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

卻說馬玉來到河南後,一來向地方巡按,三司施壓,讓他們商議好潞王就藩事宜。

另一面進行他的斂財大計。

馬玉先是在當地宣佈,說朝廷要將河南半省的鹽政,皆歸於潞王。

要將開封府鹽廠,歸德府鹽廠,懷慶府鹽廠,皆並於衛輝府汲縣,設立一個能貯鹽三萬七千引的大鹽廠。

在設掌店官一員主店,負責三府行鹽之事。

要知道衛輝府汲縣本有一鹽廠,稱北鹽店,能貯官鹽三千引。在朝廷籌建潞藩時,天子已答允將衛輝府鹽政交給潞王了。

現在又添開封府,歸德府,懷慶府,其中開封是大府每年銷鹽就近十萬引,現在數府齊加,每年最少十五萬引以上。

現在的大明鹽政,從一開始‘開中法’的輝煌後,到如今已是全面衰敗。

開中法,是指商人將糧食運到邊關後,即可以持鹽引回內地鹽店取鹽行銷。

開中法分爲報中﹑守支﹑市易三步,報中是鹽商按照明政府的招商榜文所要求的,把糧食運到指定的邊防地區糧倉,向政府換取鹽引;守支是鹽商換取鹽引後,憑鹽引到指定的鹽場守候支鹽;市易是鹽商把得到的鹽運到指定的地區銷售。

開中法聽起來很好,但有一個很大的弊病,那就是將報中與守支給割裂了。

結果成爲商人將糧食運到邊地換了鹽引後,回到鹽場裡卻拿不到鹽。

就好比,商家把貨賣給了客人,但客人卻拿不到錢。

爲什麼會出現這樣情況,因爲一,鹽場鹽額不足,朝廷對鹽戶不厚道,鹽戶常常不能足額交鹽。

二,朝廷又將‘鹽引’大量賜給宗室勳戚,這些人有優先購買權,到鹽場先支先取,鹽額本就不足,經宗室勳戚一攪合變得更少。

三,鹽場鹽額嚴重不足,就出現僧多粥少的情況,哪個商人能從鹽場裡拿到鹽,就全憑關係有多硬了。

沒有關係的就很慘了,在正統年間時,鹽政就已是十分敗壞了。有的商人自永樂年時就拿着鹽引等候支鹽,結果等了一年又一年,這張鹽引成了傳家寶,祖孫數代都沒辦法從鹽場拿到鹽。

之後明朝對鹽政一直進行變革,比如鼓勵鹽戶多產鹽,又允許商人去鹽戶那購買餘鹽等等。

但到了萬曆時,鹽政仍只是修修補補,沒有根本好轉。

因爲鹽政的敗壞,造就了無數富得流油,腰纏萬貫的鹽商。

從開中法得利的晉商,再到現在徽商,都以鹽起家。所以要想成爲一名的鹽商,就必須有辦法從鹽場拿到鹽,要取到鹽,就要靠人‘分肉’給他。

所以潞王將開封,歸德,懷慶三府鹽政併入,要的就是這‘分肉’的權力。

因此馬玉四處放話,說潞王要收取河南三府鹽政後,頓時驛站里門庭若市,大小鹽商們,爭着持厚禮拜見馬玉,以求賄進。

馬玉也是深明官場索賄的精髓,深知如何從這些鹽商手裡敲詐錢來。

於是河南的衆鹽商裡傳着一句順口溜。

五百兩喝茶,一千便飯,兩千兩留宿。

意思是,你拿了五百兩就可與馬玉喝茶,一千兩就可與他吃一頓便飯,至於兩千兩留宿就是譏諷他爲娼妓無二,給了兩千兩,什麼事都能辦成,就如同把人家姑娘給睡了一般,完成本壘打。

馬玉如此行徑,自是弄得官場上烏煙瘴氣。若是鹽政不變,鹽商自不用向馬玉賄進,但眼下鹽政一改,他們唯有叫苦不迭。就算鹽商再有錢,也經不住如此剝削。

官員們也是鄙夷,死太監就是死太監,一句話粗鄙,吃相實在太難看了。

就是內閣大學士,也不敢如馬玉這等明碼標價,退一步說,就算內閣大學士敢明碼標價,收的也不敢如你馬玉高。

但馬玉就是敢這麼搞,而且不怕你說。

官員們看重的名望,清節,在太監眼底都是浮雲,他們還不怕你官員彈劾。

太監們爭着搶出宮辦差的差事,目的就是大撈一筆,馬玉索性打着給潞王就藩採買的大旗一路到底,除了給潞王分賬外,其餘都入了他的腰包。

就在馬玉打算大撈特撈時,開封府,歸德府,懷慶府三府知府聯名上奏朝廷,藩司,反對將鹽政歸於潞藩,要將鹽政收回,仍是本地行鹽、銷鹽。而戶部亦上呈天子,認爲潞藩修建王府,佔據藩產此二項,朝廷已經是封賜極重,然後再將三府鹽政都歸於潞藩,此舉實在太過。

知府,藩司聯名上奏的奏章遞至了天子案頭。

而這時消息一出,馬玉頓時門庭冷落。

是啊,若是朝廷將三府鹽政還給三府,那麼我們鹽商憑什麼給你馬玉,潞王送錢呢?

而是馬玉聽聞此消息,不由大發雷霆。

他這一次爲了出宮,在宮裡四面打點,已是借債無數,若是在外撈不到足夠的錢回京,那麼那些債主絕對可以把自己逼死。

所以馬玉是連摔了三個茶盅,對着他一干爪牙發了好一陣的火。

就在這時下人稟告,開封府知府求見。

馬玉聞言頓時氣炸了,開封府知府剛在朝廷那上奏章,收回鹽政,這邊又上門來求見。

此舉就好比有人重重踹了你一腳,然後又跑回來問你痛不痛。

簡直欠抽!

隨從們紛紛問道:“乾爹,要不要將這廝打一頓,再扔出去!”

馬玉想了想道:“先叫來問一問,問完再打!”

隨從們得令,頓時準備了麻布袋子,棍棒,繩子埋伏在屏風後。。

開封府知府辜明已上堂後,見左右屏風下露出靴子,不以爲意向馬玉行禮道:“開封府知府辜明已見過公公。”

馬玉皮笑肉不笑道:“父母官這麼晚了找咱家有什麼事啊?”

辜明已笑了笑道:“公公從京城遠道而來,爲朝廷辦差,着實辛苦了。本官備了一些當地土產孝敬公公。”

說完辜明已從袖中拿出一盒子來放在身旁案几。

下人從案几上取過後,獻給馬玉。

馬玉打開盒子,但見珠光閃閃,一顆鵝蛋大小的珠子置在盒中。

馬玉笑了笑道:“這分明是南海珍珠,怎麼說是開封土產。開封府連海都挨不着吧。”

辜明已笑着道:“不瞞公公,這其實是本官一點心意。”

馬玉將珠子放在一旁道:“辜知府,咱家在京裡,雖說身處宮中,但也見了不少面前送禮,背後捅刀子的事。但你這邊先捅了刀子,再來送禮的事,卻令咱家想不透了。咱家冒昧問一句,你這是在羞辱人嗎?”

“不敢,不敢,公公說得可是開封府上奏鹽政之事?”辜明已嘆了口氣道,“此非下官之願,實爲人所迫。”

“哦?你堂堂開封府知府,何人敢迫你?”

辜明已道:“其實我等爲官,數年一遷。本官雖爲知府,但是官不久任。以後他任之時,鹽政歸不歸本府,於本官而言實在無關緊要。本官又何必因此事得罪潞王,公公呢?”

馬玉點點頭道:“是這個道理。那麼爲何有人上書反對?”

辜明已嘆道:“世上總有心懷私心之人,歸德府知府付知遠就是如此,這一次上書就是他聯絡我們二府挑的頭。”

“本官本也不願與他摻合,但是此人已提前在士紳裡散佈消息。若本官不隨他一併上奏,那麼本地士紳得知此事後,必然怪罪本官。故而不得已,本官也只有與他一併聯名上奏,倒不是對公公與潞王有不敬之心,這點還請明鑑。”

馬玉明白了原來此事是付知遠在背後牽頭,聯合三府一併上奏。

這個賊子,馬玉心底大怒,但轉念又一想,這辜明已這大半夜來自己這奏明此事,莫非是要借刀殺人,讓自己出手對付付知遠。

哼,本公公也不蠢,豈會上了你的當?

馬玉想了想道:“歸德府一年鹽課也不過一兩萬引,若是此廝反對,咱家索性奏明潞王,將歸德府免去就是。如此這廝就沒有理由就再上諫朝廷了。”

辜明已一愕,確實啊,朝廷行鹽就是依各府戶數多少而定。開封府近兩百萬人口,歸德府不到三十萬。

而對於潞王而言未必看得上歸德府,這開封府一年銷鹽十萬引之數,纔是大頭。對於潞王而言,少了歸德府,只要將開封掌握手中,也是可以接受的。

辜明已不慌不忙地道:“可是奏章已是遞上去了啊!眼下三府都以付知遠馬首是瞻,若是他不肯改口,我們其他二府也不好鬆口。”

馬玉笑着道:“府臺還不如明說,只要我們肯替你對付付知遠,你就肯在朝廷那上奏,說願將開封府鹽政劃歸潞王。”

辜明已不答,而是道:“對了,忽想起一事,馬公公可知道,歸德府同知是什麼人嗎?”

眼前的開封府知府馬玉都不放在眼底,又何況一個小府的同知官員呢?所以他不以爲意地問道:“什麼人?”

辜明已看着馬玉正端起茶盅喝茶,然後道:“乃是前狀元,日講官林延潮。”

噗!

馬玉一口茶水噴出,失聲道:“什麼?林三元在歸德府?”

辜明已從袖中拿帕擦拭官袍上的茶漬,然後道:“正是。”

第兩百八十九章 會試之日一千兩百六十九章 方略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八百五十三章 寒門弟子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五百零七章 家宴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七百二十八章 萬事不難(第二更,求月票)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馬之功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少二甲前五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絕食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第兩百五十六章 虎狼對弱雞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審問一千一十九章 金榜題名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九百零三章 無需解釋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首席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一千六十三章 幫你活動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七百五十五章 救與不救五百八十七章 不打不相識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第三百九十八章 爲官之道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九百一十六章 文華殿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人情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第四章 叔侄定計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六百七十九章 張居正的託付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八百一十六章 民情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七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六百三十二章 轟動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第七十八章 背書第一百四十六章 狂生(一更)第兩百七十三章 名聲在外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一千四十五章 賑災糧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第一百四十四章 好書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第一百九十三章 給我吊起來(一更)九百一十二章 馬屁的方式八百零三章 河工的貓膩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第三十九章 買書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六百七十九章 張居正的託付第九十八章 喝茶聽戲第四百三十一章 我給首輔提意見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一千七十四章 平步青雲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四百四十六章 宮廷盛宴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八百九十二章 淤田哪裡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