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德州風雲

就在消息傳出去的當天,徐祥就拿兩個大額的火器訂單,與此同時,陸浩山的銀庫內,又着實運進了大批的真金白銀,這僅僅是訂金,剩下的要求他們用糧食和馬匹替代。

現在範永鬥有些鬱悶,感覺每打一仗就像是拿銀子去砸,打一場仗就得花費一大筆鉅款,那數目觸目驚心,可是偏偏騎虎難下,因爲不能保證大順軍沒使用火器,性命、天下和錢銀相比,當然是前二項比較重要,再說無論李自成還是多爾袞,他們手中的錢銀都是搶掠老百姓得來,不用他們一個子一個子辛苦地攢,這種錢銀來得容易,花起來自然不會心痛。

拿到大訂單的當晚,陸皓山和李念在劍門關舉杯痛飲,二個人足足喝掉了一整壇的上品竹葉青酒。

靠着出售軍火,陸皓山賺得盤滿鉢滿,手裡有了銀錢,四川的各種福利事業也開始發展起來,像修路補橋、施粥散藥這種事沒少做,生病可以得到義診、官府組織各種有獎活動、救助貧困的百姓等,大大提升四川軍民的幸福感和自豪感,然而,這是亂世,並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四川這種逆天的好光景。

如是說四川是天堂,那麼四川以外很多中原大地,就如修羅地獄一般可怕。

兵禍一起,最悲慘的就是百姓,明朝一滅,亂世正式開啓,沒有法紀的約束、沒有道德的批判、沒有行爲的制約,只要你的拳頭大,想幹什麼都行,一時間匪患四起、山頭林立,有的百姓一天被不同的勢力搶幾次都不奇怪,流氓混混、賊人、土匪、前朝衛所官兵、豪門大族的惡奴、大順軍、滿清韃子等。可以說苦不堪言。

多爾袞佔據意義深重的北京城,而多鐸、阿濟格和吳三桂各領一路精兵,對潰退的大順軍實施窮追猛打。爲了逃命,大順軍甚至用搶來的絲綢、錦鍛纏在樹上、把珍寶古玩放置在路邊。希望能妨礙一下滿清鐵騎的行軍速度,畢竟,大順軍還要攜帶百姓、官員、糧草、金銀財貨等,行軍速度緩慢,爲了活命,只能忍痛放棄一些財貨。

清軍在應都城追上大順軍,雙方激戰一場,清軍大勝並殺死大順的高級將軍曾英。大順被迫撤退,在真定再戰一場,又以清軍大勝告終,真定一役後,大順軍退入山西,而清軍也人疲馬乏,無力再追殺,一來糧草補給跟不上,二來又要鞏固京師和畿輔地區的佔領,於是雙方都有默契地收兵。大順軍退守山西,清軍北還北京。

這個決定,是雙方對峙的開始。也就這個時候,雙方都不約而同瞄上了遠在四川的陸皓山,砸大價錢從陸皓山手裡購買火器,總的來說,清軍有備而來,又籠絡了大批前朝官員,滿軍的將士不僅訓練有素,還不斷招募有識之士,就是洪承疇爲例。這位擔任過五省總督的前朝大員,不僅給了很多非常實用的建議。還在會出面替滿清招募昔日的門生、同僚、手下等,以陝西爲例。這是洪承疇發家的地方,現在還有很多親信手握大權,或是投靠大順、或是佔山爲王,而他們一接到洪承疇的招募,大多會接受,就算不接受也不敢跟他正面面對,有的一聽到他來了,主動打開大門迎接。

也就是這樣,滿清很輕鬆拿下陝西,經過約半年較量和角逐,二人隱隱以黃河爲界,黃河以北是滿清鐵騎的天下,而黃河以南則牢牢掌握在大順軍的手中。

當然,四川例外,那是陸皓山的禁臠,憑着牢固的關隘還有犀利的火器,李自成和多爾袞暫時不敢指染。

大順軍和滿清八旗打得難解難分,互有勝負,不少城池、關隘頻頻換主,川軍聯合萬兒沙萬戶長普布,西征的戰爭觸即發,中原大地籠罩在一片戰爭的密雲中,而此時,就是山東的德州也不平靜。

德州城西一間幽靜的大院內,夜很深了,可是書房還亮着油燈,在書房外面,有幾個下人模樣的人隱在暗處,警惕盯着外面,生怕有人偷聽,很明顯,裡面正商量着一件很秘密之時。

書房內,油燈搖曳,昏黃的燈光照在幾張繃得緊緊的臉上,這幾張臉嚴肅得能結出冰來。

坐在書房的有五個,放在以前,他們全是德州城有頭有臉的人物,說是以前,那是他們的榮譽都是來自前朝,坐在正中的是明朝的御史大夫盧世鶴、趙繼鼎,德州主事程先貞、推官李贊明、生員謝陛,這麼多大官夾着一個小生員有些奇怪,不過聯想到謝家是德家的名門望族,而大學士謝升就是謝陛的哥哥,也就是這二層關係,謝陛可以坐在這裡和這些大人物商討大事。

盧世鶴看了一下神色有些緊張地四人,笑着說:“諸位請放心,這裡地處偏僻,四周都是盧某的親戚,沒有隔牆之耳,有什麼事儘可暢所欲言。”

“坐在這裡,哪個不是被李賊迫害、被閻王禍害的,盧大人,你領個頭,我們都聽你的,直接把這些泥腿子殺了。”一旁的推官李贊明一臉憤慨地說。

趙繼鼎皺着眉頭說:“反了大順,我們能怎麼辦?現在李自成擁兵百萬,我們不是其對手,滿清八旗嗜殺,那閻王雖說容易對付,只怕引來大順軍的瘋狂報復雜,這太危險了,我們還是要從長計議。”

衆人口中的閻王原名叫閻傑,因爲嗜殺所以得到一個閻王的綽號,閻傑是大順設在山東的武德防禦使,這人原是一個安份守己的百姓,不過被官府逼得走投無路之下跟了李自成,由於他作戰勇猛、屢立戰功,從而被李自成派到這裡作武德防禦使,他和德州牧吳徵文意氣相投,對侍鄉紳地主特別狠,在德州可以說無惡不作,利用追贓這股運動,哪個不順眼就追贓,動輒把別人弄得家破人亡,閻傑好財,恨不得把別人的祖墳都翻了;而吳徵文好色,特別喜歡玩那些官家、豪門大族家中的女眷,這兩人可以說成了德州士紳階層的災星,看上哪個就是哪個倒黴。

在場的人,或多或少都跟閻傑還有吳徵文有仇,看到盧世鶴邀來共商大計,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來了。

“若要求得富貴,自然要火中取粟”程先貞在沉着聲說:“當年李自成說不納糧,我們就覺得不靠譜,他又不是天兵天將,也不是點石成金的神仙,那麼多人馬吃什麼?現在和大清相比,簡直變得可恥,那滿清雖說是外族,可是他們也懂禮數,進京第三天就下令給皇上舉起隆重下葬儀式,全城服喪三日,下令赦免前朝官員和大順接觸的罪,穩定局面,還宣佈凡被大順軍沒收的田產,一律歸還給本主,這可是天生的好消息,諸位想想,要是我們能拿回祖下傳下來的田產,那重振家業,也就不遠了,就是死了九泉之下,也有臉面見見先人了。”

“什麼?”李贊明一臉吃驚地說:“那滿清八旗這麼好?不僅沒追查那些官員投靠大臣的罪責、安葬我前朝舊主,還要把被泥腳子分走的田產物歸原住?這,這不會是虛言吧?”

“李推官,這事是真的”這時一直很少說話的謝陛附和道:“學生不才,在京城還有一點關係,據我所知,京城確沒有發生什麼大的舉動或屠殺,多爾袞在洪承疇和范文程的協助下,大搞收買人心的把關,厚斂了皇上,還貼榜號召征討大順軍,反大順降清的,重重有賞,各地風起雲涌,依學生之見,大順已是日薄西山、昨日黃花。”

盧世鶴點點頭說:“沒錯,此人食言而肥,當初若不是我們,大順那能這麼順利拿下這裡?這下可好,還沒站穩腳就用追贓的運動來洗劫這些昔日助他的人,還說不納糧,可是爲了購買火器,又向百姓索要稅銀,要是交不出還得責罵、有的比前朝官府還要狠,也是時候收拾他了。”

“反吧,這日子沒奔頭,還不如拼一把。”

“有道理,大丈夫就應順勢而起。”

“爲了抗擊兇悍的滿清八旗,這是的兵力調了大半,正好讓我們起事。”

“從地形來看,山東的位置不錯,這裡離湖廣遠,李自成一時來不了,就是有事,我等也可以從海上從容撤退。”

“要是奪回田產房舍,那麼真是太好了。”

“這些人,得勢便猖狂,還不如投靠滿清呢,至少家業可以保全。”

衆人你一言我一語,很快就達成了共識,不過盧世鶴突然說道:“這個想法是好,可能我們用什麼名義呢?師出無名,幹什麼事都不順啊。”

謝陛眯着眼說:“這個好辦,前朝宗室朱帥炊還在,我們就推他爲濟王,有他的名義,肯定一呼百應,而前朝太子已經落在滿清手上,到時太子一招募,我們就有臺階下了。”(未完待續)

104 重操舊業161 新任師爺351 土地改革第51章 笛聲悠揚152 太公釣魚126 一個字殺171 如意算盤289 神兵天降214 恫嚇知府285 流血漂櫓129 牙格中伏306 虎口奪食335 廣元朱氏第85章 天價軍費231 妥協犧牲429 烈士陵園306 虎口奪食286 休養生息408 奇怪商隊416 敲詐勒索452 大戰在即202 瞞天過海272 登門拜訪174 賊蹤初現479 故伎重演193 賊蹤初現338 遠慮近憂314 人爲財死250 籌備作坊252 東風來了294 盟主之死339 只欠東風244 招兵買馬483 君臨天下166 同知駕到188 晉爲親信第68章 再次登門第12章 縣尊升堂第74章 完成稅收421 鰲拜受挫243 校場訓話459 亨九之死238 三邊總督240 涼亭煮酒144 趙敏恨嫁373 宅心仁厚第38章 請君入甕第20章 杯水車薪382 關懷下屬第94章 討價還價117 會會閻王198 生離死別456 局中有局424 進退之爭269 初戰告捷468 將心似鐵412 大勢已去145 賦予靈魂第4章 心狠手辣311 不如歸去333 巴州諜影456 局中有局283 狹路相逢下109 爭奪縣丞255 勵精圖治315 夜半襲擊346 格殺勿論第93章 茶馬互市455 兵不厭詐242 新的問題106 二張茶引第54章 夜有訪客178 人如棋子193 賊蹤初現328 喜升衛使259 明目張膽450 班門弄斧123 人爲財死370 大勢已去417 壯士出川166 同知駕到衝突279 大局出發250 籌備作坊309 幸災樂禍477 臭不要臉259 明目張膽309 幸災樂禍324 凱旋歸來第21章 拋棄下限第40章 塵埃落定372 偉大創舉383 豆腐東施第70章 柳邊血案185 查抄老巢258 紈絝子弟468 將心似鐵470 丟失陣地327 奇思妙想308 欺人太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