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六十三章 天下歸心

天子在太后面前這一番肺腑之言,令太后不由失語,似被天子說服了。

但這時在太后身旁的高公公卻慌了,連忙道:“陛下與三位輔臣,有句話老奴不得不講。”

“昔日桃應問孟子,舜爲天子,瞽瞍殺人如何?孟子說,舜視棄天下猶棄敝蹝也。竊負而逃,遵海濱而處。太后終於是陛下的生母,潞王是天子之親弟,我大明乃以孝悌治天下,人倫大於法理,子豈能斥母之過?如此不可爲天下表率?”

高公公說的意思,太后,潞王,雖然有過錯,但儒家傳統是親親相隱,子隱父,父隱子。

以往有人問孟子,舜爲天子,他爹殺人怎麼辦?孟子就說,舜要棄天下如敝,揹着他父親跑到國家管不到的地方。

若要依大臣所請,將潞王大婚之費減去三分之二,不等於是太后與潞王承認自己錯嗎?哪裡有兒子逼着母親和弟弟承認錯誤的道理?這一番話,在法家眼底簡直大逆不道,但在古人眼底就是政治正確。儒家就是倫理是大於法治!

但是張四維,申時行卻對此嗤之以鼻。他們身爲讀書人,科舉的題目來來去去考得就是這些。

經歷過無數科場考試的讀書人對孔孟之道都有一套有利於考試答案,或者是有利於自己的辯解。

高公公以爲儒家的大義,能難住申時行,張四維,但這對他們而言,真是小兒科。

張四維想也不想地道:“徐元慶手刃父仇,柳宗元曾道,若徐元慶之父若真枉法,乃其死於法,而非死於吏。法其可仇乎?仇天子之法,而戕奉法之吏,是悖驁而凌上也。”

“故而可照古人先例爲之,削潞王大婚之用,乃是太后體恤百官,百姓,此乃美名,何曾有過。”

武則天當朝時,徐元慶之父爲官員所殺,後徐元慶殺此官,手刃父仇後,向官府自首。

當時爲親報仇,乃儒家之義,官員們一致認爲要放徐元慶,赦他無罪。但最後武則天的做法,是殺了徐元慶,再對於他的孝道進行表彰。

此事傳到後來柳宗元耳裡,說這不對,徐元慶其父若是枉法而被殺,那不是死於官員手中,而是死在國法手中。徐元慶殺官乃藐視國法,當然該殺,而且也不能表彰。

下面同理可證,不是天子要向天下告之太后,潞王過錯,而是百官向太后請求減免潞王大婚之用,太后體恤萬民故而答應了。

張四維說完,高公公終於明白了,什麼是關公面前耍大刀。

自己一個太監和張四維這樣翰林出身,經史爛熟胸中的首輔辯禮,那簡直是不自量力。

高公公自知說不過張四維,對太后梗咽道:“太后,老奴無能。”

李太后雙目一閉,陡然頭一暈,側栽在坐榻上,鳳釵步搖一陣亂顫。

“太后,太后。”高公公等服侍太監一併哭勸。

天子見此不由失色,但張四維,申時行都極力示意天子不可輕舉妄動。

李太后擺了擺手示意無事,然後道:“三位輔臣先退下,哀家有幾句話與陛下說。”

張四維,申時行對望一眼,當下依諾退下。

天子跪在殿中,這時聽得垂簾後李太后道:“翊鈞,到娘身邊來。”

翊鈞是天子名字,滿天下讀書人,寫到這兩個字時都要缺筆避諱。普天之下唯有一人可以叫他名字。

高公公等太監將垂珠簾掀起,天子提起龍袍,來至太后身旁,滿心忐忑。

但見太后看着天子,熟視良久,終於嘆道:“翊鈞終於長大了!”

天子失語,太后道:“這一手借大臣之勢向母后施壓確實極好,天子以家國四海爲念,此事若是辦成,文武百官,天下萬民必是對你交口稱讚,稱頌你是堯舜一般的聖君。如此娘和翊鏐揹負一時罵名,又有什麼不妥呢?”

天子垂淚道:“母后,你是知道的,這並非是兒臣的本意。兒臣根本沒有打算,都是大臣們相逼的,實不敢損母后你的聖名。”

太后搖了搖頭道:“哀家又有什麼聖名?說了根本,哀家就是匠人之女,當年若非僥倖選入先帝潛邸侍奉,而今不知嫁給哪個凡夫俗子過其一生。也難怪先帝幾位嬪妃都在暗中笑母后是寒家之女。”

“他們說得沒錯,哀家就是寒家之女,故而自小是窮怕了,對於錢財難免是看緊了些。”

太后對天子道:“哀家知皇兒你一直在心底怪哀家偏心潞王,但對哀家而言,你們親兄弟,手心手背都是肉。”

“只是你身爲天子,尚能日夜陪在哀家的身邊盡孝,但是……但是潞王大婚後就要就藩了,按祖宗之法,藩王就藩後永不能回京。故潞王哀家是見一面是少一面啊!將來就是哀家死了,他也不能來京,這就是祖宗之法,天家無情!”

天子垂淚道:“兒臣不孝。”

太后撫着天子的手道:“所以翊鈞不要怪哀家,有什麼好得都留着潞王。”

天子拭淚。

這場暴雨終於有所停歇。

方纔漫天大雨似烘爐般,將人都熬了一遍。

此刻仍跪在皇極門前的大臣都面色鐵青。

一名一名身子弱的大臣,因不肯避雨,直挺挺地廣場在跪暈過去,然後被一旁的軍丁拖走至無雨處避雨。

儘管如此仍是有幾十名官員,不畏風雨跪在皇極門前。

他們被寒雨激得牙關顫顫,臉色鐵青,面上仍是不屈之色。

但這最猛的一場雨已是過去了。屋檐下零星滴水,叮咚地打在紫禁城凹凸不平的地磚上。

朱賡正了正衣冠,從方纔避雨的東閣裡出門,又重新跪在了王家屏的身旁。

朱賡看了凍得面色蒼白的王家屏,于慎行一眼,默默嘆了口氣,然後望向皇極門大聲道:“皇上啊!”

至於沈一貫也是彈了彈官帽,在來廣場中。沈一貫詩書風流,雖有風骨,但更講風度,不肯冒雨,再說就算跪在門前,雨下這麼大,天子也看不見。

但沈一貫看了一眼,被雨澆打的跪得不穩的于慎行,王家屏,顧憲成等人心底卻是露出敬佩之意。

不少如沈一貫,朱賡這樣方纔避雨的官員,也是一扶官帽,來至廣場上。

甚至還有上百名在外朝聞訊的官員,剛從午門趕來。他們多是穿着藍衫的卑官,平日只聽部堂之命行事,六部首領官即是他們能打交道的最大官員。

這場叩闕與他們八竿子關係都打不着,但他們卻義無反顧,只是爲了一片公心,心中熱誠。他們在滿是積水的地磚上跪下,朝皇極門叩拜。

大雨過後,皇極門官員更多,已是聚集了三百餘名官員。

皇極門再度被捶得搖搖欲墜。

他們叩闕痛哭,悲憤,不平,報國各等心情混雜其中。

就在這時前門的拍門聲卻停了。

前方的官員們一陣騷動,皇極門徐徐從左右開啓。

前方叩闕的官員退了幾步,從玉階由下而上跪拜的官員,也是紛紛後退。

不知誰高聲喊了一句。

“皇上!”

一個聲音連着一個聲音。

“皇上!”

“皇上啊!”

百官由前至後如起伏的海浪般,盡數拜倒在地。但華蓋之下,手持金瓜、寶頂、旗幡的侍衛簇擁中,年少的天子從皇極門中邁出。

百官仰起頭,不可置信般激動地道:“皇上!”

“真的是皇上!”

“皇上啊!皇上啊!”

年輕的天子目光所及,但衆臣們遠遠如波浪般起伏拜倒,而三輔臣恭敬地侍立在側。

天子微微擡起眼睛,遙望着被大雨一洗後的蒼穹,心底默默道:“先帝放心,朕一定會作一個堯舜般的天子!”

這時張四維率三輔臣跪下,行三拜五叩之大禮。

百官亦隨即叩拜,然後山呼:“聖躬萬福。”

天子的目光從天邊垂至眼前,輕輕點點頭道:“百官所請,朕已是與三輔臣稟明太后了。太后聖德,以百姓爲念,以百姓之憂爲憂,故朕來此詔告衆臣,天下萬民。”

天子的玉音清晰在廣場中迴盪,他頓了頓,看向階下百官。

百官仰起頭凝望着自己,有人口脣嗡動,有人舉袖試淚。

“朕詔告天下臣民,潞王大婚之用減至兩百萬兩,節餘三百九十萬兩,九十萬兩以償九邊軍餉,另再支五十萬兩犒賞邊軍,三十萬兩予蘇鬆賑災,一百二十萬兩予河南布政司,河道,漕運,用於賑濟災民,修補河堤,疏通漕運,其餘補太倉之虧空。”

不少大臣聽見天子所念後,都是激動地暈了過去。

更多的大臣們早已是泣不成聲,埋首在地上落淚。

“先首輔張居正爲政時,偏衷多忌,鉗制大臣,專權亂政可查,念爲相以來以家國爲任重,破世人悠悠之習,而措天下於至治,此功不可泯矣。着復其官,賜官田三百畝供養其老母,及家人。赦其三子,長子張敬修追贈禮部主事,蔭其一子爲中書舍人,張嗣修,張懋修亦復其官,然貶爲知縣,欽此。”

“皇上聖明!”

百官山呼拜伏!

天下歸心!

第四十四章 林誠以的推薦九百二十章 又見聖旨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第一更)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第兩百三十三章 白首一人好(三更)一千兩百六十章 雜學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第七十三章 講會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少二甲前五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一千九十二章 順天鄉試考官(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中了(二更)第四百一十六章 衝動第一千兩百二十五章 推舉第一百五十五章 首題五經題(二更)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六百三十章 講學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第兩百一十二章 可列經魁一千四十一章 上下第兩百零二章 龔子楠的心思(一更)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第一百六十七章 學風如此(一更)第八十九章 囂張一點第四百二十七章 權力所在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九百二十五章 主政一方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七百四十九章 乃左中允林延潮(兩更合一更)五百零七章 家宴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八百九十一章 貪財好貨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八百四十四章 結案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第兩百三十三章 白首一人好(三更)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一千九十章 自立門戶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一千一百零三章 喜歡做官一千三百零八章 宰一刀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第六十一章 拉攏(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一千兩百九十三章 難以掌控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第一百九十五章 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五章 丟人丟得不夠(一更)第一百六十章 大辦酒席(一更)一百一十六章 衡文九百七十八章 京中輿論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得意樓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五百五十章 私問一千兩百六十七章 宣麻拜相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人情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分國九百二十五章 主政一方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六百五十九章 初衷(第二更)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鎖院一千一百零一章 東窗事發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