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二十五章 站在哪一邊(第二更,求月票)

展明駕着馬車從林府出門。

京城這時候已是到了宵禁之時,不過說是宵禁,但卻是內緊外鬆,就是紫禁城內緊,外城鬆。

林延潮挑開車簾看去,但見京城裡的街道上,已是沒有了幾輛馬車,轎子。這時候出門不是去唱堂會,就是去賭坊的。

空闊的街道上,林延潮馬車駛過,但見車頭掛着‘詹事府‘,‘翰林院’的兩個燈籠一閃,巡夜的兵丁都遠遠的避開,不敢上前盤查。

放下車簾,林延潮想起張居正說的‘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的話,不由觸動。

什麼是明知不可爲而爲之?

就是義之所在蹈死不顧。

雖千萬人吾往矣。

不過‘明知不可爲而爲之‘,卻不是林延潮的儒道。

正如這一次的事,若是真的不可爲,林延潮絕不會讓自己摻合進去,而是遠遠的避開,甚至自己沒有落井下石,都算自己有良心的了。

所以林延潮在決定自己是否邁出這一步時,一定要向申時行請教一番,然後自己再作決定。

來到申府門前,林延潮卻現門外停了不少馬車,及轎子。

怎麼都這麼晚了,申時行府上居然還有這麼多人走動?林延潮心底暗暗奇怪,待走至府門前,卻見得一行人走了出來。

林延潮見了立即避在道旁。

出來的是什麼人?

是工部尚書曾省吾,吏部侍郎王篆,還有五六名其他官員,皆是部院高官,都是原先朝廷上‘張居正’的鐵桿心腹。

見有人在道旁,曾省吾下意識地掃了一眼。待見是林延潮後,曾省吾卻是停下腳步,朝林延潮溫和地道:“是,宗海啊,。”

林延潮幾時見曾省吾如此和顏悅色地與自己說話,於是道:“下官見過大司空。”

曾省吾點了點頭沒說什麼,然後離去。

林延潮見曾省吾眼中帶着憂色,全無以往見時那等盛氣凌人。

對於申府林延潮是熟門熟路,門吏見了立即請進府裡,也不阻攔。

繞過一道白壁照牆,正遇申府上一名的僕役。林延潮即問道:“恩師,正在何處?”

那僕役道:“閣老,正在與一名新補官員說話,我這就去通報。”

林延潮點點頭,不久這僕役返回向林延潮道:“閣老,請狀元公進屋陪客。”

申時行以往見客時,也常讓林延潮在旁,介紹高官與他認識。這是申時行對林延潮的提攜。

林延潮來到門外,下人立即給他拉開垂簾並報:“詹事府林中允到!”

林延潮走進外屋,就聽得內屋中申時行笑着道:“肩吾啊,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了。”

林延潮聞言挑開簾子走進內屋,但見申時行與一名穿着藍袍的中年男子對坐。

案上的冰盤裡還有大半個西瓜盛在冰中。幾名丫鬟將冰鎮好的西瓜切成小塊,再用銀勺挑去瓜粒,遞至二人手上。

如此之下,二人吃得都很文雅,也免去了瓜汁濺至鬍鬚上。

這中年男子向林延潮上下打量了,笑着與申時行道:“真是聞名不如見面,見面勝似聞名,不愧是閣老之高足。”

對方說話帶着浙音。

申時行笑着道:“難道只是吾之高足?他與朱少欽一併出入承明,難道肩吾沒有聽他提過?”

對方捏須道:“聽閣老這麼說,我倒是想起來了,朱年兄確有在信中提及這位林三元。”

申時行笑着道:“既是如此,那你們就不是外人了。”

聽申時行這麼說,林延潮已猜出對方是誰了,於是行禮道:“不敢當,豈敢在恩師與沈前輩面前提三元二字。沈前輩的大名,晚輩在翰林院時早已是如雷貫耳。”

林延潮說完,二人都是笑。

原來與申時行同坐之人,是隆慶二年進士,浙江鄞縣的沈一貫,與朱賡是同年加同鄉。

當時沈一貫也是名人,爲什麼出名呢?是在萬曆二年的會試上。

時身爲會試副主考的吏部左侍郎王希烈,欲取張敬修,於是私下授意他在卷中作記號。

沈一貫作爲房考官,不僅沒聽從王希烈的吩咐,還在張敬修的卷子直筆塗抹,並在捲上批了不通二字。

房官直接罷卷,使得張敬修的卷子連填榜的資格都沒有。主考呂調陽怕得罪張居正,十分不安。沈一貫卻對呂調陽說,如果得罪輔,那麼我一人做事一人當,絕不連累旁人。

因此萬曆二年的春闈,張敬修就沒有考上,一直等到了申時行爲主考官時,纔給他開了後門。

得罪了張居正後,沈一貫自是名滿天下,博得了不阿於上的清名,但也在官場上混不下去,索性就回家閒居。

張居正致仕後,申時行向天子舉薦,沈一貫這才又重回翰林院。

丫鬟給林延潮也切了一塊冰鎮西瓜。林延潮吃了幾口下肚,稍消暑氣。這時沈一貫取出一信來道:“這一次赴京路過蘇州,順道拜會了王太倉。王太倉讓我帶了一封信來,呈閣老過目。”

申時行聞言接過信來,當着林延潮的面拆開看了。

申時行看後搖頭道:“都這時候了,王太倉還真能穩坐釣魚臺。”

沈一貫問道:“閣老,王太倉在信裡說什麼?”

申時行捏須道:“當時張文忠公致仕後,我與不少大臣都向陛下舉薦王太倉,望其起復,甚至入閣主持大局。怎知王太倉卻學起了嚴子陵,束于山林長往,此信寫來是辭了我的好意,不給我留一絲情面。”

沈*****餘這幾日來京,感文忠公致仕後,朝堂上大不如從前,若是王太倉能起復,以今上對他的信任,就算不入閣,也能助閣老一臂之力,可惜,可惜。”

申時行聞言感慨道:“你說得何嘗不是我心底所想。”

林延潮心底揣測,申時行這邊與曾省吾,王篆他們交好,保持着與張居正舊黨良好關係,那邊又向天子推薦王錫爵,沈一貫這等以往得罪張居正的大臣重回朝堂之上。

申時行到底是站在哪一邊的?

林延潮想到自己此來的目的,不由猶豫是否要向申時行請教了。

ps:在章末求月票。

一千六十四章 計策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七百七十三章 親民官(第二更)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第八章 背書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六百四十四章 道可御器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六百二十一章 明月映萬川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一千兩百三十章 王太倉一千四十四章 改換門庭第一步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第三十九章 買書四百七十章 牛人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單章兼請假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四百八十一章 喜還是不喜第四十四章 林誠以的推薦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六百三十五章 誰家的小胖子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第兩百二十六章 龔夫人的想法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九百一十八章 懟河督第九十九章 我有辦法(第一更)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治人治法九百六十八章 舊屬一千兩百五十八章 時機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貢道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海漕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啓的辦法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一千三十三章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城四百五十三章 給足面子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中了(二更)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一千三百章 大興縣試第兩百一十章 考後不講卷(第一更)第四章 叔侄定計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第四百零九章 紅顏一笑六百五十一章 我幹嘛答應你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一千二十五章 萬曆十四年的幾件事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發個單章六百二十四章 大大的忠臣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一千兩百一十九章 準話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七百二十章 各取所需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第三百六十二章 度君子之腹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第一百一十五章 雨天苦讀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