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上有很多危險的工作。
很多人會去做,有很多人害怕,不會去做。
在這個時代,伴君如伴虎,就是一個真實的寫照。
方孝孺,這個時候是忐忑的,雖然身爲帝師,但他,現在越發的感覺到,無能爲力,在之前,他說出的那些主意,給朝廷帶來了多大的風險,讓朝廷,遭受了多少的損失,他心裡很清楚,但是,朝堂上下,還有陛下,似乎將這件事情忘記了,但他心裡清楚,沒人忘記,只不過暫時因爲,中愈的原因,他們選擇性的遺忘了,但是他知道,如果真的出現了什麼風險,那個時候,那些東西就將成爲打垮他們方家。壓垮他和他兒子的,最大的一棵草。
所以,他這一段時間已經很低調了,一直在家潛心研究,中愈留下來的那些東西,之前終中愈跟他討論了關於,儒學,關於儒家,之前的發展,還有之後的發展,所以他一直都在改變。
中愈留下來的東西,對他來說就像是一種,新鮮的血液,給他打開了一扇,不一樣的大門,在那個時刻他想到了,最好解決這件事情的方法,那就是,在儒學的地位上,他的地位更加的高,他可以不管他的事,但是,與儒學儒家相關的,他必須要管。
他心裡想的很清楚,一旦他做出了改變,會給當今的朝堂帶來多大的影響,給天下的學子帶來多大的影響,但是,他不能退卻,因爲這關乎到他們一家人的性命。
如家,在這個時候,流派還是很多的,但是大家,幸福的還是程朱理學,至少目前來說,朝廷開恩科取士,也是,採用的,八股。
八股文,雖然沒有後世,那麼的嚴苛,但是多少已經有了那樣的樣子,所以,需要更多的學子付出更多的努力,在那上面潛心研究,這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那就是中愈告訴他的,脫離實際。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他們都沒有實踐過,全靠耍嘴皮子,又能獲得多大的益處了,所以,在這一刻上,他深深地相信,中愈說的都是對的,也正是因爲如此,他纔想,保護好自己的這個兒子。
中愈做的事情有多麼的離經叛道,他已經漸漸的感覺到了,雖然之前沒有太多的想法,但是自從,大明幻夜騎出現之後,他就知道,中愈走向了,可以一條和別人不一樣的道路,而那個道路,現在,充滿着荊棘,必須要有人保駕護航,杭,如果讓他單獨一個人在前面猛衝的話,帶來的,肯定是毀滅性的傷害與打擊,所以需要在其他方面保護她。
這也是他和他的妻子,方鄭氏一直討論的事情,中愈,畢竟年紀太小了,再朝堂上,根基太弱,縱然有這些叔叔伯伯們,願意幫助他,但是,如果真的觸及到了某些核心的利益,恐怕,就不能夠了。
他是儒臣,他學的是儒家,但並不代表他就傻。
當年太祖高皇帝,爲什麼,不願意重用他,考慮的原因太多太多?
當然,也就是他表現出來的太過忠厚,甚至是隻能做老師,而不能做,大臣。
所以希直先生,出名的,是教學,不然王爺不會,請息植先生,去,教導數,王府的子弟了。
建文皇帝在一旁看着他,方孝孺拿着,建文皇帝弟過來的摺子,其實心裡是很忐忑的。
他,翻看那些摺子的速度很慢,似乎想要把上面的每一個字都看的很清楚,而且這個時候他隱隱有些緊張,因爲他看到了。
不同的摺子,裡面多少都流露出了對大明幻夜騎的,好奇。
幾乎每一個統帥都提到了,大明幻夜騎的戰鬥力,而且,在那一場,對外戰爭中屠殺了一個前元韃子的小部落。
重點不在這裡,重點在,他們可以以500多人的兵力,就屠殺了一個,數倍於己的小部落,這纔是重點。
大明將士的戰鬥力有多強,建文皇帝,雖然說,不太瞭解,但是,多少是知道一些的,如果大明將士的戰鬥力真的如此之強的話,平叛戰爭也不會打了3,4年,而且損失慘重,所以,他也意識到這裡面的重要性,但是這個時候,他還是想聽一聽,方孝孺的意見,畢竟只有他,纔是那個對方中愈影響最大的人。
當然這些想法也是外界其他人的想法,當他們不能探聽到裡面的秘密的時候,他們就會猜測,從種種的蛛絲馬跡中猜測,也就是這樣,他們認爲,方中鈺的一切,那些千奇百怪的想法,都來源於他的父親,方孝孺,也就是希直先生。
沒有人會去告訴他們真正的答案,因爲,答案只有中愈自己知曉,這一切都是不可能的,雖然父親給他留下了不少的東西,他也跟父親交流過,但是那些衆多的想法都來源於那個後世的靈魂,來源於後世的何洪俊。
大殿裡的氣氛很是安靜。
方孝孺,並不急着回話,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沒有着急問話,他們都在等待,或者說,方孝孺,在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將自己的想法說出。
他已經看到了,諸位統帥,想要的,無非就是中愈手中,那些練兵的方法,但是之前他聽,中愈說過,在駙馬爺梅殷和魏國公,徐輝祖的軍中,他已經派人在訓練那些東西了。
也就是說,這位統帥,看中的不僅僅是這些,還有一些其他的東西。
至於建文皇帝,心裡具體的想法,沒有人知曉,也許連建文皇帝朱允文,自己心裡都很矛盾。
之前,在戰爭平定之前,他確確實實是支持方中愈的,不管中愈做了什麼事,他都是應允的,甚至給了三分,空白的聖旨。
兩份聖旨已經用掉了。
中愈,之前在自己的彙報中,也提到這些。
那兩份聖旨其他的作用建文皇帝朱允文,都是很清楚的,他也相信的,中愈那句話,便宜行事,在很多時候都會起到大作用的。
如果真的要等到,回京請旨,再回到,前線的話,恐怕會耽誤太多事情,所以,對於中愈來說某些情況下,皇帝還是挺佩服他的,但是這也,隱隱有一些,不一樣的意味,在裡面,特別是這一次,在燕王朱棣投降之後,,母后的態度,讓建文皇帝朱允文,更加的,糾結了。
也許在內心之中,他是不希望,燕王朱棣,投降的,他的那位四王叔,應該只有死了才能化解他心中的疑慮。
這件事情並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對於他們來說,身居高位者,謀得事,遠大。
也許,皇權,本來就是自私的,朱允文,就更加的自私,所以,他還是希望這樣的人越少越好。
當然這些摺子講述的都是,終於勸降燕王成功之前的事情。
所以對於最後的結果,他們都不太清楚,但是多少是知道的,燕王朱棣,就算不,投降也會被活捉。
沒有人承擔的起,殺掉,一個大名藩王的,罪名,就算是駙馬爺,梅殷。魏國公徐輝祖,都不行。
換句話說,就算是朝廷真的有意要殺掉燕王,也不可能在這個關鍵時刻,畢竟天下人都看着呢,朝廷剛剛宣佈,在京師那裡,赦免了,諸位王爺,恢復那些,被囚禁的,王爺的爵位,雖然沒有封地,但至少釋放了一個信號,那就是,朝廷,不再追究那些王爺的故事,
這個時候,燕王朱棣,要是出了什麼事,恐怕朝廷是,怎麼說也說不清的?
這些罪名都會算在建文皇帝,中愈的頭上,不管他有沒有這樣的想法?
也不管他有沒有暗示那些人做這樣的事?
如果燕王朱棣真的出了什麼事情的話這件事情,一定會站在他的頭上,而且,會把這些情況,狠狠地記錄下來,在史書上留下濃厚的一筆。
那些在前線的,諸位,統帥們,也會使之中關鍵的人物,他們留在青史上的,不是美名,而是罵名,甚至是波及到自己手下的將領,還有身後的家人。
既然這個責任已經達到大家都承擔不起了,那麼,就先別說吧,至少,要保護好,燕王朱棣。
方孝孺,看一份摺子,眉頭就皺一份看一份摺子,眉頭就更皺一份,當他看到中愈的,摺紙的時候,心裡的疑惑就更加大了,自己的兒子,到底要幹什麼?
他的內心已經很驚訝了,這已經超出了他對以往的認知,甚至她現在才知曉,原來中愈,居然從皇帝那裡拿走了三份空白的聖旨,也就是當初皇帝賜給他的東西。
那個時候他問過中愈,皇帝到底給了他什麼,寶貝,那個時候,中愈於笑着說以後,父親,自然會知道的,沒想到現在他知道了,還是在這樣一個時刻,建文皇帝朱允文,在一旁看着他,他又越發緊張了,但是臉上卻沒有什麼特別的表現,心裡確實苦不治,中愈啊中愈,你這做的都是什麼事啊,
雖然,他並不清楚,中愈到底做了什麼,也不知曉,建文皇帝,朱允文,把這些東西給他看的原因,但是他多少猜到了一份,他拿不定主意了。
討論歸討論,那個時候,平叛戰爭還沒有結束,燕王朱棣和他手下的叛軍依然虎視眈眈的看着,金獅,隨時都可能越過鳳陽路,打進京師,所以那個時候,建文皇帝朱允文,考慮的是如何打敗這些人,在那個時候,中愈的那些建議,他都可以,聽一聽,但是還不着急做決定,但是現在這個最大的阻礙已經被拔除了,這一切事情都走到了前面,
是時候做一個決定了,至少對於他來說,他心中必須要有一定的想法,才能在那些事情宣揚開來之前,找到一個妥善的安排方法。
方孝孺,也是拿不定主意的,但是,他知道自己的兒子做這些事情,肯定是有自己的想法的。
他雖然不敢完完全全同意,自己兒子的意見,但是,從目前來看,自己兒子所做的每一項決定,都對後面的事情有着重大的影響。
不說別的,錦衣衛的名聲現在比,前方軍隊的名聲還要好,爲什麼,因爲,有,方中愈在,小方大人領導的,錦衣衛,沒有向太祖高皇帝那個時期,讓人們特別害怕,雖然他也保留着一定的神秘性,但是老百姓們,並不害怕他,爲什麼,因爲知道,錦衣衛,現在做的事情都是爲了朝廷,好,爲了這個國家爲了百姓好,
很多事都很奇怪他是不能理解的,因爲這一段時間發生的事情太多了,讓他都有一些應接不暇,但是這些實打實的改變,他也是看在眼裡的,至少,他知道,這些事情,如果沒有方中愈的話,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既然不能阻止,那就只有支持,只有保護,雖然他的力量,還不夠高,但是,一些事情還是能夠做到的。
稍微在心裡思考了之後,方孝孺站了起來,向建文皇帝又行了一禮。
“陛下,剛剛的這些奏摺,臣都,一一,看清楚了。不知道,陛下,想要問什麼問題,臣會給陛下一個完美的解釋。”
有些話不能說的太滿,但是不說的話,會讓皇帝以爲他沒有底氣,所以,方孝孺,還是儘量讓皇帝感受到他的堅定。
“老師,我想問一下您,中愈所說的這些事情,還有諸位統帥,他們上報的東西,您都知道嗎?這些東西是不是來源於您?”
雖然心裡已經有了答案,但是建文皇帝朱允文,還是想聽一聽,方孝孺的意見,從他的角度來說,有些事情知道比不知道的要好,整個大明都是他的,他要將這一切都掌控在手裡,太多未知的東西讓他感到恐懼,就好像當初,不敢相信,燕王朱棣會造反一樣,他的死亡,憑藉着,一藩之地,整個朝廷對抗,這在之前是從來沒有過的,但是事實打了他的臉,燕王朱棣起兵造反了,還將朝廷逼得步步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