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大西軍的抗爭

“孽畜亂舞兮,蒼天已死;豪傑並起兮,大西初立。

朕持九節杖兮,呼風喚雨;縱傳國玉璽兮,倚天屠龍。

同舟共濟兮,斬妖除怪;戮力同心兮,衛道伏魔。遊戲人間兮,時不我與;光耀門楣兮,勿忘初心。

豬妖朱由檢乃是精怪所化,投身朱家,十惡不可赦,朕代表天命必除之。”

高臺之上,張獻忠無比豪邁的說道,聲音甚至有些顫抖。

??無數的叛軍已在此聚集,有三十幾萬之衆,張獻忠看起來也是風風光光,叛軍們也是無比的和諧。

實際上,卻是暗流涌動。

城外有好幾支義軍被擊潰的兵馬,逃回了城內。

他們敘述着明軍的可怕。

他們慘遭明軍的屠戮,這並不是戰爭,而是單方面的屠殺,兵敗如山倒。

出不去,他們用血與火告訴了張獻忠一個道理,他們已經被重重包圍了。

大量傳播恐懼的人,直接被逮捕,隨即扔進了死牢裡。

可即便如此,依舊無法遏制各種可怕消息的傳播。

恐懼每天都在這座城裡蔓延!

張獻忠還在享受虛假的盛會,孫可望卻匆匆帶着人馬出現,小聲言道:

“陛下,完了,城外出現了大明的士兵,崇禎皇帝的大軍已經把西安團團包圍。

城外出現的數十萬大軍,而且他們絲毫沒有攻城的意思。

狗皇帝的大軍正在就地挖掘壕溝,修築工事,半日的功夫已經在城外弄起了一堵半人來高的土牆,這是要跟咱們死磕在這裡啊。”

“挖溝築牆?朱由檢是個傻子不成?他怎會做這種無用之功?”

張獻忠驚懼不已,按理來說,崇禎皇帝不是應該立馬帶着大軍猛烈攻城嗎?看這架勢,是準備跟他們耗上了?

李定國也是苦笑着說道:

“陛下,狗皇帝已經命人在城外打出了口號,三十萬大軍全聚西安城,糧草足夠吃半年,若是咱們大西軍可以扛住半年,那他願意自動退兵。”

“半年???不可能,明軍幾十萬大軍如何堅持得住?”

張獻忠失色。

登基大禮匆匆結束,然後帶着文武百官上了城牆,觀摩着城外的明軍。

他們此時反而並不急着進攻了。

烏泱泱的大軍似乎是沒有盡頭,到處都是刀林挺立,旌旗蔽日,聲勢震天,不可匹敵。

只是自城頭上看去,見那連營數十里,依然令人生出恐懼。

無數的火炮轟鳴,令這座堅城陷入了一片火海。

只是它的城牆,竟有數丈之厚,用的多是花崗岩鑄就而成!

火炮的威力雖是十足,對城上禁軍的殺傷力更是驚人,可在此時,卻也不能輕易奈何得了這巨城。

崇禎皇帝現在如何?他也是樂得清閒,直接在城外建立了行宮,爲了表明自己的決心,直接傳召天下,天下的批文由內閣批閱之後,全部送至西安府,崇禎皇帝直接把辦公地點定在了西安府。

依着朱家子孫們延續了太祖高皇帝朱元璋那等不肯吃虧的小性子,朱由檢即使躲在深宮之中,奏疏卻看的很勤,這天下的事,可謂是瞭如指掌。

哪怕是打仗的時候,勤奮的崇禎皇帝也不會忘記繁重的政務,唯有工作和勤奮,不可辜負。

……

“殺…殺……”

對面這支大軍的主將,身着紅底黑色鑲邊的戰袍,頭頂着紫纓盔,身後披着猩紅色的披風。

襯的整個人威風凜凜,加上他粗獷的面容,鼻高口闊,一雙濃黑的眉毛斜飛入鬢,看上去就像是插畫裡的勇將。

在他身側,還有一個裝束相似的,長髯及胸的武將,與他並馬而立。

叛軍們出城,發動了一輪又一輪的攻勢,憑藉着巨大的傷亡,摧毀了明軍城外的圍牆,勉勉強強打退了明軍,孫可望,李定國也加入其中。

二人環城而立。世人都道滿金八旗鐵騎,是多麼的悍勇無敵,其實關外真正的建奴韃子,步戰更強。

滿金騎兵的赫赫威名,多半是漢八旗和蒙古八旗打出來的,遼東鐵騎不輸於他人。

而崇禎皇帝揮下就湊出了一支這樣的部隊,有蒙古人的兩萬多僕從軍,大同騎兵七千,京營遼東騎兵三萬。

大明刀盾兵列於兩側,在槍兵護之下的火槍手也排着整齊的隊列大步向前,這麼近的距離,快馬一衝就到,他們的火槍殺傷力也有限。

所以各軍陣中間給他們留下了退往中軍大陣的通道,中軍大陣是中空的,五萬多騎兵於是從這條大道洶涌而出,直奔孫可望,李定國的主力。

明軍的步軍刀盾長槍手以密集的陣形排成了一個方方正正的大陣,隨時可以開陣放他們後退,外設刀槍,內輔火槍,配合作戰。

幾十支牛角同井吹起了蒼涼激越的號角聲,對面的全兵在“嗚嗚嗚嗚”的號角聲中,眼看就要衝殺過來。

鐵騎策動下,祖大壽麾的騎兵從箭壺中拔箭而射,漫天的箭雨如飛蝗一般遮天蔽日。

令旗揮舞,無數的傳令兵奔走在各個軍陣,訓練有素的官軍將士有條不亂的朝着對方進軍。

崩潰在所難免,叛軍可笑的陣營堅持了大概一炷香,然後紛紛朝後方撤去。

明軍得勢不饒人,直接一路掩殺,用曹鼎蛟的話來說就是馬上就要推高地了,若是運氣好一點的話,直接就一波帶走了。

孫可望和李定國見勢不妙,立刻就騎馬而逃了,然後丟下了一路塵煙。

倉皇逃入城中。

明軍看到這種情況,知道不可追擊,於是見好就收,紛紛撤軍。

圍而不攻,是明軍定下的策略。

並且,大明崇禎皇帝還頒佈了詔書,召集天下衛所兵入陝西西安平叛,名爲剿匪,實爲練兵,更想進一步拆除萬惡的軍戶制度,並且還明告天下,若是不願意參戰,退出軍籍便是,官府不可爲難。

衛所兵的長官們統統是破口大罵,究竟是誰想到的那樣缺德的主意,這比南京的曹鼎蛟要更可惡啊,簡直就是要斷了他們的根。

……

一晃三月過去,大明崇禎十一年立春。

過年時,有件趣事不得不提。

崇禎皇帝在軍營之中陪伴着將士們度過了美好的春節,期間他們在西安城牆下留下的美好的回憶,戰火紛飛的戰場上品嚐一頓餃子元宵的大宴,同時融洽了北方人南方人的習俗。

隨後大批叛軍來降,一碗餃子吹散了大西軍幾萬人馬,堪稱是立下大功。

城牆上多少叛軍咬碎了腮幫子,對方居然吃着豬肉餡的餃子,這是何等的無恥啊?

不吃也就算了,有必要顯擺嗎?

有本事讓老子吃一口……

泥濘的土地上,不知道何時就傳來一陣馬蹄聲,而後就是兵戈碰撞,人馬廝殺。

這樣的情景每天都在上演,百姓早已習慣於躲在家中,或者躲進深山。

第271章土豆宴第412章倭寇之亂第九十一章回山西第一百章跟我學做菜吧第318章山東海軍總兵官第290章收買陛下第190章南漢山城第124章準備一舉拿下山東第三十七章別來無恙第251章欺上瞞下?第二十八章國難思良將第380章捷報頻傳(弱弱的問一句,有月票嗎?)第九十章第一節課第256章偉大的明蒙聯盟第282章你隨便彈劾反正朕不信第125章山東保衛戰第268章六月末(第五更,求收藏,求訂閱,求搭訕,求打賞。)第125章山東保衛戰第139章山東大漢與山西文人第346章取名第215章讀書人的事能叫逃跑嗎?第274章感動大明最佳皇帝第四十九章八大家的野望第216章真的是豬隊友第388章巧合第三章威武不屈小小曹第305章京營造反第384章深得民心望風而降?第三十九章京師(求收藏呀)第278章全民種土豆第219章有些崩潰的劉宗敏第158章帳沒結清呢第十一章功成身退第一百零九章收穫小迷妹(四更求收藏)第303章吾以吾血救大明?第164章臣死則國安第135章餡餅?(五更可還行?求收藏)第225章 齊魯風雲二第152章百萬大軍北伐第二十八章國難思良將第234章曹魔王生氣了第161章突然而來的刺殺第四十四章風平浪靜第296章重拳出擊第六十八章給他們一天第250章崇禎微服私訪第七十六章湊名將召喚神龍?第203章你們是天兵天將?第九十七章皇帝的決擇第140章中華萬歲第278章全民種土豆第二十八章國難思良將第198章充錢才能變得更強第133章囂張(五更第三更)第166章士大夫和勳貴們哭了第421章大結局第316章大朝會第三波求助貼第六十四章後金出兵了?第140章中華萬歲第413章倭國慫了第298章皇帝將軍和大臣第128章曲阜有危第三十章此刀足以第147章我的青島艦隊第四十八章大同保安團成立第270章土豆運來第348章承諾(四千六字一章)(感謝舵主雪中遲暮的打賞)第251章欺上瞞下?第367章一劍一念第199章朝鮮君臣的抉擇第255章崇禎皇帝別想跑第350章勸降第九十九章從不記仇曹君子第219章有些崩潰的劉宗敏第245章文人的拳頭第163章三姐妹第318章望風而降?第130章我喂聖人袋鹽第九十八章入京第119章準備坑人之旅第十七章叔侄痛心第八章萬人敵第八十八章奢侈的篝火晚會第四十三章前往大同第九十章第一節課第九章萬古流芳莾撞人第402章劇本演出第259章內奸譁變第377章填太平中秋番外第401章二五仔第299章吳三桂升官第十三章迷路的明將第139章山東大漢與山西文人第171章一人可成百萬師第八十六章抓錯人了第274章感動大明最佳皇帝第222章海上的消息第294章溫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