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九十一章 貪財好貨

紫禁城,乾清宮中。

內監正抱着一堆堆厚厚的卷宗,步入乾清宮裡。

乾清宮中現在擺放着十幾張桌案,桌案上就堆放着無數這樣的卷宗。

而在一旁內承運庫的掌印太監張速,一副勉強鎮定樣子,指揮着幾十個書手查賬。

當初太祖建國時,十分鄙夷宋朝皇帝設立皇傢俬庫的做法,太祖時國庫稱爲內庫,一共十庫,其中內承運庫主要存放金銀。

但太祖後,他的後世子孫卻是用實際行動打了他的臉。到了正統七年時,戶部設立太倉庫,而內承運庫正式成爲天子私庫。

張速提心吊膽,是因爲之前報給天子說內庫空虛,沒什麼錢了,故而令天子龍顏大怒,當即下令派人在乾清宮裡查賬。

而此刻天子卻不在宮裡,而是去皇城內教場視察內操去了。

所謂內操就是選太監在宮裡授甲操練。

明朝皇帝裡最熱衷內操是正德皇帝,後來時停時續。

皇帝是很想設立內操,因爲京營士卒的戰鬥力實在太差,不足以依靠,同時也有讓自己親信太監掌軍的意思。

但大臣們卻反對,他們認爲在皇城裡再設立這樣一支軍隊,怕有什麼不測,而且也容易使太監權力過大。

不過當今天子向來我行我素,在去年張居正病死後,就開始重建內操。

今年四月,天子從宮中揀選三千名內豎,授予衣甲,於內廷裡操練。

養軍隊肯定是要錢的,天子第一個考慮肯定是這筆錢不會從內承運庫裡出,而是伸手向戶部。

天子先要太僕寺配三千匹戰馬,然後又是獅子大開口要錢。

戶部尚書張學顏明確表示,沒錢,馬也不給,同時奏請停內操。天子不聽同時命戶部每年加芻料銀七萬多兩,最後一共從戶部每年划走三十萬兩之數。

於是言官們不幹了,給事中孫世禎,阮子孝,道御史田一麟,郭惟賢,潘惟嶽,譚希施陸續上表要天子停止內操。

當即天子大怒,上諫的御史要麼罷官,要麼奪俸。

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萬歷在言官彈劾下,終於停了內操,但馬卻不肯還回去,繼續養在內廷。所以從戶部划走的這筆錢沒停下來,戶部沒錢被迫向各省攤派。

這筆錢天子就這樣一直領了十幾年,按理說三千匹馬這麼些年沒剩下多少匹了。於是言官上表請皇帝查實馬匹匹數,裁減草料錢。但萬曆不肯,繼續堂而皇之地虛冒馬匹,不肯戶部裁減費用。身爲堂堂天子,竟帶頭吃起了空餉,更坐實了萬曆貪財好貨的名聲。

身爲內承運庫的掌印太監,張速自然知道當今天子有多麼貪財,若是被他知道內庫現在剩下這點銀子,恐怕一會他就慘了。

這時一聲‘陛下駕到‘,令張速額上冷汗頻出。

但見天子穿着一身戎服,滿頭是汗的回到了乾清宮中,顯然不僅視察內操,還騎過馬了。

天子前後左右一堆太監服侍。

但見天子對秉筆太監等數人道:“朕當今方知毅皇帝在時爲何那麼喜歡騎馬射獵,其中自有樂趣。”

一旁太監笑着道:“陛下內操,也是觀以武事,如此是居安思危,以示邊臣的道理。”

天子龍顏大悅笑着道:“說的好,立即把張宏,張誠叫到暖閣來!”

到了殿裡,天子掃了張速一眼,張速欲說話,但天子理也不理,直接步入暖閣更衣。

天子更衣後,司禮監掌印太監張宏與張誠二人陪着。

即有太監捧着奏章上前道:“陛下,世襲黔國公沐昌祚有云南邊事上奏!”

天子坐在龍椅上一趟道:“念!”

司禮監掌印太監張宏取過奏章讀起:‘緬王莽應裡素懷不臣之心,窺視雲南……萬曆十年冬,莽應裡命叔父猛別、其弟阿瓦,連同漢人嶽鳳,嶽曩烏,土司罕虔,刀落參,分道入寇,攻打雷弄、盞達、幹崖、南甸、木邦、老姚、思甸各地,燒殺搶掠,傷殘數郡,蹂嗬一方……萬曆十一年春,嶽鳳率軍六萬,破施甸,陷順寧,雲南衆土官皆叛,其勢有幾十萬之衆,更有象兵,及佛朗機人助陣……’

“……其順寧淪陷,臣已率軍移駐洱海,雲南巡撫劉世曾移駐楚雄,並徵調漢,土兵馬數萬,參政趙睿守蒙化,副使胡心得守騰衝,陸通霄守趙州,僉事楊際熙守永昌,監軍副使傅寵、江忻協同督參將胡大賓……與緬軍大小十餘戰,殺敵一千六白人,斃莽應裡叔父猛別,南甸土司刀落參……”

“……今大軍雲集,糧草不濟,懇請陛下從貴,川調三十萬石糧秣入滇……若軍糧不濟,賊若反攻,則雲南危矣……”

天子聽完黔國公沐昌祚的奏章,眉頭擰成了川字問道:“黔國公忠心可嘉,爲我朝世守雲南,這一次朕要好好重賞他。但他所請糧秣……內閣如何票擬?”

司禮監太監張宏答道:“票擬上言……雲南路途艱險,從貴州,四川二省調糧,實是艱難,命所司部議……”

天子怫然道:“三軍未動,糧草先行,若前方無糧,如何打戰?”

天子於殿中踱步走了幾步又問:“雲南巡撫劉世曾可有本上?”

一旁張誠立即去奏章堆裡找了一番答道:“陛下,劉世曾有本。”

“速速拿給朕看!”

張誠遞上後,天子夾手取過奏章,但見雲南巡撫劉世曾奏章上寫至……

“……臣劉世曾與黔國公率軍分駐洱海,楚雄後,緬軍不敢深入……江頭城外有大明街,閩、廣、江、蜀居貨遊藝者數萬,而三宣六慰被攜者亦數萬,內奸嶽鳳聞天兵將南伐,恐其人爲內應,與其子舉囚於江邊,縱火焚死,棄屍蔽野塞江……”

混賬!

天子見叛軍將漢人以及當即百姓盡數屠殺於江邊,並縱火焚燒之事,不由大怒。

“……平定叛軍,需用猛將,南京坐營中軍劉綎,武靖參將鄧子龍皆有萬夫不當之勇,其下兵卒驍勇善戰,臣請陛下調至雲南助戰……另請戶部撥給兵餉一百五十萬兩,以備軍用……”

天子邊看邊念,眉頭皺了更深。

張宏知天子是爲錢的事發愁,給張誠使了個眼色。張誠當下寬解道:“陛下,聽聞這武靖參將鄧子龍雖年近六十,但卻有廉頗之勇,還有這南京坐營中軍劉綎所使用的鑌鐵刀重達一百二十斤,他在戰馬上能將刀輪轉如飛,若是他們二人在,蠻夷必定望風而逃。”

天子沒有理會,直接看下附在奏章上的內閣票擬。

但見小票上寫着,命劉綎爲騰越遊擊,鄧子龍爲永昌參將,各率本部軍至雲南助戰。

天子點點頭對張宏道:“依此批朱……等一下,內閣爲何沒有提軍餉?”

陡然天子將拳頭重重往御案上一砸怒道:“朕的大軍馬上就要與緬軍決戰了,但糧草軍餉都未備齊,這戰如何能勝?”

天子一怒,張宏,張誠都跪在地上。

張宏雙手捧着奏章,跪着答道:“陛下,三位輔臣各個都是肱股之臣,但戶部的情況,陛下是知道的,去年蘇鬆,河南大水,之前雲南邊事又支銀五十萬兩,現在實在是巧婦難爲無米之炊!”

天子怒氣稍歇,他見張宏年紀一大把還跪在地上,也覺得方纔自己不對道:“朕知道,但是戶部還未到山窮水盡的地步,就是有一般大臣不肯給錢。先讓戶部部議,能湊多少是多少……”

張宏道:“是,陛下,可是朝堂上有些大臣對陛下用兵頗有非議,兵部主事李坦上奏言,天子治理天下,威服萬邦,在德不在險。雲南世代蠻夷之地,昔日太祖雖平之,但蠻疆險遠,易動難馴,降了又叛,叛了又降,用兵討之,有傷天和,且勞師費餉無數。倒不如請陛下對內修以仁德,對外效仿交趾,於當地設宣撫司,漢官兵馬皆退回……”

“此賣國之言!”但見天子從案上拔出了劍厲聲道,“什麼叫世非漢土?”

“天福三年,石敬瑭賣國將燕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洪武元年,太祖命大將軍徐達率師北伐中原,幽雲收復,隔了整了整四百三十年。”

“天不亡漢室,降下太祖如此雄主,逐元人於漠北,復華夏之衣冠!若依這這位李主事的說法,幽雲丟了四百三十年,太祖就不要收服?那麼朕現在腳下踩着的就是蠻夷之地!”

張宏,張誠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年少的天子怒氣衝衝的按劍於暖閣內。

有明一代的君王都是如此,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當今天子雖有不少缺點,但論骨氣二字,卻是沒有丟先祖的臉面。

“內承運庫查得如何了?讓張速進來!”天子問道。

這時跪侯在門外的張速進入暖閣叩了三個頭,向天子遞上賬本。

天子掃了一眼不由道:“怎麼這麼少?”

張速連忙叩頭道:“陛下,確實只有這麼多了。這幾年太后,潞王,武清伯都有從內庫中撥錢,實已沒有多少了!”

天子將賬本丟在金磚怒道:“這幾年,你就是這麼給朕當的家?內庫就這麼多錢,朕怎麼撥給前線打戰,讓將士效命?”

說完天子飛起一腳,踹在了張速的頭上。

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一千三十五章 國有諍臣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六百三十六章 呆貨一個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來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傳旨七百七十三章 親民官(第二更)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第八十二章 岳丈來了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第三十九章 買書第兩百四十一章 整合資源(二更)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第一百零九章 反擊流言(第一更)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盛世與危機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回京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第三百零四章 蹊蹺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兩百四十九章 錦衣衛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第一百八十七章 歲試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倚重一千三百零六章 碧蹄館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一百零二章 輿論(第一更)四百四十八章 李三才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一千九十章 自立門戶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八百一十七章 真相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五百八十一章 論破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菜根譚四百六十五章 上門送禮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第兩百六十三章 仗勢欺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解鈴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第一百九十一章 誰指使的(一更)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八百三十八章 通判之爭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六百六十四章 直起居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第三百一十七章 萬曆皇帝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四百六十三章 解衣衣我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