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七十六章 屈就

萬曆十年的冬天就要過去。

文淵閣外是漫天飛雪。

申時行正批改公文。

前幾日有官員上書請天子,將之前所奪賜予張居正的璽書、四代誥命,褫奪諡號‘文忠’,重新還賜給張家。但這一事遭到了朝堂上大臣反對,他們認爲張居正功歸功,過歸過,二者不可相抵。

眼下朝廷免於繼續追究張居正過錯,已是天大之恩典,不可再施於恩典。於是天子下詔駁回了官員恢復張居正諡號所請。

但此事只是餘音而已,就現在的朝廷而言,清算張居正,馮保之事已是落幕,申時行,潘季馴,張學顏等原先張黨官員,再也不用提心吊膽過日子,生怕哪一天言官一封奏章就摘了自己烏紗帽。

至於言官們彈劾大臣之事也是停止,在百官叩闕之事後,天子也有所妥協,不再放任言官,而是重新器重閣臣,加強了閣權。

現在言官調轉槍口,一日一疏地彈劾武清侯。

想想歷史上言官是如何對付鄭貴妃,福王,就可知道武清侯現在的日子有多慘。

最艱難之時,對於申時行而言,已是平安過去。張四維也逐漸將內閣大事小事都移交給申時行,準備平和過度之事。

不過一事剛平,一事又起,現在百官們對於考成法,清丈田畝事卻攻訐越烈。

申時行執政之道,素來是燮理陰陽,他不是張居正那樣,以身當天下之譭譽的宰相。

現在他寫信給各省巡撫,讓他對於清丈田畝事緩一緩,給與地方豪強喘息的餘地。

寫完信後,申時行忽聽得樹枝被雪堆得丫丫作響的聲音,不由自言自語道:“算着日子,明日延潮就要離京了吧,這麼大的雪,路上可是不易啊。”

下面給申時行磨墨的值吏,笑着道:“是啊,閣老,這麼大的雪恐怕通州碼頭早就凍住了,林三元回鄉恐是不好走。”

申時行捏須道:“你立即讓人回家,將薊遼總督去年給老夫送得兩件狐裘,給延潮家裡送去。他尚在病中,不可讓他在路上凍着了。”

值吏心底讚歎申時行這份心思細膩,笑着道:“閣老對林三元還真是有心了,這又是送銀兩,又是送寒衣的。”

申時行笑了笑。

說完下人出門吩咐後,這時申九正好到趕至閣中,見申時行在批改公文就侍立在一旁不敢打攪。

申時行卻是眼尖,見了門外的申九問道:“是申九嗎?進來吧。”

申九行禮參見。

申時行掃一眼,見申九臉上滿臉躊躇之色,於是道:“你有難言之隱?延潮怎麼如何?”

申九將在林宅與林延潮說的與申時行說了一遍。

申時行道:“延潮要託老夫爲他謀親民官?”

申九道:“是的,宗海言說,要親歷地方,學以事功。”

申時行聽了擱筆道:“昔日羅一峰曾言道,人中進士,上者期翰林,次期給事,次御史,又次期主事,得之則忻。其視州縣守令,若鵷鸞之視腐鼠,一或得之,魂耗魄喪,對妻子失色,甚至昏夜乞哀以求免。”

“延潮,乃當今狀元,又是三元及第,竟欲謀親民官,與舉人,監生爲伍,這實令老夫不解。”

羅一峰就是羅倫,成化年間的狀元。

羅倫說的就是當時風氣,讀書人進士及第後,對於知縣知州這等親民官都不願意去,將之視作‘腐鼠’。一旦官員被分配去作知縣,推官,都是嚇得魂飛魄散,無顏見妻兒,哭天搶地地求朝廷不要讓他們擔任親民官。

申九道:“是啊,我也奇怪,這州縣守令,但凡進士出身的官員都不願屈就,唯有舉人,監生之途的官員方纔擔任。宗海不可能不知,故而我之前還以爲宗海是不是對仕途失望,不願身在廟堂,而是去地方撈錢。”

申時行聞言擺了擺手道:“延潮爲官雖談不上清廉,但也不會如此目光短淺。”

“那閣老以爲宗海此舉是何用意?”

申時行道:“宗海的事功之學,言是儒法並用,以老夫觀之,更近法家一些。昔日韓非子有言,明主之吏啊,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重事功,就近於法家之說,而宋時選官,有言未歷親民,不宜驟擢。但我們理學,崇德不崇功,朝廷一貫以來也是重詞臣,輕循吏。”

“另外親民官也不好當,事功難,鄙事多,做得好不好都有人罵,整日與刁民劣紳打交道,也最難持身清廉。”

申九聞言恍然道:“原來如此。換了其他官員寧可閒居在家,以待朝廷起復,也不願操持這等繁瑣之事。”

“也就是宗海有這性子。若是我從正六品中允貶至正七品縣令推官,再從清流降爲濁流,寧可掛冠而去。閣老,若是宗海任親民官後以後是不是就不能回翰林院了?”

申時行道:“那倒也不是,昔日徐華亭,爲翰林時頂撞張璁被朝廷貶去任推官,也是忍住氣去赴任了。”

“然後徐華亭從親民官一步一步作起,從推官遷至同知,再從同知遷至按察僉事,按察僉事遷按察副史,又回到朝廷任國子監祭酒,最後以吏部尚書入閣。”

申時行說得就是徐階的仕途經歷。

徐階以探花及第,當翰林時頂撞張璁貶至擔任推官。

這是何等屈辱之事,換做其他翰林早就掛冠而去,寧可在家閒居,等候哪天皇帝回心轉意,也咽不下這口氣去擔任親民官。

但徐階卻從親民官幹起,每一任皆有政績,最後入閣,還扳倒嚴嵩當了首輔。

申時行道:“只是如此,宗海實是委屈,以翰林爲親民官。”

申九道:“這也是宗海再三請我來告之閣老的,他說就算不行,讓他擔個雜職官也好。”

申時行聽了也是無語。

申時行搖了搖頭,提筆休書寫了一封密揭。

密揭不在通政司,會極門的號薄上登記,除了內閣大學士與天子,旁人不得過目,屬於內閣大學士與天子間私人的悄悄話。

官場上有句話是‘外廷千言,不如禁密竹語’。

密揭是內閣大學士特有之權,甚至有時司禮監太監,要了解天子心意,也得借重內閣大學士,這就是密揭的作用。

一千兩百九十八章 亂子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第四百二十章 立威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一千零六章 國本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五百零五章 就是怕錦衣夜行啊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大員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五百三十四章 分量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一百一十六章 衡文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八百六十章 鹽政第九章 被恐嚇了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六百九十七章 再見胡提學(兩更合一更)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朝鮮之策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第兩百九十二章 貢院走水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第四章 叔侄定計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第一百六十八章 讀書之法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五百二十九章 藏之名山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興學(第一更)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七百四十五章 報社被封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七百九十七章 談判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四百七十一章 ********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八百九十章 投書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第四百零一章 入直第一天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一千三百零三章 銀印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七百八十九章 頂撞第一百九十二章 尾生之行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第一百九十五章 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遼東大捷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一千九十八章 彈劾之事第一百一十九章 童生的好處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一千一百二十章 水至清則無魚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七百八十三章 寫信(謝摸摸頭書友盟主)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一章 少年和媳婦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六百五十一章 我幹嘛答應你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