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血戰大同

皇太極終究是動了,因爲他得到了一個他無法拒絕的誘惑,自己的探子真的是看到了崇禎皇帝出現在了大同。

如果處理的得當,這又是一個土木堡之變,大清就有了問鼎天下的資格。

城外黑壓壓的一片,讓人望而生畏,那些青壯腿肚子都有點抽筋,只有曹文詔訓練出來的手下組成了嚴謹的軍陣,整齊但是並不密集,在戰場上抱團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除非他們的火力足以壓制對面,壓在對面擡不起頭來。

宋朝以前的軍隊,無論是長槍手短刀手,人人皆佩弓箭,遠近皆攻。

自從北宋以來,軍中的兵種劃分的就很清楚了,各個兵種專精自己的兵器。彼此分工,協同作戰,依靠的是戰陣和指揮。

弓箭手,火銃手負責前排的遠程射擊,還有一些手持大盾的刀盾兵,隨時策應保護兄弟們。

青壯們大多都是一些投擲兵,可惜他們手上沒有手榴彈,不然人手一個倒也挺有意思的,那些大塊的青磚也夠這些清兵們喝上一壺了。

曹文詔沒有帶兵出城跟人家玩野戰,畢竟哪怕再過兩百年,整個大陸都是被騎兵統治,曹文詔還沒有猖狂到認爲自己可以和人家清兵玩野戰,也就曹鼎蛟這位不怕事的主敢陷陣殺敵。

曹文詔面色有些凝重的對着旁邊的崇禎皇帝說道:

“寧安公子,這一戰不好打呀,就是不知道曹鼎蛟董非他們能弄過來多少幫手了,不然我們頂不了多久。”

崇禎皇帝心裡面也沒有譜,加上他本來就不會打戰,碰巧碰到了這件事,其實他這個皇帝只是過來慰問一下忠臣,順便給某人站一下臺,讓大明天下人都知道曹鼎蛟是我朱某人罩着呢。

“守不守得住是你的事情,朕不管,可朕北京大同的百姓們說過了,大明絕對不會拋棄他們我們絕對能夠打退金兵。

在北京朕已經退過一次了,這一次無論如何也不能退後半步,朕寧願戰死在此處,也要讓外敵知道大明的皇帝是有血性的,大明的皇帝根本就不怕死。”

曹鼎蛟帶着崇禎皇帝逃出北京城的事情,一直是他心裡面的一個疙瘩,久久不能忘懷,甚至崇禎皇帝還在南京孝陸苦苦的枯了一整天。

曹文詔能夠理解皇帝陛下的心情,表面上他沒有北方的事情,南京的定營二十多萬人馬完了之後,崇禎皇帝依舊沒有北伐,他在等一個恰當的時機,遼東和北直隸是寧安公子做夢都想搶回來的。

洶涌而前的建奴大軍直奔大同城防最薄弱處,而最前面的是炮灰,這是之前在朝鮮投降的,大明之前還救援過這些忘恩負義的狗東西,歷史上朝鮮人被皇太極擄走了五十萬人,可這一次因爲損失慘重,皇太極直接把這個數量擴大,爲了八十萬人。

而且,朝鮮仁宗想要贖回他們的子民必須要支付高額的費用,咱大清開口要價又非常高,剩下那些朝鮮人回國無望,只好做了人家的包衣奴才。

既然他們選擇野豬皮,那這就是他們表現忠心的時候了,爲成就主子的夢想,他們還是推着車子過來填壕吧!

那些被驅趕上前的炮灰們,推着裝滿土石的車子,挑着同樣的擔子,甚至扛着木頭,在後面同樣列陣而前的騎兵驅趕下,不得不哆哆嗦嗦地衝向護城河。

很快他們就進入大炮射程。

城樓和角樓的城臺上,一門門弗朗機首先開火,這種古典版後膛炮可以說是明軍的最愛,目前幾乎遍佈每一支明軍每一處前沿城堡,低廉的價格就是它最大優勢。

曹文詔親自帶着親兵頂在了前面,原本戰局的開端,他不應該一開始就把王牌丟上來,奈何他害怕自己那些雜魚部隊頂不住第一輪攻勢就悽慘的敗陣了。

大同,除了曹文詔親自訓練的三萬人馬值得放心之外,其他人是一個未知數,曹文詔甚至害怕這些人出現潰瘍的情況,然後把成頭上的守軍也給帶動走了。

畢竟人都有盲目跟從心裡,那些老兵也不例外。

相隔一里的十幾門弗朗機,最先打出的實心彈交叉落下,在炮灰中製造幾具死屍,然後炮灰裡面有人試圖逃跑,緊接着背後騎兵的長矛就把他們釘在地上。

活着的炮灰不得不繼續向前。

城牆上的弗朗機緊接着換上霰彈,甚至那些亂七八糟的如虎蹲炮之類小炮也開火,密集的霰彈讓越來越多炮灰倒下,甚至就連他們後面的騎兵都有中彈倒下的。

但列陣而前的騎兵依然在擠壓他們向前,最終炮灰們開始狂奔,騎兵同樣控制着戰馬向前,後面列陣的重甲步兵開始向前,這纔是真正的主攻手。

騎兵和炮灰進入鳥銃弓箭弩箭之類武器射程。

他們的傷亡驟然增加。

訓練有素的明軍緊貼着城牆,儘量不讓自己的身形暴露在敵人的視線之中,有些被嚇蒙了的青壯,還有一些不怕死的楞頭青就成爲了第一批倒下的烈士。

“都趴下,都趴下,不要露頭!千萬不要自己找死。”

一個個老兵戴着紅袖子穿插在青壯的隊伍裡面吩咐着,前面有精銳老兵死死地盯着下面的人,他們手上都拿着一面小紅旗,紅旗揮動之時,代表他們可以投擲器青磚了。

聽話的或許能夠幸運的活下去,不聽勸的人只能看老天爺賞不賞飯吃了。

一個個明軍的校尉把總在各自正手的城牆上來回穿梭,嘈雜的聲音讓整個戰場非常的亂。

軍官的命令不僅僅要靠吼了,他們要揮舞着旗幟,打着手勢,然後把那些守城的利器全部準備好。

已經煮的臭氣熏天的金汁,還有那些能夠把人活活燙死的熱油,清兵的盔甲可以擋住那些箭矢鐵丸,可擋不住熱油這種魔法攻擊。

“齊射!放!”明軍的校尉頻頻揮動旗幟。

“嗖嗖嗖!!”

不知道從哪裡飄過來的幾隻羽箭沒入他的額頭之中,然後他連一聲慘叫都沒有叫出來就淒厲的倒在了城頭。

建奴騎兵手中的弓箭也開始還擊,城牆上的傷亡也出現,雙方的交戰沒有阻擋建奴繼續向前,擠壓那些炮灰涌進護城河,在河水中填出進攻通道,甚至連他們自己也填進去……

這就是填壕。

用炮灰的身體也一樣。

對主子們來說他們和那些石頭木頭泥土沒有區別。

曹鼎蛟之前帶着青壯們挖深挖長的那一條護城河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畢竟百萬勞動力可不是吃素的,曹文詔咧嘴笑到了牙根,大同好像比他想象中的要堅固一點。

至少還能挺住幾日,至少要等到曹鼎蛟趕緊帶兵支援。

清兵的攻城效率非常的高,他們積累了幾十年的經驗,那些精銳的白甲兵,甚至可以靠着鐵勾子爬上好幾丈的城牆,只要下面的騎兵能夠壓制住上面的弓弩,清兵甚至可以不靠那些攻城梯就拿下一些中小城池。

大同是遠近聞名的大城,清兵當然是早已準備好了加長版本攻城雲梯,他們選擇了城東,這邊的城牆比其他幾個地方矮一些,也是無數遊牧民族積累的經驗,雖然他們很多人都失敗了。

炮灰們不斷連同他們攜帶的材料一起被擠入護城河,聰明且運氣好的會躲過這一劫然後鑽過騎兵的空隙逃回去,但絕大多數其實都是運氣不好的,他們唯一的價值就是填入護城河。

投降異族就得有填壕的覺悟。

崇禎皇帝爲這些人感到悲哀,因爲那些炮灰不僅僅是朝鮮人,裡面還包含了大量的遼東漢人。

人家的八旗子弟擁有着很多八旗包衣奴才,甚至接盤了大明的遼東城區,儘管祖大壽他們已經儘量的讓那些民衆了,可依舊有一些人不願意離開故鄉,甚至投靠了皇太極他們。

第七十四章震驚!狗作者居然做出…第一百一十三章狗官的日常第122章我是你永遠得不到的爸爸第七十九章是挑釁嗎?我李白接下來了。第三章威武不屈小小曹第398章敬最可愛的讀者第七十九章是挑釁嗎?我李白接下來了。第161章突然而來的刺殺第269章淺講新軍第133章囂張(五更第三更)第二十六章曹吃肉洪啃骨盧喝湯第397章厲兵秣馬第191章兵發江華島(四更第一更求收藏)第333章組建大明聯賽?(第一更)第180章帝國墳場第358章史可法第272章崇禎皇帝吃土豆第183章東風夜放花千語第244章小小曹改版漢字第185章出塞第一百零二章君臣的晚飯第166章士大夫和勳貴們哭了第345章像我第285章找曹大人的污點第288章呵呵第130章我喂聖人袋鹽第352章錢謙益北上第五十八章北方風雲第341章《獄中題壁》第316章大朝會第269章淺講新軍第三十七章別來無恙第131章又出名了第400章死戰第六十九章自閉的崇禎(上)第403章張獻忠之死第224章 齊魯風雲一第二十九章押闖王入京第375章守城第六十五章投降的明臣第164章臣死則國安第354章料也如是第287章南京述職第408章大封羣臣第三十一章嶺南於家第247章正在騎馬趕來的崇禎第151章北伐中秋番外第200章血染島嶼第255章崇禎皇帝別想跑第375章守城第371章收尾第269章淺講新軍第六十一章太子的觀察第371章收尾第297章完勝第320章小宴第301章是不是有啥誤會?第一百零一章五人碑記第187章李倧的奮鬥第171章一人可成百萬師第365章出海(爲堂主tiangfhf而更)第148章山東募兵第286章準備入京第356章我自橫刀向天笑第385章南北之爭第360章自救第一百一十六章掙點辛苦錢第236章正人軍子第174章被塞滿了第199章朝鮮君臣的抉擇第321章穩住別浪第七十章帝師第九十三章我以我血捍大青第399章大西軍的抗爭第九十二章大同堡壘第167章準備造反的魏國公第336章約談(第四更和第五更二合一)第九十章第一節課第155章第一滴血第129章孔府之亂第410章新年好啊第九十九章從不記仇曹君子第188章我曹某人先註冊了第320章小宴第六十章太子至大同第五十三章你們已經被包圍了第334章瘋狂招募第360章自救第314章黑心福王跑路了?第九十五章漢人的骨第222章海上的消息第235章北上第一百零四章打造裝備第七十五章曹少傅?第225章 齊魯風雲二第138章小魯第二十六章曹吃肉洪啃骨盧喝湯第368章血肉磨坊第406章江山之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