來說看似都很簡單,但其實都是特別困難的。

因爲牽扯到了利益大了,不是沒有人想過抗爭,只是,他們的抗爭基本上都被淹沒掉了。

錦衣衛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基本上很多事情還沒有被他們發動就已經,消失無形了。

方中愈不會管你這些其他人,自然會幫他處理,好的,大勢之下,基本上沒有人可以反抗,只能跟着大勢滾滾向前。

其他人都在等着,中愈拿主意,或者說聽聽中愈的建議,畢竟中愈在這方面算是專家吧。

“陛下注意大人,其實,我只說說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準確,但是請諸位考慮一下他的道理。聽聞前唐時期,倭國派遣了不少的遣唐使到大唐來學習,他們從大堂帶走了文字知識,技術,甚至還有很多的東西,那些東西如今在倭國發展成了他們自己的模樣。前宋時期還聽說有不少海上的倭人,也就是東瀛人來趙宋的海疆之處,像那些愚人們學習。大明洪武年間,太祖高皇帝在位的時候也有不少的人,來,大明學習。爲什麼他們會來學習呢?是因爲他們沒有,他們窮,他們匱乏,他們從來沒有這樣的技術,所以他們纔會來學習咱們這些,看似先進的東西。諸位大臣可以仔細想一想,咱們的東西,是不是比他們的好比他們的先進可以這樣說,如果咱們的東西完全沒有用的話,他們也不會費盡心機,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險來這裡,畢竟海疆廣闊,誰也不知道大海里面會出現什麼情況,說不定一不小心就會葬身魚腹。但是他們依然來了,這就足以證明大明的東西對他們有用,中原的文化對他們有用。”

聽着鍾煜的話,其他人若有所思,他們不是看不透,這裡,只是因爲之前確實被影響了,一時半會兒沒有想起來,但是如今他們也知道了,確確實實有這樣的情況存在。

看着他們似乎理解的面龐,中愈又補充了一句。

“咱們的東西真的好嗎?咱們的東西真的先進嗎這裡我要打一個疑問,那就是咱們的東西是不是真的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是我,之前,一直想要說的話,那就是,咱們大家可能都忽略了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原的文化如今淵遠流長,但是裡面的彎彎繞太多了。很多東西連我們自己都沒有辦法搞清楚,更別說那些遠在,善味的,或者是海外的那些人了所以還請諸位大人考慮這個問題。如果說是因爲如今咱們真的有一些新東西出現,而諸位大臣不願意讓他們來學習的話,成,還是有別的想法。陛下,諸位大臣,中愈想問大家一個問題,當年始皇帝統一六國之後,做的最大的一件事情,諸位覺得是什麼呢?”

聽到中域的發問,建文皇帝朱允文和其他的幾位大臣,臉色都有些不好看,他們特別不喜歡方中愈,這樣每次都自己提問,然後讓別人說出一番見解,其實最後他得出來的答案反而比其他人看着更有力,所以一來二去,弄的次數多了之後,大家都不願意回答他的問題了,甚至連敷衍都不願意敷衍一下。

“好了中愈,朕上回就跟你說過,以後你要有什麼建議直接說,不要老是拐彎抹角的讓大家回答要是再這樣,這次會議真的就開不下去了,朕可不希望咱們都在這兒拐彎抹角的說話。”

建文皇帝朱允文,看的其他大人臉色難看,所以他率先說出了這句話,畢竟讓其他人來說的話,中愈可能還不服氣。

在下面的其他幾位大臣看着建文皇帝朱允文,真的越發的覺得他如今越來越鮮明瞭。

畢竟,他說的就是,他們的心聲啊。

方中愈現在越來越過分了,真的是,每次,做這樣的問題,老是會讓他們自己打臉,所以他們寧願不回答。

建文皇帝朱允文如今所做的事情就是這樣的,但是隻要他們可以努力做,這一切都沒有什麼問題。

這倒是讓中域感到有些尷尬,想不到其他人現在居然如此的畏懼他。

他心裡不禁有些好笑,怎麼一來半會兒自己到成了這個惡人呢?他不過就是喜歡抑揚頓挫,先把觀點拋出來,讓大家討論討論,最後自己再做結論吧,之前他們也是這樣做的呀,爲什麼到自己這兒就不行了呢?

在牀上爭論,本來就是這麼跟劉成他們之前也是這樣做的呀。

方中愈其實不太瞭解的是,其他的諸位大臣,如果討論問題的話,最後大家得到的基本上是一個妥協的答案,那就是對雙方的計劃都有利,每個人的摺子都是因爲他們,經過深思熟慮的,但是芳中愈出現之後,打破了這個規律,那就是什麼事情,方中愈一說,基本上其他人都改變不了。

當然,前提是方中愈經過仔細的論證的,現在的畫風,中愈所做的決定都是,給大家討論的,如果有人阻止的太多,他也不會太強求,反而那些願意支持的方正玉纔會跟他多聊幾句,甚至是完善了一些計劃。

就好比之前盧掌櫃說的一樣,這個時候大家反對或者是退縮,以後他們會後悔的,方中愈就是這樣想的,反正你現在不跟着我幹,以後我要是做成了,那就不帶你了,當然這些話是不能跟其他人說的,自己在心裡想想也就好了。

看着進入皇帝,朱允文那嚴肅的眼神兒,雖然知道他是在開玩笑,給自己一個臺階下,但是方中愈還是覺得有些彆扭和尷尬。

“哦,辰知道了,陳知道了,陛下莫急莫急。其實大家都知道,始皇帝的功績太多太多這裡,成就不一一敘述了,陳只說一句,那就是,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統一度量衡。當然,其實這些事情統一中原的歷代王朝都在做,爲什麼要這樣做?其實道理很簡單,那就是加大大家的歸屬感六國爲何征戰不休?不僅僅是因爲當初國家的分別,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們用的東西都是不同的,正因爲是不同的,大家纔不會認爲彼此是什麼,朋友也沒有什麼血脈上的關係,雖然事實上,多少還是有一些關係的。”

方中愈解釋道,這裡的時候他停下了,他沒有繼續說,還要靠其他人自己來想。

雖然說的很是透徹,但是大家並沒有理解似的,比較難以理解。

“你的意思是想讓他們學咱們的東西文化漢字技術,然後多年以後,他們可能,成爲大明的一部分。”

兵部尚書齊泰首先反應過來,他忽然懂了方中愈所說的那一句話,這是一部很大的氣,現在可能還看不出來,但是以後可能會帶來很大的影響。

兵部尚書齊泰的話,你出來,大家忽然驚醒,思來想去,再聯想到前因後果,一下子就明白了。

他們並不傻,反而都深諳此道,這個時候,畢竟他們是番邦,沒有想到那些也很正常,但是,經這樣一點撥,他們立馬就明白了,確確實實是這個道理。

而且兵部尚書齊泰齊大人說,以後他們可能會成爲大明的一部分,這就讓這些人更加的兩眼放光。

這可就是開疆拓土的功勞了,如果這件事情真的成功了

這份功勞不僅僅會算在建文皇帝朱允文身上,同樣會算在這些兢兢業業工作的大神身上。

這可是一件好事。

“不僅僅如此,他們要學習的不僅僅是咱們的文化,精神,語言,技術我認爲只要是咱們的一切,他都要學,特別是那些深深的帶着大明鬧應的東西,咱們不僅要讓他們學,還得深刻的教,至少要讓他們國人都知道這種東西到那個時候有些東西就不是他們說的算了。”

對於方中愈來講,他還是,知道不少東西的。

他在大腦之中對當初的文化入侵有一個模糊的概念。

雖然只,知道,文化入侵是一個有爭議的概念,因爲涉及的範圍太廣了,所以其實很多情況下都不算作文化入侵,但是,其實他還是願意做的。

方中愈現在也知道,大家都知道自己是漢人,但是對於民族的這個概念其實並不多。

就算是如今,大明報上廣泛的宣傳,也沒有讓他們,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識,不過方中愈既然提出來了,自然要多做一些。

這話說起來有些殘忍,至少在他們看來,方冬玉這,似乎不太道德。

“中愈仔細說說吧,繼續說,正聽着呢”

建文皇帝朱允文,看着方中宇,示意他繼續說,似乎他挺感興趣的,因爲以前從來沒有人跟他講過這種方法。

所以爲了大明的未來,他真的是想仔細的聽聽中愈說一番話,這一番話是他從來沒有接觸過的。

方中愈說的其實也很簡單,他知道那是一種國家對民族或者說對另一個民族通過文化改造和思想改造而達到的一種政府行爲。

朝廷現在能不能做到他也不清楚,不過既然人家願意學,那他肯定是希望能夠竭盡自己所能讓別人學習。

方中愈的建議出來,其他人都有一些不太適從,至少,他們聽出了方中愈暗藏的意思,只是老覺得有,一層薄膜擋着一樣,讓他們不能知曉裡面具體的含義。

再加上之前,兵部尚書齊泰,其他人所說的話,讓他們心裡突然有一種,似乎自己成爲壞人一樣的感覺。

“陛下。陳把它稱之爲文化入侵,具體的說來了陳,也說不清楚,但是陳可以說說想法,讓大家,集中,思想來拓展一下主要是這樣的,大明以後會越來越強大,但是咱們畢竟精力有限,畢竟國內還有這麼多的地方,等待着大家去開發去處理朝廷自然不可能,把更多的精力浪費在番邦之上但是如今是他們自己要來學習,也是他們自己想要從大明這裡得到技術。朝廷可以支持他們,當然是有條件的,他們既然要學習,那就多學習一些了,炎黃文化源遠流長我相信他們更需要咱們這些。比如說讓他們,派更多的孩子過來,如果那些孩子們在大明能夠學到更多的文化知識,說大明的話,寫大明字,當他們回去的時候自然會,按照在大明這邊的習慣改造那裡。而且之前也有不少移民到他們那裡的,現在朝廷不是正在推行鼓勵生育的政策嗎?這也很簡單,大家多生一些,然後送到那邊。同時咱們會加強宣傳,告訴那裡到處都是漢人,或者說有漢家血脈。久而久之,當大家都認可了這些血脈的時候,那麼,咱們就,可以,正大光明的告訴他們,他們跟大明是一起的。這還有另外一個好處,那就是如果以後大明在外面遇到大敵海疆之外,他們也是可以提供幫助的。”

當然方中愈是斷斷續續的說的,他只能說他如今想到的,至於其他,他想不到到目前也沒有辦法。

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他當然只能提供一個建議,直接建議最後到底要怎麼執行,當然是由他們自己知道。

這就是方中愈的短處,雖然他一直都很努力的做這些事情,但是現在這些事情其實對他來說並不好。

因爲他沒有辦法提供一個完整的理論,只能是一些,腦子裡記憶的,或者是前世他看到的。

但是他這些話卻給在場的其他人似乎打開了一扇大門。

他們發現放東西的方法似乎特別的有效,至少對付那些分幫人特別的有效。

其實這也是一種,觀念的改變,畢竟內王外聖是他們現在所做的。

在大明建立之前,統治階級,壓榨,自己治下的老百姓,搞愚民政策,然後,統治階級與被統治的老百姓們矛盾不可調和,最終這些高高在上的人被推翻而被統治階段,又搖身變成了統治階級。

然後又不斷的重複着這個內鬥的過程。

在座的這些大臣和建文皇帝,朱允文心裡都很清楚,他們到底之前是怎麼做的?

太祖高皇帝又是怎麼奪得江山的,他們心裡也很清楚,這是因爲他們都很清楚。

所以方中已提出來的問題,就讓他們感覺到,也許會有辦法解決這些問題。

權利是所有人都追求的東西,沒有一個人不可能不喜歡權力。

因爲權利就意味着,有特權,可以統治別人,指揮別人做事,就算是方中愈,這個在21世紀接受了良好教育的人,到了這裡,依然放不下手中的權力,因爲他知道只有他手裡握着這些東西,才能指揮別人做更多的事,才能像現在這樣把很多事情,掌握在自己手裡,讓別人聽他的話。

所以他雖然做了一些改變,但是那些改變的基礎,是因爲他掌握了這些權利,或者說建文皇帝朱允文賦予他這些權利,黃泉在這個時候還是挺重要的,就算是整個朝廷的朝臣們也沒有辦法去阻止這些。

“果真是上兵伐謀啊,不戰而屈人之兵。”

並不尚書齊泰說了一句。

這樣的話已經很是誇耀了,其他人心裡也都明白了他說的是什麼。

如果真的按照這樣的政策,大明持續執行下去,用不了十年,甚至是不出五年,只要大明可以堅持下去,恐怕那些三國都成了大明的,真正的蜀國了。

他們自然不可能說會把那些土地變成大明的土地,所以還是說的是,蜀國。

“大人謬讚了。”

方中愈之前提到的時候只是單純的,想讓大明的影響力擴大一些,但是現在經期太奇大人一解釋,他忽然發現了,這似乎跟後世之中,一種方式特別的相似。

那就是殖民地。

對內部,的政策肯定會慢慢發生改變,而對外的管理方式更加會發生大的變化,這個時候就需要,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陛下雖然說逗你,確實是這麼個道理,但是,他有一個特別重要的前提,那就是大明足夠的強大,這種強大不僅僅是文化上的強大,還需要是各方各面的強大,更需要的是軍事上的強大。不說別的,如果大明的軍隊連自己的國土都保不住的話,更別說去震懾海外的敵人了:”

其實這句話說出來,其他人都沒有什麼特別的想法,大明混一圖,不僅僅,是在全國各地廣泛的流行新勢力,他們也是知道的。

大明的海疆實在是太大了。

陸地上的邊境線也太長太長了,所以對於他們來說,這些目前都非常的重要。

但是如果不能做其他的事情的話,他們自然是希望能夠,使大明更加的強大。

“這也是你一直要求,北方改變新軍,然後現在加強軍事部署的原因嗎”

建文皇帝朱允文這樣問的,其實之前中愈建議他,做那些事情的時候,當初用的藉口是,朝廷,連打敗,燕王叛軍都這麼遲,你要是真的有敵人的話,又該怎麼辦呢?

“陛下,其實如果不是您今天找我來,我根本就不知道,外方已經派人進京了,所以這只不過是剛剛所說的話,至於之前的那些打算,主要是因爲,程,考慮到大明的軍隊確實是力量太薄弱了只是單純的想加強一下他們的力量罷了,但是如今看來,也許他真的越來越重要了,重要到不管咱們做什麼事情,都需要他的倚仗。不說別的只說,趙宋。如果當初他再強大一點也不會,被北方的遊牧民族,趕離了,大梁城。”

後面的話方中愈也沒有說了,還在等着諸位大臣自己腦補是的,他們都是有學問的人,這點東西他們還是懂得的,他們也能,聽出中域暗含的意思。

這個時候要是不強大,最後被壞人打過來,國家負面可是很正常的。

遊牧民族可不僅僅指的是女真人,還有如今的蒙古族。

趙總可是兩次都敗於遊牧民族之手。

他們自然也不希望做太多的事情。

丟了自己的臉。

太祖高皇帝好不容易帶領着大家都回到漢家天下,多少人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在那片土地上留下了自己的血,甚至是丟掉了自己的命,皚皚白骨一直都存在那裡。

要是如今,在他們手上,把漢家天下丟掉了,又怎麼有面膜去,見列祖列宗呢?

“好,既然如此,你既然同意了,那就行就按你說的吧,讓他們學,只要是咱們能夠讓他們學的,都讓他們學,甚至是你說的讓他們派遣小孩子過來,學習的,咱們也把這一條加上這樣吧,朕允許他們,派更多人過來,當然,所花費的,咱們承擔一半。注意大人,沒有意見吧”

“陛下,承擔一半是不是有些多了,畢竟也是他們自己的學生,到時候還是要回他們自己的國家去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一說出來就立馬有人阻止,在他們看來,本來這就是不划算的事情,就算是方宗毅如今所說的這些,也需要長久的做下去。

也就是說,短期看來這些東西都不會有實質性的進展,甚至是,根本就看不到效果,所以他們必須要努力的做這件事,還要長久的執行下去,但是現在他們能做主,以後誰又能做得了主啊。

“是啊,是啊,陛下,畢竟以後他們都會不斷派人來的,再加上,咱們周邊的番邦這麼多,要是每一個都這樣做的話,朝廷也會入不敷出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聽後思索了一會兒,似乎也覺得自己剛剛,說的話有些大了,畢竟如果拍來的人越來越多,國家越來越多,對他們的負擔也是越來越大的。

“那好吧,是這樣考慮不周到了,既然如此,那就三成朝廷爲他們承擔三成,這總可以了吧,而且要廣加宣傳,讓他們知不知道,這是大明朝盡的恩典,是真正的恩典,再說了,想要得到就必須要失去點什麼,如今咱們付出的多,以後收穫的也就多,中愈不是說了嗎?也許十年左右那你都,會是漢人,既然咱們的技術能夠更加的成長,那就讓這件事情早點到來吧。無非是些贏錢罷了,真給的起,到時候真要加倍拿回來,你們都作證,也要好好努力,以後的事情可說不準,但是,只要大明存在,真相信這些事情都會得到解決的,而且,咱們的付出會,加倍的還回來。”

建文皇帝,祝你還像一個商人一樣打算着,而且跟其他人都在這樣的說道。

衆人看了一眼,只能點頭道。

“臣等遵旨。”

第1119章 長見識得出去看第0824章 女生外嚮是真的第0476章 燕王朱棣的籌謀第0805章 一起去撿狗頭金第0810章 引流可以治百病第0260章 內宮裡面的波瀾第0040章 屏風後有人(求推薦)第0346章 晉藩的十萬兵馬第0419章 那陣妖風來不了第0671章 帝國風雲大點兵第1092章 多吃苦就能成長第0915章 死了管洪水滔天第0289章 執行力初次體現第0612章 忙忙碌碌強大明第0591章 吃別人嘴短御史第0501章 大明狐重新出現第1062章 改革從軍隊開始第0682章 陛下吃肉我喝湯第0458章 大明錦衣幻夜騎第1128章 一失足成千古恨第1205章 文臣體系的妥協第0824章 女生外嚮是真的第0883章 消息的轟動效應第0115章 我是大忽悠第0656章 只是自助者天助第1181章 人心思變不得變第0800章 天下沒有省油燈第0263章 悄無聲息的綁票第1000章 有些事出乎意料第0274章 不見兔子不撒鷹第0305章 走在迷局中的人第0951章 成年人的博弈論第0372章 晉藩的唯一出路第0557章 莫談江湖在九霄第1018章歷史的必然結果第0214章 會喝酒的葫蘆娃第0813章 撈錢也得有方法第0723章 難言的信任造就第1117章 陛下臣不願放權第1170章 事情衆多錦衣忙第1063章 南巡的細枝末節第0351章 付出會有回報的第1175章 秘密到底是什麼第0275章 漸漸露出的真相第1125章 故事發展的方向第0452章 一場戰爭的改變第0080章 立萬世之功(求收藏)第0298章 太祖皇帝的遺物第0728章 手握大權掌生死第1225章 犧牲就徹底一些第1036章 交趾故地的鋒芒第0423章 總算有一點變化第0585章 大明女將的消息第0826章 一個棒頭一個栆第0047章 求見溺死鬼(第三更)第0151章 屁股決定了腦袋第0443章 這個世界很瘋狂第0805章 一起去撿狗頭金第0588章 天下大同只是夢第0202章 士子心聲與考驗第1188章那是活着的本事第0070章 喜歡胖胖噠(求收藏)第0481章 好時機就要到了第0213章 你是郭靖郭大俠第0705章 帝國南北變朝陽第0682章 陛下吃肉我喝湯第1134章 巡視之事慢慢來第1211章 帝國的樣子很好第0497章 北平城破旦夕間第0073章 要辦會員嗎(求推薦)第0774章 三年改制困難多第0070章 喜歡胖胖噠(求收藏)第0885章 國之利刃當出鞘第0717章 宮裡到底要做啥第0930章 弱化皇權的本事第0722章 徐家有女初長成第1042章 歲月從來不饒人第1196章 迷茫人入局更深第0851章 方家人底氣所在第0647章 又是一年歡喜日第0078章 又是這小子(求收藏)第0059章 買賣後悔藥(求推薦)第0548章 不是戰爭的戰爭第0086章 母親進宮了(求評論)第0397章 裝鬼是一種本事第0414章 腳踏實地的基礎第1164章 永遠強大的後盾第0319章 不要什麼都問我第1023章 掌控軍事力量者第0045章 家裡井水甜(第一更)第1077章 鞠躬盡瘁死後已第0779章 複雜過程簡單化第608章 一分錢是一分貨第0109章 這就尷尬了第1158章 你內心裡在害怕第1153章 皇后娘娘的擔憂第0781章 北行壯闊多殺戮第1093章 終究會回到原點第0576章 子子孫孫無窮盡第0494章 大明朝廷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