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3章:寧王論策

“殿下,臣實在不解,何以殿下非要與一個腌臢官兒計較?還惹上這麼兩個厭物。”

案桌下首,一個年約二十七八的青年文士收回望向那邊的目光,轉而望着朱宸濠輕聲問道。

朱宸濠看着這個文士微微一笑,搖頭道:“養正,此乃若虛先生之計耳。其中之妙,妙不可言啊。”

青年文士養正聞言目光一凝,眉峰微不可查的微微一蹙,點頭道:“原來是若虛先生手筆。只不過……”

他說到這兒,話鋒微微一頓,欲言又止。

朱宸濠若有深意的看了他一眼,淡然道:“有話直說便說,你當知曉本王的,只要是忠心爲本王辦事的,本王又豈是那容不得人言之輩。”

他這話已然有些敲打的意思了。這個劉養正是他剛收錄的幕僚,本是舉人出身,讀書知兵,頗有凌雲之志,讓他極是倚重。

打從到了寧王府後,很快便成爲了一些後進之人的魁首,便是之前一些王府的老人,也多有和其親近的,隱然已是與李士實相頡頏的另一個山頭。

自古文人相輕,都是身負大才之輩,誰又真個服氣誰?李士實極有文名,堪稱的上是名宿耆老。但這個劉養正卻是後起之秀,名雖不及,才華文思卻是並不稍讓。

故而,時不時的兩人之間便有些或明或暗的爭鬥。

朱宸濠倒也並不阻攔,反倒樂見其成。他心有大志,暗習帝王之術,自然明白用人之道在於平衡。下面人的一些爭鋒對抗,對他的駕馭大有裨益。

所以他甚至在某些時候,還會暗中推波助瀾一把。只不過這種爭鬥不宜擴大,必須限制在一個範圍之內才行。而這個範圍,則是由他這個主公來劃定的。

至於標準,很簡單,正如他剛纔話中暗點的那樣:只要忠心侍事,對他這個主子忠心即可。

李士實這次給他出的謀劃,甚和他的心意。而今看劉養正的態度,肯定又是心有所嫉,他當然要敲打敲打了。

劉養正自然也不是傻瓜,聞一知十,當然聽懂了朱宸濠的意思。眼光不由閃爍了一下,面上卻並不露聲色,就座中略一欠身道:“是,殿下禮賢下士、開明智慧,臣敢不肝腦塗地以報。”

朱宸濠便眼底閃過得意之色,微微頷首,又將目光望向那邊,一邊輕啜着杯中酒,等他繼續。

劉養正略一遲疑,這才低聲道:“殿下,臣只是覺得,那人雖以傳奉官不融於朝臣,但卻不可忽視其身後的幾股力量。要知道,武勳世家畢竟手握兵權,殿下便不能引其爲助力,也不該交惡纔對。更何況,從這幾日的跡象表明,天子似乎對那人極是容忍,頗有寵溺之舉。如今王爺剛剛承爵,萬事待舉,正當低調本分纔是。可現在如此……咳咳,請殿下恕罪,臣只是覺得,這實在殊爲不智啊。”

他緩緩的說着,語聲低沉,似是並無不妥。可若是仔細體悟其中的含義,卻令人不寒而慄。

朱宸濠卻如同未覺,只是聽了他的這番言語後,臉上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

沉吟一會兒,這才淡淡的道:“養正此言,倒也是老成持重之言。只不過你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劉養正瞳子微微一縮,拱手道:“願請殿下指教。”

朱宸濠點點頭,回過頭來將手中杯盞放下,正容道:“誠如養正所言,武勳之力不可忽視。然則這些年來,我父王花費無數力氣,使下多少銀錢,可收效卻是甚微。那些老傢伙個個深諳保身之道,非到最後一刻,哪肯輕易表態?便我不發不動,也不過是維持現狀而已。

再說了,那蘇訥言固然看似身後站着英國公,但他畢竟不是英國公,也代表不了英國公的利益。更何況,我此番雖然出了手,但也不過就是針對他的商事罷了。即便英國公不快,卻也不會因此太過惱怒。

畢竟,這裡面還牽扯着一個蒙古公主之事。本王正年少,這般爲爭美之鬥,豈不正合少年人的心性?小輩們之間的爭風吃醋,本是尋常事。尤其在那些個武勳們看來,男兒間的事兒,便該當仁不讓,明刀明槍鬥個上下明白纔是。

此,乃若虛先生言之人心也。本王細思之下,深以爲然。此事上,本王與若虛先生所思皆同。”

劉養正聽到這裡,心中暗暗一凜,這卻是他未曾考慮到的地方了。果然如朱宸濠所言,這乃是直指人心的細微處了。那些個武勳任憑往日再如何奸猾,但卻骨子裡仍是武人思維。

一言不合,拔刀相向。涉及到名譽女人之事,自當血性直面。若是唯唯諾諾,學什麼文人的謙讓恭僉,反倒令他們不齒了。

而也正如朱宸濠說的,若真是以此爲名頭,便即雙方再怎麼爭鬥,只要不是涉及對方性命之事,都不過是小兒輩間的爭風之事。真要說起來,到頗類文人稱謂的豔情雅事。如此,又怎會真個因此惡了他們?

那李若虛不愧智者,這份算計自己不如也。這般想着,臉上不覺便露出訕訕之色。

朱宸濠看的分明,心中大是得意。這謀劃雖然出自若虛先生之手,卻終歸是他這個主子拍板的。而他方纔也明言了,這件事兒上,他的看法與若虛先生相同。那豈不就是證明了,他這個主子的英明睿智?

如今能讓劉養正這樣的智者低頭,對他而言,實在是比收穫萬千金銀還要自得。

“至於說天子和朝臣那邊,嘿,天子不過是因着有所求,不得不對那小子容忍些罷了。一個區區傳奉官而已,你當真能讓天子入了眼去?而且這小子枉自頂了個才子的名頭,實則卻是個不智之輩。之前幾件事,所言所爲,又哪件不是出格的?試問天子心中,就真能不惱?嘿,怕是一待事情了結後,便是雷霆雨雹俱下之時了。

我這位皇兄啊,嘿,倒是跟他祖宗相類,都是極擅假仁假義、收買……”他心中得意,說着說着,便有些忘乎所以了。

劉養正聽到後面,不由的豁然色變,急擡手作勢攔住了他。又左右看看,見四周並無閒雜之人,這才請吁了口氣。低聲進言道:“殿下,身在外面,當慎言慎行纔是。”

朱宸濠也知道自己過了,臉上露出慚慚之色,端起酒杯一飲而盡,遮擋自己的尷尬。

劉養正身爲謀主,自然明白這個時候該怎麼做纔是正確的。當下主動提壺給朱宸濠杯中填滿,便似剛纔的事兒根本沒發生一樣,恭敬的道:“殿下說天子對其有所求,卻不知是何等大事兒,竟能讓天子如此容忍?真個讓臣百思不得其解啊。”

朱宸濠心中大鬆,讚許的看了他一眼。這劉養正雖然心胸稍狹,智謀方面也頗有不及若虛先生,但卻在某些方面更和自己的心意。就剛纔那事兒,若是喚作李士實,怕是定要一番教訓,哪會讓自己如此輕易過關。

這麼想着,當即順坡下驢,也不介意透露些隱秘出來,權當獎賞這個屬下的知心知意了。

便撇嘴道:“有何所求?還不是爲了那位太康公主。當今陛下可是最重情重義的君王,後宮但只一人,更不二娶,連那些個自詡清高的清流都幾番進言不果。因此償嘆自律賢明莫過於此,蓋從古至今未有之仁主也。嘿,卻是哪成想凡事有得必有舍。先是有前些年蔚悼之哀,今又有太康之危,豈不謂作繭自縛?事已至此,有所求便是必行之舉,否則豈不是往日之行全成了笑話?”

他說着說着,又有些攏不住了。劉養正嚇的臉色發白,卻不好再多進言了。當下連忙強行將話題岔了開來,急聲道:“那於朝臣方面又是如何?”

朱宸濠並未察覺,聞言當即回道:“我大明建國已百十年,武功固盛,然則這治天下卻仍需依靠文臣。那蘇訥言不容於文官,本王豈能因一人之利而棄天下人?今日此事,正是表明本王態度之機。如此,既面上圓了武勳的臉面,底下也遂了大臣們的心思。便是乾清宮那邊,又豈不知喜怒真耶假耶?而且,由此還能令的衆藩王感念,這般一石三鳥之事,猶如天賜。所謂天予不受反受其咎,正當言也。”

這番話聽的劉養正愣神半響,久久沒有言語。他原本想着進言一二,其實並不是真的想要挑李士實的毛病。真實心思不過是藉此展示自己的態度,迎合朱宸濠的心意罷了。

他苦讀十年,身爲舉人,又怎會真是個一味嫉妒的潛短之徒?上御其下,平衡爲重,這個道理他當然是心知肚明。往日裡與李士實的明爭暗鬥,倒是多半刻意爲之的。這一點,他和李士實其實都是心有默契。

然則,今日之事,他卻是真的沒想到,這看似紈絝混鬧的小事兒背後,竟然隱藏着如許多的算計。便連他之前,也不過是看明白了一兩點而已。

現在想想,那位若虛先生果然名不虛傳。胸藏錦繡、腹有良謀,日後在寧王麾下,怕是真要打起精神來,小心應對纔是了。

他這裡暗暗驚凜着,卻沒察覺到朱宸濠眼底一閃而過的精光。剛纔雖然幾乎是將李士實的計謀托盤而出了,但實則後面還有最關鍵的一步棋呢。

而唯有前面這些明面上的事兒做到位了,那一步棋放出來,纔會達到最完美的效果。這一點,卻是此番最大的謀劃,他是絕不會對任何人泄露的。

而能借着這個機會震住劉養正,既滿足了自己的虛榮,也是御下之道的手段。眼下看來,效果果然不錯。

他心中得意,便不再理會劉養正的發愣,轉過頭去再看名人會所那邊。目光所及之處,忽然的猛然一凝,輕笑道:“角兒,終於登場了。”

第152章:她在叢中笑第124章:謀反嗎第590章:再約第142章:如此挑戰第592章:阿魯爾的歷險記第885章:名仕開業第411章:北極熊在行動第144章:小人物的尊嚴第171章:天朝開運第461章:出來了第435章:喜相逢第885章:名仕開業第699章:蕭敬第457章:穿過第十三章:議親第十四章:有問題第774章:都來湊熱鬧第782章:震懾第983章:爺的地盤第476章:贖金風暴(六)第一百零六章:撲朔迷離第978章:烏龍第718章:各自肚腸第564章:坐困愁城第六十八章:暗道追蹤第190章:蘇筆第三十五章:公堂鬥田家(三)第477章:贖金風暴(完)第612章:譖越第878章:風暴再起第829章:攘外必先安內第673章:可還記否第765章:老臣想想……第238章:倒鬆(五)第419章:衝入瀚海第198章:不曾記憶的畫面第978章:烏龍第九十九章:項莊舞劍第849章:豬之歌第708章:某方面畫技大師第227章:黑暗中的呢喃第496章:亂入的大明欽差副使第345章:果然是她第114章:騷動的青春第705章:心情不好第965章:蚊元帥和狼將軍第593章:牆外有耳第685章:後悔第265章:君心難測第908章:來自大食的商隊第315章:于冕之悔第八十二章:爭地兒第868章:掉手絹第292章:郝真上門第134章:有一種共鳴叫孤獨第261章:第二塊石頭第571章:正式到達第893章:慌第129章:牟都使第282章:女俠經商初體驗第368章:疑問第501章:風起第755章:甦醒第646章:歡聚一堂第934章:完敗第477章:贖金風暴(完)第977章:警覺第700章:別院第539章:東陽之殤第939章:達延汗的兒子們第432章:相溶第141章:李正要哭了第850章:被裝進套兒的英國公第三十九章:震撼第713章:寧王論策第五十三章:熱鬧第146章:衆名士(上)第220章:追第943章:扳平第399章:錦衣衛駕到第591章:各有成竹在胸中第421章:沙漠美食之仙人掌篇第637章:右帳汗王之死第116章:女俠和御姐的初見第851章:初相見第477章:贖金風暴(完)第407章:變化第九十章:音樂老師第407章:變化第824章:請誅蘇默第444章:湯圓第六十二章:韓妞兒的心思第961章:萌芽第117章:來臨第463章:初聞白玉京第159章:再挖坑第一百零四章:退與進第334章:繼續向西第799章:低語第354章:是非關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