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

而此刻張居正的府邸中。天籟『小說

張居正頭纏白巾,正臥在榻上,一旁的醫師正小心翼翼地爲他把脈。

張居正一面臥牀,一面卻是拿着一封公文。

這機密公文上赫然寫着,林延潮所講道統論的每一字每一句。

不久醫師診完脈向張居正拱了拱手,收拾醫箱離開了臥室。

在臥房外來回踱步的張嗣修,張懋修,一併迎向醫師問道:“相爺的病情如何?”

醫師捏須道:“相爺之沉痾痼疾,藥石已是難醫,我之前一直勸相爺遠離案牘,安心調理。但相爺似沒有將我的話放在心上。眼下唯有開一些溫補的藥,徐徐圖之了。”

張嗣修,張懋修對視一眼。張懋修道:“大夫無論是多名貴的藥材,我上天入海都要求來。”

“是啊,無論是人蔘,何,石斛,雪蓮,蓯蓉府裡應有盡有,大夫儘管開來。”

醫師嘆息一聲,這些藥材都是價值千金,難求之藥,但這又有何用。

醫師道:“兩位公子真一片孝心,再好的藥材也不抵相爺安心調養。”

張嗣修,張懋修一陣失望,若是張居正能他們之勸,他們何必到處求藥求名醫。

不久後張嗣修,張懋修二人一併入了張居正的臥房。

張居正正在丫鬟服侍下用勺喝着藥湯,公文疊在枕邊。張居正見兩個兒子請安,壓了壓手示意二人直接入座就是。

張嗣修道:“爹,遊七來信說是在湖廣已找到幾位神醫,不日可請至京師。”

張懋修也道:“李成樑昨日呈一老山參來,孩兒給你過目。

說着張敬修命人呈上。

這老山參裝在錦盒內,看這形狀至少有好幾百年。

張嗣修道:“這李成樑倒很忠心,以重金僱遼東參農去長白山,挖掘老山參,獻給父親。”

張嗣修對張居正道:“此參重三兩二錢,孩兒聽聞道藏有云,三兩之人蔘可稱爲仙草了。”

張居正看了一眼道:“太奢了。”

張懋修笑着道:“爹,別說這幾百年人蔘,若是千年人蔘能給爹添壽,就算是天子也會爲您舉國求之。”

張居正忽道:“昔年我祖父爲遼王所害,病重於榻上,四壁之家求一參須而不得。”

“而今日爲吾之病,也不知吃了多少人蔘鹿茸,若是真有用,也不會一日沉過一日。年少以命求千金,年老千金以求命,實爲可笑。此參服之暴殄天物,放起來吧!”

張嗣修,張懋修對視一眼,只能依張居正所言。

張居正有些乏了,閉目養了養神。

二人見張居正精神一日不如一日,更是擔心,在榻旁守着。

張居正小睡了一陣,醒來後看二子仍是在旁點了點頭,又想起方纔看了一半的公文問道:“這林宗海的道統論,你們可讀過了嗎?”

見張嗣修,張懋修二人稱是,張居正捏須道:“此論有驚奇之言,在京城裡是傳得沸沸揚揚吧?”

張嗣修猶豫了一下道:“確如爹所料,這道統論,不僅僅士子間,不少官員也有討論,我與三弟也聊過。”

張懋修道:“爹,林宗海下野後,廣收門徒,公然講學,如此肆無忌憚,他難道不知朝廷最忌憚官員講學嗎?”

張居正失笑道:“你們不瞭解林宗海,那日我與他在轎上閒聊,我問他若不做官作什麼?他說講學著書,大丈夫不可一日負此有爲之身。”

“眼下他冠帶閒住,就行講學之事,那是行以踐言。”

張懋修笑着道:“那正好,林宗海此舉擺明了告訴我們,他不打算回朝做官。那正好,爹索性將他削職爲民就是,更隨了他心思,也熄了天子的心思,如此二哥補入日講官,一舉兩得之事。”

張居正笑了笑。

張嗣修想了一陣卻道:“爹,我倒覺得林宗海突然下野,故意宣講這道統論有文章。”

“二哥,這其中有何文章?”

張嗣修道:“三弟,你看林宗海爲何,着列董子爲事功學學統呢?”

張懋修道:“因爲董子之行事作爲,確實合儒法兩家之道!”

“並非如此簡單,”張嗣修道,“如我儒家孔子,朱子都是其後數百年,方纔被朝廷採納定爲官學,朝廷用其說而不用其人。”

“但是董子卻是不同,他在世之時,就以學說而定經書,朝廷每有大事,天子即會下令使者前去問董仲舒之建議。儒者到董仲舒這地步,說是以經術而定國策也不爲過!”

張懋修拍腿道:“二哥,你是說林三元以講學爲名,收攬門徒,也想如董仲舒那般以經學定國策?”

張嗣修道:“或有這個可能,事功學不同於理學,心學,處處以務實爲主,要施展抱負,唯有至朝堂之上。若是再放任林宗海講學下去,那麼終有一日,他名望所及時,會順理成章躋爲重臣。”

張懋修冷笑一聲道:“那簡單,不讓他講學就是。”

張嗣修笑着道:“我看也無此必要,所謂事功學,不過就是儒法合流而已。董仲舒曾有言,漢興,循而未改。漢制本就承以秦制。漢宣帝也曾告誡太子,漢家自有制度,本以王霸道雜之。”

“故而這儒法合流,王霸雜之也沒有什麼新奇之處。朝廷今日所用程朱之論,不過明面上教化萬民而已,實不過儒表法裡而已。所以林宗海此論騙騙書生還行,朝廷是不會用之的,因沒什麼新意而已。”

張居正搖了搖頭道:“林宗海提道統論,不會只作董仲舒第二這麼簡單……”

正說話間,外頭有人道:“相爺,天子派內官於公公前來探視。”

張懋修,張嗣修二人聽了都是露出笑意。

張居正點點頭道:“你們替我出門迎一迎。”

張懋修,張嗣修稱是起身離去。

兄弟二人邊走邊說。

張嗣修笑着道:“爹,不過一日稱病不朝,陛下竟如此着緊了。”

張懋修冷笑道:“爹保着大明江山,給他朱家賣了幾十年的,以一身系之家國。”

張嗣修嘆道:“你說不錯,但何止大明江山,我張家的榮辱也繫於爹一身之上。”

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大隱八百三十二章 陰謀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朝鮮之策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第十二章 同窗排擠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五百三十四章 分量八百五十二章 苦心人天不負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八百八十二章 善後第兩百一十九章 老師和同窗(一更)五百六十一章 朵顏使節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建儲五百九十五章 愛卿真乃高才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七百九十一章 圍攻府城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回府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第兩百一十六章 京報連登黃甲一千三十五章 國有諍臣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七百一十六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發個單章九百零四章 榜樣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九百九十三章 再度佈局(謝oceanhiker盟主)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第兩百五十二章 相求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治人治法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出兵第三百一十八章 張居正是地域黑第七章 洪塘社學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四百六十七章 世兄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第兩百三十三章 白首一人好(三更)七百九十二章 如何選擇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海禁一千八十六章 琉球攻略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第七十六章 撕破臉六百零六章 殺一儆百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第兩百八十五章 醉酒驚名士第三百三十五章 金鑾殿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一千七十四章 平步青雲六百六十八章 出入承明五百零四章 當年同窗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一千八十章 手握實權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六百六十四章 直起居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六百四十八章 燕京時報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九百五十六章 林青天是好官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第一百六十八章 讀書之法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第四章 叔侄定計八百零八章 威壓一府第九十一章 民心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平衡左右五百八十二章 舌戰羣儒(上)六百五十五章 廷議