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4 賊蹤初現

174 賊蹤初現

什麼?不要銀子?

陸皓山一下子以爲自己聽錯了,太監不是最愛這黃白之物嗎,剛纔一百兩就讓他態度大變,怎麼一轉眼不要銀子高尚起來,這老貨不是腦袋給燒糊塗了吧。

“不知公公想要什麼?”陸皓山笑着着問道。

紅夷大炮、虎蹲炮自己是肯定要的,不惜代價也要拿下,只能祈求這老貨不要提太苛刻的要求。

陳公公有些感概地說:“不怕大人笑話,像我們這些不健全的人,到哪裡都讓人恥笑,有家歸不得,沒了命根,就是祠堂也不能進,小人今年已經五十有九,過了年就是一甲子,老了,也幹不動了,到時向了陛下乞骸骨,不過離開後,也不知哪裡了此殘生,感受一下人倫的溫曖,這四川是天府之國,聽說江油雖說地位偏僻,不過境色優秀、民風淳樸,還想大人幫忙介紹個地方。”

這老傢伙想感受家庭的溫曖了。

有些東西,越是得不到就越是渴求,陸皓山就聽過有些太監和宮女,因爲受不了寂寞,就相互結爲“夫妻”,一方面相互照顧,一方面也有可能做一些顛鸞倒鳳的勾當,以解內心的寂寞,而一些有僅勢的大太監在宮外娶妻納妾並不是什麼新聞,有的連兒子都買一個,認爲這樣就不會“斷後”。

眼前這個陳公公,眼看就要幹不動,準備爲自己謀定後路。

陸皓山稍稍想了一下,慢慢說話:“一座三進的大房子。傢什、家丁、丫環齊全,三十畝水田作生活保障、二間縣城贏利中的店鋪補貼家計,找人經營也好、用以收租也行,不知陳公公意下如何?”

幸好現在是亂世,田地不值錢,置辦起來也方便。

“好,小人就喜歡和陸大人這樣明事理的人作生意,這樣吧,這三門虎蹲炮大人現在可以拉回去,至於什麼時候置辦完。小人就什麼時候雙手把這尊紅夷大炮奉上。”陳公公很乾脆地說。

三門虎蹲炮加起來的價值也比不上這尊紅夷大炮。陳公公也不怕陸皓山拿了東西食言,反正人是都指揮同知帶來的,到時找他就行了,一個小小的縣令。哪裡是從二品同知的對手?

“好!”陸皓山一臉自信地說:“陸某保證。公公很快就會聽到好消息。”

又不是上天下海。也不是尋找什麼珍稀古玩、天材地寶,要是這點小事者辦不到,回家洗洗睡好了。還想什麼搶江山。

談妥後,後面的事就簡單多了,陳公公叫來看庫的士兵,把打包好的火器、鐵丸、火藥裝上車,除此之外,那三門虎蹲虎也打包好,裝入木箱,搬上一早就準備好的馬車,火藥原來一百桶定額的,陳公公大手一揮,又多擡了三十桶。

陸皓山爲了掩人耳目,又花了一百兩,買了五十杆破舊接近報廢的火槍,說是另有他用,這樣一來,火器加上火藥等,足足裝了二十輛馬車,浩浩蕩蕩往江油趕,打的是糧草的幌子,不過那韓文登早就打了招呼,路上沒人敢爲難,就是檢查也免了,一路順利運回江油。

馬隊一回到江油,便兵分二路,陸皓和劉金柱徑直回衙門,而唐強等人把火器等物運回營地,分派給士兵操練,不過,那五十杆破舊的火槍,則被陸皓山留下,運回衙門。

“山哥,這些破火槍有什麼?就是留給自己用也要留好的啊。”劉金柱對那些破火槍有些不屑,回到縣衙後,有些不樂意的埋怨道。

要是沒有,這些破火槍就是寶貝,可是見識了那些好的火槍,又有那麼多的火槍,偏偏留下這些不中看也不中用的,就看這些破爛貨心裡也彆扭,劉金柱以爲陸皓山要留下幾十杆破火槍看家護院,不由有些鬱悶地說。

陸皓山搖搖頭說:“不是,這些是給你作見面禮。”

“見面禮?什麼見面禮?”劉金柱吃驚地說。

陸皓山壓低聲音說:“據得到的消息,不沾泥張存孟已攜同大批親信潛入了四川,估計有兩個因素,一是臨近過年,守備會相對鬆懈一些,二來陝西天災人禍,朝廷調集了重兵剿殺,他們的日子不好過,看到手下在四川發展順利,所以親自來巡視,鼓勵手下,或直接推進事情的進程。”

“你已經順利打入內部,深得潛地龍的信任,很有可能不沾泥張存孟會召見你,到時你把這批火槍獻上去,肯定得到他的信任,這樣一來,有機會更進一步。”

劉金柱有些吃驚地說:“山哥,那不沾泥進四川了,這情報可靠不?”

“可靠,是細作傳回來的信息,那個朱勇親口和我說的,說這是韓文登讓他帶的話,不過這件事你要佯裝不知,免得露出馬腳。”頓了一下,陸皓山繼續說:“記住,儘量不要在江油作亂,以後不是大事,就少報告,以免引起他們的懷疑。”

“是,山哥,我知道了。”

兩人正在商議間,一個倩影緩緩走過來,看到兩人在竊竊私語,忍不住笑道:“相公,金柱,你們兩人在說什麼東西這麼神秘?”

叫陸皓山相公的,除了趙敏就再沒他人,陸皓山扭頭一看,只見趙笑臉如花地走過來,笑了笑說:“沒什麼,剛剛收購了一批火槍,我們商議怎麼處理,敏兒,你怎麼出來了,快回去吧,這裡冷。”

“聽衙役說你們回了,飯菜都準備好了,老半天也不見人,原來你們跑到這裡”趙敏有些埋怨地說:“你們二個,就不能一邊吃一邊聊嗎?”

陸皓山給劉金柱打了一個眼色,然後哈哈一笑,也不顧忌劉金柱在,拉着趙敏敏那溫曖的小手往回走,邊走邊說:“爲夫要看看,今天我家敏兒又準備了什麼樣的好菜。”

“你去看看不就知道了。”

看到陸皓山攜着趙敏有說有笑往回走,劉金柱目睹兩人秀恩愛,有些羨慕地想:山哥真是好福氣,娶到嫂子這麼好的女子,要是自己能找一個有嫂子一半那麼好的女子,也就心滿意意足了。”金柱兄弟,還楞着幹什麼,過來吃飯啊。”趙敏走遠了,發現劉金柱還楞在原地,忍不住催促道:“菜都涼了。”

“好咧,嫂子。”

沒多久,三人一邊吃飯一邊說笑,作爲婦道人家,雖說陸皓山鼓勵趙敏活躍一點,不要拘束,可是趙敏就是放不開,很多時候她都是做一個安靜的傾聽者,聽着陸皓山與劉金柱在商量、議論

有些人作爲“傾聽者”,不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上,而是地位的高低。

就在趙敏傾聽陸皓山和劉金柱說話的時候,在江油縣城郊一間獨門獨戶的內,替地龍魯定中坐在席上,有些敬畏地看着席間幾個正在狼吞虎嚥的男子:這些人正是不沾泥的心腹親信,就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首領張存孟也在其中。

誰也沒有想到,一直在陝西流竄的不沾泥張存孟,竟然穿過官軍的層層封鎖,來到江油縣大吃大喝。

“嗯,這滋味不錯,護法在這裡小日子過得不錯啊。”有熟悉的人有些感概地說。

“就是,我們在陝西,經常是飽一頓餓一頓,吃了上頓憂下頓,好不容易有個飯吃,還得提防有官軍突襲,就是吃個飯也不安生呢。”

“都說四川是天府之國,果然名不虛傳。”

“說什麼呢,要不是老天爺這麼久也不開臉賞個飯吃,我們陝西那纔是好山好水呢。”

“對,我也是這樣想的。”

衆人一邊吃一邊感概,當然,那嘴巴一直沒有停下。

“魯護法,你辛苦了,本王要爲你記上一功。”坐在上座一個有點文質彬彬地中年人,笑着對一旁的潛地龍魯定中說。

說話的,正是不沾泥張存孟。

很多百姓以爲那些敢造反的頭目,一個個都是滿臉橫肉、一臉兇悍的樣子,或像傳說三國時的大賢師張角一樣,可以呼風喚雨,撒豆成兵,事實上,很多造反頭目都是普通的、被逼得走投無路的普通老百姓,張存孟就是其中一人,用自己人的話來說,不沾泥不光不長得可怕,相反,他長和有些溫柔敦厚,風度翩翩,用老百姓的話來說,一看就知是個讀書人。

“不敢”在不沾泥面前,綽號潛地龍的魯定中可不敢自稱功勞,連忙說道:“這些都是小的應該做的,也多巧了三首領的妙計這才安定下來,對了,不知大頭領和二頭領安好,兄弟們現在還好吧。”

這支義軍是以不沾泥爲首,實際在,在不沾泥上面還有雙翅虎和紫金龍兩號人物,不沾泥只是排在第三,不過他爲人精明,善於籠絡手下,在應府官軍時又頗多計謀,在義軍中聲望最大。

這種臨時結義,經不起考驗的兄弟也走不了多遠,據史書記載,不沾泥就是砍下了大哥雙翅虎人頭,又捆住二哥紫金龍向洪承疇投降以保全一條性命,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不沾泥點點頭說:“大哥和二哥還好,也就是他們帶着隊伍調開官軍的士兵,我等到這才能穿過官軍的封鎖線到四川,不過兄弟們的日子難過啊,朝廷調集了精兵強將一直追着我們,糧食也不好弄,隊伍不好帶,也就是這樣,我這纔來這裡看一下,看看這裡的進展得怎麼樣,事實上,你做得很不錯。”(未完待續……)

ps: 寫着寫着竟然睡着了,好吧,今天萬更!

175 局中有局第80章 虛驚一場380 裝模作樣118 大人威武158 李家叔侄446 湊成好字110 萬事俱備164 縣令搶親第12章 縣尊升堂297 火燒糧草372 偉大創舉152 太公釣魚430 不準出擊303 勇擒賊首269 初戰告捷144 趙敏恨嫁464 血色金秋第71章 合作前提324 凱旋歸來462 兩軍對壘370 大勢已去第53章 發財大計第15章 等着腐敗第36章 官吏鬥法(3)262 聞喜慘案325 逃過一劫151 意亂情迷474 戰果輝煌383 豆腐東施464 血色金秋第19章 我替你按第99章 消除後患第61章 江油趙氏388 拉攏收服111 一個請求第83章 王道梟道263 人生贏家271 出人意料423 不逐之客第67章 一個考驗475 落井下石231 妥協犧牲323 人心不古255 勵精圖治268 入土爲安390 故弄玄虛292 故意找茬324 凱旋歸來第79章 危機來臨338 遠慮近憂374 黃虎之死350 力拒洪帥468 將心似鐵衝突155 拐誘成功第48章 一張虎皮315 夜半襲擊477 臭不要臉280 賊勢己成249 召集匠戶133 意在練軍391 德州風雲231 妥協犧牲第41章 滴水不漏第74章 完成稅收118 大人威武362 王朝覆滅478 驚現聖旨219 最高待遇229 霸王上弓174 賊蹤初現292 故意找茬419 深山張銳257 奉命出征153 少年定國141 江油亂局309 幸災樂禍第15章 等着腐敗216 榮升千戶364 一觸即發113 巡視軍營356 萬縣換防第4章 心狠手辣457 風雲突變241 舌如巧簧461 以退爲進416 敲詐勒索213 舉薦賢良129 牙格中伏244 招兵買馬279 大局出發399 索要無度423 不逐之客114 奔赴綿州第59章 人生如戲404 善變人心250 籌備作坊392 滿清遷都262 聞喜慘案470 丟失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