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

不論林延潮的建議有多麼好,但是他的提議,得到了付知府的支持,那就不一樣了。

這是一個信號啊。

府臺大人與二府老爺意見取得了一致,那還有什麼說的,身爲下屬他們肯定要贊成。

衆官員都是表示‘深以爲然’,擁護和支持‘府委’的集體決定。

何通判則是心想,以往本府正印與佐貳不和,政事是一塌糊塗,無法展開。正佐不和時,一人檄東,一人檄西,下面的官吏,也是觀望,不知所從。

但而今大家能齊心協力,那麼歸德府有望得治了,這是老百姓之福啊。

付知遠見衆官員們都是稱是,當下道:“方纔吳別駕說得好,治國,唯有治吏二字,司馬的‘串票’之法,正可遏制官吏在催科時,剝削百姓。這是良法,本府決定在本府七縣一州設‘串票’,以後催科衙門,納戶,催比各執一票,各位以爲如何?”

衆官員都是一併垂首道:“是,府臺!”

付知遠點了點頭道:“諸位同僚,夏稅乃惟正之供。我等爲官既不可侵蝕,令朝廷稅賦短少,更不可藉此殘民害民,橫徵暴斂。本府在此有言在先,若有人繼續知法犯法,到時休怪本府。”

這最後一句話,衆官員心底起毛。

無聲處聽驚雷,付知遠話雖的平淡,但聯想起他初至府衙時的手段。這付知府每一步都不是閒棋,他是那等真心要革除吏弊的官員。

接下幾日,六月的夏雨將商丘城都溶了進去一般。

馬上要交納夏稅了,商丘城很繁忙,老百姓驅車子等,載着一摞摞的冬小麥進城,然後直奔米行。

河南的夏稅主要開徵冬小麥,冬小麥一般五月前,四月底收割好了。

朝廷催科的收執,早有裡甲分發至納戶的手裡。

雖說一條鞭法是官收官解,但實際上做不到,衙門裡沒有那麼多衙役,故而一般流程官府還是先用里長催徵本里錢糧,遇到拖欠不納錢糧的頑戶,再派差役拘比的辦法。

米行門前排着長長的車隊。

富人家僱得是馬車,螺車等畜力車,他們家裡的田地多,一條鞭法後田畝越多,繳稅越多,自是要用大車繳數。

窮人家就推着一輛輛雞公車,他們盤算着除了夏稅,還有青苗錢都要一併兌了,這樣下來忙活了一年,不知還能剩多少錢。

老百姓們都議論着,這時方見得米行店鋪開了門。

米行一開門,老百姓們都涌至米行的櫃外七嘴八舌向掌櫃問行情。櫃檯後的掌櫃懶洋洋地道:“價錢都掛在上面,你們不會看嗎?”

但見水牌上掛着兩行字。

但老百姓們都是不認字,看着水牌是大眼瞪小眼的,還是有個老農唸了出來‘小麥三錢五分一石,大麥兩錢五分一石’。

“什麼?”

老百姓有幾分不可置信:“三月裡小麥還九錢一石呢?”

掌櫃譏笑道:“九錢一石?去年大水時一兩一石,二兩一石也不是沒賣過。”

“那也沒有你們賣得這麼便宜的,官府那邊折銀小麥才五錢一石,大麥四錢一石。”老百姓們紛紛叫道。

“那你們可以如往常那般把糧運到官府裡那,看看官府收不收?”掌櫃十分篤定。

老百姓一時失聲,夏稅的催單剛剛拿到手,借的青苗錢還沒還。一條鞭法後,官府收銀不收糧,以往收多少米的田租,都折成了銀子。

小麥五錢一石,大麥四錢一石,差不多是一年平均價錢。

衆人怒道:“這個奸商,大家不要繳了,都運回家裡去。過了兩三個月,糧價自然會跌下來。”

掌櫃胸有成竹,用手指撥打的算盤冷笑道:“運回去?夏稅不納了?”

“朝廷律例,夏稅無過八月,你們敢延期不交,衙役就會下鄉追比,鐵鏈子拿到縣衙裡,再枷號個三五日,到時你們納不納?”

算盤打得噼裡啪啦作響,將老百姓的話都壓回了肚子裡。

“老闆,開開恩吧,讓我們過過好日子,家裡還有老婆孩子要養的。”老百姓們開始低聲下氣。

“你們有老婆孩子要養,我也有老婆孩子。你們爲什麼不給我開開恩吶?”掌櫃指着這幾個人罵了一通,但見米行外車馬又來了,然後道,“你們這些窮鬼不賣的給起開,大門開着自有人作生意,聽見沒有,別擋住咱們米行的道。”

老百姓們看着真有幾輛車子停在了米行門口,二話不說談妥了價錢,米行裡的夥計當下去車上扛糧袋。一路上黃燦燦的穀子從米袋裡不時瀉落至地上,掌櫃在櫃面上打完算盤,稱好銀子交付。

老百姓們看着銀子口裡吞着唾沫,無不羨慕。

“別信,那是託!”幾個人低聲說道。

“託?”掌櫃懶得理睬,對一旁人道:“把這幾個人轟出去,一錢一石我都不要了。找別家去收吧!”

米行裡的米丁當下轟人,幾名老百姓哀求着。

更多的老百姓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滿臉苦澀,外頭車馬上的米麥都是他們用血用汗種出來的,今年歸德府有林青天這樣的好官在,本以爲能不被貪官污吏剝削,可以讓他們過上一個好日子,可最後仍碰上了奸商盤剝,夢還是碎了。

“繳吧!”

衆人心底都是一個心思,就在這時外面傳來一個聲音:“鄉親們,聽說農商錢莊那邊,小麥四錢五分一石,大麥三錢五分一石收糧!”

“消息是真的,林青天代表官府說了,不可令穀賤傷農啊。”

“沒錯,沒錯,縣衙,府衙門前都貼了告示了!大家跟我走,遲了可是沒有的啊。”

這時米行門口,老百姓們都是轟動了,大家二話不說,趕馬的趕馬,鞭騾子的鞭騾子,手腳利索的推起了雞公車。

方纔還是車水馬龍的米行門口,頓時人去樓空。

唯有黃泥道上留下橫七豎八的車轍印。

而伶牙俐齒的掌櫃這時啞巴了,他的臉上如同霜打了一般,他張了張口,伸手打算攔下一兩個,但又丟不起這臉面。

他怎麼可能去求這些鄉下泥腿子呢?

幾個老百姓在他門前吐了唾沫,罵道:“眼睛掉到錢眼裡了!今年咱們一粒米都不給你!”

ps:這一篇獻給葉聖陶先生的《多收了三五斗》。

第八十七章 文武之爭(第一更)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宣麻拜相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四百四十六章 宮廷盛宴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一千零六章 國本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第兩百五十章 有驚無險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繩怎麼看?八百四十章 鄭伯克段於鄢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九百一十一章 赫赫兇名(二合一)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一千零九章 賜宴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四百五十七章 感激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菜根譚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第九章 被恐嚇了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第兩百三十五章 申時行(二更)五百三十四章 分量一千三百章 大興縣試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宣麻拜相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救兵九百六十五章 運作第一百九十七章 繼絕學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六百七十九章 張居正的託付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第三百零一章 林世璧發飆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九百三十九章 兩害相權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第兩百五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一千九十章 自立門戶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發個單章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五百三十章 回京四百六十八章 姻緣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第七百一十一章 固執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第三百四十二章 不會是閹黨吧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第八十一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張位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第兩百零六章 貢院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一千兩百五十四章 大事六百一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八百九十一章 貪財好貨七百七十五章 祖先之鞭五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繩怎麼看?第兩百二十八章 算盤打不響一千一十章 乾貨過關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