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7章 要不朕玩個大的

成長起來還是非常容易的,對於他們這些人來講,這些年來所發生的一切都是之前所能夠想到的。

建文皇帝,朱允文和方中愈兩個人的默契,可不僅僅是在朝政的處理上,更多的是在一種政策和大局觀的把握上。

這些年來建文皇帝朱允文已經成長了很多,所以很多的套路當他見得多了之後,就會明白事情,就會朝那個方向上發展。

手底下的臣子也非常的清楚,現在的他們恐怕已經忽悠不了皇上了,和當年的那些官員相比,現如今他們的生活已經過得非常的好了,當然同時又會帶來很多的制度。

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清楚的知曉,方中愈這些年來所做出的努力,都在限制着官員的權力和皇帝的權力,就好比如今他不可以像之前一樣隨隨便便的懲罰一個人,甚至也不會像之前一樣說殺人就殺人。

這件事情也是在太子向皇帝陳述,這樣的事情之後,他才意識到的,是啊,這都好久了,他再也沒有像之前一樣亂髮過脾氣,甚至胡亂的對某些人進行懲罰。

也就是說這些年皇帝朱允文在這樣的事情的處理之下,已經慢慢的養成了這樣一個習慣,那就是在做某些事情之前考慮的非常清楚,隨着年齡越來越大,ta也能夠明白太祖高皇帝當年所做的那些事的最終結果。

有些事情不是他想要的,但卻必須由他來做,結果是好是壞難以把控。但只要方向是好的,那麼所有的一切都能夠繼續下去。

“怎麼樣達到你之前所考慮的想法了嗎?”

方中愈之前考慮了很多,這只不過是其中之一交趾故地,自然還在研究之中,可是按照他的想法自然要做更多的事情,否則的話現如今這種狀態都是白白浪費的,既浪費錢又浪費人。

“陛下,初步看來,算是達成了一定的效果,至少咱們的人已經佔領了那裡,不過接下來最重要的還是治理,如果治理還做不好的話,知道所有的一切都浪費掉了。”

當初方中愈提出來的時候,建文帝朱允文就選擇了知識,對於這一切他並不反對,只要不是頭腦發熱,隨隨便便搞一些,然後將整個帝國拖下泥潭,他是支持方中愈做這些決定的。

所以在之前當聽到方中愈的那些策略之後,他的想法和方中愈完完全全合在了一起。

這也是後來他做出那個決定的原因。

交趾故地距離朝廷復地太遠,而且地形獨特,既有山也有水同時對於朝廷的兵員也有很大的考量,全國公要不是之前一直保持着兵備,根本就不可能做到現如今的這種狀態。

“那你想怎麼治理?”

這算是問政了。

這種情況在他們倆之間還算是非常普遍的,畢竟之前兩個人就有過多次討論,當然是關於其他事情,關於交址過去的事情,還沒有投入到那麼深刻的地方,畢竟在最開始建文皇帝朱允文也沒有想到會這麼快就達成了目的。

這些年來他們兩個人合作做成了很多事情,這也讓更多的人開始在整件事情中有一個特別重要的結果,那就是方中愈真的成爲了建文皇帝朱允文的左右手,甚至是第1智囊。

這樣朱允文的身邊並不是只有方中愈,反而有很多很多的人,不管是通證司,還是後期爲他準備的那些年輕人,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想法,甚至可以說方中愈,恰恰喜歡這些人,讓這些人能夠幫助建文皇帝朱允炆獲得更多的消息,熟悉更多處理好國家大事的紋路。

“陛下,具體的策略嗎?也就兩種,一是人口,二是文明,大明帝國的文化輸出其實已經非常的強了,如今只要朝廷派更多的人前往那裡,不僅是傳授知識,還有醫學,還有咱們的科技,總之各種各樣的東西都可以傳過去,當他們不斷的研究咱們的東西的時候就會更快的融合進咱們。

這第二嗎?就是讓更多的大明百姓過去,當然也要把他們的人口遷徙出來與咱們大明本地的百姓互相融合,甚至是通婚都可以,只要大家儘快的在種族上和民族概念上融合在一起,他們也會很快的,真正的認可自己是大明的百姓,再過數代人那麼就與漢家百姓無異了。”

方中愈給出的建議,建文皇帝朱允炆稍微思索之後就選擇了同意。

“雖然有些不太仁義,但是想來應該會很有效果。”

建文皇帝朱允文這些年來已經沒有完全的強調,仁義道德畢竟對於他來講他要爲整個大明帝國考慮,如果只是他個人的話,他是十分反對做這樣的動作的,但是大明帝國最高的統治者,作爲漢家百姓的族長,他必須要爲漢家百姓考慮清楚。

要了是的,他很確定,在之前他就已經想到了,建文皇帝,朱允文一定會同意這個計劃的,畢竟這是爲了大明江山好。

是他想到了那些官員們的想法,如果朝廷真的能夠把他所說的這些都做到的話,那麼他不僅能夠讓更多的百姓過上好日子,讓官員們手裡掌控的權力和利益更大,更能將大明帝國如今的風氣扭轉一番,讓更多的人開始爲帝國奮鬥。

“陛下,其實不僅僅是交趾故地,只要以後大明還有對外擴張的情況,都可以用這樣的方式。

只要大明越來越強,一直處於最高點,那麼所有的一切都會在大明的武力之下完全屈服。”

講話的時候眼睛是冒光的,如今他整齊的頭髮下面的面孔已經不再年輕了,但是越是成熟就越是能夠感覺到他對於整件事情的規劃,如今他越來越內斂,沒有當初的傲氣凌人沒有那個時候的狂妄不羈,但越是這樣的人就會越來越害怕。

“可以。

所以你還是要好好的謀劃一番,雖然說這幾句話說起來非常的容易,甚至對於你來講,他更加的容易,但是做起來卻非常的困難,這一點想必你也是知道的。

正在京師得到的消息有限,已經很久沒有出去逛逛,要不你看安排一下讓朕來下去瞅瞅。”

建文皇帝朱允炆這個時候所說的話倒也不是什麼大的問題,畢竟他想離開京師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這些年來大明越來越強大,商業發展的越來越快,整個工業的體量也越來越大,可是朝廷在經濟上的政策卻沒有辦法快速的跟進,這也是沒有辦法的。

建文皇帝朱允炆想出去看一看他統治下的大明帝國,不是隻在京師看,而是想去更多的地方,不過祖制有要求,他現在還沒有辦法,完完全全繞過這個坎。

雖然說祖制已經被他們破壞的,基本上已經不剩太多了,可是有一些基本的原則卻還是在堅持的,就比如說皇帝朱允文是不可能隨隨便便離開京師的。

聽建文皇帝朱允炆這樣一說,方中愈直接把頭扭過來看了看他,怎麼突然想到這裡了。

“咳咳,陛下,這不太好吧。”

方中愈有一些頭大,這個時候如果他真的做了這樣的決定恐怕交趾故地這個坎兒他就過不去了,所以在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出任何的意外,所以他直接搖了搖頭。

“陛下,現在不合適,至少這個時候不合適,京師你的大成本都盯着你呢,如果您這個時候離開京師,這不是給他們藉口嗎?況且剛剛咱們才處理了孔家這件事情,一下子要是讓他們反撲了可不好,您覺得呢。”

方中愈還是很仔細小心的勸說建文皇帝朱允炆一番,畢竟有些事情不是那麼容易的,如果他真的做了這樣的事情,接下來那麻煩可就大了,麻煩事會一件接一件的買,這可不一樣。

皇帝朱允文聽了之後,思索了一番,也覺得自己有些唐突了,所以立馬就說算了算了。

“既然如此,那這件事情也就暫且做吧,不過啊,你還是得給朕一個機會,總不能,朕是大明之主卻一輩子都只能在京師裡吧,況且朕還想去看看,看看當年太祖高皇帝所走過的地方。”

建文皇帝朱允炆還是挺嚮往的,如今大明混一圖越來越大,自然很多地方也是他想去的,只不過啊,礙於種種原因他沒有做。

“陛下放心,總會有機會的,等咱們在過一段時間安穩一段日子之後,陛下就可以出京,巡視天下了。”

方中愈現在所說的也算是一個承諾吧,畢竟對於他來講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做,現在他還不希望把更多的精力浪費在享樂上,所以這番話一說之後,接下來的事情就更加的容易了。

“那交趾故地,你打算讓什麼人去呢?”

“陛下,臣正打算跟您說這件事了,黃福您知道嗎?”

方中愈一邊說着一邊從自己的文件裡面拿出來一份資料,這是他隨身攜帶的,是之前錦衣衛對黃福的調查研究。

“朕知道,這個人倒是個能人,聽說在工部做的挺不錯,怎麼你打算讓他去交趾故地?”

皇帝朱允文,知道方中愈不會無緣無故的提起了一個人,自然也不會在這個時候提起一個人,那麼只有一種可能,就是他屬於這個人前往交趾故地,爲朝廷鎮守一方。

“是的,陛下,這是他的資料,您可以看一看,陳在這麼多的朝廷官員中挑選了很多次,覺得他最合適,這個人有一定的能力同時也是最適合的,或許把它放在那裡,能夠讓那裡更快的成爲大明帝國的屬地。”

這是方中愈的目標,他不希望交趾故地在這一次的戰爭之後,僅僅只是一個地圖上存在的目標,要讓它成爲永久的,大明土地,漢家土地。

建文皇帝朱允炆拿起黃福的資料一1查看,他立馬就發現了,這確確實實是一個了不起的人,不管是他從一個小官做起還是如今在工部擔任要職,都可以看出他在處理時事上有着別具一格的能力,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越了很多同齡人。

“按照你之前的說法,交趾故地將會以布政使司的級別存在,你是要讓他擔任布政使嗎?”

這可是封疆大吏的存在,掌控着一省的財政,民政。

交趾故地的情況又比較特殊,恐怕權力將會更大,甚至在接下來的5~10年內,朝廷恐怕根本就不會對他有更多的干涉,所以對一個人非常的重要。

皇帝朱允文心裡非常的清楚,這個人選對了能夠在短的時間內將交趾故地完完全全的同化爲大明土地,可是如果這個人選擇的不對,那麼接下來就會成爲大明的麻煩,說不定以後大明還會灰溜溜的從那裡離開。

他有這樣的見識,並不是什麼大的新聞,皇帝朱允文可以說是如今這個時代,對於各種各樣的學問了解到最透徹的一個人,因爲他有充足的時間去研究這些,相比較其他的學子而言,每個人都必須專門修一門,也就是說要精確的知道他們到底能夠做什麼,在某一個領域中是頂呱呱的。

但是皇帝卻不需要,因爲他們就是使用人才的,建文皇帝朱允文只需要知道如何將手中的人才發揮最大的效應就可以了,這麼些年來他做的也不錯,叫我幫你做英文,如今能夠容忍很多事情,肚量大了自然會看的透徹一些,所以很多事情都變得簡單了起來。

“是,的陛下,如果由他來做恐怕交趾估計也將會在5年內完全成爲大明的土地,當然更多的細節還要調整,不然的話也會出現大麻煩,他的個人性格和能力非常適合那裡,這也是錦衣衛這邊所做的評估。”

方中愈的推薦都是實話實說,僅因爲將他的資料和評估結果都寫在了剛剛的文件上,進入皇帝,朱允文自然也看到了上面對於他有着客觀的評價,建文皇帝朱允炆立馬就點頭了。

“既然如此,你去找他好好聊聊吧,如果還有其他的變動一定要及時告知他,朕不希望將士們用性命換來的土地,最終咱們還要灰溜溜的離開,然後把他交出去。”

第0488章 燕王朱棣的心善第1209章 活着的死人故事第0077章 阿拉伯數字(求評論)第0776章 教育事業的發展第0995章太祖皇帝的藤條第0978章 老大人教誨無常第0701章費盡心機的活着第0100章 糖衣吃炮彈第0752章 君權神授的思潮第1116章 大明太平盛世否第0921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0802章 不同立場不同語第1215章 現在事情不好順第306章 你得趕緊生孩子第0783章 建文皇帝的轉變第0130章 聽宮闈秘事第0717章 宮裡到底要做啥第0049章 還是個姑娘(第二更)第0225章 夢只遺落在天上第1138章 漏洞百出的大明第0597章 非君非帝莫染權第0882章 你以爲的就是嗎第1165章 有想法無解決辦法第1064章 小心思的大想法第0151章 屁股決定了腦袋第0637章 你吃肉來我喝湯第1149章之前沒一步到位第0619章 第一學府招生了第0488章 燕王朱棣的心善第0784章 文臣武將一言堂第0007章 北方有流民第1051章 人心浮動讀不懂第0928章 家裡有母心擔憂第0155章 是不是我不行了第1147章 水可載舟可覆舟第0265章 造化弄人說不清第1203章 豁然開朗齊大人第0879章 最好的大明天下第400章 潑皮無賴錦衣衛第1094章 難已處理有困難第0617章 簡單粗暴講道理第1074章 是非黑白在人心第0065章 蹭吃自助餐第1072章 北方邊境叛亂起第0840章 暴發戶誘人姿態第0131章 十年前的舊故事第0171章 小幼苗也要呵護第0368章 晉藩最難搞的人第0875章 他纔是穿越者吧第1162章 做真好事這麼難第0446章 中愈媳婦有着落第0020章 官家子拜年第0168章 這就是你我的命第0682章 陛下吃肉我喝湯第0233章 殺人不過頭點地第0808章 從上到下的改變第1149章之前沒一步到位第1168章 破而後立選出來第0986章 誰都知道有問題第0928章 家裡有母心擔憂第0372章 晉藩的唯一出路第0526章 今夜有夢待月圓第0597章 非君非帝莫染權第1158章 你內心裡在害怕第1041章 未雨綢繆顧後世第1113章 懷念鎮江府時刻第0321章 一切盡在掌握中第0051章 大耳朵叔叔(第一更)第0163章 朱明並不是趙宋第0291章 中愈被人看穿了第0018章 有妹初長成第0442章 梅駙馬爺的擔心第0557章 莫談江湖在九霄第1167章 帝國出現的危機第0248章 勝者爲王敗者寇第0954章 幸福良人歸家來第0357章 人情世故與冷暖第0178章 流了口水的帝王第0159章 謎一般孟德燒書第0891章 功與過世人評說第1080章 總覺得差些什麼第1005章這件事情有問題第0315章 似乎有些神操作第0002章 初見遂提醒第1221章 明知不可爲爲之第0775章 誰說窮人就得窮第0678章 欲攘外必先安內第0620章 天子授課到天亮第0387章 大明權臣的雛形第0929章 陪伴最美的長情第1189章 通往成功的道理第1079章 帝國的持續發展第0107章 心中的順豐第1197章 老頑童的小心眼第1040章 螳螂捕蟬大明在第0766章 每人位置不一樣第0948章一紙空文大明律第1041章 不願意享福的人第1054章 真正退出的人物第0002章 初見遂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