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

林延潮諫天子,太后,這是怎麼一回事?

百官們驚疑不定,他們本以爲林延潮是因楚黨之事,牽連其中,怎麼料到是因爲其他的事。

林延潮因何事諫太后,天子呢?

林延潮見自己被下詔獄,這位平日與自己沒有什麼交情的于慎行敢上前爲自己抱不平,這纔是文人的俠氣。

林延潮笑了笑,徵詢了下身旁錦衣衛指揮的意思,然後上前與于慎行道:“多謝於兄高義,吾所爲不過是分內之事。”

于慎行朗聲道:“得道者多助,宗海爲天下蒼生請命,必不孤行!”

說完于慎行長揖離去。

待錦衣衛押走林延潮時,百官們都是炸了,什麼叫林延潮爲天下蒼生請命?

林延潮到底說了什麼事。

當下百官羣議紛紛,自有好事之人打探,而此事通政司也沒有刻意壓住,悄悄地通過各種渠道流出。

聞者無不動容!

慈寧宮中。

太后正半臥着在榻上,宮女正服侍她喝湯藥。

喝了一半,太后將湯藥推開皺眉道:“苦。”

宮女道:“那奴婢再給太后熬碗新的來。”

太后閉上眼睛道:“不必了。”

宮女這才退下,心腹太監葛禮上前道:“太后,皇上來給你請安了。”

太后擺了擺手示意葛禮退下,重新躺在塌上,葛禮給她頭上蓋上黃帕。

不久天子走進了慈寧宮裡,見太后扶額面露痛苦之色,不由緊張地上前道:“母后,聖體無恙否?”

李太后面朝裡冷聲道:“你給哀家出去。”

天子跪在榻邊道:“母后,朕不知何錯?”

“陛下何必明知故問?”

天子垂頭道:“請母后明示。”

李太后坐起身,手指着天子道:“好啊,竟與哀家打起馬虎眼來了,你可以親政,故而翅膀硬了,就想飛了?嫌我這老太太礙手礙腳了。這林延潮的奏章是不是你指示他的上的?”

天子嚇得額頭滿是大汗,連忙道:“母后,兒臣就是一百個膽子,也不敢忤逆。請母后明察。”

“真不是?”

天子垂下頭道:“回母后,真的不是。若兒臣真有此心,情願退位,將皇位讓給潞王。”

見天子這麼說,太后鬆了口氣。數年前,天子有一次犯了大錯,太后大怒,傳張居正等幾位內閣大臣,說是要讓張居正當霍光,廢除天子,將皇位傳給潞王。

天子那一次嚇得不輕,連連請罪,加上張居正等人求情,李太后這才罷手。

李太后問道:“那是何人指示?”

天子答道:“回稟母后,朕方纔盤問林延潮,他答說是自己上本的,並無人在背後指使的。”

“此一派胡言,”李太后厲色道,“林延潮這才幾品官,也敢上書言事,必有大臣在背後指示。”

天子沉吟了一會道:“母后,若真能指使林延潮之大臣,必也是位高權重,若是細察怕是牽連太多,恐怕動搖朝廷根本。”

李太后鳳目一凝,尋思一陣道:“當初戶部尚書張學顏上言削減金珠採買之費時,哀家就覺得此事有蹊蹺,若不是他將這件事捅出來,朝臣們哪知潞王大婚之費。”

“這一次林延潮拼死上奏,分明是有人是容不得哀家在此朝堂上,一直要從林延潮口中盤問出背後何人主使。”

天子搖頭道:“母后,此事難矣,林延潮上書死諫,早就將生死置之度外,問不出來的。再說張學顏上書與林延潮相隔兩個月,若有朝臣心懷不軌,應不會隔了如此久這才上疏。”

啪!

李太后一拍桌案將天子嚇了一跳。李太后怒道:“你在是替哀家操心,還是替那些朝臣操心?”

天子見李太后如此,立即道:“母后,兒臣不敢。”

李太后見稍稍壓服了皇帝道:“此事你是如此考慮的?”

天子垂頭道:“兒臣……兒臣已將林延潮押詔獄,令張鯨盤問是何人指示的。”

太后道:“林延潮乃當今狀元,又是本朝第一個連中三元的人,他若下詔獄,衆讀書人定會追問何事?你打算如何給天下一個交代?”

天子道:“林延潮的奏章,兒臣決定留中,不下發內閣。如此內閣就不能保他,再以楚黨名義將他關押,如此就沒有朝臣敢非議,惹母后不快了。”

見天子如此處置,等於給太后拉了一塊遮羞布。

若因林延潮上疏之事,而處置林延潮,那麼等於給林延潮以海瑞的清名,還會把太后挪動軍費,費五百九十萬兩給潞王大婚之事,宣揚得天下皆知。而且內閣迫於衆朝臣的壓力,爲了不揹負罵名,就會出面保林延潮,就如同當年徐階在嘉靖皇帝面前死保海瑞一般。

當然這也是明朝一直以來慣例,徐階之後,內閣大臣都會出面保向天子死諫的大臣,甚至連彈劾自己的大臣,天子降怒時,內閣也要假惺惺地在天子面前求情。

當年張居正的門生劉臺彈劾張居正,張居正也不得不違心地在天子面前替劉臺開脫。眼下皇帝將奏章留中,等於將此事放在一邊,命錦衣衛拿林延潮,也是繞開了內閣,不給閣臣出面死保的理由。

太后對天子避重就輕的處理甚是滿意,說明天子心底還是與她站在一起的。

太后道:“皇兒甚有長進,哀家真是欣慰。此事不可大張旗鼓而爲,你下令文書房的人封口,不可讓這封奏疏傳揚出去,對外就說林延潮乃是楚黨餘孽,故而才下詔獄。”

天子露出爲難之色道:“母后要封口,恐怕是難了,林延潮奏疏不僅從文書房這邊,還連通政司那也一併投遞。人多耳雜,恐怕早就泄露出去了。”

太后拍案道:“那就連通政司的官員一併封口。誰敢說一字,哀家要他全家跟着一起哭!”

李太后自以爲可以命宮城內外封鎖所有消息。

卻不知這時。

燕京時報已是登了林延潮奏疏的全文,散至大街小巷,京城裡每個讀書人的手中。

這是燕京時報的最後一刊,也是令它名動天下的一刊!

林延潮上諫的奏章疏名《諫二事疏》,但後面傳之天下讀書人口中,因奏疏裡開頭一句的‘天下爲公’,都將此疏另稱爲《天下爲公疏》。

在讀書人的心中,林延潮的《天下爲公疏》與海瑞諫嘉靖皇帝的《治安疏》並稱瑜亮。

ps:看見評論有書友說三個月沒發工資,還要給本書打賞,我實在過意不去。打賞,月票大家力所能及就支持一下,至於手頭拮据的兄弟,還是保障自己生活爲主,能正版訂閱就行。

最後拜謝大家對本書支持!

六百三十一章 道統論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王師八百五十八章 背景強大第兩百九十九章 我是初哥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第三十六章 被請家長了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七百七十七章 入宮覲見(二合一)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第六章 離家求學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第兩百一十七章 好風光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六百八十五章 黨爭一千二十九章 土豪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海漕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問詢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推舉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第一百九十三章 給我吊起來(一更)五百零五章 就是怕錦衣夜行啊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觸動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大筒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六百三十一章 道統論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四百八十一章 喜還是不喜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七百零五章 託付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第三百九十章 屏風書名四百五十章 名揚藩邦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五百零二章 返家第一百四十八章 不忮不求(一更)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第六十八章 冬衣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第八十八章 有事找他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八百九十章 投書四百八十章 潘季馴相求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第一千兩百二十六章 閣權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敘舊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一千八十九章 申時行的故事第二場第十一章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第四百三十六章 溫馨一百一十六章 衡文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